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圖|最重要的不是活著,而是活出美好

柏拉图|最重要的不是活着,而是活出美好

我們一直尋找的,

卻是自己原本早已擁有的;

我們總是東張西望,唯獨漏了自己想要的,

這就是我們至今難以如願以償的原因。

一群被迫生活在洞穴裡的人,

無法走出洞穴,

於是只能通過外界的事物留在洞穴中的

一面牆壁上的影子來了解外部世界。

愛是世俗的,

但愛由於注視理念中最富於感性形式的美

從而將世俗的現象提升到至善和理念。

因此,愛的使命就是在人與神之間斡旋。

孩子害怕黑暗,我們很容易諒解。

害怕光明才是真正的生命悲劇。

最重要的不是活著,而是活出美好。

柏拉图|最重要的不是活着,而是活出美好

柏拉圖

當靈魂自我反省的時候,

它穿越多樣性而進入純粹、永久、不朽、不變的領域,

這些事物與靈魂的本性是相近的,

靈魂一旦獲得了獨立,

擺脫了障礙,

它就不再迷路。

柏拉圖(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生於雅典貴族家庭,早年受過良好的教育,他十分喜愛文學,寫過詩歌和悲劇。在20歲的時候他成為蘇格拉底的弟子,由於受老師的影響,他開始傾心研究哲學。而他的學生是大名鼎鼎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師徒三人也被公認為是全部西方哲學乃至整個西方文化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

柏拉图|最重要的不是活着,而是活出美好

理想國

29、正義的人更聰明,更能幹,更好相處,而不正義的人呢?你簡直無法與之合作。所以,說不正義者可以一致行動,實在有點不合邏輯——因為,他們如果徹底違反正義,結果必然是內訌。他們殘害敵人,而不至於自相殘殺,正是因為他們之間多少還有點正義感。哪怕就憑這麼一點兒正義,他們做事才好歹有點成果;而他們之間的不正義,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妨礙他們自己的惡行。不如這麼說,絕對不正義的、真正的壞人,絕對做不成任何事情!

30、 有一種善,我們樂意要它,只是要它本身,而不是要它的後果。比方,歡樂和無害的娛樂,我們僅僅想要那種快樂。還有一種善,我們既為了它本身,又為了它的後果而愛它。比如,明白事理,視力好,身體健康。第三種善,可以簡稱為賺錢術,比方,有人生病去求醫,因此有了醫術,這類技藝算是苦差,但有利可得,我們愛這種善的技藝,並不是為其本身,而是為了報酬和隨之而來的種種利益。你看正義屬於第幾種?

31、 正義屬於最好的一種善。一個人要想快樂,就得愛它——愛它本身是善,更愛它能帶來善果。雖然一般人不一定這樣想,總覺得正義是一件苦差事。他們拼著命去幹,圖的是它的名和利。至於正義本身,人們反倒是怕的,甚至儘量迴避正視它。說“不正義比正義更有利”的那些人正是把這些看透了,所以才幹脆貶低正義而讚頌不正義。

32、 如果任由不正義氾濫,人們就會誤解正義的本質與起源。行不義之事是為了牟利,不義之人則是害群之馬。大多數人是受害者,就算幹過不義之事,得來的好處也不如受到的禍害多。大多數人都嘗過行不義之事的甜頭,也吃過遭受不義對待的苦頭。甘苦自知,於是,大家覺得最好成立契約:既不要得不義之惠,也不要吃不義之虧。法律契約就此出現,守法踐約叫合法的、正義的。但是這麼一來,正義卻好像是最好與最壞的折中產物——所謂最好,就是幹了壞事而不受罰,所謂最壞,就是受了罪卻沒法報復。大家之所以接受和贊成正義,不是因為它的本質是真善,倒是因為自己沒有力量去行不義。

33、 沒有認清正義的本質,就會誤以為把正義付諸行動的人都是不得已而為之,而非心甘情願地因為正義真善而去做事。他們會說,假設一個人正義,一個人不正義,我們給他們各自隨心所欲的權力,然後冷眼旁觀,看看內心的慾望會讓他們何去何從?他們還會斷言:正義的人也會幹不義的事。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人都是在法律的強迫之下,才走到正義這條路上來的。

34、 父輩和師長總是告誡年輕人:為人必須正義。但是他們的諄諄教導並不盡是正確的,因為他們並不頌揚正義本身,而是強調正義會帶來好名聲,只要有了這個好名聲,你就可以身居高位,和不正義者一樣能撈到好處,甚至不分上下。他們還說,諸神會把一大堆好東西賞賜給虔誠的、有好名聲的人們。詩人這樣歌頌諸神賜福正義的人——“諸神引導正義的人們來到冥界,設筵款待,請他們斜倚長榻,頭戴花冠,一觴一詠,以消永日”——似乎美德能得到的最好的報酬,無非是醉酒作樂而已。所以,我們論述理想國的時候,要先強調如何規範詩和教育。

35、 詩人也好、世人也好,大家異口同聲反覆指出,節制和正義固然是美善的品德,但是太艱苦。縱慾和不正義聽起來不良善,但很容易得到愉悅。大家都說不正義通常比正義有利,也羨慕有錢有勢的壞人有福氣,不論當眾或私下裡都口口聲聲崇敬他們。世人總是欺侮蔑視貧弱的人,哪怕窮人比富人更善良、更正義。如果詩文描寫惡人富足、作惡輕鬆,譬如“名利多作惡,舉步可登程,惡路且平坦,為善苦登攀”,那還有多少年輕人願意從善呢?

36、 詩文中最叫人吃驚的是這樣的情節:諸神讓許多好人多災多難,一生中屢遭不幸,卻讓許多壞人享盡了榮華富貴。還有不少祭司和巫人,奔走富家,盡力遊說,要他們相信:即便他們或他們的祖先作了孽,只要獻祭或使用符咒,他們依然能得到諸神的賜福;就算要殺敵,也只需念幾道符咒,讀幾篇咒文,就能驅神役鬼,不管對方是正義者還是不正義者。甚至有人引用荷馬的詩來證明凡人可以誘惑諸神,“眾人獲罪莫擔心,逢年過節來祭神,香菸繚繞犧牲供,諸神開顏保太平”。如此一來,豈不是人人都能放心作惡,沒有後顧之憂了嗎?

37、 默塞俄斯與俄爾甫斯據說是月神和文藝之神的後裔,出版了很多書,世人就照書裡規定的儀式祭祀祓除,讓國民篤信:如果犯下了罪孽,可以用祭享和賽會為生者贖罪,可以用特殊儀式使死者在陰間得到赦免;誰要是忽視祭祀,就會永世不得超生。對於那些比較聰明,能夠推理思辨的年輕人的心靈,這種說法會有什麼影響呢?年輕人多半會自問:“是堂堂正義,還是靠陰謀詭計來步步高昇,安身立命,度過一生?”要做一個名正言順的正義者,是不是自討苦吃?反之,如果我並不正義,但因為贖罪敬神而換來正義者的名號,就能有天大的福氣?

38、 年輕人怎麼可能從這些高論中得知應該如何處世為人,如何使一生過得有意義?既然智者都說,“貌似正義”遠勝“真正正義”,而且,假扮正義才是幸福的關鍵,想要幸福只此一途,因為所有論證的結果都是指向這條路。年輕人肯定要想:我何不全力以赴追求假象?為了保守這個秘密,我們還要拉幫結派,要有辯論大師教我們講話的藝術,以便我們在議會、法庭上慷慨陳詞,軟硬兼施,以求盡得好處而不受懲罰;反正,只需道貌岸然地把“正義”拿來裝裝門面,我們生前死後,對人對神都會左右逢源,無往而不利。如果真是這樣,那還有什麼理由讓我們去選擇正義,並捨棄極端的不正義呢?

39、 假定沒有神,或者有神,但神不關心人間紛擾,那麼,做了壞事被神發覺也無所謂。假定有神,神又確實關心我們,而我們所知的關於神的一切都來自故事,可那些詩文告訴我們:祭祀、禱告、奉獻祭品,就可以把諸神收買到我們這邊來。如果篤信這些詩文,我們完全可以放手去幹壞事,再拿出一部分不義之財來設祭獻神,即便我們是不正義的,也終能保住既得利益,先幹壞事,然後向諸神禱告求情,最後也能安然無恙。假如關於真理的所有信息都由這些智者傳達,還怎麼能說服有聰明才智、有財富、有體力、有門第的人來尊重正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