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VS张学良:本是同姓张,相坑何太急


张大千VS张学良:本是同姓张,相坑何太急

有句话叫“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古今中外很多人都把这句话运用到了极致。

你给他看一个名家大师的作品,他就能仿出个一模一样的来

他们造假造到以假乱真,造到让人叹服,造到流传后世,造到自己也成为了一代大师

张大千

张大千是一个非常有才的人。他画的画都很值钱,不管是原创的,还是造假的。就连他自己都说自己是“用纸用笔的骗子”。

张大千喜欢临摹石涛、八大山人、唐伯虎、赵大年等文人的作品,尤其是石涛,简直画得比原版还原版。

上海地产大亨程霖生特别爱收藏石涛的作品。

一次,一个古董商送来一幅石涛画作,开价万元,程霖生拿不定主意,就请张大千鉴定

张大千一看,说这是自己临摹的伪作,劝他不要买,程霖生就把画退回去了。

没几天,程霖生听说张大千愿意出一万两千元跟古董商买那幅画,顿时觉得张大千是为了将这幅画据为己有,才骗他这是假画,于是马上高价收购

但其实这幅画确实是张大千的伪作,他只是故意和画商一起骗程霖生的钱。

不仅如此,在程霖生死后,张大千还私下对好友说:“程霖生收藏的一百幅石涛画,七八都是我画的。

后来,张大千的名气大了,人也开始飘了,就自己在那里嚷嚷,说他造了哪些哪些仿画,被大家怎么怎么当宝贝买了。弄得国内外好一些收藏机构和收藏家赶紧回家查看,然后纷纷表示中枪,其中就有

张学良

他也是栽在了“石涛”手里,和程霖生一样,花大价钱,买了幅张大千的画。

然后张学良就确定请张大千吃饭

大家一听,连忙让张大千躲一躲。因为骗军阀和骗富商完全两个概念,搞不好尸骨无存。

张大千想了想,觉得自己仿的画也是高水准的作品,内心莫名升起一股自豪和自信,决定去会一会张学良

事实证明,张学良真的就只是请张大千去吃饭。全程两人相谈甚欢,张学良还拍着张大千的肩,对在场的各界名流说:“这就是仿石涛的高手,大名鼎鼎的张大千,我的收藏中就有很多他的杰作!

从此两人就成了好基友。

应该说张学良还是有眼光的,因为后来张大千的画,也是相当值钱了。


张大千VS张学良:本是同姓张,相坑何太急

▲张大千

米开朗基罗

这也是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你可以不懂艺术,但你一定听过米开朗基罗

他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艺术家,也是一个神级造假专家。不管是雕像还是画作,他全部都能造假。

20岁的时候,米开朗基罗模仿古雕塑雕了一个《沉睡的丘比特》,完了之后还把它特意做旧,让这个雕塑看上去像刚刚出土的文物。

很快,这个雕塑就被当时的红衣主教拉菲尔·瑞阿里奥买了。他的背景非常厉害,是教皇西克斯图斯四世的侄孙。

拉菲尔把雕塑买回去之后,越看越不对,最后确定,是个假的

和张学良没有计较张大千一样,拉菲尔也没有计较米开朗基罗。非但没有计较,他还十分欣赏米开朗基罗的技巧和才华,并把他邀请到罗马,

给圣彼得大教堂做《哀悼基督》的雕像

《哀悼基督》一出来,米开朗基罗立刻声名大噪,并一路成为与拉斐尔、达芬奇齐名的“文艺复兴三杰”。

而那个《沉睡的丘比特》也成了米开朗基罗早期的代表作品。

除了雕像,在仿古画上,米开朗基罗也是费尽心思。

著名传记作家乔治奥·瓦萨里曾写道:“他也模仿了古代大师的画作,并模仿得十分完美,和原作基本没有差异,这是他用烟熏画纸、并将其染色,使其具有年代感的缘故。他经常能保留原本,用自己的仿品替代其送回原处。

所以红衣主教拉裴尔真的是米开朗基罗的恩人。如果不是他,我们今天可能就不会说“艺术大师米开朗基罗”,而是说“艺术大盗米开朗基罗”了。


张大千VS张学良:本是同姓张,相坑何太急

▲米开朗基罗

米芾

一代书画大家米芾,造起假简直无人能出其右。

只不过,张大千、米开朗基罗造假是图钱,米芾造假纯粹是出于兴趣

。他就好这口,就喜欢那种别人被自己的仿作骗得团团转的感觉。

米芾是个全才,字画金石无所不通无所不精,造假能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他对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信手拈来。下笔时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笔笔有出处,恪守书道。与其说他在临,不如他在写,和原作由内而外的一致。

在绘画上,他也能仿得和原作如出一辙,而且仿的速度非常快。

一次,有个书画商人,带着唐朝画家戴嵩的牛图来找米芾,问他要不要。

米芾一看就知道是真品,非常喜欢。但他表面上还是做出很纠结的样子,说:“你先放这里,五天后你再来,我若要,你把钱拿走;我若不要,你把画拿走。”

书画商人就把画留下了。

人与人之间就是这么信任。

五天后,商人来了。

米芾说:“画我看了,不错,但价钱太高,你又不让价,就请你把画拿走吧。”

说完,就把画拿出来,给商人查看,说:“你看好,是不是这幅画。

商人查看后说,“是的。”就把画拿走了。

人与人之间就是这么信任。

第二天,商人又拿着画来了。

米芾一看他,就笑嘻嘻地说:“我知道你今天准来,有朋友请我,我都没去,在这儿等你。”

商人一听就明白了,连忙说:“是我眼拙,把您的临本拿走了,今天特来奉还。”

米芾二话不说把真迹拿出来了,并说:“昨天你拿走了临本,我心里特别高兴,有一种说不出的愉快。”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呢!!

然后米芾又问:“你是怎么知道这是我的临本?”

商人说:“真迹里,牛的眼睛里可以看得见牧童的身影,你这幅里却没有。”

米芾大为赞叹,不得不佩服前人的绘画水平。日后在书法、绘画上的造假也更加精益求精,无可挑剔。

现存的一些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的传世作品,有不少都是米芾的仿本,造假水平之高超,书法功力之深厚,可见一斑。

天才与罪犯往往只有一线之隔,越有才华的人,越能拥有捷径。

庆幸这些大师没有唯利是图的造假,而是出于对艺术的极度喜爱去学习、临摹。这也让他们终始保持了一颗敬畏之心,虽然狂妄、傲物,却也在传承、守护。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有两夏子,一个有情、有趣、有用、有品的公众号,每天让你意想不到。(ID:y2xz666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