【群暉系統】“小白必讀”群暉安裝後的基本設置

通過各種方式方法折安裝摺騰出DSM系統後,就如同新安裝的windows系統;還需要做一些基本設置才能使用!本文緊接

黑群暉6.1.x安裝方法 安裝之後開始做一些設置!

軟件環境

本文演示部分基於DSM6.1.7版本(其他版本均可參考)

適用機型 全適配 黑群暉/白群暉/洗白群暉


一、存儲空間配置(保證硬盤沒有其它分區,最好是在diskgenus刪除所有分區後使用)

這是重中之重,DSM安裝好後第一步必做!"工欲成其事,必先利其器"

安裝後,是默認登陸到DSM中了

【群暉系統】“小白必讀”群暉安裝後的基本設置

確保你的物理機/虛擬機 準備作為存儲盤的磁盤已經安裝

打開空間管理員

【群暉系統】“小白必讀”群暉安裝後的基本設置

1.點擊系統概況確認一些系統信息

可見提示 未使用硬盤2 和 系統中沒有存儲空間

【群暉系統】“小白必讀”群暉安裝後的基本設置

2.點擊HDD/SSD 確認硬盤是否正確加載

本文使用了VM進行演示 所以作為引導的硬盤可見,修改過U盤引導的黑群輝是隻能看到硬盤的

虛擬機作為生產環境的不影響,是記得建立存儲的時候不要誤選引導硬盤就行!

此處是必要的,檢查和你的硬盤是否正常插入

【群暉系統】“小白必讀”群暉安裝後的基本設置

3.點擊RAID Group 新增一個陣列組

【群暉系統】“小白必讀”群暉安裝後的基本設置

RAID Group 僅在特定型號上可用

黑群暉6.1.x 版本默認有該模式

按需選擇 但為了磁盤性能 一般默認選擇用於單個存儲卷或 iSCSI LUN(塊級)的 RAID Group 然後下一步

【群暉系統】“小白必讀”群暉安裝後的基本設置

配置陣列模式,本文為虛擬機演示 則配置了Basic 基本模式(無陣列;單硬盤模式)

陣列模式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如預算足夠當然是RAID10 維護、穩定、安全兼顧

如資料重要、對速度沒有太大要求則簡易RAID1

對於RAID講解比較多,這裡就不講解了 自行度娘

【群暉系統】“小白必讀”群暉安裝後的基本設置

選擇該陣列模式下的硬盤,本文為虛擬機演示Basic 只需要一塊那麼將分配好的40G硬盤按住拖動入RAID Group中

【群暉系統】“小白必讀”群暉安裝後的基本設置

【群暉系統】“小白必讀”群暉安裝後的基本設置

會提示 新添加硬盤的數據將被擦除-確定

【群暉系統】“小白必讀”群暉安裝後的基本設置

磁盤檢查選項按需;如以後將存放重要資料建議選擇“是”,實測3T硬盤檢查時間大概10小時 對磁盤IO影響非常嚴重,如果對硬盤足夠方向則選擇 “否”(不建議),達到“開箱即用”的效率

選擇完成後,直接點擊 “應用”即可

4.建立存儲空間

選擇“存儲空間” 點擊 新增

【群暉系統】“小白必讀”群暉安裝後的基本設置

【群暉系統】“小白必讀”群暉安裝後的基本設置

【群暉系統】“小白必讀”群暉安裝後的基本設置

至此 存儲空間基本設置已經完成!


二、管理員設置

很多朋友都習慣配置完存儲空間後立即開始軟件安裝,本文這裡也只是建議的一個順序;

管理員需要設置什麼?

管理員的郵箱設置和通知郵箱設置。

放在第二步就設置,是為了避免開啟了二次驗證登陸登陸不上! 可以通過郵箱重置!而不需要各種補救和重做系統!

還有一些運行異常報告!

1.管理員郵箱

右上角點擊管理員圖標 - 個人設置

【群暉系統】“小白必讀”群暉安裝後的基本設置

【群暉系統】“小白必讀”群暉安裝後的基本設置

2.設置發信郵箱

【群暉系統】“小白必讀”群暉安裝後的基本設置

有默認支持的和自定義SMTP服務器的

【群暉系統】“小白必讀”群暉安裝後的基本設置

這裡就按照QQ的進行演示!

如果郵箱只有一個,系統自動發送郵件的郵箱和管理員郵箱是同一個也是可以的

打開QQ郵箱找到 設置-賬戶

【群暉系統】“小白必讀”群暉安裝後的基本設置

找到POP3/IMAP/SMTP/Exchange/CardDAV/CalDAV服務

【群暉系統】“小白必讀”群暉安裝後的基本設置

按照操作發送短信後 頁面會生成一個密碼串,請務必複製保留!

如果你的QQ郵箱沒有設置和要求要授權碼安全相關,以下群暉中請直接使用QQ密碼(一般都是需要授權碼)

回到群暉中

【群暉系統】“小白必讀”群暉安裝後的基本設置

配置完成後先點擊“應用” 保存設置,然後點擊發送測試電子郵件

【群暉系統】“小白必讀”群暉安裝後的基本設置

本文這裡使用的是自己的QQ郵箱 發件給自己,點擊發送測試電子郵件 就提示收到郵件了!

管理員基本設置已完成!


三、套件安裝

這裡是一個發揮你需求和想象的空間 對於家庭而言 基礎的套件 就再推薦裡了

請按需選擇 自行閱讀介紹把!

免責聲明:本文所提供的內容均來自互聯網收集整理或佚名,並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導向,本文只作為技術研究測試;請尊重知識產權,使用正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