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洲縣三川口墕頭酸棗樹的傳說

在子洲縣三川口鎮墕頭村皇天山海拔1124米的山坡上,有一株2000多年的酸棗樹,樹高12米,胸圍1.37米,冠幅4米。2002年的時候,當地政府掛牌寫道:“幾千年酸棗樹,真乃人間奇蹟。”為什麼這樣寫呢?說來,還有一段悠久的故事。

子洲縣三川口墕頭酸棗樹的傳說

相傳,在很早很早以前,陝北地區山高林密,野生動物特別多。居住在山林邊的人們,擇水而居,向陽群建,生活過的有滋有味。這一年,不知從那兒來了兩隻猛虎,才三天兩夜,就叼走了四隻羊,咬死了三頭牛,咬傷了兩個人,怕得家家戶戶關門閉窗,不敢出門,更不要說趕牛羊上山放牧,抽時間進山打獵了。

這一日清晨,正在大家商量對策時,沿著大道走來一位姑娘,到了村邊酸棗樹林後,將隨身攜帶的鋼叉往酸棗樹上一立,便向人們打問起猛虎的事來了。大家起先不知何故,當得知姑娘是為了護民除害後,便一口氣將自己知道的情況全部告訴,雖然心裡也為姑娘擔心,但還是希望能早日將猛虎趕跑生活正常。

姑娘瞭解情況之後,只見她向酸棗樹拜了三拜,然後便向密林走去。很快,遇到的第一隻猛虎被姑娘打死了。遺憾的是,在同猛虎搏鬥時,所用鋼叉也斷成了兩節。為了去取新的鋼叉,也為了更好地消滅第二隻猛虎,姑娘便拿著半節鋼叉,準備下山後第二天再來尋找另外一隻猛虎。

誰知姑娘剛轉了個灣,忽然感到一股狂風颳來,隨著一聲虎嘯,另外一隻猛虎突然出現在離她兩丈遠的地方,兩眼射出綠光,張著血盆大口,額上的斑紋現出了一個明顯的“王”字,猛地向姑娘撲來。姑娘縱身一躍,猛虎撲了個空,姑娘見虎即將落地,趁勢將手中半節鋼叉對準虎頭擲去。誰知猛虎來了個落地猛掉頭,那鋼叉順著老虎的耳朵飛了過去。只見猛虎轉過身,又一次向姑娘撲來。姑娘見老虎來勢更猛,地面扁窄不好脫身,便在老虎撲來之時,翻身一躍,緊緊抱住老虎的脖子,將身子貼在老虎的脊樑上,兩手死死地掐住老虎的脖子使勁用力,掐呀掐呀,掐得老虎疼痛難忍,拼命甩動,想甩掉姑娘,可姑娘就是貼著不鬆手,不大一會,猛虎滾動起來,一起滾下了百丈高崖。

卻說村民們當晚不見姑娘返回,第二天天剛亮,族長便招呼人們一起上山去尋找。找呀找,他們在山坡上看見了一隻猛虎。在樹林中看到了丟棄的鋼叉,同時也看到了翻滾的痕跡,順著尋找,終於在懸崖峭壁的溝底下,找到了第二隻猛虎,可姑娘呢,卻不見蹤影。

也就在這一天晚上,族長作了一個夢,夢見姑娘感謝村民們尋找她。並說:不用找了,老虎已全部打死,她回后土去了。

早晨起來,族長將晚上的夢講給大家,村民們紛紛讚歎,有讀過書的人說:這敢不是主宰大地山川的后土娘娘下凡,專門為咱們除害來了。大家一致說是。於是,為了紀念姑娘,便在姑娘立鋼叉的酸棗樹上繫上了花紅,在參拜的酸棗樹前立了牌位,開始燒香供奉,感謝娘娘的除害之功。

隨著時間的推移,村裡的人覺得這樣下去有些對娘娘不恭,於是便合社公議捐資捐物,在酸棗樹林的上方山坡修建了一座娘娘廟,在酸棗樹林的下方修建了樂樓。每年春天的三月初八,在唱社戲以表示對娘娘的感激之恩時,總要在酸棗樹上掛上花紅,期盼神樹保佑村民四季平安。每年秋天,村民們還要吃上幾顆酸棗樹上的酸棗,以求消災免難,萬事大吉。

多少年過去了,原來茂密的酸棗林,逐漸在減少,但到了20世紀50年代,依然有8株留存,可如今,已經成了孤零零的一株。好在娘娘廟基本完好的保存了下來,每年供奉娘娘的習俗也基本完好的繼承了下來。廟院內,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九月的鑄鐘上,依然保留有“米脂縣雙泉裡三甲閻家墕 重修后土娘娘廟正堂”的字樣;清咸豐、光緒年的碑文上,依然有“我米邑墕頭 舊建皇天后土娘娘廟”的記載。子洲縣人民政府為了更好地保護,於2009年6月10日,公佈娘娘廟包括酸棗樹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來源 | 欒世宏的博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