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這條街竟然有這麼多“古仔”,你去逛過嗎?

走進高州南關街,滿滿的歷史感撲面而來。

高州這條街竟然有這麼多“古仔”,你去逛過嗎?


高州這條街竟然有這麼多“古仔”,你去逛過嗎?

嘉靖十五年(1536年),擴展城南地域,增闢南關街,並在南門外加築城門一座,名曰“高辛”。

這裡古時是南下雷州、瓊州以及西去廉州、欽州的唯一出路,是一條很重要的驛道。作為高城南面的一個關口,所以這條街就名曰“南關街”了。

民國19年(1930年),南關街改名南關路,路面均擴寬至10米,兩旁商店房屋改建為“騎樓”,歷2年完成。

高州這條街竟然有這麼多“古仔”,你去逛過嗎?

相信很多小夥伴們會問,為何南關街扎堆著這麼多紙紮鋪?

據記載,早在清朝咸豐年間,南關街這裡已有不少專門從事剪紙、紙紮品製作的藝人。紙紮藝人制作龍柱、蟠龍、獅頭、龍頭等紙紮品,都是頗負盛名,但藝人們也製作金銀樹等祭祀用品。不過在“文革”期間,紙紮工藝基本絕跡。直到1981年,才有人重操此業。


高州這條街竟然有這麼多“古仔”,你去逛過嗎?


街有街骨,巷有巷骨。骨架的不同,就決定這條是大街還是窄巷。舊時的南關街,兩邊都是類似這樣的騎樓。


高州這條街竟然有這麼多“古仔”,你去逛過嗎?


除了騎樓街外,還橫穿有以鼓勵振奮後生而命名的“興賢巷”、有以彰顯高中的“高第巷”、有以簕古蔓延來定位的“簕古巷”、還有幾條諸如“劏牛巷”、“擔水巷”、“華普巷”這些不入地冊的小巷。很少有人知道這些小巷的來龍去脈。

高州這條街竟然有這麼多“古仔”,你去逛過嗎?


高州這條街竟然有這麼多“古仔”,你去逛過嗎?


如果說,歲月是一隻流動的篩子,那些被過濾下來的人物、情懷,就妝點著南關街的美好。


高州這條街竟然有這麼多“古仔”,你去逛過嗎?


南關街“尚義名區”牌坊聯

愧我難登循吏傳;

此邦真有古人風。

高州這條街竟然有這麼多“古仔”,你去逛過嗎?


清代嘉慶年間,高州知縣胡國綱,為官清廉,離任時,因無盤纏而“眷屬滯留”。百姓知道後,紛紛捐錢捐米給他。胡國綱感慨之餘撰聯:“愧我難登循吏傳,此邦真有古人風”,橫批為“尚義名區”。

為了更好地弘揚胡國綱為政清廉的精神,崇尚仁義之風,應市民要求,高州市市委、市政府重建“尚義名區”牌坊,並結合公園佈局,建設牌坊周邊廣場,完善空地綠化和廉政文化景觀,將其打造成地方重要的廉政教育基地。

南關街南端的南宮嶺上有南宮庵群。

明清時期,此山上漸漸建築了一組以佛教為主體的宗教建築群。

這些建築群,互相穿插,錯落有致,形成獨具一格的古建築群體——南宮庵群。


高州這條街竟然有這麼多“古仔”,你去逛過嗎?

位於南關街與南宮嶺之間的鑑江支流上,有一興文石橋。


高州這條街竟然有這麼多“古仔”,你去逛過嗎?


興文石橋興文石橋,亦名南橋。始建於明代崇禎五年(1632年),清代重修。

此橋全部用石條鋪築,橋長14.8米,寬4.44米,高7.25米。三孔兩墩,孔寬3.38米,墩呈菱形,用花崗岩石疊砌。橋面底層用青磚逼疊,上面再用33條花崗岩石條排鋪,每條石條長5.4米,寬0.37米。橋面兩邊分別豎有10根方形石柱,柱間鑲嵌9條石欄杆。全橋略呈拱形,結構嚴謹,堅固牢靠,直至現代仍具有實用價值。

興文石橋過去是溝通郡城與西南部聯繫的必經之道,並與南宮庵群聯繫一起,形成一個統一的古代建築群體,具有一定的歷史和科學價值,被定為高州縣文物保護單位。現在入選第九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擬推薦名單。

舊時南關街還是黨的宣傳陣地!

《高州日報》 中共高州縣委機關報。前身是《茂名農民報》,創刊於1956年4月,後幾經易名:1957年,改稱《茂名報》;1958年9月,改稱《茂名日報》,為4開4版,每日刊出1期,每月每份報費7角5分,報社地址在南關街245號。之後報紙的名稱又先後更名:改稱《茂信日報》、《高州日報》、《高州報》,主要內容是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各個時期的中心工作,報道地方新聞和選登國內外新聞。但於1961年2月因紙張缺乏而停刊。

1955年10月,中共茂名縣委宣傳部作出《茂名縣建立農村有線廣播站的工作計劃》,成立茂名縣農村有線廣播站委員會,在南關街興賢巷243號,正式成立“茂名縣人民廣播站”。


高州這條街竟然有這麼多“古仔”,你去逛過嗎?


這條老街,還承載著很多故事。

在清朝時,一位姓梁的先生遷到南關落腳,以做香包、香囊為主,很有名氣,得了個“香包梁”的雅號。後來“香包梁”養了鵝,強迫鵝去吃鰾以促進生長。因此就有了一句歇後語——香包梁的鵝是焗食的!高州本土話“焗食”有兩個意思,一個是烹飪的方式,還有一個是強迫吃的意思。


高州這條街竟然有這麼多“古仔”,你去逛過嗎?


舊時南關街還有一間“大利公司”。

“大利公司”是座落在南關街一間坐西向東的老式民房,一座門樓,兩扇大木門,裡面兩側幾間平房,後面是一片大大的空曠地。

這間公司是廣潭村地主惡霸楊芙生開設的經營大糞的店鋪。當時茂名縣城的大糞,一向自由買賣,無捐無稅。楊芙生為了壟斷圖利,指使手下黃龍江出面開設“大利公司”。一方面他恃勢立規,規定城內所有機關、學校、商店、居民的大糞須由公司收購,再轉賣給城郊農民。

在經營中,他們用壓價收購,高價賣出,大桶收進,小桶售出,甚至用沖水混泥摻假手段,詐騙剝削農民。他們的醜惡行徑引起城郊農民強烈不滿。另一方面,由於該公司大量囤積糞便,弄得公司附近臭氣熏天,附近居民十分不滿。城郊菜農和居民曾多次向縣署控訴,要求解決,但當局一直置之不理。

民國15年(1926年)l2月的一天上午,城郊各鄉農會組織幾千群眾進城,在聖殿坡集會,控訴“大利公司”的罪惡。省農協南路辦事處對農民行動表示支持,廣東省四大農運領袖之一黃學增到會講話,表示堅決支持群眾的正當鬥爭。他和粵西最早的中共領導人和農民運動領導之一朱也赤一起帶領群眾往縣署請願,但縣長拒不接見。於是,群情激憤,隊伍轉向南關街,一路高呼:“打倒貪官汙吏!”“打倒奸商惡棍!”“打倒大利糞公司!”等口號。隊伍經“大利公司”門前,群眾衝進去將其搗毀。這次城鄉聯合反權勢的鬥爭,影響很大,大掃地主惡霸的威風,顯示了群眾反霸反貪的力量。

高州這條街竟然有這麼多“古仔”,你去逛過嗎?

這條陳年老街,和依附在街上的一些市井文化,猶如鐘鼓樓上傳出的悠揚,餘音嫋渺,波及無限,使我們讀懂了一種時代的滄桑。

高州這條街竟然有這麼多“古仔”,你去逛過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