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物理實驗重點——力學和電學

2019高考物理實驗重點——力學和電學

2019高考物理實驗重點——力學和電學

力學實驗基礎“紙帶”

高中物理幾乎所有的重要力學實驗都與“紙帶”有關。

2019高考物理實驗重點——力學和電學


2019高考物理實驗重點——力學和電學


2019高考物理實驗重點——力學和電學


2019高考物理實驗重點——力學和電學


其中“逐差法求加速度公式”以及“某一點的瞬時速度公式”學生都已經熟悉,但是對公式的理解和運用一定要深刻到位,不能死套公式,要注意以下四點:

(1)單位cm-m

請看上面第四幅圖。

審題時一定要看清楚單位是什麼,計算時要化成國際單位。

(2)距離——必須是真實的位移之差。

請看上面第四幅圖。

題中給的位移是相鄰兩點之間的?

還是從第一個點開始的位移?

(3)時間——是否有四個點未畫出

是0.02s呢?還是0.1s呢?

(4)是否要求保留有效數字。

電學實驗基礎

電學實驗兩個選擇:“電路選擇”和“器材選擇”。

電學實驗是高考的重點和難點,主要突破口包括如下:

2019高考物理實驗重點——力學和電學


2019高考物理實驗重點——力學和電學


1. 電路選擇(“分壓式”、“限流式”的選擇):

(1)看滑動變阻器與待測電阻的大小關係:

若R滑《R測 ,選擇分壓式。否則限流式。

(只有這樣,滑動變阻器的調節作用才能更大;否則滑片移動時,電流和電壓幾乎不變,不利於實驗測量讀數。)

(2)以下三情況必須用分壓式:

(若不採用分壓式,則無法滿足以下三種情況)

①題中要求“U或I必須從零開始”;

②要求“電壓、電流的調節範圍要大”;

③題中有“伏安特性曲線”或要求畫出“伏安特性曲線”。

2019高考物理實驗重點——力學和電學


2.“內接法”、“外接法”的選擇

特指電流表的內外接,目的是為了讓電錶示數更接近真實值。

(1)①若“電壓表”的阻值滿足遠“大”於待測電阻的阻值,則電流表“外接”;

②若待測電阻的阻值滿足遠“大”於“電流表”的阻值。則電流表“內接”。(或者簡單來說待測電阻是大電阻,則內接;待測電阻是小電阻,則外接)

(2)比例法:

若“電壓表與待測電阻的阻值之比”大於“待測電阻與電流表的阻值之比”則電流表“外接”。

(3)待測點試探法:

電壓表的示數變化比較“大”,則電壓表就靠近待測電阻,即電流表“外接”。

三中方法中,比例法最常用、有效、方便。

(“遠大於”是指10倍及以上)

3. 器材選擇:

(1)安全性,不能超過各個電錶的量程。

(2)必須使各表的指針指在中央刻度附近。

實驗數據的讀數

一、讀數之遊標卡尺

1.結構

2019高考物理實驗重點——力學和電學


2019高考物理實驗重點——力學和電學


二、讀數之螺旋測微器

2019高考物理實驗重點——力學和電學


三、誤差和有效數字

㈠ 誤差

1. 誤差的概念:實驗中得到的測量值與真實值的差異稱為誤差

2. 誤差的種類:按照產生誤差的原因,誤差可分為系統誤差和偶然誤差

⑴由於實驗原理不夠完善、實驗方法比較粗略、實驗儀器不夠精確等客觀原因產生的誤差,稱為系統誤差。

系統誤差的特點是測量數據和真實值相比較總是偏大或總是偏小。

用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的方法不能減小或消除系統誤差。只有通過完善實驗原理、改進實驗方法、提高儀器精度,才能減小系統誤差。

⑵各種偶然因素(例如氣候、溫度、溼度和實驗者的素質與技能……等等)對測量儀器、被測對象、實驗人員的影響造成的誤差叫做偶然誤差。

偶然誤差的特點是測量數據與真實值相比較,時而偏大,時而偏小。

可以用多次實驗取平均值的方法減小偶然誤差。

㈡有效數字:帶有一位不可靠數字的近似數稱為有效數字

注意:

⑴有效數字中只能有一位不可靠數。

⑵小數點後面最後一位的零是有意義的不能隨便捨去和添加,而小數中的第一個非零數字前面的零是用來表示小數點的位置的,不是有效數字。

例如:48、4.8、4.80、4.800是不一樣的,它們分別是兩位、三位和四位有效數字;

3.6、0.36、0.036、0.0036都是兩位有效數字,只是它們的大小不一樣;

45800和4.58×104是不一樣的,前者是五位有效數字,最後一個零是不可靠數字。後者是三位有效數字,其中8是不可靠數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