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鴻夫人廖靜文去世 曾與雲南結情緣

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去世 曾与云南结情缘

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去世 曾与云南结情缘

雲南鋼筆畫家劉鴻源曾去北京拜訪廖靜文 供圖

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去世 曾与云南结情缘

雲南畫家孫建東及其學生當年與廖靜文合影 供圖

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去世 曾与云南结情缘

徐悲鴻畫作

“燈昏已入夜,無計息相思,魂已隨君去,追隨永勿離。”這是徐悲鴻夫人廖靜文給徐悲鴻寫的一首詩。在徐悲鴻去世60多年後,其夫人廖靜文女士溘然長逝,享年92歲。中國人民大學徐悲鴻藝術研究院院長、徐悲鴻之子徐慶平證實了該消息。與徐悲鴻一樣,廖靜文曾多次來過雲南,對這片紅土地有深深的眷戀,在許多雲南藝術家眼裡,廖靜文先生不僅是個藝術大家,還是對小輩照顧有加的長者。

生活

為徐悲鴻而活的女人

“我不僅愛徐悲鴻,也是他的崇拜者。”廖靜文被評價為“一個為徐悲鴻而生,為徐悲鴻而活的女人。”她的生活處處都烙上了徐悲鴻的印跡。但是廖靜文並沒有將自己束縛於“小愛”之中,而是把“小愛”轉化成“民族文化的大愛”。

廖靜文曾任中央美術學院圖書館管理員。1945年與徐悲鴻結婚,婚後才7個春秋,徐悲鴻於1953年9月26日不幸病故。從此,30歲的廖靜文就帶著兩個五六歲的兒女,為搶救、捍衛徐悲鴻留下的堪稱國寶的遺產而開啟了漫長的苦旅。她還把徐悲鴻創作的1250多件作品(包括不少寫有“靜文愛妻保存”字樣)、收藏的1250多幅唐、宋、元、明、清的繪畫珍品、外國名畫以及上萬冊圖書、圖片、碑拓等美術資料全部捐獻給國家。廖靜文說:“因為悲鴻是人民的藝術家、人民的兒子,他的作品和收藏也都應該屬於人民,屬於全人類,我絕不能據為己有。我這樣做也是實現悲鴻生前的願望。”

之後,她一邊為籌建徐悲鴻紀念館而操勞、奔波,一邊到北京大學中文系學習,為撰寫《徐悲鴻的一生》等書稿而提高文化水平和寫作能力。並把北京的唯一一套寓所捐贈,以建立徐悲鴻紀念館。1957年,廖靜文出任徐悲鴻紀念館負責人、館長、研究館員、徐悲鴻畫室主任等,把徐悲鴻的藝術精神繼續延續下去,“完成悲鴻未竟的事業”。

在家人的眼裡,廖靜文既是一個有原則的藝術家,又是一個慈愛的長輩。徐慶平說,母親自己省吃儉用,卻將積蓄捐贈給紅十字會開設廖靜文基金,資助貧困大學生。“就在去世前幾天,她還忙於鑑定徐悲鴻的畫作。” 上週日,徐慶平最後一次看望母親,臨走前,年逾九旬的母親一定要起身將他送至門口,望著他離去,“現在想想當晚的情形,恍如隔世,心裡很酸楚。” 徐慶平說。

受邀來雲南採風

優雅美麗 對小輩照顧有加

廖靜文與雲南情緣要從1999年的昆明世博會講起,當時雲南省美術家協會邀請全國99名畫家到雲南採風,廖靜文也是受邀嘉賓之一。雲南廣播電臺主持人萍雨當年採訪過廖靜文,當時她是名實習記者,記得廖老當時已是70多歲了,居然還是顯得那麼端莊、美麗。挺拔的身材,穿一件十分合體的古典墨綠色裙子,身姿窈窕格外秀美。萍雨回憶:“當我同廖老握手時,看到她炯炯有神的明眸閃耀著溫潤而又充滿睿智的光芒。當時第一個反應是,以後老了也能像廖老這麼美就好了。在酒店,廖老熱情地接待了我,請我吃水果,主動給我遞名片,對小輩照顧有佳。”

孫建東作為當時雲南受邀的五位畫家之一,遇到廖靜文先生後告訴她:“袁曉岑老師是徐悲鴻老師的弟子,我是袁曉岑老師的弟子,所以我也是徐悲鴻老師的第三代再傳弟子啊!”廖靜文聽了之後非常高興說:“太好了,雲南美術後繼有人了!”

舉辦徐悲鴻遺作展

親自到昆明指導布展

2004年,為了紀念中國滇西抗戰勝利60週年,保山市和雲南省博物館共同策劃舉辦了徐悲鴻遺作展。時年82歲的廖靜文應邀專程來到昆明,她帶來了從徐悲鴻紀念館裡精選的40幅書畫作品(包括《愚公移山》等名畫原件),親自指導布展。在一週多的展覽時間裡,許多崇敬徐悲鴻、廖靜文的普通群眾慕名而來探望她並諮詢一些問題。廖靜文顯得很開心,“想不到,在雲南還有那麼多的悲鴻書畫的真跡”。

雲南鋼筆畫家劉鴻源與廖靜文也有很深厚的友誼,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他回憶道:“那是2009年7月31日,我去北京徐悲鴻紀念館拜訪廖靜文老師,請她對我的畫作提提意見。本來規定的15分鐘的採訪,但我卻和廖先生聊了足足55分鐘。當時我把之前的畫冊《紅河攬勝》給她看後,她特別喜歡,之後,她又問我,你需要我為你做什麼嗎?我就把我的梅花寫生冊頁拿給她看,說我準備出一本梅花的書。她二話不說,拿過紙筆,揮手寫下‘鴻源畫梅’四個大字,並落款和蓋章。她鼓勵我藝術一定要從生活中來,要堅持寫生,讓我非常感動。”

廖靜文曾在《徐悲鴻的一生》書中寫道:“悲鴻是在抗日戰爭最艱苦的年代去到雲南的,他在那裡同雲南人民一起進行抗日救亡活動,充分表現了一個人民藝術家的愛國主義精神,這是悲鴻很重要的一段人生經歷。從滇西到昆明,從上到下的雲南人都歡迎悲鴻,善待悲鴻,他在各界人士中交了許多朋友,悲鴻非常喜愛雲南,所以他才能在雲南工作、生活得那麼長久,而不是行色匆匆的過客。” 廖靜文還表示,雲南、昆明給悲鴻留下了相當深刻、美好的印象,是他一直嚮往重遊的故地。

人物

廖靜文

1923年出生於湖南長沙。1939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曾任中央美術學院圖書館管理員。1945年與徐悲鴻結婚。著有《徐悲鴻一生》(傳記)

廖靜文說雲南

我到雲南的時間雖然不長,但我已經深切感受到當年悲鴻為什麼那樣熱愛雲南、讚美雲南。確實,雲南不僅自然條件好,風光優美,物產豐富,而且有深厚的人文歷史,是個人傑地靈的很有文化的地方。

同期加映

徐悲鴻的雲南往事

曾與袁曉岑合作畫馬

●1942年1月,出訪印度、新加坡後的徐悲鴻取道緬甸回國,他攜帶在海外參展籌集抗戰義款的大批書畫金石、藝術珍品,由畹町口岸入境。3月6日起,徐悲鴻在保山舉辦勞軍畫展,共展出600多幅作品,在一個月內觀眾達30餘萬人次。徐悲鴻將畫展門票與賣畫收入悉數捐獻以慰勞抗戰將士。

●徐悲鴻曾在大理駐留了一個多月,舉行了一次義賣。他將全部收入2萬餘元通過富滇銀行匯往總部設在昆明的雲南省各界抗敵後援會。徐悲鴻還應邀到從武昌遷徙到大理喜洲鎮的華中大學(後改為華中師範大學)講授美術課。1942年3月下旬,徐悲鴻登賓川縣境的雞足山,在悉檀寺住宿數日,覽勝探幽,入剎訪僧,留下了珍貴的書畫墨寶。

●1942年9月,徐悲鴻在武成路華山小學禮堂舉行抗日勞軍畫展,作品有百餘件,質量之高,冠絕一時,萬人空巷,觀眾如堵,成為雲南現代美術史上的一大盛事。

●雲南省著名畫家袁曉岑就有幸得到徐悲鴻的指點。袁曉岑的學生,雲南省著名畫家孫建東告訴記者,當時,年僅27歲的袁老師在雲南大學校長熊慶來引薦下,攜一幅以水墨為主、略施淡彩的描寫駿馬在河邊飲水的國畫,登門向徐悲鴻請教。徐悲鴻給予指點後,囑咐他多畫速寫,多對實物寫生,並將自己畫馬的速寫本借給他看。徐悲鴻還多次帶袁曉岑外出寫生,或者當面作畫示範。他們還一起合作畫過馬。

還有一次,徐悲鴻應邀到袁家做客,見袁曉岑為寫生而飼養的孔雀翩翩起舞,對照其所畫的足以亂真的孔雀羽翎,興奮不已地鼓勵道:“自古以來畫孔雀的人不多,你既能以造化為師,加上又有云南那麼好的條件,只要堅持鑽研,鍥而不捨,將來會獨樹一幟,必然成功。”這些金玉良言,幾乎成為袁曉岑藝術生涯的座右銘。(都市時報 記者吳若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