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時間翻了10倍的頂級私募基金經理怎麼做股票?

3年時間翻了10倍的頂級私募基金經理怎麼做股票?

都說金融市場是一個最殘酷的名利場,這個市場沒有人性,沒有道理,有的就是汗水和淚水 成王敗寇,一切都是拿盈利說話 ,但是你又不得不承認,這個市場總是人才濟濟,在期貨市場有兩年時間2000做到2000萬的90後期貨少年,也有3年時間在股市本金翻了10倍的私募高手,任何一個行業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任何行業成功的人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更何況勝率極低的金融市場,他們到底是怎麼成功的,他們背後到底付出了多少,或許這才是我們真正應該深思的,今天就談談我身邊的股票高手海川老師,我認為他是股票市場的真正的集大成者 ,他20年的行業經歷,一直都在機構工作,每天都要閱讀大量的報刊書籍,辦公室的資料堆積如山的資料,基本全部都看完,很佩服他,因為這個社會,大家都很浮躁,都想著暴利,都想著走捷徑,沒有幾個人願意通過認真學習,做投研做分析,換句通俗的話來講就是沒有人願意吃苦,大家都想著在這個市場好運爆棚,所以這也就導致了這個市場上大部分的人都是虧損的

海川老師曾任職於中國上海某頂級私募機構,這個私募機構前兩年一直都是中國私募的老大(規模最大,收益最大)在該私募機構操盤期間任職專戶資產管理計劃交易經理,實現了從5000萬到8億的操盤業績,回撤控制在5%,極限回撤不超過8%,並於2015年6月成功逃頂。

二十年交易經驗,是“結構分析”操盤術的首創者、“兩點一面”交易系統的踐行者,擅於運用結構分析,對交易標的做分層定性,運用抽絲剝繭、層層推進的技術方法,精確交易區間與交易方向,達到利潤最大化;擅於通過兩點一面法,對交易標的的交易節點做精準分析,把握確定性的獲利機會,其獨特的交易系統和穩定的交易風格享譽上海私募界。

信奉“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為學之道,信奉“忍一時、慢一拍、退一步、緩一著”的交易之道。著有《結構分析》和《把交易做到極致》兩本書,被該私募機構董事長徐某稱讚為“真正的金融鍊金術”,是該頂級私募機構內部培訓指定教材之一。

3年時間翻了10倍的頂級私募基金經理怎麼做股票?

3年時間翻了10倍的頂級私募基金經理怎麼做股票?

3年時間翻了10倍的頂級私募基金經理怎麼做股票?

三年十倍收益且回撤控制在5%,極限不超過8%,把交易做到極致是如何實現的?那些有智慧的人,對事物的理解非常深刻,有一眼看透的能力,富於創造性,能夠遊刃有餘的處理複雜問題,這就是智慧所在。我們不是說知識不重要,這樣去理解就狹隘了,而是說,知識必須轉化為智慧,才顯示出它的不同尋常的價值。

知識偏重於現在的經驗、公式、結論,等等,而智慧偏重於對未知的思考、探究、創造,偏重於直面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是知識與智慧的根本區別。用智慧去炒股,僅有知識是不夠的。

換句話說,有知識不等於有智慧。知識轉化為智慧,必然有一個思考、探究、創造的過程在裡面,必然有一個經驗、閱歷、認知的累積過程在裡面,最後形成對事物發展變化的遠見卓識,最後體現為一種卓越的判斷力。智慧,就是這麼來的。

當然了,一個真正擁有智慧的人,他對自己所從事的行當,在內心深處,必然充滿興趣與熱愛,不是被迫去做,而是自願去做,即使沒有什麼實際好處,仍然樂此不疲。很難想象,一個內心貧乏、空虛、缺乏信仰和渴望的人,很難說是一個有智慧的人。

智慧是一個融會貫通的過程。我們中的很多人,我們接受了那麼多年的學校教育,應當說我們的知識儲備是足夠了,只是我們所擁有的知識,大多是碎片化的,不是系統化的,缺乏融會貫通的過程,就是說,沒有把我們的知識儲備,融匯到我們的思維體系中去,融匯到實踐中去,這就是問題所在。這也就是為什麼海川老師能夠獲得三年十倍的收益

想要跟市場上處於迷茫的投資者說:在市場裡面 進三步退兩步,磨其人心志。這對很多投資者來說是多麼痛的領悟,.....在交易的路上,走慢點沒關係,必須確認自己是在向前走,一層境界一層景,忍住當下,每一次《突破》就是最好的良藥

最後給投資者的一些建議:

1:如果有人和你提到圖表、移動平均線、頭肩頂、阻力位,趕緊躲開。

2:20年期美國國債的真實利率是負值,但人們仍然花大把的錢去買。恐懼遠比數學要強大的多。

3:世界上最優秀的投資者首先是一個好的心理學家,其次才是金融專家。

4:市場上每天的絕大多數變動都充滿了隨機性,試圖解釋短期的變動就像是解釋樂透彩票。

5:對大多數人來說,尋找存錢的渠道遠比尋找投資渠道要重要得多。

6:如果你一邊欠著信用卡賬單,一邊想著要投資點什麼,趕緊打住。你永遠跑不贏每年30%的賬單利息。

7:無論你覺得自己退休後到底需要多少養老金,將它翻個倍,你會更接近現實。

最後願所有的投資者都能夠在市場上收益滿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