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鬥》:青春稚嫩,手無寸鐵,但姿態你可以自己做決定

終評|《青春鬥》:青春稚嫩,手無寸鐵,但姿態你可以自己做決定

作者|唐小仙兒

青春,要麼是故事,要麼是事故。成功難了點,成長可以有。

昨晚,《青春鬥》收官。導演趙寶剛給女主向真安排了一段自我解構式的長臺詞,總結了一下這位近年來青春劇當中的“非典型性女主”畢業後的血淚史。這份橫衝直撞的率真與勇猛,經歷了為期六年四處漏風的奮鬥之後,終於出落成了飽含經驗的自信和自省。

“大家好,我叫向真,今年二十八歲,畢業於北方師範大學歷史系,大四的時候,我和同學開了一家圖書策劃公司,但是失敗了。後來,我又去了時尚雜誌社做前臺,後來又當了助理編輯,不過做得也不怎麼樣。所以我就開始自己創業,做了一款名叫糾糾的社交軟件,雖然後來被收購了,但我沒賺什麼錢。我畢業六年了,一直都在失敗,但我卻做了很多年輕人不敢想也不敢去做的事,我的能力還有勇氣,都得到了很大的鍛鍊。我雖然沒有成功,但我成長了。我有能力,有自信,能夠勝任任何我想做的工作,所以請貴公司給我一個機會,謝謝。”

無論同年齡段的人對這段話有沒有共鳴,有多少共鳴,想必看了之後都多少會生髮出一些羨慕的情緒。如她所說,勇氣,才氣她都有了,剩下的,是時間的發酵和經驗的累積。


終評|《青春鬥》:青春稚嫩,手無寸鐵,但姿態你可以自己做決定


這段話,有一半屬於向真,一半屬於導演趙寶剛的時代性觀察。執導30年,作為國內持續關注當代都市人生活、展現青年人奮鬥圖景的導演,對年輕人的想法和態度轉變有天然的捕捉力,這一次,他摘選了五個不同個性的女生,用友誼把她們聯結在一起,蒸騰出燦爛的青春之花。

這五個女生,憑什麼出現在《青春鬥》之中?

這姑娘真猛

向真在結局時被劈腿了,又回到了失業+失戀的原點上。回望種種,自認為十分真誠的向真遇見的三個男生似乎都不夠真誠。大學時期依賴的趙聰臨畢業前不告而別,助理律師莊毅理性開始理性分手,最接近高富帥的關山直接來了個峰迴路轉,劈腿。


終評|《青春鬥》:青春稚嫩,手無寸鐵,但姿態你可以自己做決定


大學時期的向真為一段無疾而終的愛情燃燒過,因此沒能及時走出來,留下了後遺症。向真跟第二任莊毅分手前,曾經一本正經的問他,你有沒有非常的特別的真誠的愛過我?莊毅反問,那你有非常的特別的真誠的愛過我嗎?向真回答,我想有,可是我沒做到。

向真一直都真誠且坦誠,敢想敢做,男友失蹤後相隔千里去找,工作時認真提交想法寫專欄,對朋友付出熱忱和幫助,一無所有就敢自發創意大膽創業,腦回路不一般。但是,如她所說,很多事情,她都想做但沒做到。

趙導在劇中幾個人物身上分別下了不同劑量的“猛藥”,如果試圖從向真們的身上找到最大公約數的普遍性和共鳴,那並不容易。因為《青春鬥》書寫的並不是大多數人的故事,但若深究起來,時代烙印還是藏在每個人的身上,不可磨滅。


終評|《青春鬥》:青春稚嫩,手無寸鐵,但姿態你可以自己做決定


向真、錢貝貝、丁蘭、于慧、晉小妮,各有各的“猛”,也各有各的“慘”,她們有痛,但更多的是痛快,她們可以迷茫,可以犯傻,但絕不粘連,不沉浸在一種情緒裡來回品味。與“佛”和“喪”都是一毛錢關係都沾不上。

向真崇尚真誠,所以和情感至上的晉小妮一見面就拜了把子,所以從6萬到30萬的借給于慧,但從頭到尾,和向真產生最多互動的其實是招桃花能手錢貝貝,向真既瞭解又不理解的閨蜜。

錢貝貝真誠嗎?除了在學校暗戀沈嚴時沒承認,錢貝貝都是真誠的,她也足夠勇猛,用晉小妮的話來說,就是,“以前光以為向真是惡霸,見到錢貝貝之後才知道誰是惡霸。”她可以上一天班就辭職,3分鐘拒絕一個男生的表白,幾次三番趕好友出家門,連眼都不眨一下。

終評|《青春鬥》:青春稚嫩,手無寸鐵,但姿態你可以自己做決定

終評|《青春鬥》:青春稚嫩,手無寸鐵,但姿態你可以自己做決定

但向真最瞭解錢貝貝,她是嘴硬心軟,人冷心善,刀子嘴說出來的都是不具有殺傷性的真話。所以即使兩人見面就互懟個沒完,錢貝貝嫌棄向真霸道,向真吐槽錢貝貝高冷,但是惡霸相爭,惺惺相惜,倆人幾次分分合合還是分不開。

而楚楚可人的晉小妮則是有指向性的霸道,愛情是開啟她神經質的那個按鈕,從熱戀的乾柴烈火,到二人世界中的寸步不離,到家庭生活中的步步緊逼,她可以一路帶著男友做過山車,領略“愛情”不同的味道。一段迅速的兒戲的頭腦發熱的婚姻,從開始到結束僅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


終評|《青春鬥》:青春稚嫩,手無寸鐵,但姿態你可以自己做決定


《青春鬥》給每個人很少的時間感慨遭遇、消化傷害、回味失敗,沒有讓她們停留在原地過久,人物的生活和情感始終在流動。這源於故事的整體調性,導演不愛瞎感慨,姑娘們也沒柔弱無力;也源於友誼給了每個人降落緩衝的力量,是溫柔勸導也好,是當頭棒喝也好,友情讓難過沒有那麼難過。

晉小妮同樣沒太多時間舔舐傷口,但是給兒子起名叫理理,她能在這件事情當中發現理性的重要,這就是成長了。

慫且面對著

她們這麼猛,慫過嗎?

慫過。

丁蘭眼見母親燒掉自己的錄取通知書時,慫了;丁蘭的初戀面高原面對女友和出國留學擇其一時,慫了;向真發現男友趙聰人間蒸發時,慫了;向真慫了可以回老家避風遮雨,暫時逃離現實,丁蘭不行,她只能一頭扎進她不想面對的一切當中。

有的慫是無可奈何,有的慫是避無可避,有的慫的撒嬌耍賴。分量不一樣,但情感是共通的。無助的時候,誰都想慫一慫,讓自己鬆一鬆。

錢貝貝在學校裡暗戀沈嚴的時候,沈嚴上進,在一起也是因為這種上進吸引了她,分手的時候,沈嚴依然那麼上進,丟下錢貝貝去了美國。兩人的三觀不合,目標也不一致,註定是兩條僅能交叉一次的平行線。沈嚴渴望成功,向真和于慧也渴望,沈嚴有能力,但他沒有于慧臉皮厚,豁得開,也沒有向真禁得起失敗的打擊,心胸不夠寬廣。


終評|《青春鬥》:青春稚嫩,手無寸鐵,但姿態你可以自己做決定


當然,她們都有各自的短板。比同齡人更成熟社會的于慧在結局時為自己的急於求成吃了大虧。而向真和沈嚴一樣,在公司裡有能力沒態度,對人事問題是個小白,需要歷練。“能力”通過個人摸索和經驗可以獲得,但“態度”往往需要一生時間去修行,協調人事更加是個技術活。這也畢業後向真應聘工作時頻頻碰壁的原因:態度不夠卻不自知。

剛畢業時的向真曾對應聘不上工作百思不得其解,自己差在哪了?大結局裡,創業失敗的向真再次回到了應聘桌前,述說自己畢業六年的經歷,這時的坦誠有了力量。


終評|《青春鬥》:青春稚嫩,手無寸鐵,但姿態你可以自己做決定


在趙寶剛的劇中,如此之多的暴露人物短板,可以說是第一次,但若看下去,會發現這些都是真實可依的。是《青春鬥》有意為之。導演讓所有人物再無保護狀態下面對世間情、人間事,又在關鍵時刻給了她們力挽狂瀾的好運,這是希望年輕人可以真的明白,去接受然後解決。

還能再作一點嗎

向真母親在向真消沉時期逼迫她重返北京奮鬥,這在談“北漂”色變的大多數家長中間實屬罕見。錢貝貝多次辭職後可以在老爸的安排下直接進入銀行工作,這是這代人所擁有的家庭後盾,是不愁吃穿的開明家庭給了她們任性和作的底氣。

在聚會中,向母對錢貝貝、晉小妮、于慧、金鑫分別有過點評:錢貝貝面冷心熱招桃花,晉小妮感情至上戀愛腦,于慧有才但急迫,金鑫人好多情種。這些在後面都一一驗證了。她們出色,顏值高,但都為自己的短板或特質絆過跤,買過單。


終評|《青春鬥》:青春稚嫩,手無寸鐵,但姿態你可以自己做決定


說到作,學霸丁蘭是最不作的,不僅不作,她還格外堅忍。

畢業之後,丁蘭的境況急轉直下,家庭似座大山擋在面前,金手指還沒開就頻頻需要向現實低頭了,先是考上了慕尼黑大學卻沒能去唸,緊接著與男友分手,父親生病需要重金…丁蘭回到家鄉小城市做一個靠關係進去的小職員,心灰意冷,倍受打擊。丁母一句:你除了會考試還會什麼?讓多少觀眾揪心。

在母親燒掉錄取通知書的一刻,丁蘭只掉了兩滴眼淚,但後來丁蘭一個人支撐起家庭開銷之後,母親的一句勸說卻讓曾經的乖乖女掀了桌子。那個時候,哲學系高材生丁蘭正在辛苦地打兩份工養家。

終評|《青春鬥》:青春稚嫩,手無寸鐵,但姿態你可以自己做決定

曾經強勢的丁母再不像當年一樣對丁蘭的事情簡單粗暴的干預,下武斷的結論,有時也會沉默,聽從,她從更大的難題當中解脫出來,換上女兒來擔任自己曾經的角色。

代際權利是什麼時候開始交替的?是承擔更多責任的那一方主動背上更沉重的膽子、解決了更大麻煩的那一刻開始的。為家人託底是種底氣,甭管這個底是金築的,鐵打的還是紙糊的。

大家都有不安分的心,相比於向真、于慧和晉小妮,丁蘭先她們一步成長了,就是因為“責任”。

向真第一次創業未果時感慨自己的錢打了水漂,心疼自己尚且不夠,無心管那些更缺錢的入局者,對他們的討債擺出強硬姿態;向真第二次創業,公司被收購之後她先顧了投資方、合夥人,最後給自己留下最少的5萬塊錢。她也明白了責任。


終評|《青春鬥》:青春稚嫩,手無寸鐵,但姿態你可以自己做決定


從故事開端的提出問題,到故事結尾解決問題,38集的時長,我們看到了五個人的成長,看到了這中間曲曲折折的人生風雨。人間有無慾無求的易滿足者,就有不瘋魔不成活的躁動分子,有生來成熟的老靈魂,就有橫衝直撞的年輕人。

青春熱血的荷爾蒙和過剩的精力往何處安放?有一顆活蹦亂跳的不安分的心臟,再加上一點激情、才氣和傲氣,就不可能停止折騰,停止作下去。

沒有在深夜痛哭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被保護的太好的年輕人是一隻張牙舞爪的小貓。沒有面對問題的勇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仍舊放不下心心念唸的追求。這是《青春鬥》提出的問題,是導演對這個時代年輕人深入肌理的觀察和提醒。

何為“青春鬥”?趙寶剛說,青春就是與負能量鬥,與人性鬥,與自己的弱點鬥。

生活永遠不會對你放下屠刀,躲得了一時,躲不過一世。

《青春鬥》的態度很明確,既然人生就是要不斷地面對麻煩、解決麻煩,那不如我自己先動手,何必被動等著生活先對我下手呢?這是“青春就要去鬥”的意義。


終評|《青春鬥》:青春稚嫩,手無寸鐵,但姿態你可以自己做決定


青春稚嫩,手無寸鐵,但姿態你可以自己做決定。作也好,鬥也好,懟也好,狂也好,怎麼折騰都好,得有收拾自己爛攤子的本事。最後,是磨掉稜角之後長大成人。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