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稱帝之後,又是如何封賞自己的親戚的呢?

我是妙女郎



整體來說,朱元璋稱帝以後,對於自己的親戚還是很大方的,有功勞的親戚封賞的很不錯,沒有功勞的就厚待,早逝的就追封。

接下來宋安之具體來說說。

朱元璋從一介布衣當上皇帝以後,是怎麼對待封賞親人的呢?

先說說朱元璋的親友團,朱元璋有三個哥哥兩個姐姐。眾所周知朱元璋起於布衣,早年貧困到甚至要靠乞討為生,他的兄弟姐妹自然也是生活不易,所以等到朱元璋打下天下,建立了明朝以後,僅僅剩下外甥李文忠了,還有李文忠的父親李貞,也就是朱元璋的二姐夫。

原本侄子朱文正也可以活到開國以後,但是因為不忠被朱元璋軟禁至死,還有一說是朱元璋親自打死的。不過朱文正倒是留下了子嗣。

先說說朱元璋對這一侄一甥怎麼樣。

朱元璋起事以後,因為哥哥姐姐都死了,只剩下了侄子朱文正和外甥李文忠來投靠他,朱元璋對這二人可謂是視如己出,甚至將李文忠收養為養子,為這二人一個取名朱文正,一個取名朱文忠,可見對這二人也很重視。

朱文正在朱元璋奪取江南的過程中立下了不小功勞,在洪都保衛戰中抵住了陳友諒六十萬大軍的進攻,也是個將才。後來因為對朱元璋給予的封賞不滿,所以想要投奔張士誠,被朱元璋發現軟禁至死。


其實朱元璋對朱文正封賞不多,應該是想借此給部下看看,我親侄子立下大功,我都是這麼點封賞,更不用說你們了,大家知足吧。但沒想到朱文正年輕氣盛,領悟不到這層意思,最後只能草草落幕了。

大明開國以後,洪武三年朱元璋分封諸子,將朱文正的兒子朱守謙分封為靖江王。

雖然只是郡王級別,但靖江王在明朝的地位特殊,明史記載:“祿視郡王,官屬親王之半”,洪武九年定“靖江王,每年米二萬石,鈔萬貫,餘物半親王”。說白了就是靖江王的高於郡王,低於親王的,介於兩者之間。

朱元璋能對侄孫如此,是看在大哥朱興隆的面子,也是念其侄子朱文正的功勞,可見朱元璋對於親戚還是很不錯的。

李文忠是朱元璋二姐的兒子,是明朝開國第三功臣,注意這個開國第三功臣並不是靠親戚關係評的,而是靠著真正的戰功評的,可見李文忠也是個能力很強的人。

李文忠十二歲時,因為母親去世,父親李貞帶著他去投奔舅舅朱元璋,朱元璋見到李文忠後,將其收為養子,跟隨自己姓朱。

李文忠在明朝開國過程中建功頗多,後來恢復了李姓。明朝開國以後,朱元璋追封二姐為曹國長公主,外甥李文忠被封為曹國公,李文忠死後被追封為岐陽王,諡“武靖”,配享太廟。


李文忠的父親李貞是朱元璋稱帝以後,唯一一個活著的同輩親人。因此朱元璋對他賞賜很多,李貞先後被封為駙馬都尉、右柱國、曹國公,去世以後被追封為“隴西王”,諡“恭獻”。

再說說朱元璋那些沒有活到開國的親人。

明朝開國以後,朱元璋追封大哥朱興隆為南昌王,列祀家廟。朱興隆的兒子就是朱文正,孫子是首任靖江王,因此後來後被詔祀為靖江王始祖。

朱元璋追封二哥朱興盛為盱眙王,列祀家廟,追封朱興盛早逝的兒子朱旺為昭信王。

朱元璋追封三哥朱興祖為臨淮王。

朱元璋追封大姐為太原長公主,根據一些資料來看,朱元璋年輕的時候,二姐一家對他很好,所以他知恩圖報。而大姐一家因為他反元的身份,害怕牽連到自己,所以並沒有過多接濟他,因此朱元璋開國以後並沒有追封這位大姐,還是外甥李文忠有次提起以後,朱元璋才追封大姐為太原長公主。

最後總結來說,朱元璋的親友團,活到開國以後的也就是外甥李文忠、二姐夫李貞,還有一個侄孫朱守謙,朱元璋對這三個人是相當不錯。

早逝的幾位哥哥姐姐,朱元璋是追封的追封,像大哥朱興隆有後人在,就將這個後人朱受謙封為靖江王,可謂是仁至義盡,盡心盡力了。

不說朱元璋的好與壞,就說朱元璋對於親人這點來說,是一個很好的人,並非冷血之人,可見這位乞丐皇帝,心中對於親情也是很重視的。


宋安之


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朱元璋出生在八輩貧農的家庭,卻通過努力,成為了一國之君。

所以之前的窮親戚看到朱元璋成了皇帝,當然是紛紛的來要官做了,朱元璋會怎麼做呢?

但是論功行賞,拋頭顱灑熱血為大明朝開國浴血奮戰的將士們還沒封賞明白呢,你們這些親戚倒是來的挺快,朱元璋對此左右為難,索性也都給封個閒散官了事。

這裡還有個不見於正史的小故事。

話說劉伯溫看出了朱元璋封親戚官的矛盾心理,於是畫了一幅畫給朱元璋提醒。

老朱打開畫卷,上面畫著一個男的,頭髮蓬亂,但是卻紮了好多髮髻,每個髮髻上呢,還頂著小帽子。

朱元璋有點不解,仔細琢磨了一下,恍然大悟,劉伯溫這是提醒他“冠(官)多會發(法)亂”。

這是劉伯溫暗中提醒朱元璋,不要濫發官職,朱元璋也決定,不隨意封賞親戚,只賞有功之臣。

這是段野史,大家聽聽就完,不要較真,事實上的朱元璋也基本上是這麼做的。

洪武元年,朱元璋登基十幾天的時候,感念共同患難的馬皇后,想封賞她的家人,但馬皇后的父親早就死了,沒有後人,就想著去馬皇后老家尋找親族,給予封賞。

但是馬皇后是個開明的皇后,她知道歷代外戚干政的教訓,堅決回絕,並稱:

“國家官爵,當與賢能之士。妾家親屬未必有可用之才,且聞前世外戚之家,多驕淫奢縱,不守法度,有致覆敗者。陛下加恩妾族,厚其賜予,使得保守足矣。若其果賢,自當用之;若庸下非才而官之,必恃寵致敗,非妾之所願也!”

朱元璋被馬皇后深深的感動了。

對於自己的兄弟姐妹和後人,朱元璋是這麼安排的,三個哥哥、兩個姐姐以及大姐夫都已經去世。

後代中,有大哥家的兒子朱文正,戰功赫赫,但因覺得朱元璋封賞不公,投靠過張士誠,被朱元璋軟禁。

但是朱元璋並不是朱文正那樣的薄情之人,他把朱文正的兒子,也就是自己大哥的孫子朱守謙,八歲時就被封為靖江王,就藩桂林,是唯一非朱元璋兒子的明朝藩王。

從上面可以看出,朱元璋封賞的親戚,不僅僅是因為他們是自己的親人,而是因為這些親戚都有著赫赫戰功,絕非野史上說的大賞親戚官職的暴發戶。


關注明離子,看更多歷史故事。


明離子




思前想後,劉伯溫便畫了一副畫給老朱,老朱打開畫,只見畫中畫了一個蓬頭垢面的男子,他的頭髮紮成了許多束,每一束的頭髮上都戴著一頂小帽子。起先老朱一頭霧水,搞不懂劉伯溫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後來老朱反覆琢磨,終於明白了其中的含義——冠(官)多發(法)亂,原來劉伯溫勸誡朱元璋不要封親戚做官,真是良苦用心啊,於是老朱採納了劉伯溫的建議。

這個只是傳說故事,正史中並未記載,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朱元璋稱帝后並未大肆任人唯親,但也還是主動封了一些親戚。比如朱元璋剛剛登基十來天,為了感謝多年來與自己同甘共苦的妻子馬皇后,四處派人尋找其孃家人,準備封給他們官做。



但是馬皇后卻斷然拒絕,她以歷史上眾多外戚干政的慘痛教訓為例,勸諫朱元璋官職乃國家神器,應當授予有功之臣和賢能之士。朱元璋便沒有給馬皇后的親戚封官,而是賜予他們大量的金銀財寶,足以讓他們下半輩子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

朱元璋的三個哥哥和兩個姐姐都已去世多時,只有二姐夫李貞尚在人世,被朱元璋封為恩親侯,駙馬都尉。而李貞的兒子,也就是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受封曹國公。不過,李文忠的受封不是因為他是皇帝的外甥,很大程度是源於他的赫赫戰功,自個本身就有這個實力。



朱元璋的伯父倒有十幾口人,可在朱元璋登基之時已經全部死去,也無人可封。朱元璋的母親陳氏的家族,由於其父陳公已死,陳公只有兩個女兒,又無子嗣,也是無賞可封。朱元璋有個侄子叫朱文正,在明朝建立過程中立有大功,被朱元璋大加封賞。可惜之後朱文正與朱元璋之間心有芥蒂,被朱元璋軟禁而死。

後來朱文正的兒子朱守謙被朱元璋封為靖江王,坐鎮桂林,他也是唯一一個非皇室直系血統的明朝藩王。總體來說,老朱對於親戚的封賞還是比較謹慎和明智的,他並沒有頭腦發熱任人唯親,而是具有高超的馭人藝術,在他的勵精圖治之下,從而開創了彪炳史冊的洪武盛世。

我是西嶽頑石,一個放浪形骸的歷史神侃手,一個狡猾多變的腹黑腫裁,一個半打節操的現實教主~~~


西嶽頑石


朱元璋是一個很小氣的人。他的親戚除了自己的兒女外,封官的不是太多(當然了,他的親戚也不多),而且不是有大功勞的基本上都混不上高官的。朱元璋有三個哥哥,兩個姐姐,其中大哥有兩個兒子,死了一個,另一個兒子就是朱文正。朱文正當初守南昌,面對陳友諒的60萬大軍,堪堪守了3個月,最終導致了陳友諒兵敗鄱陽湖,居功至偉。但是由於對朱元璋的封賞不滿意,暗地裡與張士誠勾結,被朱元璋查到,結果差點被朱元璋殺了,最後還是馬皇后求情,才保住一條命,後來也是鬱鬱而終。不過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後,對朱文正的功勞還是沒有忘記,封朱文正8歲的兒子朱守謙當了靖江王,世守桂林,代代血食,也算是對得起朱文正的功勞了。朱元璋的二哥有一個兒子,也早就死了,朱元璋的三哥沒孩子,這些人都在朱元璋起兵以前都死了,所以大明建立之後,他們都被追封為王,不過也就那麼回事了,人都沒了,只不過是一個名義而已。朱元璋的大姐結婚後很早就去世了,沒有孩子。朱元璋的二姐嫁給了李貞,生了個兒子叫李文忠。李文忠在明朝建立的過程中戰功卓著,可以算是排在徐達、常遇春之後的第三人,所以明朝建立後,朱元璋大封功臣,李文忠被封為開國六公爵之一的“曹國公”,也算是對得起他的功勞了。洪武十六年,李文忠去世,被朱元璋追封為“岐陽王”。


老莊說故事


唯一沒有封賞的是朱元璋的大姐,其它親戚或大或小的都封了賞。


米西讀讀


李文忠、 朱文正(其子)都是分封的都讓人心服口服

其他不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