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朱棣沒有起兵靖難的話,朱允炆有能力治理好明朝嗎?

孤單的飛11


朱允炆和他的父親一樣,溫文爾雅,自幼熟讀儒家經典,心性仁慈,是一個懷有理想主義的皇帝。

朱允炆繼位後,改革了朱元璋時期留下的弊政,取消了朱元璋“亂世當用重典”的方針,取締了許多過於嚴厲的刑法,深得人心。

建文帝重用方孝孺等文官,打擊宦官勢力,不斷改組帝國,增加皇帝的權威,推行理想主義,實行仁政。

朱元璋在位時,封自己的兒子們到各地做藩王,在朱元璋死後,他們成為帝國的毒瘤,嚴重威脅到中央政府的統治,建文帝不得不實行削藩,來維護自己的地位和國家的穩定。

建文帝減免了前朝過重的土地稅,進行土地改革,他還限制佛道兩教免稅土地數量,增加了財政收入。

建文帝的政策才剛剛開始,就捲入了後來的燕王反叛中,後來被燕王全部撤銷,不過在燕王后,後代帝王重新推出建文帝的新政,使國家日益強盛,從側面印證了建文帝的治國之才。




辶寸哖銗177407815


自古以來,成王敗寇,歷史的魅力在於誰也說不清楚!

但是作為一個後來的思考者,我還是需要表達自己個人的、片面的看法:

首先拋出自己的觀點:我是認同朱允炆的!

主觀地來講,朱允炆作為朱元璋選定的隔代傳人,一定是有可取之處的!只是他沒有乾隆的命而已。朱允炆少聰、性仁善!這是很符合一個帝國前期發展趨勢的。奈何,求穩不得,求穩則不對!

客觀來講,朱允炆才上位就遇到了叔叔造反的事情,很多決策可以說不一定是出自他的意願!遺憾的是,他敗了,所以,他失去了話語權!

在失去話語權的前提下,來討論朱允炆的個人歸屬問題,本身對朱允炆是不公平的!

只是這種不公平背後的原因值得深思!

我始終堅信,也永不懷疑,在朱元璋打下的堅實基礎上,不光是朱允炆,或者是未早死的朱標,或者朱三、朱四,都一定是有所作為的


老易說事


朱允文會比朱棣當皇帝更好。

朱允文的性格和他父親比較像,都是個想為百姓做點好事的人。朱允炆他對官員是非常柔和的,亂世的話朱允文可能很吃虧,可天下太平,朱允文的治國之策也是很好的。

最重要一點,明朝滅亡的原因雖然有很多,但是宦官干政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基本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一個大宦官出現。比如造成土木堡的王振,東林黨的魏忠賢,都是給明朝帶來毀滅的傷害。而太監當權又是怎麼來的,朱棣帶來的,朱棣造反時候太監立了很大功勞,所以朱棣當了皇帝,重用太監,東廠就是朱棣建立的。

而反觀朱允文呢,作為一個聽話的孩子,他當然會嚴厲聽從朱元璋的話,不讓太監當政。

而且反觀朱棣家這幾個孩子質量真不咋的,換換朱允文基因可能會更好。

你說是不。



路小貓咪


明朝的皇帝是天下第一苦差。心不狠手不辣你玩不過那些文官集團!崇禎手段夠強吧,最後還不是今天親戚被殺明天祖墳被刨,後天大將戰死。所以當明朝的皇帝,要不你軍事夠強,要不夠陰險會用人,像朱允炆這樣,遲早被幹!


科勒小迪2229816


朱允炆重視文化,也許在文化上重現唐宋的輝煌。如果朱允炆不敗,也許就不會出現木匠皇帝小販皇帝不上朝皇帝。至於明朝在經濟和軍事上有沒有作為還看不出來。


無藏南即九百五十一萬


第一 不會有天子守國門的事情出現

第二 蒙古瓦剌興起後,可能會丟掉整個北方


瘔集滅道


如果朱棣不發動靖難之役,朱允炆最多也是個守成之君,很難有多大作為。


賽麥大弘


朱允文削藩若成功,明朝就不是朱明朝,而是大明朝,發展格局,就完全不同了,和歐洲民主同步,是有可能的,就不會誤中華六百年了。


安平144796971


應該問題不大,朱允炆和他的僚屬打天下肯定不行,治天下問題不大。


白露為霜65799235


沒有這麼多如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