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150多個縣市,地攤上永遠放著一張尋人啟事


23年,150多個縣市,地攤上永遠放著一張尋人啟事


尋找兒子是生命中的唯一信仰

一名男子正在用玻璃刀給客人切著玻璃,卻突然間失了神,玻璃刀劃過了他的手腕,把他的虎口切開了一條食指長的傷口。

“這麼多血會死人的呀!趕快送去醫院啊!”旁邊的人禁不住驚呼,但男子卻像感覺不到疼痛似的,眼神焦急地往四處看。

他看到了一個身影很快淹沒在人海,那個身影像是他丟失的兒子。

這個男子就是郭曉龍的父親郭達均,父親在150多個縣市擺過地攤,他的地攤上正中間永遠放著一張尋人啟事,20多年,尋找他丟失的小兒子郭炎是他生命中唯一的信仰。

鮮血染紅了毛巾,父親呆呆地站在原地。

父親捨不得花錢去醫院,他還要留著錢進貨繼續擺地攤,他還要去更多的城市尋找弟弟的消息。


23年,150多個縣市,地攤上永遠放著一張尋人啟事


一碗吃剩下的蛋炒飯

郭曉龍一家五口人,他有父母,有弟弟妹妹,共同租住在一個屋頂是瓦片、牆體是泥堆起來的小瓦房裡。那時,他們一家剛從農村搬到城市,全家只有三百塊錢積蓄。

1995年6月11日,弟弟說他想吃蛋炒飯,母親做好之後,弟弟吃了一半,父母兩人外出打工,晚上收工,卻不見了郭炎。

那天晚上,郭曉龍父母找了一個通宵,城裡面、橋上、河邊、山上,母親的腳都走腫了,她把鞋子剪破繼續找。

弟弟不見了,那半碗蛋炒飯他還沒有吃。

四分五裂的家庭

弟弟丟失之後的一年裡,父親變了個人:人恍恍惚惚,每天都用喝酒來麻痺自己,醉了就睡,醒了又喝。經常喝醉了就一個人邊抽菸邊哭,嘴上不停唸叨著弟弟的名字,半夜正睡著時卻忽然起來,指著窗戶說弟弟在外邊,跳起來就跑了出去。

直到天亮,父親才回來,卻已經不記得自己昨晚做了什麼。他的精神出了問題。

家裡的所有事父親都不管了,母親又要打工又要照顧這個家,不到一年的時間,母親就瘦了二十多斤,三十出頭的年紀頭髮基本上全白了。一個家庭四分五裂。


23年,150多個縣市,地攤上永遠放著一張尋人啟事


20年擺地攤的尋子之路

1988年,父親帶著郭曉龍,拿著尋人啟事,開始了擺地攤賣玻璃刀的生活。

“兒子你看,那個孩子像不像你弟弟?”父親剛把地攤擺上,就看到一個女人牽著一個小孩在買早餐,趕緊問了郭曉龍一句。

“看著背影有點像,不過……”郭曉龍話還沒說完,父親就把手裡的煙一扔,衝了過去把小孩轉過來仔細端詳著。

不是。

父親很失落。由於常年在外奔波,父親顯得很落魄,小孩的母親嚇了一跳,一邊趕緊把孩子護在懷裡,一邊罵郭達均:“你這臭乞丐,還想搶孩子?”

父親一聲不吭,轉身默默地走到攤子旁,只蹲在地上抽菸。

父親靠地攤在20多年內跑遍了150多個縣市,只要聽到哪個城市有解救拐賣兒童的消息,他們就坐短途汽車一路地攤擺過去。


他的地攤上,永遠有一張尋人啟事。

擺地攤的日子,平均一天只掙二三十塊錢,吃飯花十塊錢,每天晚上住六塊到十塊一晚的小旅館,父子倆擠在一張小木板床,甚至沒辦法翻身。


23年,150多個縣市,地攤上永遠放著一張尋人啟事


妹妹嫁人那一天,父親決定回家

“女婿是江西人,結了婚女兒就要跟他走了,以後她就是別人家的人了。”妹妹出嫁那天,父親回家了,母親擦著眼淚跟他說了這一句話。

看到妹夫把婚戒帶在妹妹手上宣誓的那一刻,父親幡然醒悟:原來自己在外面都這麼久了,自己的女兒都長大了,她都要嫁人了!

父親喝了很多酒,在沙發上哇哇大哭。

這個年近六旬的漢子,奔波尋找了20多年,家裡人這些年過得怎麼樣他不清楚,他把一門心思都放在了找兒子身上。

父親覺得自己愧對這個家庭,他盡全力彌補。


23年,150多個縣市,地攤上永遠放著一張尋人啟事


2015年,國家精準扶貧的政策開始實行,父親拿著所有積蓄和鄉政府的補貼,在鄉下修了一所新房子。

他現在把家裡安頓好了。還有一句話想對小兒子說:“小旭鵬(郭炎),現在家裡已經有新房子了,你快回來把,爸爸年齡也大了,我真怕自己不能等到與你相見那天。”


23年,150多個縣市,地攤上永遠放著一張尋人啟事


郭曉龍和父親等到了弟弟回來的這一天。《等著我》愛心尋人團最終幫他們找到了郭炎。希望之門打開的一瞬間,郭曉龍、父親和郭炎相擁在一起。父親泣不成聲,一遍一遍喊著“小旭鵬!小旭鵬!”

提及以前的記憶,郭炎還記得媽媽的蛋炒飯,人生中第一次吃蛋炒飯的場景他還記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