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進入新公司:這個人際潛規則,你越早明白越好

作者 | 孫瑞希:生涯諮詢師,個人成長教練,今日頭條簽約作者。專注分享成長乾貨,推動你的職場進化。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

跳槽進入新公司:這個人際潛規則,你越早明白越好

01

跳槽進入新公司

老員工總是在“坑”我


26歲那年,高天新從一家小公司跳槽進入大公司。如果不是有個好舅舅,以他的實力恐怕這輩子都沒有機會進入到這樣的平臺。

高天新給自己的定位是儘快適應環境,融入團隊。因此要跟所有人都“相處融洽”。

他甚至一度覺得自己有種春風化雨的能力,見到誰都點頭微笑。

“關係戶”的身份被曝光後,他馬上遭到了同事們的質疑和排擠。有次臨時接到投標任務,緊急製作標書,高天新負責標書中的一部分。

中途領導交代一位同事,這個標不投了,通知大家先不用做標書了。其他人都接到了通知,但唯獨高天新沒有。

他們,似乎就等著看他這個“關係戶”的笑話。他笨拙地學習著這家大企業的規章制度和工作流程,慌亂地接聽著業務諮詢電話。

面對業務精煉的同事們,高天新感到巨大的挫敗和孤獨。

一個“善良”的同事齊軒主動親近高天新。他經常扔給高天新一包茶或者一袋咖啡,然後拍拍他的肩膀說:“來,兄弟,提提神。”

有時,他也會在茶水間主動向高天新講起公司盤根錯節的人際關係網。

一次,和別的部門配合一個項目,有一處工作失誤,那個部門的同事欺負高天新是新人,想甩鍋給他,齊軒馬上站出來打圓場。

他稱高天新為“我們部門的小兄弟”。這個稱呼,讓高天新感動得差點落淚,也讓他打心眼兒裡認同齊軒這個人。

來而不往非禮也,齊軒主動向高天新示好,因此對於齊軒的要求,高天新從來不會拒絕。

一開始,齊軒偶爾會請高天新幫忙訂個機票,打個文件。後來經常把自己的工作分出來一塊給高天新做。有幾次齊軒需要加班,他甚至拉著高天新一起。

高天新不得不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做本不屬於自己的工作。他想拒絕齊軒,但一想到齊軒對自己的幫助,就張不開嘴。

同事們背地裡說他是齊軒的“小跟班”,一想到這些,他的工作熱情就被消磨殆盡,更加孤獨。

很多人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剛剛進入職場或者跳槽進入新公司,肯定有一段適應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往往會被一些老員工差遣著幹這幹那。

我們以為自己會做出明智的決策,會拒絕老員工不合理的要求,但實際上我們的大腦總是在不知不覺中聽從了他們的安排。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之所以會做出這樣的決策,實際上是“互惠原理”在作怪。

互惠,就是彼此都有好處的意思。簡單來說有兩點:1、我們會下意識地覺得,如果我們接受了老員工的差遣,他們會回饋給我們更多的工作便利;2、如果別人給了我們好處,我們也要以另外一種好處來報答他才對。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心理學系教授羅伯特·B·西奧迪尼博士曾經在《影響力:你為什麼會說“是”》一書中指出:

互惠原理是非常普遍的人類心理,它廣泛地存在於各種各樣的人類社會里,它能幫助這些社會維持平穩正常的運轉。

但是,如果我們放任它做出機械反應,就很可能變成我們最大的弱點,使我們更容易被他人擺佈。

跳槽進入新公司:這個人際潛規則,你越早明白越好

02

為什麼你會不斷地妥協與退讓


互惠原理之所以深深地鐫刻在人類文明當中,是因為,它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礎。

在原始社會,物質生活極其匱乏。人們需要通過以物易物、等價交換的方式換取生活所需。按照人類學家與社會學家的說法,這種有來有往的償還,正是人類社會文明能夠成功發展的基礎。

所以,互惠思維已經內化到人類的日常思維之中。我們會不自覺地答應別人的請求,希望他能為我們提供便利,也不太容易拒絕給過我們小恩小惠的人的請求。

這也就很好地解釋了為什麼很多時候,有些事我們明明不願意做,卻總是在不斷地妥協與退讓。

有一年,我和一位男同事一起拜訪客戶。寫字樓在一條繁華的商業街上,出了寫字樓,遇見一個小女孩,她硬塞給我一支玫瑰花,然後對我同事說:“哥哥,小姐姐很漂亮,這支玫瑰花送給她!”

然後她會介紹自己家庭困難,希望我同事能為她捐助10塊錢。

儘管我對她那蔫巴巴的玫瑰不感興趣,我也知道這種送花的把戲可能是個騙局。但是,當我內心覺得自己收到了一件禮物,就不可避免地認為欠了她的情。所以,我們還是掏了10塊錢給她。

一支蔫巴的玫瑰,送給兩個不是情侶的人,都可以讓人乖乖掏錢,這其實就是互惠原理的影響力。

我們接受了別人的好意,就會總忍不住想要回報,而這種回報放在職場中,有時會以妥協、退讓的方式呈現。

職場中,不少老油條深諳此道,他們總是先給新人一些小恩小惠做鋪墊,然後再要求新人幹這幹那,這些“恩惠”對人施加的壓力,往往影響著人們的決策。

有些人連小恩小惠都省了,他會先向你提出一個大的工作要求,比如:幫我把某項工作做了。你拒絕了他,然後他再提出一個小要求:那幫我把這份文件打出來吧!

你一想,我剛拒絕過他,再拒絕一次不好,於是乖乖聽話幫人家打了一份文件。

實際上,這個大要求不過是為了實現那個小要求使的障眼法而已。

人們希望通過“互惠”成就彼此,但如果“互惠”被別人利用,成為讓你妥協和退讓的工具,影響你的正確決策,那你就需要積極應對了。

跳槽進入新公司:這個人際潛規則,你越早明白越好

03

怎樣快速度過職場適應期


跳槽進入新公司,我們應該冷靜地看待別人的善意,不要因為別人的些許善意,就對他的所有要求都積極回應。

鐵娘子撒切爾夫人曾經毫不客氣地說,“如果你的出發點就是討人喜歡,你就得準備在任何時候、在任何事情上妥協,而你將一事無成。”

你會為了所謂的“互惠”,把剛發的工資借給別人,然後自己過得捉襟見肘;你會為了討人喜歡,幫別人承擔本屬於他的工作,然後自己累得黯然失神......

你以為這樣的讓渡,會讓別人記得你的好,你投之以桃,他報你以李。但後來卻發現,別人不僅不會記得你的好,反而經常忽略你。

我們之所以活得太累,因為大家都很假。

職場就是一個名利場,這裡信奉的是“有為才有位”,它映射出職場最現實的價值觀。

關鍵的成長路徑是你的真才實幹,誰也不願意與無能之輩為伍,你的職場地位需要實力作支撐。

不要用所謂的“互惠”,去複製一個任人擺佈的你。

這個時代的人際關係,不過是以利益和目標驅動,得到相見有清歡的人並不容易。

瞭解了這一點,你就知道,你要做的最緊要的事不是討好別人,而是儘快熟悉業務、上手業務,打磨自己的一技之長。

跳槽進入新公司:這個人際潛規則,你越早明白越好

高天新今年已經36歲,在一家集團企業的分公司做負責人。從青澀的年華到成熟的歷練,時光的打磨和歲月的鍛造讓他對人情世故洞若觀火。

他說,剛開始拒絕別人的時候,很多人不理解,甚至認為他不好打交道。他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技能的磨礪上。

工作中該配合的積極配合,但不會刻意迎合別人。慢慢地,大家也就明白了,他對事不對人,工作還是有“兩把刷子”的。

我問他:“拒絕老員工,不怕他們難為你嗎?”

他說:“好人一般不會難為我,難為我的也不是什麼好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