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良玉:君子修身,在明明德

回良玉:君子修身,在明明德

明德修身之樂

回良玉

在職時整天忙於事務,退休之後經常閱讀經典著作終於成為可能,漸漸也成了習慣和必需。在這些古今中外的經典著作中,著墨並不多的《大學》《中庸》等讓我百讀不厭,收穫頗多,促使我時時掩卷長思。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弘揚光明美德,是中華文化的思想內核,是禮儀之邦的永恆價值,是震古爍今的天道至理。國無德不興,家無德不和,人無德不立。德是個人安身立命的生命線,是社會和諧的根基與核心,極具向心力和凝聚力。大至興國安邦,小到修身齊家,都必須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提升修心修身的自覺,凝聚向上向善的力量。

中華文化歷來強調明德修身、德位相配。在社會轉型加速、多元思潮碰撞的今天,追求功名利祿、熱衷鑽營取巧的行為有所抬頭,道德蒙塵、道德滑坡、缺德失節的現象時有發生,這無不反映出一些人的焦躁心理、功利心態和迷離心境,愈發凸顯明德修身之於當下的重要和寶貴。

明德的力量是無窮的。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既是生存發展之根本,又是履職為官之準則。它不僅可以引人向善、催人奮進,而且能夠化解矛盾、平息衝突,更會讓人收穫良知、享受快樂。

《大學》雲,“古之慾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身修而後家齊;家齊後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由此可見,明德與修身是有機統一的。明德是一種大道昭示、自然秉性,修身是一種天理追求、德行砥礪。修身就是一個不斷彰顯自己的德性、完善自己的人格的過程,也是追求快樂、享受快樂的過程。為此,我們要自覺地從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把傳統美德像血脈基因一樣傳承下去,並與時俱進地發揚光大,用高尚的品德操守書寫璀璨的人生華章。

回良玉:君子修身,在明明德

正心立德 忠誠守信

萬事德為先,百行德為首。《大學》有言:“德者,本也。”《說文解字解道:“德,升也。”《篇海類編》定義:“德,德行。”古往今來,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都被認為是“德”的範疇,勤樸古健、果義敢為、居安思危、善始善終被當作對“德”的歸納。儒、釋、道三家都對“德”有所闡述,儒家強調修齊治平、立身處世的美德;釋家弘揚業因果報、慈悲濟世的厚德;道家倡導清靜無為、善巧拯世的玄德。厚德載物、明德惟馨、德行天下、德才兼備等至善品格,一直為世人所稱道。今天看來,德不僅是為人處世之本,也是治國理政之本。做人應講究品德、砥礪德行,社會應遵循公德、弘揚美德,為政應實施德政、注重德治。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修身是中華傳統文化秉持千古的主題,也是當今社會不可或缺的時代追求。眾所周知的《大學》所謂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目”,就是闡述修身的外部途徑、內在前提與自我實現。歷史上,崇德修身的經典感悟給世人以深刻啟迪。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孟子的“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蘇東坡的“守道而忘勢,行義而忘利,修德而忘名”,都提倡把修德做為立身之本。《易經》裡“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更是旗幟鮮明地對君子效法天地之德提出了明確要求。

“人之立身,所貴者惟在德行。”修德,關鍵是在良莠真偽中“擇其善者而從之”,既要擇善而聽,傾聽民聲、體察民情、尊重民意,達到聞過則喜的境界;又要擇善而交,善交諍友、善交摯友、善交素友,達到以友為鑑的境界;更要擇善而為,積德行善、樂善好施,行所當行、止所當止,達到自利利他的境界。

回良玉:君子修身,在明明德

修身立德莫先於正心誠意。正心誠意的道德修養心訣,是我們的老祖宗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積累的豐富經驗、總結出的寶貴智慧。

人生下來就如同一匹素白的絹布,如果接觸外界的硃砂、藤黃、靛藍、石青……就很難再保持原來那份純淨。若內動於私慾,外惑於邪氣,人心就會失去純潔寧靜而變得複雜斑駁,產生很多不確定性,三心二意、七上八下,朝三暮四、患得患失,半途而廢、腳步凌亂,身心交戰、內心焦灼,義利兩分、顧此失彼,快樂也離之遠去。

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丟掉了質樸、善良、率真的赤子之心,放棄了對獨立人格的堅守、對自由精神的追求,從而失去了旺盛的生命力。有人講,現在大家的收入增加了,但幸福指數卻似乎減少了;所處的時代更加自有了,但明德向善卻似乎減少了;人們掌握的信息更多了,但社會誠信卻似乎減少了……為此,我們必須“惟精惟一”,正心誠意,讓理智來剋制、駕馭慾望,把放逐狂亂的心找回來,拂去流沙、滋潤心田,讓內心充盈而純淨。

欲正其心,先誠其意。

古人認為“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強調“誠者,物之始終,不誠無物”。誠是十分重要的德行,內涵也十分豐富。古為今用,誠信、忠誠、求實皆由此演化而來。人而無信,不知其可。歷史上,明理誠信、實事求是,言必誠信、行必忠正,君子一言、快馬一鞭,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等格言都生動闡釋了誠實守信的必要。

然而,誠實守信似乎成了當今社會的稀缺資源:說話報數不真,常有失實浮誇,邀功避過;工作幹事不實,常有知行脫節,浮華漂浮;商貿往來不誠,常有假冒偽劣、欺詐矇騙;為人處世不信,常有擔驚受怕、蛇影杯弓。

實踐一再印證,個人沒有誠信,就難以安身立命;企業沒有誠信,就難得發展壯大;社會沒有誠信,就難有公序良俗;政府沒有誠信,就難守公平公正。

在構建誠信社會的路上,要充分調動方方面面的力量,讓誠實守信真正成為一種行動自覺和社會責任。公民要把誠實守信作為個人美德,以誠相待相交,以誠感人聚人,對事業和工作的態度努力做到實而不虛、幹而不浮,對人和事物的評價努力做到高而不過、低而不貶,客觀公正、實事求是,言為心聲、一諾千金;企業要把誠實守信作為黃金資產,堅持誠信經營、誠信興業,始終把產品和服務的質量作為生命線,實現企業聲譽、生產效益與社會責任的最佳結合;社會要把誠實守信作為制度環境,努力建設不能失信、不敢失信的法治約束,積極營造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良好氛圍;政府要把誠實守信作為執政基礎,政績不摻水、承諾不打折,求真務實,取信於民,帶頭築牢社會誠信的基石。

回良玉:君子修身,在明明德

“然則古之所謂正心而誠意者,將以有為也。”如果沒有忠誠,有為何以成行。忠誠敬業不僅是我們做人做事的本分,也是事業興旺發達的重要前提。忠誠敬業的人,既能在平凡的工作中創造卓越,也會在日常的工作中感受到快樂。

幾千年來,“精忠報國”四個字融在了中華文化的血脈中,刻在了中華兒女的心頭上。屈原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真情,賈誼“國以民為本,君以民為本,吏以民為本”的疾呼,司馬遷“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的報國情懷,林則徐“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人生擔當,無不令人動容。秉持報國之情,砥礪報國之志,投身報國之行,是每一箇中國人的價值追求、生命歸宿。

對於我們共產黨員來說,更要正心誠意、涵養品德、端正品行、忠誠報國。永遠堅持“不改痴心”追求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宗旨,“不變真心”推動社會發展。

<strong>

回良玉:君子修身,在明明德

志存高遠 腳踏實地

修身明德,立志為要。記得小時候上學,老師就要求我們樹立遠大志向。走上領導崗位以後,自己也多次在不同場合向自己和他人提出“志存高遠”的期望期許。

在中國農業大學建校一百週年之際,我應邀到人民大會堂出席慶祝大會並發表講話,真情鼓勵全國農業院校的大學生志存高遠、心繫“三農”,青藍相繼、薪火相傳,艱苦奮鬥、勇於創新。

2006年5月,在全國“創業之星”經驗交流表彰大會上,我在向全國“創業之星”表示祝賀的同時,真情鼓舞他們志存高遠,始終保持昂揚鬥志。

還有2007年冬,共青團中央在福州市召開全國進城務工青年工作推進會,我在向廣大進程務工青年致以誠摯問候的同時,真摯希望他們志存高遠,奮發有為,爭當“學習的模範、創業的先鋒、守法的公民、致富的骨幹”。

諸葛亮在《誡外甥書》中說:

“夫志當存高遠。” 強調人生在世應當樹立高尚遠大的志向,仰慕先賢、杜絕貪慾、清除障礙,使賢明的志向在自身上存留、在內心中感悟。古往今來,《淮南子》的“人無善志,雖勇必傷”,劉秀的“有志者事竟成也”,王勃的“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李白的“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岳飛的“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孫中山的“吾志所向,一往無前,愈挫愈奮,再接再厲”,都在闡述志存高遠的道理。

志向是人生的視野,是遠方的燈塔,指引我們揚帆遠航、幹事創業。歷史上的英雄豪傑,現實生活中的行業翹楚,之所以能取得世人讚譽的成就,之所以能面對社會表現過人的隱忍和涵養,其根在於志存高遠。志存高遠是一種精神,總是那樣激勵人心、催人奮進;志存高遠是一種情懷,常常蘊含仰慕之情、期許之意;志存高遠是一種力量,始終透出豪邁氣概,磅礴氣勢;志存高遠是一種信仰,經久傳唱人生如詩、歲月如歌。

回良玉:君子修身,在明明德

“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少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廣大青少年朝氣蓬勃、風華正茂,只有珍惜韶華、奮發有為,在“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中找準理想與現實的結合點,才能讓生命閃光、讓青春無悔。但是,志存高遠的修身要訣絕非僅對於青少年而言,一個人不論年齡大小、職務高低、財富多寡、能力強弱,都應該志存高遠、胸懷寬廣。要注重從小培養遠大理想,人小志氣大,以平凡小事彰顯崇高志向;要注重人窮志不窮,奮發圖強,在勤奮拼搏中實現人生價值。

司馬遷在其父病危時,立誓繼承父志、著書立說。他發憤治史而廢寢忘食,遭受宮刑卻忍辱負重,恪守志向以兌現誓言,終於在離世前一年寫成了千古之絕唱——《史記》。

曹操統一北方後感慨萬千、心潮起伏,揮筆寫下“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悲壯詩句,表達了馳而不息的進取精神,抒發了老當益壯的豪情壯志。

著名建築學家吳良鏞院士92歲高齡時拄著柺杖到人民大會堂為高校學生作報告,結合自身親歷暢談理想與立志:“回顧過往,我自審之所以沒有轉錯大方向,很大程度上還是與早年立志相關,我很早便立志在建築與城市的學術領域做一些事。”言談間展示了大師的精神境界。

回良玉:君子修身,在明明德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人生在世,既要仰望星空、志向遠大,更要腳踏實地、身體力行。《大學》雲:“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 慮而後能得。”只有知道應該達到的境界,才能堅定志向、明確方向,而後才能平心靜氣、戒驕戒躁、思慮周詳,最終有所收穫。在人生旅途中,沒有志向容易迷失方向,有了志向還需腳踏實地。

李大釗說過:“凡事都要腳踏實地去做,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而惟以求真的態度作踏實的工夫。”錢三強說過:“古往今來,凡成就事業,對人類有作為的,無不是腳踏實地,艱苦攀登的結果。”有目標方向而不付諸行動只是好高騖遠,雖付諸行動但無目標方向終是渾渾噩噩。有的人受浮躁之心的驅使和功利之風的影響,幻想一夜暴富、一秀出名、一舉成功,其病根就是缺乏腳踏實地精神,說到底並無遠大志向。

在通往理想和志向的道路上,不僅沒有捷徑可走,而且可能一路坎坷,只有丟掉幻想、拋卻雜念、無所畏懼、勇往直前,一步一個腳印,才能接近成功。有了“一覽眾山小”的雄心壯志,還須有乘風破浪的勇氣、勇攀高峰的毅力。只有弘大剛毅、堅韌不拔,向著心中高遠的志向百折不撓,才能勝重任而致遠道。

志存高遠、腳踏實地不僅是我們個人的修身之要,更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整黨前進壯大的精神支柱。有了遠大的理想,有了堅定的信念,腳踏實地、篤志前行,我們才能穿透煙雲、廓清迷霧,在勝利和順境時不驕傲不急躁,在困難和逆境中不消沉不動搖。我們應該把為國為民思想融入血脈、把攻堅克難思想融入工作、把拼搏進取思想融入人生,胸懷大志、勇挑重擔,創造出無愧於時代的光輝業績。

<strong>

回良玉:君子修身,在明明德

淡泊名利 寧靜致遠

《淮南子》雲:“是故非澹薄無以明德,非寧靜無以致遠,非寬大無以兼覆,非慈厚無以懷眾,非平正無以制斷。”諸葛亮在54歲時寫給他8歲兒子諸葛瞻的《誡子書》中也講到“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一直以來,人們都把淡泊名利、寧靜致遠視為道德準則和快樂真諦,當作立身要旨和修養境界。

許多膾炙人口的名句,我自蒙童時便耳熟能詳。但還是要在經歷生活的艱難和工作的磨礪,讓歲月洗去貪嗔浮躁之後,才能真正理解其中包含的“淡泊”真味,才能實實在在地對待物與己,才能豁達開明地開袋得與失,才能客觀公平地對待官與民。

淡泊,就是要恬靜寡慾、世事洞明,猶如指引心神恬適的一盞明燈;寧靜,就是要氣度平和、志向篤定,好比抵近情致遠達的一葉扁舟。

“名利高寒閣,冷暖只自知”。人活一世,免不了與名利打交道。“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人過留名,雁過留聲”,說的都是人很難不為名利所累。古希臘哲人泰勒斯說:“多言不表明有才智”,另一哲人喀隆說:“不可讓你的舌頭超出你的思想。”

當今確實有一些所謂的“名人” “高手” “大家”,遊走於各種場合,隨意信口開河,其實他們是名利場上的說客與食客。這種過於追名逐利的行為,往往陷入“求名心切必作偽,求利心重必趨邪”的境地。

人的一生,面對物慾、功利、情色、名聲而心不能安、理不能講、性不能循、法不能守,所犯的錯誤乃至罪過該有多少?我們身邊發生的這樣或那樣的許多例子,是多麼讓人震驚和令人痛心啊!

人生的許多悲劇,正是由於經不起誘惑才發生的。誘惑就像腐蝕劑一樣,既銷蝕了個人品德,毀害了家庭美德,又極大傷害了社會公德。人生中有的錯誤是有改過機會的,有的錯誤是沒有改正機會的。

財富和權力可以為你和更多的人帶來幸福和快樂,同樣也可以給你和更多的人造成災難和不幸。精神上的美味佳餚比飲食上的美味佳餚更有營養,心靈上的高貴者比名利場上的高貴者更讓人尊敬。我們應該努力做到功名前不趨之若鶩,利祿上不為之所累,是非間不趨炎附勢。

回良玉:君子修身,在明明德

古人云:“恬淡為上,勝而不美。”

淡泊是一份豁達的心境,正如“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是一種明悟的覺然,一如“看盡人間興廢事,不曾富貴不曾窮”。淡泊還是“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的情致,是“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態度,是“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灑脫,是“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的境界。

淡泊就似一杯清水,無色無味,卻比其他任何飲料都解渴;就像一幅古樸的山水畫,簡潔卻韻味悠長;就如一棵白玉蘭,帶著某種孤傲與矜持,卻卓爾不群、纖塵不染,超然於世俗之上。

古今中外,許多名人志士不重名利、不計得失,以淡泊的情懷書寫出高貴的人生。錢鍾書先生學貫中西、聞名世界,但淡泊自守、不求聞達。他對媒體採訪、重金聘請均予以謝絕,還把許多文學作品的稿費捐獻給了國家,表現出一個知識分子高尚的精神品格。

“淡中出真味,常中識英奇”。淡泊名利絕不是孤芳自賞的清高,也不是力有不逮的無奈,更不是庸碌無為的藉口。它是簡單的樂趣、坦然的幸福、脫俗的智慧,是修養和積澱之後的氣韻。沒有超然物外的心境,沒有包容天下的胸襟,沒有洞悉世事的明悟,是難以做到的。

有人提出,追求淡泊名利,要領悟“六然”真諦,即:自處超然、處世蕩然、有事斷然、武士澄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在我看來,只有思想上不重名利、淡泊明志,行動上達觀淡定、處事淡然,交往中怨恨淡忘、擇友淡物,生活中清新淡欲、高潔淡雅,人生才會有恰似“明月松間照”的靜謐、“清泉石上流”的自在,才會有猶如“身心轉恬泰”的安適、“煙景彌淡泊”的豁然!

回良玉:君子修身,在明明德

無為自化,清靜自在。老子認為,“萬物生於靜而歸於靜”。莊子說:“正則靜,靜則明,明則虛,虛則無為而無不為也。”不論道家的煉氣,儒家的修身,還是佛家的明心,皆從靜入手,以靜為基礎。古人提倡“動以養身,靜以養性”,指的就是在寧靜的環境中能摒棄雜念、排除干擾、悟出真諦、涵養德性。

田園詩人陶淵明寫道:“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這首膾炙人口、廣為傳誦的詩篇,貫穿了詩人返鄉歸田的志趣和寧靜悠遠的情懷,讓人翩然走進寧靜恬和的意境。空谷幽蘭,一塵不染,四溢芳香,是一種淡泊的寧靜;峭壁蒼松,一意傲立,百尺高潔,是一種肅然地寧靜;大漠胡楊,一身堅韌,千年不朽,是一種堅守的寧靜;破巖青竹,一絲不懈,萬擊堅勁,是一種自信的寧靜。

由物見物,寧靜如一泓秋水映著明月,如數縷陽光穿透深林,是那樣的賞心悅目、心穩神定。

回良玉:君子修身,在明明德

何以解憂,唯有“靜”之一字。靜能養生,靜能開悟,靜能生慧,靜能明道,寧靜拒絕淺薄和平庸,是充滿智慧的淡定、富有內涵的幽遠。聖人之靜,善於固守養靜,萬物不足於擾其心志。正所謂“抱神以靜形將自正。”置身色彩斑斕的百花園,面對競爭多元的名利場,必須守得住心機神態中的寧靜,讓一切浮華焦躁歸於平息,讓一切憂愁煩惱歸於平靜,讓一切功名利祿歸於平凡,讓一切譭譽成敗歸於平淡。

回良玉:君子修身,在明明德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身在大千世界,要想不失態、不失志、不失德,就必須做到淡泊名利、寧靜致遠。這是平和、謙遜、進取、成熟的人生心態和處世智慧。放得下名利,看得破譭譽,參得透得失,不為物慾所惑,不為利害所移,只有這樣才能在“風吹浪打”中保持“閒庭信步”,才能在默默無聞中砥礪品行,才能在千軍萬馬中一往無前。唯有如此,才能真正體現寓情於理的情操,才能真正享受生命快樂的情調,才能真正得到生活幸福的情趣,才能真正收穫良知甘霖的情義。

<strong>

回良玉:君子修身,在明明德

正直坦蕩 無欲則剛

我出生在吉林,在那裡度過了一段幸福美好的時光。家鄉的一草一木都給了我良知的薰陶,一山一水都給了我明德的啟迪,所以至今依然對巍巍白山、滔滔黑水一往情深。堅毅挺拔、氣勢恢弘的長白山,展露出剛毅坦蕩的情懷;奔騰不息、矯若遊龍的松花江,顯露出豪邁激盪的情韻。

在人生信條中,心胸坦蕩、光明剛正是最為閃亮的道德情操,也是我們孜孜以求所要達到的修養境界。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出自《論語》的這段千古名句被世人經久傳誦,引發幾多感慨、幾多沉思。是啊,人生冷暖,世事無常,只有坦蕩做人、正直做事,才能處變不驚、臨危不亂。

歷史上,先賢所言“無反無側,王道正直”,“長史體閒任,坦蕩無外求”,“正直者順道而行,順理而言,公平無私,不為安肆志,不為危激行”,“君坦蕩不為限級,遇人無新舊,樽酒盡歡”,“自言正直動山鬼,豈知造物哀龍鍾”,都是推崇心地正直、心胸坦蕩的品格。坦蕩正直是“清者自清,濁者自濁”的泰然自信,是“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的光明磊落,是“聞過則喜,知過不諱”的豁達大度,是“胸藏五嶽,腹納乾坤”的包容開闊。往往在碰到挫折時,多一份坦蕩就多一份希望;經受考驗時,多一份坦蕩就多一份從容;陷入困境時,多一份坦蕩就多一份力量;遭遇失敗時,多一份坦蕩就多一份希望。

回良玉:君子修身,在明明德

俗話說得好,“平生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坦蕩正直的人較少得失之心,不受名利所困,可以安然踏實入夢。

做人要坦蕩,就是要豁達光明,一如傲霜鬥雪的臘梅,於素雪晶瑩中綻放挺立,任春寒料峭,無怨無悔地守望春天。行事要正直,就是要執著堅定,一如心存高遠的江河,於奔流不息中滌盪萬物,隨時光荏苒,義無反顧地奔向大海。

春秋時期的祁奚是個襟懷坦蕩之人,他在政治上並無突出建樹,但其“舉賢不避親仇”卻成了千古美談。如煙往事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王陽明臨終前發出“此心光明,亦復何言”的至理名言,讓世人明白什麼是沒有負累、沒有虧欠、沒有愧疚、沒有凝滯,坦蕩蕩而來,坦蕩蕩而去。

常言道,花有五顏六色,人有七情六慾。情和欲作為一種生存的需求、動力和本能,大可不必談之色變。情之在理,欲之有度,必能受益;情之無理,欲之無度,必遭禍害。正所謂“天下大福,莫大於無貪慾;天下大禍,莫大於欲無底”。

在我少年讀書時,曾聽過一首關於慾壑難填的民間散曲,我一直銘記在心,並常常說與人聽:“

終日奔忙只為飢,剛得飽來便思衣。

衣食得了雙足份,房中缺少美貌妻。

娶下嬌妻並美妾,出入無轎少馬騎。

騾馬成群田萬頃,又怕無官受人欺。

五品四品嫌官小,三品二品仍嫌低。

當朝一品為宰相,還想面南做皇帝。

坐北朝南登了殿,又思上天當神仙。

見得玉帝女兒美,要和玉帝攀親戚。

玉帝大怒龍心惱,一刀給個脖兒齊。

這就叫貪心不足猶如蛇吞象,

只落得魂化清風肉成泥。”

回良玉:君子修身,在明明德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儒家推崇無欲則剛,佛家認為有求皆苦,道家倡導清心寡慾,古訓“君子欲而不貪”,“見欲而止為德也”,都是詮釋“人若無慾品自高”的道理。慾望要用正當的手段去實現,而且必須節之以義、節之以禮、節之以度。

在安徽省金寨縣天堂寨鎮有一個白馬大峽谷,集“秀、幽、雄、險”於一身,聚“泉、瀑、溪、潭”於一谷,風光優美令人流連忘返。但讓我印象最深的卻非如此美景,而是一塊其貌不揚的大石頭。石頭上鐫刻著一個圖案,乍一看像是一枚方孔圓邊的古錢幣,並寫著“隹五矢止”四字,細思之下才發現,這是一個出自民間的合體字——“唯吾知足”,是由“隹五矢止”上下左右依次排開共用一個“口”字構成,它們不爭高低,不分前後,相得益彰,頗有和諧之美,深得徽文化之精髓,給我很大的觸動。

當地同志告訴我,在山西喬家大院大德通票號舊址,喬家大院的主人喬致庸也將此合體字用厚重的石頭砌在院中。究其寓意,至少有三:一表最樸素的生活之道,知足常樂,順其自然,不要苛求。二示最精明的經商之道,凡秘密之事,“唯吾知,足也”,讓客戶在此放心。三喻最誠懇的處事之道,做人做事要心口一致,堂堂正正,正所謂外圓內方,以方正持己,以圓通處世。“唯吾知足”,何嘗不是對慾望的節制、對世事的明悟。

回良玉:君子修身,在明明德

無欲則剛,“剛”也不是逞強好勝、盛氣凌人、事事較真,而是對道德堅信堅持堅守,是在生死榮辱關頭所體現出的大氣節。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正是無欲則剛、剛正不阿的形象代言。

孔子曾感慨:“吾未見剛者。”有人說:“申棖不是很剛強嗎?”孔子接著說:“棖也欲,焉得剛?”申棖有逞強好勝之慾,所以算不得剛者。錢穆先生對此有精彩解讀:“人之德性,以剛為難能而可貴,故孔子嘆其未見……剛德之人,能伸乎事物之上,而無所屈撓。富貴貧賤,威武患難,乃及利害譭譽之變,皆不足以攝其氣,動其心。凡儒家所重之道義,皆賴有剛德以達成之。”

歷史上,比干、魏徵、文天祥、史可法等彪炳千秋的人物,無不如此。面對生死考驗、面對大是大非、面對極端化的處境考驗,他們或犯顏直諫,或彈劾奸佞,或為民請命,所謂以死相爭、不得不爾,其事蹟至今令人熱血沸騰。唯有胸襟廣博、坦蕩做人,堅守信仰、正直做官,光明磊落、秉公辦事,方能在金錢和權力面前煉就金剛不壞之身。

<strong>

回良玉:君子修身,在明明德

戒慎恐懼 嚴於律己

漫步在中南海大院,每每路過海棠盛開的西花廳,對周總理的懷念之情便會油然而生。他的一些名言警句,也會自然在耳畔迴響。

早在1943年4月,周恩來同志在重慶為中共中央南方局幹部作了一次題為《怎樣做一個好的領導者》的報告,諄諄告誡“領導者切勿輕視自己的作用和影響,要戒慎恐懼地工作”。他畢生都奉行“戒慎恐懼”,其思想光輝穿越歷史的時空,時至今日仍一如西花廳前怒放的海棠開得鮮豔,開得光彩,開得漂亮,對我個人的從政理念也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戒慎恐懼”一語出自《禮記·中庸》:“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其意發人深省,令人警醒。它告訴人們,即使是在他人看不到的隱秘的地方也須謹慎小心,在他人聽不到的僻靜之處也得警覺注意。再隱秘的事情也沒有不會被發現的,再細微的事情也有一天會顯露。

朱熹對戒慎恐懼曾有深切感悟:“所不聞,所不見,不是閤眼掩耳,只是喜怒哀樂未發時。凡萬事皆未萌芽,自家便先恁地戒慎恐懼,常要提起此心,常在這裡,便是防於未然。”民間對此也有形象的說法,即: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我從周恩來的一生經歷中體悟到,戒慎恐懼不僅表現為對計劃的慎重周詳、對工作的舉輕若重、對事業的殫精竭慮、對安全的防患未然,也表現為對人民的心存敬畏、對慾望的剋制忍耐、對權力的謹慎行使,對自身的嚴苛要求。

回良玉:君子修身,在明明德

戒慎恐懼作為傳統美德,擁有重要時代價值。談及戒慎恐懼,有人認為謹慎過頭可能導致懦弱,恐懼過甚勢必畏首畏尾。其實,戒慎恐懼作為一種蘊含領導藝術、求是精神、辯證智慧的思想,有其內在原則和底線,並不是無原則地懦弱退讓、縮手縮腳。

周總理既倡導“我們應該有臨事而懼的精神” “月暈知風,礎潤知雨” “辦事不能急躁,不能草率,必須謹慎從事”,又強調戒慎恐懼“不是後退,不是洩氣” “是革命家的氣概,是馬克思列寧主義者對待困難的唯一正確的態度”。周總理對新中國國防科技工作提出的“嚴肅認真、周到細緻、穩妥可靠、萬無一失”十六字方針,可謂體現了戒慎恐懼思想的精髓。

當今社會,一個人如果能苦練戒慎持守的功夫,並將之內化於心,非但不會感到痛苦,反而會有和暢充周、氣恬容祥之感,這應該是實現快樂的一種方式。

戒慎恐懼,律己為要。曾子說:“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人的言論行動總在監督之下,不允許做壞事,做了也不可能被隱瞞。因此,要時時刻刻戒慎,堂堂正正律己。

唐太宗李世民常常律己自省,他所說的“朕每閒居靜坐,則自內省,恆恐上不稱天心,下為百姓所怨”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無不閃耀著律己修身的睿智靈光。

明朝大將軍徐達雖然戰功赫赫,卻從不居功自傲,而是律己甚嚴。朱元璋稱之為:“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婦女無所愛,財寶無所取,中正無疵,昭昭乎日月,大將軍一人而已。”

回良玉:君子修身,在明明德

戒慎恐懼,要在心、思、身、行方面常修四訣。

懼在心。要常懷敬畏之心,敬畏法度、敬畏百姓、敬畏權力、敬畏自然,“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戒在思。始終保持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思想境界,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被任何干擾所惑,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誘惑、守得住清貧。

恐在身。當年離開西柏坡時,毛主席把執政比作“進京趕考”,要求廣大黨員幹部有一種“恐慌意識”。

慎在行。做事情要有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謹慎態度,守住底線、不碰紅線,行所當行、止所當止,任何時候都心胸坦蕩、襟懷坦白、公道正派。至於當下,就是要有坐不住的危機感、慢不得的緊迫感、等不及的責任感,盡職盡責、盡心盡力地做好工作。

欲明人者先自明,欲正人者先正己。明人、正人都要以嚴以律己為前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南宋思想家陳亮在《謝曾察院啟》中說:“嚴於律己,出而見之事功;心乎愛民,動必關夫治道。”嚴格約束自己,放手一搏就要有所作為;心懷天下子民,一切行動關乎治國之道。

嚴以律己,就是要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慾之害、常懷律己之心,做到慎始慎微、慎獨慎情、慎權慎好。

一曰慎始慎微。不矜細行,終累大德。做人做事要守住小節、防微杜漸,去小惡保本真,集小善成大德。

二曰慎權慎獨。“不患無位,而患德之不修”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牢記權力是把雙刃劍,慎則公私兩利,擅則人己兩傷。心中有數、心中有戒,行事方能正道。

三曰慎欲慎交。

常思“一念之慾不能制,而禍流於滔天”的道理,心如止水、抱元守一,清心寡慾、潔身自好,處理好法、情、理三者的關係。

回良玉:君子修身,在明明德

力行容恕 寬以待人

在中華文化中,以水喻人、由水悟道的傳統由來已久。一直以來,我讚賞水性的仁愛,滋潤萬物,生生不息;我景仰水性的堅韌,水滴石穿,百折不回;我喜歡水性的柔和,順勢而為,隨物賦形;而我更讚歎水性的豁達包容,大度平和,力行容恕。

水有思想,水有品格,水有追求。人之美德應如水之通流,水之清澈、水之廣闊,追求寬容而積累善德,通達而廣濟天下的境界。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第六十回中寫道:“某素知劉備寬以待人,柔能克剛,英雄莫敵。”自古以來,寬以待人就被當作一種修養,一種氣度,一種品德,是廣為認同的君子之風、修身之法和處世之道。“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寬以待人,看似修外、實則修內,看似度人,實則度己,能夠掙脫心靈的束縛、實現內心的安定。

俗話說:“將軍額上能跑馬,宰相肚裡能撐船。”可見,做到寬以待人,可以贏得成功、贏得尊敬;反之,過於苛責於人,往往招致抱怨、招致禍端。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儒家以忠恕行仁,既肯定人倫常理的差異,又追求人我平等的價值,也強調自己不願承受的事不要強加於別人,根本上是要以感恩情懷啟發並帶動別人一起追尋美好快樂的生活。古人所說

“以責人之心責己,則寡過;以恕己之心恕人,則全交”,“與人當寬,自處當嚴”,“其責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輕以約”,都是要求寬容行事、寬以待人。“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過能改,善莫大焉。”對於自己的錯誤固然要嚴厲苛責,對於他人的過失則應該寬容待之,以權巧的智慧加以規勸引導,往往會收穫意想不到的結果。

拿破崙在軍旅生涯中素有美德,因為他能很好地顧及別人的情緒,所以對於他的批評士兵都能欣然接受。在一次夜間巡崗查哨中,拿破崙發現一名巡崗士兵倚樹而睡,他沒有喊醒士兵,而是替他站崗。士兵醒後,十分惶恐。拿破崙沒有過多責備,而是和藹地說:“因為艱苦作戰,你打瞌睡可以諒解,但是一時的疏忽可能斷送全軍。我正好不困,就替你站了一會兒,下次一定小心。”一番簡短而又真誠的話語,無形中提升了拿破崙在軍中的威望。以寬容的態度接納別人的過錯,既是一種德行修養,又是一種人生智慧。

回良玉:君子修身,在明明德

子曰:“君子有三恕,有君不能事,有臣而求其使,非恕也;有親不能孝,有子而求其報,非恕也;有兄不能敬,有弟而求其順,非恕也。”孔子認為,有國君不去侍奉,有臣子要其使役;有父母不去孝敬,有兒子要其報恩;有兄長不去尊敬,有弟弟要其順從,都不是恕。能明白這“三恕”的根本意義,而且能身體力行者,可以算得上品行端正。朱熹提出:“盡己之心為忠,推己及人為恕。”看來,恕的內在含義就是將心比心、推己及人、換位思考。

春秋時期,有一年冬天齊國普降大雪,齊景公身披狐腋之裘坐於廳內賞雪。晏子走近,若有所思。景公說:“下了三天雪,一點也不冷。”晏子有意追問:“真的不冷嗎?”景公點頭稱是。晏子就直爽地說:“我聽聞古之賢君,自己吃飽了還要想有沒有人餓著,自己穿暖了還要想有沒有人凍著,自己安逸了還要想有沒有人累著。”景公頓時語塞。晏子提醒景公要換位思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將心比心、真心體諒,如此方能達成真正的仁恕之道。

換位思考就是感同身受的體驗、設身處地的善思、角色互換的誠意,就是融洽社會關係的潤滑劑、打開工作局面的助推器、凝聚各方合力的導航儀。有時候有理不在聲高,理直不一定氣粗,達理需要通情,得理且要饒人,給人忠言也不一定都要逆耳。對於他人的過錯,若能身份互易、立場調換,以和善包容埋怨,以諒解包容失誤,以寬厚包容排斥,以慈愛包容隔閡,就會收穫豐碩,那麼我們的生活也會變得更加美好。

寬以待人的一個基本條件就是要捨得“吃虧”。真正有智慧的人應懂得“吃得虧中虧,方得福中福”。做人過於計較,勝敗觀太強,得失心太重,往往會捨本逐末,丟掉應有的福氣。

縱觀古今,“吃眼前虧”的好漢比比皆是。韓信忍受胯下之辱吃了眼前虧,卻成為叱吒風雲的一代名將;藺相如每天曲道而行吃了眼前虧,卻贏得廉頗的尊重和信任;清朝大學士張英“讓他三尺又何妨”,似乎也吃了眼前虧,卻流傳為佳話美談。他們都吃了眼前虧,卻兼顧了他人利益,贏得了長遠利益。

“吃虧”不光是一種自律和大度,更是一種睿智和境界。能夠吃虧的人,往往是一生平安,幸福坦然。不能吃虧的人,總是在是非紛爭中斤斤計較,狹隘的自我思維往往會矇蔽雙眼,可能會遭受更大的失誤與困難,反而最終失去更多。

回良玉:君子修身,在明明德

歲月如歌,流年似水,時光的流逝淡化了不少記憶、湮沒了很多往事。但有些人,有些事,有些情,令人難以忘卻、難以割捨。我與“三農”工作有著血濃於水的情緣,我與民族工作有著魚水相依的情誼,我與殘疾人工作有著難以割捨的情感。之所以倍加珍視、常常回味和深深感念,就是因為推己及人、換位思考,從中受到了太多的感動和震撼,汲取了太多的營養和力量,是我可以終享一生的寶貴財富。

站在農民兄弟的立場上想問題,我們進一步明確了“三農”工作的發力重點和攻堅方向;站在民族同胞的立場上做決策,我們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民族地區加快發展;站在殘疾人朋友的立場上辦實事,我們竭力幫助殘疾人排生產之憂、濟生活之困、解發展之難……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在工作和生活中應倍加珍惜力行容恕、寬以待人的內心情感,用心涵養不讓它褪色枯萎。

回良玉:君子修身,在明明德

虛懷若谷 見賢思齊

因為在安徽工作過的關係,我登黃山的次數比較多。每次觀黃山雲海,總是思緒萬千,既對雲彩的變幻多端而深為驚歎,又對山谷的廣闊深邃而深有感觸。身處山谷,總有思想滌盪、身心愉悅之感,總有暢意抒懷、盡興悟理之念,總有寧靜淡泊、明理無憂之樂。

《老子》曰: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上德若谷”。說的是做人要純樸得好像未經雕琢,曠達得好像高山空谷。《呂氏春秋》雲:“故當今之世,求有道之士,則於四海之內,山谷之中,僻遠幽閒之所。”可見山谷空靜幽遠,是隱跡修道的必選之地。古往今來,多少修道之士棲息山林,遁世修身,期冀在深山幽谷中臻於極致通達、體悟天人合一。以谷喻人,借谷敘懷,就是強調敞開胸襟,心懷雅量,謙遜溫和。正如明末清初思想家陳確在《復吳裒仲書》中說:“讀教益,知虛懷若谷。”

虛懷若谷首在“虛”。“虛”不是虛弱更不是虛偽,不是推諉更不是退避,而是敞開自己、放空自己、擺低自己,如此才能傾聽別人、理解別人,才能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才能不斷完善、不斷提升,才能使人進步、使人快樂。

未出土時先有節,已到凌雲仍虛心。古人多詠竹贊竹,喜歡用翠竹的高潔來表達對謙虛的推崇,謙恭有度的心態、謙和有禮的個性、謙遜有節地品格都被當作仁人君子所應秉持堅守的情操。

俗話說,“虛心萬事能成,自滿十事九空”。謙虛低調彷彿有一種抑腐防朽的神奇能力,總能讓人在驕浮中找到平實、在困難中看到希望、在被動中獲得主動。

古來建立功業、彪炳史冊的大都是謙虛圓融之人,那些執拗固執、驕傲自滿者往往難以成就大業。文王謙虛,渭河之濱訪太公,最終成就周朝八百年基業;高祖謙遜,放手使用漢三傑,最終締造大漢王朝偉業;劉備謙虛,三顧茅廬請臥龍,最終三分天下有其一。

縱覽歷史風雲,品味歷代興衰,明君賢主因虛心治國,大都政治清明、群賢畢至。

當前,我國經濟總量已躍居世界第二,但並不意味著綜合國力也是如此,更不表明科技實力和國防實力也是這樣,人均水平差距依然很大。在複雜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我們唯有戒驕戒躁、謙虛謹慎,始終保持虛懷若谷的學習態度和如飢似渴地求知精神,不斷借鑑和汲取世界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才能永葆生機、不斷進步。

回良玉:君子修身,在明明德

虛心求教是虛懷若谷的內在邏輯。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他問官於郯子,學樂於萇弘、習琴於師襄,更向老子問禮問道,之所以能成為“萬世師表”,與其隨時學習請教的可貴態度和這種虛心自省的精神有很大關係。

有一則故事,講的是一位滿腹經綸、自視甚高的學者,為解禪學奧妙不遠千里去拜訪一位得道禪師。禪師斟好兩杯清茶後,便開始講解佛學精義。學者剛開始還饒有興趣,後來總感覺禪師的話似曾相識,並無新意,不過如此。於是學者開始心浮氣躁起來,不停出言打斷,語帶不遜。禪師沒有因此而生氣,只是拿起茶壺題這位學者斟茶,直到茶水不停地從杯中溢出。學者連連提醒,禪師放下茶壺慈和地說:“是啊!如果你不把原來的茶倒乾淨,又怎麼能品嚐我現在倒給你你的茶呢?”一番言語讓學者歎服頓悟,虛心求教,終獲益匪淺。可見做到虛懷若谷,必須多聽善聽,更多時候需要用心傾聽。

我們不僅要傾聽同伴的心聲,還要傾聽對手的意見;不僅要傾聽讚美的語言,還要傾聽批評的聲音;不僅要傾聽強者的呼喚,還要傾聽弱者的訴求;不僅要傾聽先哲的名言、心靈的吶喊,還要傾聽樸素的村語、無忌的童語。這是一種飽含謙虛謙遜的氣度、雅量和修養。

虛懷若谷為上,見賢思齊為美。“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告訴世人,看見賢德的人就要向他看齊,看見不賢的人就要內心反省。孔穎達說:“見彼賢則思與之齊等”,駱賓王說:“見賢思齊,仰圭璋而有地;揮毫興頌,鏤琬琰之無慚”,諸葛亮說:“親賢臣,遠小人”,以上都是倡導見賢思齊的美談。

我們多崇拜鴻學大儒的賢能賢德,多推許開明君主的賢明賢達,多讚美賢妻良母的賢淑賢惠,“賢”只一字卻囊括了做人的優秀品格、定義了行事的道德標準、凝聚了向善的美好憧憬,蘊含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從見賢思齊的修身路徑來看,虛懷若谷、集思廣益、擇善而從、弛而不息可謂密不可分的“四重奏”。

虛懷若谷以納諫自省,此乃見賢思齊的前提;集思廣益以兼收幷蓄,此為見賢思齊的基礎;擇善而從以心向光明,此是見賢思齊的關鍵;弛而不息以終至妙境,此係見賢思齊的要義。

古人云:“尚賢者,政之本也。”用一賢人則群賢畢至,見賢思齊就蔚然成風。全國各地、各行各業都要選賢任能、用當其時,尋覓人才、求賢若渴,發現人才、如獲至寶,知人善任、人盡其才。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榜樣是大山,代表著崇高;榜樣是明燈,導引著航程;榜樣是旗幟,堅守著方向;榜樣是資源,凝聚著力量。孟子說:“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文天祥在《正氣歌》中寫道:“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歷史上,從來不乏彪炳史冊而啟迪後人的榜樣,這些仁人賢士的道德品格都折射出人性中最光輝的一面,有著強大的人格吸引力、道德感染力和真理召喚力,能夠激勵人、鼓舞人和帶動人。因此,我們要常用“見賢思齊”的古訓對照自己、校正自己、完善自己,實現力量傳遞,形成良好風尚。

<strong>

回良玉:君子修身,在明明德

自強不息 樂觀進取

《易經》很早就提出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宏大命題。幾千年來,自強精神一直生生不息,自強精神始終熠熠生輝,流淌在中華文化的血脈之中,刻印在中華兒女的心頭之上。

《中庸》讚美:“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國有道,不變塞焉,強哉矯!國無道,至死不變,強哉矯!”屈原感嘆:“懲違改忿兮,抑心而自強。”《禮記》中講道:“知困,然後能自強也。”《宋史·董槐傳》有云:“外有敵國,則其計先自強,自強者,人畏我,我不畏人。”康有為提出:“自強為天下健,志剛為大君之道。”由此足見中華文明對自強不息始終有著高度認同。

“眼前多少難甘事,自古男兒當自強。”古今中外,無數傑出人士歷經磨難而自強不息的精神令人敬仰。

在外國,盲詩人荷馬的吟唱,為世人流傳下瑰麗神奇的宏偉史詩;失聰後的貝多芬,叩響了《命運》之門;耳聾的愛迪生,為人類留下劃時代的發明創造;全身癱瘓的物理學家霍金,成為了最接近宇宙奧秘的人;飽受病魔摧殘的海倫·凱勒,展示了最為迷人的心靈之美。

在中國,“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遭受腐刑的司馬遷,以一部《史記》成就千古絕唱;雙目失明的鑑真大師,遠渡重洋播撒中華文明;“瞎子”阿炳,一曲《二泉映月》道盡人間滄桑;19歲因傷寒而導致腿部殘疾的華羅庚成為數學泰斗;高位癱瘓的張海迪卻書寫了《絕頂》和《輪椅上的夢》……

他們都曾遭遇過嚴峻的人生困境和挑戰,承受過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和磨難,但他們沒有沮喪和沉淪,始終自強不息、信心滿懷,登上了世人難以企及的人生巔峰,身上閃耀著偉大的人性光芒。

回良玉:君子修身,在明明德

德性之美,莫過自強。自強是一種精神,讓人活出尊嚴、活出價值;自強是一種態度,讓人積極向上、永不言棄;自強是一種信念,讓人朝乾夕惕、矢志不渝;自強是一種境界,讓人勇往直前、樂觀進取。自強更是民族氣節,支撐著中華民族歷盡滄桑而不衰、備受磨難而不敗,如今更是豪邁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古往今來,“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抒發著自強不息的感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策論著自強變革的意義,“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飽含這自強無畏的精神,“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充滿著自強拼搏的能量,“自力更生、艱苦奮鬥”迴盪著自強自立的豪情。

精神樂觀人自強,獨懷濃愁夢不香。樂觀總是與自強為伍,與進取相伴。樂觀是克服困難的動力,是治療創傷的良藥,是擺脫悲觀的利器,是走向成功的路標。樂觀是“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豁達,是“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的豪邁,是“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毅力,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自由。

樂觀的人,處處可見“百鳥枝頭唱春山”;悲觀的人,則時時感慨“風過芭蕉雨滴殘”。正如一張白紙,如果以樂觀的態度對待它,它能成一幅色彩絢麗的圖畫;如果以悲觀的態度對待它,它就是一張一文不值的廢紙。因而,守住樂觀的心境,往往就能看遍天下美景、覽盡人間春色。

回良玉:君子修身,在明明德

日月其邁,唯心維初。在我從事較多的實際工作中,農民兄弟總給我以執著樂觀的感悟,民族同胞總給我以自強樂觀的感奮,殘疾人朋友總給我以堅毅樂觀的感知,這些都將永遠令我縈繞於懷、銘記於心,值得用一生去珍惜、珍藏、珍念。

面對農民兄弟,我總是收穫感動。農民世代從事繁重的農業生產和體力勞動,塑造了為人正直、待人誠懇和樸實無華的性格特點。我曾和順著壟溝找豆包的農民兄弟一起扶犁、點種、踩格子;也曾和兩手老繭、飽經風霜的父老鄉親一道收割、拉地和打場,他們沒有華麗的語言,卻有一顆真誠的心;他們沒有華麗的外表,卻有一團火熱的情。他們默默地勞動著、創造著、奉獻著,他們是可親可愛、可敬可佩、可歌可嘆的,在他們身上表現出的勤勞質樸、堅毅頑強、崇善明理和知足感恩的特質,值得我們禮讚與尊重。

面對民族同胞,我總是體悟真情。我們國家是一個自然災害多發的國家,而一些民族地區由於自然條件惡劣,更是災害頻發。“殷憂啟聖,多難興邦。”正是由於這種精神品格和傳統,中華民族才歷經磨難而不亡,並且愈挫愈奮、愈挫愈勇。我曾多次在災區和當地民眾一起參加搶險救災和災後重建工作,各族同胞表現出來的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自強不息、感恩奮進的精神,為中華民族精神品格和傳統美德作出了最好註解,值得我們繼承與發展。

面對殘疾人朋友,我總是深受震撼。由於身受殘疾之痛,經歷人生的種種磨難,很多殘疾人擁有常人所難以擁有的堅定意志、堅韌毅力、崇高品格和特殊才能,敢於直麵人生困厄,勇於與命運抗爭,創造了非凡的業績,登上了人生的高峰。他們奮鬥的經歷彌足珍惜,取得的成就難能可貴,展現的精神令人感動。他們的行為感人至深,彰顯了人們的精神追求,推動了社會的文明進步,值得我們敬佩與學習。

回良玉:君子修身,在明明德

自責之外無勝人之術,自強之外無上人之術。我們無法自由選擇自己的出身,但可以牢牢把握成長的命運;我們無法自主決定未來的業績,但可以緊緊抓住當下的機遇;我們無法獨自改變別人的看法,但可以靜靜地保持自尊自律。自強不息作為一個奮進的過程,最終也會收穫快樂,這種快樂是認識自己的快樂,是堅守自我的快樂,是超越自身的快樂,是經歷風雨之後見到彩虹的快樂,因而是真正的快樂。

<strong>

回良玉:君子修身,在明明德

以德治國 經邦濟世

讀《大學》的次數越多,越是為古聖先賢的思想境界和智慧而擊節讚歎。修德修心修身不是終點,“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修身是為了齊家、治國、平天下,通過彰顯自己的內在之德而影響和改變周圍的人乃至世人,從而達到“內聖”與“外王”相統一的理想境界,“以德治國”思想躍然紙上,可見可感。

道德是國家之基、民族之根。《尚書·堯典》記載:“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尚書·大禹謨》有云:“德惟善政,政在養民。”西周初期,因“天命改降於周”,先賢智慧地提出“皇天無親,惟德是輔;民心無常,惟惠之懷”,將“明德慎罰”作為指導思想。春秋戰國時期,傳統德治思想進一步發展,形成了基本完備的德政倫理體系。

孔子繼承和發展周朝“重德”思想,提出“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生動形象地闡明瞭德治德政的意義。

此後歷代王朝進一步發揚儒家的“以德治國”思想,漢朝推行“德主刑輔”的治國方策,唐朝奉行“德禮為政教之本,刑罰為政教之用”,宋朝進一步明確了法律“必以仁義為先,而不以功利為急”的主張,明清時期也是一直延續德法合治。以德治國作為傳統中國治理的根基,對於國家長治久安、民族長盛不衰具有重要意義。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任何時候都不能失掉道德的支撐。

回良玉:君子修身,在明明德

威與信並行,德與法相濟。“法出於儀,尊禮則文治;威生於義,尚法則威升。”在儒家思想看來,道德與政治是相互統一的,政治只有以道德為指導,才有正確的方向;道德只有體現在政治中,才能產生深遠的影響。儒家推崇以德治國,同時對法的作用亦不否定。

孔子說:“政寬則民慢,慢則糾之以猛。猛則民殘,殘則施之以寬。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寬為德治,猛為法治,寬猛相濟乃德治與法治之結合。此後“隆禮重法” “陽為德,陰為刑” “制禮以崇敬,立刑以明威”等思想都蘊含了德法合治的道理。

從世界範圍看,西方國家並非只講“法治”而不講“德治”,它們在把法治作為治國基本原則的同時,也注重用道德調節人們的行為。正如法國思想家盧梭所說:“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銅表上,而是銘刻在公民的內心裡。”

二戰之後,美國曾制定《政府道德法》,德國、法國、日本等國家也都注重公民道德教育。可見,法治和德治作為兩種不同治國方式,法治是他律,德治是自律,大力倡導文明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操,同構建嚴格規範的法律體系一樣,都是人類文明發展進步的內在要求,二者如車之兩輪、鳥之雙翼,互促互進,不可偏廢。

回良玉:君子修身,在明明德

以德治國,濟世經邦。從治國要義來看,德治須做到心憂天下,視民如傷。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國家的興盛,總是需要一批“先天下之憂而憂”的人。

陸贄在給唐德宗的奏摺中寫道:“有以無難而失守,有以多難而興邦。”振興國家的並非天災人禍,而是國難當頭激發出的愛國憂民的熱情。

《左傳》記載:“國之興也,視民如傷,是其福也。”視民如傷是一種真正關懷百姓冷暖、切身感受群眾疾苦的情感態度,這種情感不可能憑空而來,是與群眾同呼吸、共命運的真切體悟,必然會贏得廣泛擁護和支持。

德治須做到知榮明恥、公平正義。榮辱觀關乎天下風氣、社會發展,是人所思所行、所作所為的道德依憑。只有知榮明恥、褒榮貶恥,才能行所當行、止所當止,激濁揚清、固本正源。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公平正義是美好社會的基本特徵,是和諧社會的價值取向。推行德治,堅持公平、堅守公正不可或缺。

德治須做到尚賢任能、以身作則。“尚賢者,政之本也。”治國之要,首在用人;用人之要,首在德行。“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

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選賢任能,始終堅持德才兼備的用人原則,德為賢之首,德為能之前,德為才之先,可謂抓住了選人用人的根本性問題。“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施政者唯有自身德厚流光、高情遠致,才能夠影響身邊的人、影響天下的人,真正做到為政以德、人皆仰之。

回良玉:君子修身,在明明德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當今社會處在一個變革和變化最大的時期,也是一個喧囂和吶喊最強的時期。在這個時期,物慾過旺、誘惑過盛、浮躁過多、情義過淡的現象又尤為突出。要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絕不能缺少信仰信念、缺失道德善舉、缺乏情義友愛,必須識得真善美,辨別假惡醜。道德修養不是萬能的,但一個人、一個社會,如果沒有道德底線,很可能跌跟頭甚至墮入深淵。

針對當前一些領域和地方的道德失範,應大力弘揚傳統美德和時代新風,堅定不移開展道德引導、道德教化和道德建設。不知恥者,無所不為。為泯息人性中的假惡醜,應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引導人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自古中國知識分子們都有宏偉理想,“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關鍵是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的問題,從青少年抓起,讓他們“照好人生的鏡子”。

官德乃為官之本、成事之基礎。“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常修為政之德,做到以德正風、以德塑形、以德立身、以德立威。

在新的形勢下,德治必須繼承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並與時俱進地賦予新的時代內涵;必須總結借鑑過去的經驗教訓,並準確找到新的表達形式;必須堅持以往行之有效的辦法,並不斷指明新的實施路徑,切實實現新的治理成效。

——回良玉《九樂集》第一篇(中國言實出版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