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點經消弧線圈接地系統採用的補償方式

電力系統中,中性點經消弧線圈接地系統普遍採用過補償運行方式,因為,若中性點經消弧線圈接地系統採用全補償,則無論不對稱電壓的大小如何,都將因發生串聯共振而使消弧線圈接地系統感受到很高的電壓。因此要避免全補償方式,而採用過補償或欠補償方式。但實際上一般都採用過補償運行方式,其主要原因有幾點。

1.欠補償電網發生故障時,容易出現數值很大的過電壓。例如,當電網中因故障或其他原因而切除部分線路後,在欠補償電網中就可能形成全補償的運行方式而造成串聯諧振,從而引起很高的中性點位移電壓與過電壓,在欠補償電網中也會出現很大的中性點位移而危及絕緣。只要採用欠補償的運行方式,這一缺點是無法避免的;


中性點經消弧線圈接地系統採用的補償方式


2.欠補償電網在正常運行時,如果三相不對稱度較大,還有可能出現數值很大的鐵磁諧振過電壓。這種過電壓是因欠補償的消弧線圈接地系統(它的.L>1/.Co)和線路電容3C。發生鐵磁諧振而引起。如採用過補償的運行方式,就不會出現這種鐵磁諧振現象;

3.電力系統往往是不斷髮展和擴大的,電網的對地電容亦將隨之增大。如果採用過補償,原裝的消弧線圈接地系統仍可以使用一段時期,至多由過補償轉變為欠補償運行;但如果原來就採用欠補償的運行方式,則系統一有發展就必須立即增加補償容量;


中性點經消弧線圈接地系統採用的補償方式


4.由於過補償時流過接地點的是電感電流,熄弧後故障相電壓恢復速度較慢,因而接地電弧不易重燃;

5.採用過補償時,系統頻率的降低只是使過補償度暫時增大,這在正常運行時是毫無問題的;如果採用欠補償,系統頻率的降低將使之接近於全補償,從而引起中性點位移電壓的增大。

以上就是跟大家分享地關於網帶的相關內容,希望通過以上內容,能讓大家對網帶產品有更進一步地認識和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