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各科命題趨勢!這些都不瞭解你還敢上高考的戰場嗎?


2019年高考命題將突出價值導向,更關注學科對於學生的全面發展,以及該學科對於推動社會發展的價值;高考命題更注重考查核心內容,體現為人才選拔的金字塔結構,金字塔的基礎是必備知識,中間是關鍵能力,頂端是核心素養;高考命題還將體現人類社會進步和發展,包括科技成就和社會進步;高考命題也將更注重社會大課堂的引領作用,注重應用能力,引導學生走出學科,走向社會,用學科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真實問題;命題將為各個水平的考生搭建展示平臺,展示學生知識和素養水平。

語文


閱讀量將會繼續適量增加。

語文高考以學科核心素養和關鍵能力為考查目標,必將越來越注重考生閱讀能力的考查。考查核心是快與準,也就是閱讀速度和閱讀質量的雙重考查。近三年語文試卷的閱讀量基本以每年500字左右的速度遞增,相信這種狀況還會持續下去。高考語文注重閱讀的考查,也是以考改促課改的一種方式,必將推動中學語文教學重視同學閱讀能力的培養與提升。這種變化,體現了高考語文的綜合性和創新性。

有可能考查作文多種類型。

從2018年全國卷Ⅱ作文題目的樸素迴歸以及全國卷Ⅰ和卷Ⅲ的變化可以推測,2019年高考作文不一定囿於2018年全國三套試卷的作文題目的類型。

現代文閱讀的形式變化可能性很大。

從2018年三套試卷的現代文閱讀文本的變化可以推測,三篇現代文閱讀文本題材和體裁都有變化的可能性,而且這種可能性還很大,《考試大綱》上提到的每類文本的多種類型都有可能出現在高考試卷上。

文言文閱讀存在變數。

這一年來,在各種變化層出不窮的考改背景下,全國卷Ⅱ,甚至可以說全國三套卷,最穩定的一道大題就是文言文閱讀,幾乎一點兒變化都沒有。但在變化、創新成為主旋律的考改背景下,文言文閱讀無論是文本類型還是三道主觀、一道客觀的題型,都不能否定存在變化的可能。

語言文字運用題將成為試驗田。

前幾年全國新課標卷每年都是“穩中有變”,“穩”的是絕大部分,“變”的就是語言文字運用題最後兩道主觀題中的一道,因此被稱為“試驗田”。如今這部分真正實現了全變化,以當下的高考改革創新為常態的形勢而論,這部分題型的變化將不會是曇花一現。

數學


2019年全國卷Ⅱ中各知識板塊的難度與題序不會一成不變,命題者很可能會根據課改等情況做一些適當調整和創新。主幹知識依然支撐著整個試卷,常規題型仍會是數學試卷的主流,考查的仍將是現行高中數學教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數學知識和數學思想方法。

據2017版《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所做出的課程內容調整,確定刪除的知識內容有:映射的概念,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幾何體的三視圖,二元一次不等式組與簡單線性規劃問題,程序框圖,系統抽樣,莖葉圖,變量的相關性,幾何概型,定積分與微積分基本定理,數學歸納法。在2019年的高考中這些知識內容可能不會考查或以簡單題的形式進行考查,而複數的幾何意義、充要條件可能會考查。

函數與導數、立體幾何、解析幾何內容在試題中所佔分值仍會很大。解析幾何解答題的難度較2018年會略降;立體幾何解答題的難度較2018年會持平,但會加強對運算能力的考查;導數的解答題的難度較2018年會持平或略升。

仍會出現數學文化方面的考題,其形式特點為:將中國數學成就與高中數學知識有機結合,要求考生對試題所提供的數學文化信息材料進行整理分析,構建數學問題的直觀模型,在試題營造的數學氛圍中,感受中國優秀數學思想。

對概率統計解答題的命制會注重考查對圖表數據分析處理的能力,強調概率與統計的應用性,充分體現概率統計是為生產、生活相關決策提供幫助的重要工具,使考生體會到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題目可能設計開放性問題,答案不唯一,只要考生結合概率統計知識把問題想清楚、說明白就可以得分。

在選擇題、填空題的命制中,集合、複數、平面向量、函數、導數、三角、概率統計、立體幾何、解析幾何成為這16道小題中的高頻考點,以單一知識點的考查為主,最多出現對兩個知識點的綜合考查。

在解答題的題型上,第17題考查三角或數列,第18題考查概率統計,第19題考查解析幾何或立體幾何,第20題考查解析幾何或立體幾何,第21題考查導數,第22題考查座標系與參數方程,第23題考查不等式選講。

理綜


2019年高考理科綜合將堅持把創新思維和學習能力考查滲透到命題全過程,向學生提供新知識或原有知識的延伸拓展信息,考查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如化學試題可能增加化學反應圖形和性能關聯圖形的體裁,讓學生在獲得化學信息的基礎上,迴歸到基本反應原理和物質結構知識中去。

通過延伸基本知識,在培養學生自學和探究精神方面也進行積極探索。物理學科通過將動量和近代物理作為必考內容進行考查,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為學生解決問題提供更多有力工具,有利於學生更好地認識實際現象,理解更深層次問題。生物學科要求學生能夠對生物學問題進行探究,包括提出問題、做出假設、制定和實施計劃、得出結論、科學表達等;同時,要求學生具備實驗設計、實驗結果預測的能力。

文綜


2019年高考文科綜合將注重創新試題設計、挖掘時代主題、構建問題情境,突出地理、思想政治、歷史學科所獨具的思維與分析方法。地理試題將更加註重反映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和區域認知的價值取向,將地理學思想方法自然、貼切地融入素材。思想政治學科將精心選擇能夠更好地承載學科知識、反映學科特色的素材,貼近學生生活、貼近時代,更好地發揮考試對教學的導向和促進作用。歷史學科將更加註重考查歷史思維過程與方法,如學生對歷史事實和歷史敘述這兩種不同史學概念的理解和辨別程度。

英語


趨勢一:穩中有變,變中求新

2018年高考繼續本著考查知識,考查能力的原則,注重基礎,強調應用。試題滲透日常生活、學習策略、文化意識和社會交流,體現了新課標的趨勢和要求。

2019年的高考應該延續這一風格。因此在備戰的過程中,應加大對動詞的語意和語法的訓練。書面表達不能只侷限於書信的訓練,要擴展其它應用文。

趨勢二:基礎性試題佔大比重

試卷中大部分題目是基礎題,因此,應重視基礎知識,把常規題型掌握清楚。2019年的試題預計在平穩的基礎上,持續進行一定程度的創新,考生有效應對創新題型的策略就是在掌握基本知識的基礎上學會遷移應用。

趨勢三:重視綜合能力的運用 

高考試卷中每一道題的背後都需要考生運用綜合的能力,如閱讀理解,需要文化背景、語篇知識、語用知識、詞彙、語法,需要思維能力、邏輯能力、閱讀技巧和策略。因此備考過程中一定要處理好綜合訓練與專項訓練的關係,要把各類語言知識和各種語言技能結合起來,提高綜合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