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書法真的毫無意義了

“學習書法的意義是什麼?已經毫無意義了嗎”?這個問題,確實千頭萬緒,難以一言以蔽之。

我經常說,我們最好還是站在低處仰望高山或者平原,你就會看的更多,然後,或者走向遠處,或者攀登高山,你就會更具體地能夠理解,為什麼我們要仰望,為什麼我們要遠望。

因為世界有高度,世界有遠方。

書法是我們中國人語言文字的組成部分。每一箇中國人要學習漢語,當然不可能不學習書法。

學習書法真的毫無意義了

無論用毛筆還是鋼筆,不寫字的中國人,是不可能的。

所以,寫好漢字,這是一箇中國人文化上最大的意義。

寫好漢字,也是做中國人的嚴格自律。

書法有法,就不能太隨意太任意。漢字用手寫出來,寫的漂漂亮亮工工整整,這是一種起碼的文化自律和自信。

如果連自己天天要寫的漢字,都馬馬虎虎歪歪扭扭的,我們應該有一些汗顏才對呢!

學習書法真的毫無意義了

所以,從最初級的書法要求做起,把漢字寫的漂漂亮亮,也是我們的精神文化層面的一種堂堂儀表了。

漢字要有自己的風采,這是文化自信,也是文化自律的一部分。

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崇尚書法的傳統。如果把字寫得漂漂亮亮,那是一種人生價值的基本肯定。

所以,無論寫字是不是能有用,自律自己寫好字,是一種文化敬畏。所以,字寫得好,就會得到大家的肯定。

今天,在計算機數字化的條件下,我們寫字的機會越來越少了。

學習書法真的毫無意義了

比如,我就是一個書法愛好者,但是,寫作和文字工作都是在手機和電腦上完成的。

如果寫文章用鋼筆、毛筆,就沒有辦法及時迅速傳播出去,所以,不使用計算機,你的傳播途徑就被計算機網絡給切斷了。

如果你堅持要先用手寫草稿,然後再上傳手機、電腦,書法是練習了,但是,可能一個商機就耽誤了。

現在是信息化社會,時間已經用“秒殺”在計算。

如果你的資訊晚了一秒鐘,都有可能前功盡棄。

學習書法真的毫無意義了

而且,寫字本來就比打字要慢很多。

假如一小時打字是三千字,那麼寫出三千字要兩個小時。

很多作家,一般一天才寫三四千字。

而且打字三千字還有縮短時間的很大空間,而手寫三千字縮短時間的空間是非常小的。

如果手寫三千字兩個小時,上傳時間大約比直接打字又要慢一些,這樣的話,你的一篇文章先寫字再上傳,前後需要三個半小時的樣子,比直接打字發送,要慢一個半小時的樣子了。

學習書法真的毫無意義了

按照現代“秒殺”的傳播速度,你被秒殺了5000多次了!

所以,現代的書法已經與實用的“寫字”基本沒有關係了。

但是,書法的樂趣和藝術價值還在。

我們學習書法,現在更多是一種情懷和精神享受。

書法是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的核心價值。進入書法,我們才會真正體驗中國文化的魅力。

學習書法真的毫無意義了

比如說,我們旅遊,祖國山河處處有古代文化遺蹟。

其中,很多有文字,如果我們認識、欣賞這些文字,我們會了解更多的文化樂趣。

例如,泰山上有一個“蟲二”的書法,這是什麼意思呢?

學習書法真的毫無意義了

據有的人猜測,因為“風”字中是一個“蟲”字,“月”字裡面有“二”橫,所以,猜測是“風月”二字。但是,“風月”就風月,為什麼成了“蟲二”?

原來,這個是文人玩的的一個文字遊戲!叫做拆字謎語。

由於本來的“風月”二字把邊給去掉了,所以,“蟲二”這兩個字,就暗含“風月無邊”的意思。

書法可以遊戲,開人慧心,書法也是藝術,通過學習書法,可以提升我們全面的藝術修養。

例如,歷史上的著名文章詩歌,如果我們能夠看到這些文章和詩歌作品的墨跡書法,那麼,我們就會有一種與古人同在的感覺。

但是,如果你不會欣賞書法,就不會有與古人有近距離的感覺。

學習書法,可以認識很多古代風流人物,如果我們也是這些風流人物的粉絲,我們的精神就會更加豐富多彩。

學習書法真的毫無意義了

例如,蘇軾的兩個《赤壁賦》,王羲之的散文《蘭亭序》,當我們看到這些書法的時候,遠遠比讀文章要有生活的氣息了。

再比如毛主席的詩詞書法,我們會從這些書法作品,感受到非常不一樣的詩歌意境來。

書法是一種修煉也是一種陪伴。人生需要修煉也需要陪伴,選擇書法作為陪伴,有很親近的感覺。因為,書法也是我們最常見的一種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