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市寬城區概況

長春市寬城區概況

歷史沿革

寬城區是長春市最早發展起來的城區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

長春市地區在夏至周代是肅慎之地,漢晉時期為扶余屬地,遼代歸黃龍府轄,金代屬上京路的隆州,明代是兀良哈部,清代屬郭爾羅斯前旗。一八零零年(嘉慶五年)清政府借地設置在長春堡設治理事通判,名長春廳,這是相當於縣一級的行政機構,負責司法管理和行政事務。到一八二五年(道光五年),長春廳治所由新立城遷到寬城子(今南關區管內)。一八八九年(光緒十五年),長春廳升為府。一九一三年(民國二年)改為長春縣。據《大中華吉林省地理志》記載:“長春商人自城寬莊。而寬字單用亦可代長春二字”。長春廳治所自新立城北遷後,長春的俗名又可稱“寬城子”。

一八四零年鴉片戰爭後,中國逐步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成為世界列強爭奪的對象。日本和沙俄都是中國的鄰國,一直垂涎中國的東北。一八六零年沙俄攫取了我國烏蘇里江以東領土後,一八九六年又強迫清政府簽訂密約,取得在東北的築路權和租借旅順、大連的特權。一九零三年沙俄建成中東鐵路,其支線北接哈爾濱,南抵旅大。在長春西北的二道溝設火車站,名“寬城子站”。隨著火車的建立,大批沙俄移民紛紛而來,在這裡相繼建立了教會、鐵路俱樂部等,同時在今凱旋路以東一帶修築了一匡街,二酉街、三輔街。這樣二道溝就形成了一個佔地面積5.7平方公里,有俄式風格的“特區”。由於寬城站名的廣泛使用,人們就把二道溝稱作“寬城子”。所謂寬城子搬家的由來就是如此。

日本自明治維新後,大肆發動侵略戰爭對外實行侵略擴張政策,對沙俄獨吞東北利益極為不滿,並決心與沙俄決戰以取得在東北的特權。一九零四年日俄終於爆發戰爭。一九零五年經美國調停,日俄簽訂《朴茨茅斯條約》。根據條約日本取得了俄國手中的長春到旅大的鐵路權和鐵路附屬地,自此長春以北由沙俄管理,長春以南歸日本經營。

一九零六年,日本天皇發佈敕令宣佈建立“南滿洲鐵路株式會社”(簡稱“滿鐵”)。“滿鐵”的成員是由日本的軍閥、財閥、官僚組成,因此“滿鐵”代表日本統治階級的利益,表面上是經營鐵路而實質是充當日本侵華的急先鋒。

一九零六年,吉林將軍達桂根據中日《東三省事宜正約》及附約規定,將長春開為商埠地。這樣商埠地就成了日本侵略東北的陣地。長春開為商埠地後,由於中國的商埠公司收買民地價格低,民戶多持觀望態度,收買民地遲遲沒有進展。日本乘此機會,以鐵路用地為名不經清政府許可,私自以高價收買民地,一些人貪圖小利不顧政府禁令,私自將土地售賣給日本人。當商埠公司查知時,日方已非法收買了一點二平方公里土地。日本勢力已成,要索還土地很不容易。由於清政府和當地官府多次禁令不準私自出售土地,打擊了日本非法收買土地的活動,迫使日方不得不暫時停止收買土地的非法交易。

但日本並不因此而罷休,多次用武力脅迫清政府出讓領土權。在日本蠻橫的武力壓服下,清政府通過長春府通知日本,准許其購買土地,劃定頭道溝(今寬城區管內)及其偏東地段歸“滿鐵”發價承買。最後日方以三十三萬零八百七十五日元,收買了一百五十餘坪土地(約合四點五平方公里)。

日本佔有南滿鐵路後,就著手修建火車站和擴建鐵路附屬地。一九零七年二月,日本正式建成長春站(俗稱頭道溝站)。這樣日本繼沙俄在東北建立的附屬地後,發展了第二塊附屬地,也稱“長春附屬地”。

一九一零年三月,日俄進行外交談判,同年六月,俄國同意日方出五十六萬零三百九十盧布換取原沙俄在寬城子車站建立起的五點七平方公里附屬地。至此,日本取得過鐵南、鐵北的大片地區,形成了一個北起鐵北四路,南到勝利公園;東迄東八條街,西至西四條街;東南抵七馬路,西北至二道溝的“滿鐵”附屬地。在這塊領地上日本享有領事裁判等特權。

“九·一八”事變後,東北完全淪為日本殖民地,並在日本帝國主義策劃下成立了“偽滿洲國”,長春定為國都,改名新京。一九三七年,日本撤消治外法權,將位於今寬城區內的“滿鐵附屬地”移交給滿洲帝國。同時將“新京特別市”劃為十八個行政區。今寬城區鐵南部分為吉野區,敷島區;今團山堡、三道溝、上臺子、小南、宋家窪子一帶為合隆區;今小房身、楊家粉房一帶為大屯區。

一九四零年一月,新京市十八個區歸併成十四個區,敷島、寬城兩區總面積為18.7平方公里。

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後,國民黨接收了長春市。在國民黨統治時期,今寬城區鐵北部分為寬城區,鐵南部分為中山區,西南部分為鍾華區。

一九四八年長春解放後,成立長春特別市政府,下設十二個區。原寬城區名稱未變,中山區改稱頭道溝區。寬城區下設孟家、二道溝、菜市、富豐、柏溝、勝利、柳影、宋家、合隆、民主、新生、楊家、團山等十三個街政府,還有上臺子、崔家營子、四間房、唐家營子、逯家營子等五個村政府。頭道溝區下設東六條、東四條、東二條、南方、西廣、呼倫、松江、寧波、廈門、漢口、西三條等十一個街政府。

一九四九年九月,區、街政府改稱區、街公所。寬城區公所下設菜市、富豐、柏溝、柳影、宋家、合隆、新生、孟家、二道溝、楊家、團山、開封、泰和、泰東等街公所。頭道溝區公所下設東六條、東四條、東二條、西廣、南廣、呼倫、松江、寧波、廈門、漢口、西三條、海棠等街公所。

一九五零年七月,各區按數字順序排列稱謂。寬城區公所改稱“第六區公所”,頭道街區公所改稱“第二區公所”。

一九五二年撤消區公所,改稱區人民政府,下設街道辦事處。第六區政府下設二道溝、民主、菜市、宋家、寬城、新太、開泰等街道辦事處,第二區政府下設西廣、站前、勝利、南京、東廣、上海、北京、東二條、公園等街道辦事處。

一九五五年二月,改區人民政府為區人民委員會,改街道辦事處為居民委員會。

一九五五年七月,區名按地名命名。第二區改稱頭道溝區,第六區改稱寬城區。八月,撤消居民委員會,恢復街道辦事處建制。

一九五七年八月,頭道溝區與寬城區合併為一個區,稱“寬城區人民委員會”。下設南京、上海、西廣、站前、北京、東廣、宋家、寬城、二道溝、團山、民主等十一個街道辦事處。

一九五八年三月,將十一個街道辦事處中的團山改稱“楊家崴子街道辦事處”,民主改稱“孟家街道辦事處”。

同年,寬城區下設站前、北京、東廣、宋家、孟家五個城市人民公社和一個奮進鄉農村人民公社。

一九六四年經市人民委員會批准,全區五個城市人民公社調整為七個,即站前、東廣、宋家窪子、新發、群英、鐵西、楊家崴子城市人民公社。

一九六八年七月,寬城區革命委員會成立。全區七個城市人民公社和一個農業公社全部改稱“革命委員會”。

一九六九年,紅旗人民公社(即原奮進公社)劃歸長春市郊區。

一九八零年,經市人民政府決定改寬城區革命委員會為“寬城區人民政府”。七個城市人民公社改稱“街道辦事處”。

一九八三年春,經市政府決定奮進公社重新劃歸寬城區,一九八四年春奮進公社管委會改稱“奮進鄉人民政府”。

近百年來,由於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的侵略,東北人民飽嘗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和剝削。解放後,在黨和人民政府的英明領導下,東北人民翻身當家做了主人,煥發了革命精神。寬城區人民同全國人民一道,以聰明的才智建設了美好的樂園,各項事業蓬勃發展,蒸蒸日上,在祖國四個現代化建設中邁出了前進的步伐。

地理環境

位於北半球中緯地帶,歐亞大陸東岸的中國東北大平原腹地,居北緯43°05'′~45°15′;東經124°18′~127°02′。

寬城區位於吉林省長春市區的北部,東以102國道為界,與經濟技術開發區、二道區相臨;西至長沈鐵路、鐵西街、西環城路,與綠園區、農安縣相臨;南起小鐵道街、光復大路、上海路、新發路,與南關區、朝陽區相臨;北與德惠市毗鄰。區域面積237.99平方公里,轄9個街道辦事處和2個鄉鎮。

寬城區系中共吉林省委、省政府所在地,地理位置優越。轄區內交通、通訊、電力、供水、供熱等基礎設施完善。長春火車站、長春公路客運中心站、多條鐵路專用線和全國電氣化水平最高的四個編組站之一的小南鐵路編組站以及長春電信樞紐中心、長春郵政大樓、長江路電腦科技商品經營開發區和偽滿州國末代皇帝溥儀的宮殿——偽皇宮均坐落在區域內,是長春市的北大門和重要的物資流通集散地。京哈鐵路橫跨區內,把全區分為鐵南、鐵北兩部分。鐵南地區商埠集中,有國商、華正、遠東、黑水路、光復路等大型商業企業,素有“商業黃金帶”之稱;鐵北地區具有一定的工業基礎和產業優勢,發展物流業基礎較好,開發潛力較大,是長春市振興老工業基地的主戰場,也是社會各界有識之士實施新一輪創業的廣闊天地。

地形地貌

屬天山興安地槽褶皺區吉黑褶皺系松遼拗陷的東部邊緣,城區下部分佈著深厚的白堊系泉頭組,為一套紅色較粗粒碎屑岩,均為不透水層或含水性極微層,地層深厚,岩層緻密,傾角很小。此外,第四世紀沉積相當普遍,洪積層上部為黃土狀物質,下部為紅色粘土或砂粒層。新構造運動以來,地體微升,地表受流水切割,溝谷發育,形成微波狀臺地平原。二級階地黃土狀亞粘土厚15?5米,抗壓強度20?5噸/平方米,是較佳的天然地基。一級階地(二道區)亞粘土層地基抗壓強度8?1噸/平方米,但地表下2?米深處有一淤泥夾層,不適於天然地基,下部是砂、沙礫層,抗壓強度25?5噸/平方米,距地表6?1米以下是基岩,對大型、特大型建築基礎置於基岩上最為有利。

地貌特點,是遠依山,近傍水,以平亢的臺地平原為主。主要地貌類型為:(1) 低山丘陵;(2) 臺地平原;(3) 沖積平原;(4) 火山錐體。

氣候

氣候介於東部山地溼潤與西部平原半乾旱區之間的過渡帶,屬溫帶大陸性半溼潤季風氣候類型。東部和南部雖距海洋不遠,但由於長白山地的阻檔,消弱了夏季風的作用;西部和北部為地勢平坦的松遼平原,西伯利亞極地大陸氣團暢通無阻,各季風的勢力影響很大,故氣候的特點是冬季嚴寒漫長,春季乾旱多風,夏季溫暖短促,秋季晴朗溫差大。年平均氣溫4.8℃,最高39.5℃,最低零下39.8℃。年平均日照為2,866小時左右,無霜期為140?50天左右,平均降雨為567.0毫米。夏季氣候涼爽,綠樹成蔭,素有"塞北春城"之稱。冬季白雪皚皚,玉樹瓊枝,一派"北國風光"。

根據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寬城區總人口479349人,其中:新發街道33701人、站前街道62763人、南廣街道24118人、東廣街道13619人、群英街道41325人、興業街道52537人、凱旋街道42870人、團山街道25882人、柳影街道53361人、興隆山鎮57732人、蘭家鎮22531人、奮進鄉48910人。[1]

截至2006年,區內居住著漢族、朝鮮族、回族、滿族、蒙古族、藏族、壯族等18個民族,人口45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