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市值再超阿里巴巴,位居亞洲第一,大家怎麼看?

東震木


對於騰訊市值超越阿里巴巴,這個股價變動是屬於正常現象,阿里巴巴股價最少的時候才1000多億美元,現在4000多億美元,騰訊市值超越阿里巴巴是正常現象,未來阿里巴巴也會超越騰訊。

兩家公司實力排名互聯網行業前兩名,前一段時間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中國首富是馬化騰,馬雲財富排在馬化騰之後。2018年世界500強企業排名中,阿里巴巴排名300位,中國互聯網行業第一,世界500強騰訊排名331,中國互聯網企業排名第2。

阿里巴巴有優勢在電商,有C2C的淘寶,B2C的天貓、雲計算有阿里雲,本地生活集團(口碑、餓了麼)、阿里影業、阿里音樂、阿里健康、阿里體育、螞蟻金服等等,每一塊業務在國內都是首屈一指的。

騰訊主要優勢在社交,和阿里巴巴的,騰訊在社交之外通過股權投資獲得話語權,有QQ、微信、閱文集團、騰訊音樂、騰訊金融,騰訊投資了很多知名公司,如京東、美團點評、滴滴出行、摩拜單車、快手、同城藝龍、拼多多、鏈家網、知乎、嗶哩嗶哩。

兩家公司的營收也相差無幾,2017年阿里巴巴營收377億美元,利潤96.7億美元,騰訊營收351億美元,利潤105.8億美元。


互金圈


阿里巴巴與騰訊代表的是兩種相反的經營理念。

阿里巴巴的理念是主導型,包括公司管理,包括對賣家的管理,一直延伸到對快遞的管理,賣家相當於阿里的上游客戶,快遞相當於阿里的下游客戶,而且這種管理帶有主導的意識,對賣家管理是通過平臺規則制定完成,對下游--快遞,特地成立管快遞的公司菜鳥網絡。打個比方,阿里好比是菜市場,每個人買完菜回家,阿里要跟蹤買菜大媽是怎麼回家的,也就是跟蹤快遞包裹。許多人覺得這是好事,這是理所當然的,正如許多人覺得收圖片版權也是正常的生意。

騰訊的經營理念是放權型。以團隊為單位,放權給團隊自己去幹,管理者不會具體干預團隊的工作,只要結果,充分放權,這種好處在於充分激發活力,發揮創新的潛能,騰訊這種理念,應用於各方面,看過一個節目,馬化騰與58同城姚勁波同臺,被問到對於來自58網的保姆,實行怎樣的獎勵制度,馬化騰很嚴肅地講,他不懂,騰訊投資58,就是信任,這事由58解決更專業。這種做法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充分信任。

同樣,伯克希爾·哈撒韋與騰訊的理念相近,伯克希爾奧馬哈總部工作的人長期只有30個,他們不會去管具體的業務操作,他們只負責戰略,負責目標制定,負責找能做事的人,而不會覺得自己無所不能,啥事都要插一腳。

最終,我個人認為以放權型理念經營的騰訊,會超越以主導型型理念經營的阿里巴巴。

現在騰訊的市值是4715億美元,阿里巴巴的市值是4755億美元,阿里市值稍微高一些。預計騰訊市值會高於阿里,未來會比阿里高很多。

2018年阿里巴巴全年營業收入2502.66億元,淨利潤614.12億元。騰訊2018年營業收入3126.94億元,淨利潤774.69億元。騰
訊營業收入與淨利潤都遠高於阿里巴巴。



西格瑪的化學


就目前來看的話,騰訊在社交領域的絕對霸主,從而引發了騰訊在各個領域的觸角,確實是地位比較穩固,短時間內很難有人能夠突破騰訊的社交防線。



除此之外騰訊所主導的投資以及投資的旗下企業發展的都比較迅猛,對比來看的話,阿里在這一點上做得確實不太好,阿里收購的企業基本上是很難有一個較大的發展突破,也就是說,從阿里收購開始就會持續的衰落,像高德地圖這種被收購之後還能繼續火爆的,絕對是鳳毛麟角。

對比來看的話,騰訊以社交為跳板延伸到,包括影視遊戲,金融以及互聯網的各個角落裡確實是太強大了。



兩者的股價其實沒有絕對的差距,也就是說,基本都維持在國內頂尖互聯網企業的水準,孰強孰略還說不準,這可能只是市場股價的一個波動而已。

但阿里在產品矩陣這方面,其實還是要多學習騰訊,騰訊自從當年的3q大戰之後,確實清醒了很多,知道其實聯盟可能比單個的壟斷更穩固,對比阿里在投資以及收購企業方面的表現來看,確實是掌控欲太強,這也是為什麼王興的美團會和阿里鬧翻,轉到騰訊陣營。


互聯網的放大鏡


小編又在發佈假新聞了,昨天收盤騰訊是3.75萬億港幣(4782億美金),阿里巴巴是4896億美金,阿里的市值超過騰訊114億美金,小編你是欺負大家太忙沒時間查嗎?




Falalee


一般一般世界第三吧。看人家微信群聊天,好嗨哦。國內人們離不開微信群,還差一個普通話快速轉換識別。阿里也是很有名氣的哦,做外貿的中小企業,離不開阿里!





大拇指六


那是螞蟻金服一直拖著不上市,螞蟻金服為什麼不上市,螞蟻金服借殼上市,一直拖著,A股註冊制也一拖再拖,延期再延期


沈孝慧



時範別墅設計


前幾個月騰訊發年報的時候不就說超阿里了嗎?這麼說來這中間又被阿里反超了?


Hdindhfhr


客戶粘性騰訊更好些,所以後勁會更加足。


付光正1


我認為企業在在發展前進中的波浪起伏是正常現象,沒什麼大驚小怪,這與人行走路一樣有上坡、下坡,有灣路、直路、琦險路,只有什麼樣的路都走過的人,才轉領律到其中的酸、甜、苦、辣。天晴還需知防陰雨!後來者居上的事情常有發生,只要你堅定自已信念,踏踏實實的做好你應該做的事,你也一定會有美好的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