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序放開油氣勘查開採市場有助於引入社會資本參與

有序放开油气勘查开采市场有助于引入社会资本参与

本報見習記者 劉偉杰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統籌推進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中指出,有序放開油氣勘查開採市場,完善競爭出讓方式和程序,制定實施更為嚴格的區塊退出管理辦法和更為便捷合理的區塊流轉管理辦法。

“在傳統管理體制下,油氣勘探開採環節管束過嚴,區塊退出機制不暢,導致我國油氣資產開發效率不高。”湘財證券研究所宏觀研究員盤宇章昨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指導意見》提出有序放開油氣勘查開採市場,完善區塊退出機制和鼓勵區塊流轉,有助於在油氣勘探開發領域引入社會資本參與,逐步建立起油氣礦權流轉制度。

“伴隨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能源事業的勘探開發也進入到快速發展時期,特別是我國天然氣市場化規模不斷擴張,已成為當今世界第三大天然氣消費國。”民生銀行研究院研究員郭曉蓓昨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速度增長與市場機制轉變之間存在的矛盾造成我國目前天然氣市場亟需進行多方面改革,以保障氣源的供應和基礎設施的建設能夠滿足行業的發展需求。

盤宇章表示,“十三五”以來,國家大力推進天然氣上游勘探開發和下游銷售與終端利用市場化改革,加強中游管道、儲氣庫等儲運基礎設施價格監管,持續推進“管住兩頭、放開中間”的天然氣價格改革,實現居民非居民用氣價格並軌。

從政策成效來看,勘探開發市場化改革已取得較大進步。郭曉蓓分析稱,一方面,自然資源部在2011年推進非常規油氣區塊探礦權公開招標後,2015年10月公開招標出讓新疆油氣勘查5個區塊,國有石油企業勘探開發專營局面被打破。另一方面,持有天然氣探礦權採礦權的企業內部加大勘探開發力度,加快內部天然氣區塊流轉。以中國石油為例,2017年12月份實施東西部油田礦權內部流轉,中西部鄂爾多斯、四川、柴達木三大盆地及部分外圍盆地的16個探礦權、採礦權區塊,從西部長慶油田、青海油田、西南油氣田流轉到東部大慶油田、遼河油田、華北油田以及玉門油田。

從數據上看,盤宇章表示,國家天然氣終端利用政策已見到實實在在效果,2017年天然氣消費量達2352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7%,2018年天然氣消費預計達2700億立方米左右,連續兩年實現兩位數增長,重回高速發展軌道。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國家一系列改革政策逐項落地,天然氣產業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及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將逐步得以解決。郭曉蓓還表示,隨著市場的變化,天然氣概念龍頭股也會發生變化,建議投資者關注申能股份、桂林旅遊、大眾公用、新奧股份、長春燃氣、廣安愛眾、廣匯能源等股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