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懸念的決賽夜,七年《歌手2019》遇瓶頸,急需突破

《歌手2019》用一場毫無懸念的“歌王之戰”順利完成了本年度的節目。作為一檔湖南衛視現象級的綜藝節目,已經到了第七個年頭。齊豫、劉歡、吳青峰、楊坤的加盟對於廣大觀眾來說還是有一定吸引力的,但首期節目只得到了0.806的收視率,4月12日的總決賽歌王之戰僅位列收視榜第六,只有0.833。距離排名第一的浙江衛視《王牌對王牌》的1.435,以及最近負面新聞纏身的江蘇衛視《最強大腦》1.164有很大的差距。

毫無懸念的決賽夜,七年《歌手2019》遇瓶頸,急需突破

另外要提到,筆者在這裡並沒有說《王牌》與《大腦》節目質量有多好,只是收視率的數字冷冰冰的擺在那裡,僅僅代表收視率,而不代表節目好壞。對於《歌手2019》的整體表現,筆者也很驚訝,相比上一季度的《歌手》,筆者更喜歡今年的整體質量。

黑馬不“黑”

毫無懸念的決賽夜,七年《歌手2019》遇瓶頸,急需突破

曾經默默無聞或者身為隱士高手,在《歌手》中被再度熟知或者徹底爆紅的有很多,比如黃綺珊、羅琦、鄧紫棋。《歌手》節目在深挖競演嘉賓方面給華語歌壇貢獻了不少好聲音,也給很多有實力的歌手不少機會。每季節目中都會有1個大眾不熟的歌手參加競演,2019年的這個“黑馬歌手”桂冠給了張芯。

毫無懸念的決賽夜,七年《歌手2019》遇瓶頸,急需突破

幾期節目下來,觀眾對張芯的記憶點始終圍繞在高音上,忽略了其本身的特質。競演的歌曲割裂感嚴重,都是抒情進入,逐漸增強,最後一個高音出來,曲風太單一,上一季張天曲風起碼多樣。但這種程式化的編曲並不能適合所有的歌曲,比如為了證明自己的那首《天下無雙》。要知道比高音,《歌手》舞臺還有個黃綺珊,當觀眾感到黑馬不“黑”,也就失去了興趣。

選曲自我

毫無懸念的決賽夜,七年《歌手2019》遇瓶頸,急需突破

這點其實是值得提倡的,每年太多的音樂類節目,但唱的歌曲重合度實在太高。當一首歌不斷在各種舞臺出現,即使再經典,能超越原唱的歌者寥寥。《歌手2019》中注重了原創性,來的歌手也多為能寫會唱的唱作人。翻看本季競演歌單,劉歡可謂海納百川,有法式香頌,也有迷幻電子,有戲曲京歌,也有通俗流行,曲風與語言均多變。齊豫的到來為大家普及了師父李泰祥的經典歌曲,也呈現了自己的小眾歌曲。這個舞臺上最自我的當屬龔琳娜,一首《小河淌水》天籟之音,《庭院深深》則古韻悠長,尤其是總決賽的《武魂》,植根自己民族的文化與特質的一首精品。

毫無懸念的決賽夜,七年《歌手2019》遇瓶頸,急需突破

結合聲入人心男團,有句評論說得好,這個舞臺上不吝鋒芒、不懼挑戰,但他們對流行音樂的迎合,對觀眾口味的妥協,所表演作品遠不如《聲入人心》節目中優秀,不禁要問,觀眾喜歡的是他們的顏還是作品?

現場觀眾的口味成謎

毫無懸念的決賽夜,七年《歌手2019》遇瓶頸,急需突破

齊豫的《今世》第六、《飛鳥與魚》第五,排名一直不高;劉歡多首歌都是當期第五名;耳帝微博關於龔琳娜決賽《武魂》的轉發贊評論從各方面碾壓了其他選手。筆者沒當過現場觀眾,沒法從現場觀眾的角度去辨別兩者區別,但是說選的歌曲“曲高和寡”,這點筆者不同意。現代社會,會多國語言的不計其數,聽得懂英文、韓文、日文,甚至地方方言,卻聽不懂古詩詞,民族音樂舉步維艱。如龔琳娜所說“古詩詞音樂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毫無懸念的“歌王”

毫無懸念的決賽夜,七年《歌手2019》遇瓶頸,急需突破

龔琳娜出現的實在是太晚出現了,雖然就是首發陣容出現,也會在中途被淘汰,但能多聽幾首她的歌也是好的。《歌手》系列節目一直有個慣例,就是最後的冠軍都是首發陣容裡面的,無一例外。畢竟首發歌手辛辛苦苦唱了那麼多期,最後被中途加入的歌手“截胡”,多冤啊。這終究是節目設置的問題,隨之而來的就是觀眾對於最後的冠軍,沒懸念也沒期待了。

平臺遷移

毫無懸念的決賽夜,七年《歌手2019》遇瓶頸,急需突破

收視率只是看電視的觀眾統計,多屏時代,太多的人家裡電視落灰了,觀眾從看電視轉移到看平板、電腦、手機,只統計一個收視率是不能代表一檔節目的受眾面的。流量的世界裡,創造話題才是宣傳的必須,相比《歌手2018》,今年的節目熱門話題都少之又少,熱度自然不升反降。


好音樂就像好書一樣,溫故知新,每次聽都會有新發現新感悟,並且這些發現會讓你忍不住再回味一次。節目是暫時的,在節目中留下的作品是長久的,舞臺上沒有比較,只有享受。作品回饋聽眾,音樂指引前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