祕聞:成吉思汗生死劫 最後一戰在鄂爾多斯揮斥方遒


秘聞:成吉思汗生死劫 最後一戰在鄂爾多斯揮斥方遒

​成吉思汗作為世界上叱吒風雲的人物,在人類歷史的長卷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筆,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在他戎馬倥傯的一生中,卻與內蒙古結下了生死之緣,最後一戰在鄂爾多斯揮斥方遒

成吉思汗從1205年到1227年間,共發動了四次對西夏的戰爭,前三次他的軍隊都是將西夏打敗後,收納財物貢奉主動撤退而歸。最後一役是將西夏攻滅,自1226年至1227年,為期長達一年之久。這期間成吉思汗統率大軍曾駐紮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地區,這是成吉思汗與鄂爾多斯的首次交往。

《蒙古秘史》記載:“成吉思汗住過冬,欲徵唐兀(即西夏),重新整點軍馬,至狗兒年秋(1226),去徵唐兀以夫人也遂從行。冬間於阿爾不合地面圍獵,成吉思汗騎一匹紅沙馬為野驢所驚,成吉思汗墜馬跌傷,就於搠斡兒合惕地面下營。

經專家考證,“阿爾不合即今鄂爾多斯鄂托克旗的阿爾巴斯蘇木,距西夏國都中興府(今銀川)僅有110公里。斡爾合惕”譯成漢文“多窟匯聚”,其地所指今阿爾巴斯蘇木境內的阿爾寨(百眼窯)石窟。

秘聞:成吉思汗生死劫 最後一戰在鄂爾多斯揮斥方遒

​這一段文字明確記載了1226年冬,成吉思汗就駐紮在鄂爾多斯。成吉思汗統率的蒙古大軍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騎兵部隊。在成吉思汗下決心要攻滅西夏時,部隊剛剛完成西征之役後,來不及充分休整即遠征南下,在1226年秋從蒙古大本營出發,是年冬到達西夏國境。在鄰近西夏都城的周圍,惟有鄂爾多斯草原水肥草美,加之這裡又是千百年來傳統的遊牧之地,雖然有黃河之隔,但冬季河面凍封,進退往來與騎兵無礙。所以成吉思汗要休整軍隊過冬鄂爾多斯是最理想的地方。

成吉思汗以及他的大軍在鄂爾多斯期間,對於成吉思汗在阿爾巴斯圍獵時驚於馬下後,在《蒙古秘史》中還詳細記載了他在阿爾寨石窟養傷治療、召集諸子和部將議事、遣使西夏斥其失信、調兵部署軍隊攻打西夏的史實。可見那時的阿爾寨石窟,即是成吉思汗攻打西夏的指揮中心。

《鄂爾多斯草原文化》記載,在阿爾寨第31窟,繪有一幅長120釐米,寬50釐米的壁畫,壁畫上繪有一位盛裝的蒙古男子居中端坐,左側是一位頭戴固姑冠的貴婦,再向左為四名男子,另有兩位頭戴固姑冠的婦女坐於盛裝男子的右側。在這幅圖的下方繪有豐盛的祭品和數以百計的跪拜者。

據專家考證,認為這幅壁畫中的中心人物是成吉思汗及其夫人和他的四個兒子。畫上豐盛的祭品和跪拜者是對成吉思汗家族朝拜供奉、祭祀的象徵。

秘聞:成吉思汗生死劫 最後一戰在鄂爾多斯揮斥方遒

​阿爾寨所在的阿爾巴斯草成為元世祖忽必烈劃歸為直轄中書省最西端,作為皇室禁帝以育御馬。這是忽必烈對成吉思汗在生命最後一段的生活之地有意識給予保護的舉措。

自蒙元直至明末,蒙古貴族不惜耗巨資在阿爾寨繼續開鑿石窟,規模不斷擴大,建寺誦經,名為宣揚佛教,實為供奉祭祀成吉思汗及其家族,永傳後世,以示紀念。

在距阿爾寨以東20多公里有一處不足一公里長的地方,集中了80多眼深井,間距約10餘米,井深數丈。按當地牧民所言,此井已有數百年的歷史,稱為“敖楞其日嘎”。與(蒙古秘史)在第258節中兩次提到的“翁深一答蘭一忽都黑”對譯,漢意為“眾多之井",俗稱“百眼井”。據考證,這是一處成吉思汗當年駐軍時,為供戰馬和軍隊飲水挖掘的井群。

秘聞:成吉思汗生死劫 最後一戰在鄂爾多斯揮斥方遒

​成吉思汗的一生可以說是在戰馬上度過的一生,隨著他最後一個軍事指揮中心設在鄂爾多斯,走完了驚天動地的人生旅程,他在鄂爾多斯的最後一段人生,為形成燦爛的鄂爾多斯蒙古族文化播灑了文明的種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