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腫瘤化療的那些事

在腫瘤治療發展道路上,儘管靶向藥和免疫療法越來越普遍,但化療、放療還是很多癌症的首選治療方案。因為不瞭解化療很多患者談到化療就比較恐懼,不管事患者還是家屬,第一反應就是掉頭髮,抱著馬桶吐;也有很多患者認為化療是萬能的,認為所有腫瘤患者都適合化療;更有很多患者推崇靶向藥或者免疫治療,認為可以拋棄化療……其實不以為然。下面就跟隨著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腫瘤血液內科的專家一起了解,關於腫瘤化療的那些事。

一、何為化療?

何為化療?即化療治療,是利用化學藥物阻止癌細胞的增殖、浸潤、轉移,直至最終殺滅癌細胞的一種治療方式,有點類似中醫的以毒攻毒,它是一種全身性治療手段,包括靜脈給藥,口服給藥、肌內注射、腔內注射和動脈注射等。

二、化療有哪些不良反應?怎麼處理?

化療的不良毒副反應主要為消化道反應,骨髓抑制,肝腎功能損害,心臟毒性,脫髮和皮膚反應等。儘管存在這些不良反應,醫院在給患者治療過程中,會做出相應的對應措施將化療對機體的傷害減到最小:1、首先營養支持治療是最為重要的一環:化療均可導致厭食、噁心、嘔吐等消化道反應,造成營養丟失,補充不足,當患者出現營養不良時,應儘早給予支持治療,根據患者情況選擇適當的方式:口服,腸內營養,腸外營養等;2、止吐治療:高選擇性的5-羥色胺3受體拮抗劑在預防和治療化療引起的急性嘔吐方案有效率高,耐受性好的特點,已成為治療急性嘔吐的常用藥物,對延遲性嘔吐,聯合應用胃復安和皮質激素亦有良好的效果;3、集落刺激因子,能有效縮短粒細胞減少症的持續時間;4、化療過程中聯合使用護肝護胃等輔助處理。

三、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適合化療

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適合使用化療手段,患者在進行化療前,醫院往往會給患者做好充分的評估以及完善的檢查。化療也不是隨便都能做的,不能的腫瘤類型選擇的化療也不一樣,同種腫瘤不同的類型化療方案也不盡一樣。那麼哪種類型的癌症患者不需要化療呢?

1.分期極早期的癌症患者

分期極早期的癌症患者由於病情發現早,一般手術治療後復發轉移的幾率很低,不需要再進行化療這樣的對身體有極大傷害的治療手段。比如肺原位癌、食管早期浸潤癌、胃腸道的原位癌和IA期癌等等。

2.對於化療效果不好的患者

有些腫瘤像腎透明細胞癌、甲狀腺癌、肝癌、黑色素瘤等,用化療的手段往往起不到很好的效果,因為這些腫瘤都對化療藥物不敏感,這類患者也不建議選擇化療治療。還有些人經過多次化療,更換了很多次藥方之後仍然沒有效果,這時候多數是體內發生了多種藥物的耐藥基因,這時候不建議患者再承受化療之苦了。

3.高齡或體質差的患者

在一些老年人或體質較差、體重過低的情況下,一般是不考慮化療這樣的治療手段的,因為很有可能會無法耐受化療反應。一般對於那些年紀較大的老人都不考慮化療。

4.臟器功能異常的患者

對於那些心肺功能差、有中重度呼吸功能障礙、急性心肌梗塞、心功能衰竭的患者是不適宜做化療的;中重度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像活動性肝病、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也是不能做化療。合併感染的患者不能做,如患有重症肺炎、高燒、活動性肺結核等;骨髓功能受抑制的患者不能做,如果白細胞低於3.5 *10^9,中性粒細胞低於1.5*10^9,血小板低於50*10^9的患者,暫時不可以做化療。腸梗阻患者不能做化療,有某個臟器出血或者是腸胃道出血的患者也不能做;精神障礙的患者不能做。由於擁有精神障礙的患者不能很好的配合化療,因此擁有精神障礙的患者是不能進行化療的。

四、靶向藥或者免疫治療貴,療效並不一定好

估計有很多人都覺得靶向藥或者免疫治療高大上,療效一定好。但事實上,對於疾病的治療,不談貴賤,只看適合不適合。舉個簡單的例子,大家都聽說易瑞沙可以治肺癌,但事實上,它只對有EGFR敏感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療效較好,對小細胞肺癌,幾百元一片的易瑞沙卻不如幾元錢一隻的化療藥療效好。因此,只選對的,不選貴的。相信你的醫生,他會根據你的病情,為你選擇最適合的治療。

化療就像一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該化療時,一定要及時化療,不要過於糾結所謂的化療副作用,對於適合化療的癌種和病人,利要遠遠大於弊,很多腫瘤對化療高度敏感,可以通過化療或化療配合靶向治療、放療而治癒。即使需要承受脫髮、噁心、嘔吐等副反應,但付出這些代價是值得的。同時,我們也不能迷信化療,它不是萬能的。有些癌症晚期患者對化療不太敏感,療效確實有限,可聽從醫生建議不做化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