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性的出國求子潮,背後是怎樣的無奈?

怕太長你不聽

▸ 怎樣不落俗套地用英語表達“包括”“ 舉例” ?

▸ 哪些因素促成了中國人不計成本地出國求子?

▸ 為什麼國外沒有求子熱?中國求子熱背後折射出哪些問題?

00:25 起詞彙講解
06:50 起只聽點評
11:50 起原文朗讀
中國女性的出國求子潮,背後是怎樣的無奈?

Chinese Women Are Driving a Global Fertility Industry Boom

For companies in the business of helping women conceive, China is a booming market. Chinese women are fueling a “fertility tourism” industry stretching from Southeast Asia to southern California offering in-vitro fertilization, egg freezing and other services that are often unavailable or unreliable at home.

原文: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18-09-16/chinese-women-are-driving-a-global-fertility-industry-boom?srnd=premium-asia

生不出孩子的問題全世界都有。但只在中國,能成為這麼大商機。

應該這麼說:因為中國人對生育問題的在意,讓全世界都賺翻了。

彭博社剛剛發出來這篇深度報道,說的就是這個事情:

專門面向中國的全球生育服務市場在擴大。

原文中的fertility service 直譯為“生育服務”,指的還不是生孩子的醫院或者月子中心,而是試管嬰兒、凍卵這類生育輔助服務。


中國女性的出國求子潮,背後是怎樣的無奈?


1


國際清算銀行的研究預測,到了2022年,中國的生育服務行業市場規模能達到15億美元,也就是大概100億人民幣。

要知道,2016年的時候,整個市場也只有6.7億美元。僅僅在五六年時間裡,市場體量就擴大了一倍還多。

背後的原因倒是不難理解。

一個是政府放開二胎,未來還可能進一步放寬生育政策。

二是中國的都市群體在經濟能力和觀念上,都更願意去接受凍卵、試管嬰兒這些嘗試。

我們小編還專門找到文中提到的報告。看這趨勢,未來還會有更多人選擇這類服務。

中國女性的出國求子潮,背後是怎樣的無奈?

△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接受跨境生育醫療服務的人數

(單位:萬人)


2


但是,為什麼中國人這麼願意到海外去接受生育服務呢?

原因大概有下面這些。

一是國內提供的生育服務,在質和量上都無法完全滿足需求。

彭博社文中提到了中國最大的生育中心:位於長沙的中信湘雅遺傳醫院。這所醫院由央企中信集團投資,背景相當雄厚。

中國女性的出國求子潮,背後是怎樣的無奈?

中國女性的出國求子潮,背後是怎樣的無奈?

這家一年完成的輔助生殖案例超過了4萬。我們比照了Nature雜誌的數據,這相當於美國一年治療量的1/4。

但即便如此,跟龐大的市場需求比,依然還是杯水車薪。

按照中國國家衛計委在2016年的官方統計,中國有生育問題的病患數量是4000萬

這麼多人有生孩子的問題,接近兩個上海的人口。

中國的生育服務市場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

但醫院少不是中國人出國求子的唯一原因。甚至不是主要原因。

政策限制是一個主要原因。按照國內規定,只有已婚夫婦或者患有婦科癌症的女性才能接受生殖輔助手段。

這就是說,未婚伴侶、單身或者同性戀群體,國內正規醫院都不會為你們做接受精子捐贈、體外受精這些服務的。

而且國內的生育行業確實口碑不佳。多少年來,我們對不孕不育醫院的印象還停留在電線杆上的小廣告。

中國女性的出國求子潮,背後是怎樣的無奈?

相比之下,國外的生育服務更加讓人放心。所以在生孩子這件人生大事上,很多人願意到國外尋求更可靠的技術和醫院。

我們在報告中發現,如果是在泰國、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地區,生育服務的性價比還比國內高。

政策放的寬,技術又過硬。中國人出國求子,順理成章。

中國女性的出國求子潮,背後是怎樣的無奈?


3


那麼,中國人到國外尋求生育輔助服務花了多少錢呢?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成立於清華園的一家機構)的報告所說,這幾年,跨境生育治療的規模在不斷擴大;僅在2016年,中國人的境外生育治療就花掉了74億人民幣,而2017年的規模,他們測算出來的結果是90億。

中國女性的出國求子潮,背後是怎樣的無奈?

目前,國內外的投資者們都積極涉足中國人的生育夢。

國內一些有資源、有背景的企業,像是中信,就選擇在國內投資建醫院, 然後引進國外的技術。

更多的企業,則是直接買國外的生育服務機構。比如8月底時,騰訊支持的醫療服務機構 “微醫”,買下了一家悉尼生育機構90%的股份,之後打算在中國進一步拓展業務。

中國女性的出國求子潮,背後是怎樣的無奈?


還有無邊界醫療集團,他們正在泰國開設一個生育服務中心,在國外等著為前往泰國的中國旅客提供治療。


中國女性的出國求子潮,背後是怎樣的無奈?

△一家泰國醫院推廣試管嬰兒的中文海報


4


不過最後,我想說幾句看完新聞的心情:

有點沉重。

看到中國人為了生育這件事付出高昂的距離成本和經濟成本,我的心裡還是很難高興起來。

誠然,這種現象中的一部分反映了時代新觀念:比如女性可以選擇去冷凍卵子,或者不(能)婚但想要孩子的人士可以去接受精子捐贈——從而讓女性或者非婚伴侶有了更多選擇和自由。

中國女性的出國求子潮,背後是怎樣的無奈?

但是,我想更多人選擇出國,還是為了要個孩子,或者是想借用技術,滿足生雙胞胎、龍鳳胎的願望。甚至有人可能就是為了規避國內的政策限制,想著出國找人代孕。

這些都是個人選擇,只要合法,也無可厚非。

然而這還是反映了用生育綁定婚姻的傳統觀念。

用下一代人的生育來定義這一代人的價值。或者至少是這一代人的婚姻價值

到點了就該生孩子,而不能追求事業、追求自由、追求自我、甚至多追求一下下二人世界。不然公婆不高興了,爸媽不高興了,老公不高興了,婚姻不穩定了,最後連周圍人看你的眼神都不正常了。

這樣看,中國社會求子心切的心態,也是在拖累中國人自己的人生。

而且,這種心急還夾雜著極端的狹隘。

在西方社會,不時看到一些不能生育的夫婦多選擇領養孩子,哪怕孩子跟自己連膚色都不同,但依然視如己出,孩子也能茁壯成長。

但在中國,絕大多數人即使付出高昂成本,也一定要親生孩子——一個“親”字,可能是千百年來傳統觀念的延續,但不知是不是也從中屏蔽掉了一種更博愛和寬仁的可能。

我說了,求子的意願強弱和成本多寡都是個人意願,無可厚非。我只是勸一句:

這樣不遠萬里、不惜重金的努力,是否符合這個時代的觀念,尤其,是否有些太委屈了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