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出臺電動車新國標,光限重量、限速度,能從根本上解決道路交通安全嗎?

60953443112


不管新國標還是老國標,都是治標不治本,任何一個國家對交通管理都是疏而非堵,時速25公里,全車重量(含電池)不超過55公斤…請問45V電池有多少公斤?相信大家見過風力比較大時,街邊停著的電動車吹倒的有多少(記住這是在靜止狀態下)?如果騎行呢?又會吹倒騎車人多少?特別是女士。別城市交通亂七八糟就怪電動車,但也絕不否認電動車有一定的因素,真正騎車上班的他們根本違章不起,扣車時和交警講好話求高抬貴手,然後開罰單今天上班鐵定遲到,然後參加半天學習,然後排期站交通崗,然後去扣車的地方拓車架號碼,然後去交警隊開放車單,然後去扣車的地方領車,不請三天假根本玩不轉。電動車違章最多的是1、非法營運載客的,2、送餐的,3、送快遞的,4、送桶裝水的,5、送煤氣的,6、收廢品的,7、環衛工騎電動車後面掛個垃圾車還逆的,8、老年代步車。然而汽車還要如何給城市添亂?瞎變道的,轉彎不打方向燈,加塞的,強行超車轉彎、變道,開車打手機慢慢開的、佔道非機動車道行駛和停車的……然後就共享單車、共享電動車這個公害,到處亂停亂放,街邊,馬路上走到哪都可以見到這禍害。還有一大亂源就是行人,人行道不走,非走非機動車道,邊走邊玩手機,耳朵上還要塞個耳機,不管紅燈綠燈過馬路從來不抬頭,任你如何鳴喇叭,他們都置之不理,請問有幾個把行人撞了的是電動車撞的?治理電動車了不要去論什麼標準,1,所有電動車只能搭載12歲以下兒童,2,不管是駕駛人還是12歲以下兒童都必須戴國家認定的安全頭盔,3,對所有電動車必須實名制上牌,非本市戶口一律不上牌,4,對所有上牌電動車有兩次的違章罰款頂格(一千或以上)的機會,第三次違章當場銷燬並上中國人民銀行徵信記錄,5,對沒有牌照的抓到後當場銷燬同樣上徵信記錄,6,嚴禁60歲以上老人騎車上路,7,對佔用非動車道的車輛嚴格處罰(特種車輛除外),8,懸賞市民拍違章車輛經查屬實給予獎勵。9,對電動車使用套牌、假牌,當場銷燬外並追究騎車人刑事責任。大家看看如果這樣做城市交通還會亂嗎???


清風竹影1988


騎著國標車就安全了,也不會堵車了!這個結局應該是雙輸的…!事實上非旦不安全,也一樣會堵車,而且還勞民傷財呀。大家又要去換車,折騰一通下來,大部分人又是浪費錢不說還不方便,想買汽車又沒必要,也可能養不起。坐公交車也不方便,不少二,三線城市的公交規劃是不合理的,先天性歷史遺留問題了。之前不少超標車已上牌了,交警部門也大忙了一段時間,連派出所都去支援搞車上牌了,好不容易辦妥了就又要親手把自己辦過牌的電動車所謂的(超標車)抓起來取消…?然後再又上一大堆的新國標車牌。想必交警叔叔的工作量也是巨大的,夠嗆了吧!一圈下來新國標是不受待見的,也解決不了交通壓力現狀。這弄的裡外不是人呀!我想問題其實在於加強管理,重罰之下,不管是電動車還是汽車都是會老老實實的遵守交通規則的。只要責任到人,天下沒有管不好的事!




金虎49119646


新電動車的標準限速25公里,車總質重量為55公斤(含電池)車距前軸與後軸不超過1.3米,電池不大於48ⅴ,必須有腳踏板只是這樣的一個標準就配稱國標?在機械或動力世界通用國標認可的前提下通稱國標!所為的國標幾個專家湊在一起胡亂編了幾個限制條款,以為能從根本上解決電動車危險?答案是否的不能。

一、沒強調電動車各項指標的安全性,車燈亮度車架耐磨強度,車胎抗壓強度,電池續航能力。

二、控制時速25公里過紅綠燈起步慢,影響自身安全還影響其他機動車,電動車上市幾十年隨著技術的不斷更新,越來越多的百姓所喜愛,企業給國家創造了財富也給廣大百姓帶來了方便,山區小車去不了的電動車或麼託車也可以去。

三、沒規定電動電的穩定性!和整車的質量標準,上坡突然沒電是不安全的最大隱患。

四、電動車出現事故常有發生,很多事故是人為的主要原因撞紅燈,行人橫過馬路根本不看車,小轎車撞了人一般都會怪在電動車身上。

五、加強國民全面交通法宣傳教育、不管是車輛行人違反交規從嚴從重懲罰,我也會騎車開車或步行,法中有我心中有法。

六、限速不是最好手段,強調電動車的起停靈活,剎停舜時,不搶速不走s型,從實際出發宜輸導不宜堵,人人都食人間煙火不要空口吼空話不切實際。


春蠶吐絲方能靜


治標不治本。想法是美好的,我對電動車實行國標,進行了限制,但是現實是殘酷的,不要一發生跟電動車有關的交通事故,就把責任全部推到電動車身上,騎車的人呢?不知道誰曾經說過,武器是否先進不重要,關鍵是使用它的人,這句話用在電動車身上也頗為貼切,固然,電動車速度過快,容易發生車禍,但是電動車高速化也是因為有了市場的需求才產生的,電壓從24伏到現在的72伏甚至更大,電機功率也越來越大,速度就越來越快,我記得才買電動車的時候是24伏的一輛自行車樣的電動車,速度也僅比自行車快不了多少,只是比自行車省點力氣。國家出臺了國標限制電動車,但是對騎車的人呢,男女老少都在騎電動車,年齡各層次的都有,而往往發生車禍的都是一切不遵守交通規則的人,闖紅燈,在機動車道上騎行,要想治本,就必須一方面要加強交通法規的宣傳,這在我國是非常非常欠缺的,幾乎交通規則的宣傳是沒有的,或者走走過場,另一方面要加大違法成本,交通違法了,重罰,讓違法的人不敢違法。所以說,限制電動車不如展開制本的工作。


孤峰之狼


我一直堅持區分自行車目前有兩種,腳踏自行車和電動自行車。這是兩種概念,不要混淆。腳踏的就是靠人力前行,前者在我們國家七八十年代一直到八九十年代一直是國民的主要代步工具。雖然輕便,但速度慢,適應不了發展需求。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展,慢慢由電動的取代了腳踏的。這是自然發展的規律,這段發展歷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問題是頒佈的電動自行車新國標,完全脫離了實際,混淆了人工和電動的制動模式,強行將己經淘汰的人工制動塞進電動的,還美其名曰說是為了安全,這是科技的倒退,觀念的倒退,時代進步上的倒退!憑几個所謂的專家,閉門造車,就可以左右底層千千萬萬百姓的出行工貝,這也是國家行政治理上的倒退!

還是那句話,自行車分腳踏的和電動的,腳踏的靠人力,電動的靠電力,請不要混雜。希望隨著科技的進一步發展,能夠將我們老百姓賴以生存的出行工具進一步人性化,安全化,方便化!


志氣強大1120388


電動車新國標,或許能有限減少道路交通事故,但是從根本上來講,並不在電動車本身,而在於對騎行者的交通安全意識教育,和整治交通違章處罰上下功夫。為什麼這樣說呢,下面我結合一個事例來講一講。

大家都清楚連雲港這個城市,自從近兩年對交通違章新規的實施以來,不管是機動車,還是電動車交通違章現象明顯減少,並且出現了城市交通新景象。如在人行橫道前,機動車必須要等待路人通行,包括電動車也一樣,車讓人屬於主動禮讓為先,這樣就減少了交通意外事故的發生。

為什麼連雲港並沒有從解決電動車重量和限速著手,而從根本上改善了交通安全問題呢,其實恰運用的是逆向思維,即優先考慮從下重手懲罰違章者,不管是機動車,還是電動車,亦或是行人。誰違反交通規則,懲罰直接兌現。

因此,對於電動車管理出臺新國標,只能治標,而不能治本。只有加強道路交通安全意識教育,加重對不遵守交通規則的懲罰力度,從根本上讓人們在出行時顧忌到一旦違規後果的嚴重性,才能自覺遵守交通規則,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


寒石冷月


題主您好! 這個問題的答案明顯是否定的,就好比是因噎廢食,搞錯了主要矛盾,電動車道路安全,到底是車的錯還是人的錯呢? 毫無疑問:根本原因還是人的問題,不遵守交通規則,同時也缺乏相應的安全教育。

據統計,每年因為意外導致死亡的人數高達300萬以上,很多情況是,這些的安全意識淡泊,有走路摔死的,有溜冰撞死的,還有下河游泳淹死的,難道說,為了提高安全性,降低事故發生,不讓老百姓走路,河水太深,不利於安全,要把河水抽乾才安全,顯然這都是不成立的,哪怕電動自行車的重量低於55公斤,時速25km/h以下,車子做的更小,也會有人鋌而走險,不遵守交通法規而導致事故的發生。安全性好不好與交通工具的大小,尺寸,快慢都沒有太大的關係,根本上還是人的原因。

主要做好以下幾個點:

1.不要執著於電動自行車的外觀,重量怎麼樣,而重點應該在產品製作的安全性上多花功夫,避免假冒偽劣的產品流入市場,保證產品的質量和工藝。加大生產段的規範和管理。

2.重點應該放在人的安全意識教育的培訓上,從小就要把電動自行車安全教育知識寫入課本,並作為期末的考核項目,同時駕駛人在上路前應取得相應的交通法規常識考核。

3.加大對電動自行車違法人的處罰力度,提升其違法的成本,電動車跟汽車一樣施行掛牌登記,電子探頭可以拍的到,同時汽車同等的處罰力度。


車圈說車


限制電動車根本不能治理城市交通擁堵和減少交通事故,城市交通擁堵的主要製造者是小汽車太多了,現在城市裡的非機動車道只有二三米寬同樣暢通無阻,而機動車道十多米二三十米寬經常堵車,假如沒有隔離欄,這些小汽車就會佔用非機動車道,把非機動車道也堵上。所以不要把交通擁堵和交通事故的起因甩鍋給電動車。真正在馬路上橫衝直撞的是那些小汽車,高速公路上有沒有電動車,事故同樣那麼多,難道電動車飛到高速公路上肇事後又飛回去了。

電動車是弱勢群體的出行方式,要規範電動車的行為,禁止電動車是萬萬不能的。

同樣對那些違規違法的小汽車要加大處罰力度,不能動不動什麼人性化執法,這樣會從容那些違規違法的小汽車主。要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從嚴,從根本上治理城市交通擁堵和交通事故的發生。


無敵追風A


我們分析的再好,說的再有理“沒有專家"一拍腦袋說出來的話好使,大都知道不管汽車也好,摩托車也好重量越大穩定性越好,可是現卻限定車55公斤以下,速度25㎞/h以下請“專家”老爺們你們騎過車嗎?,有專家還說不行坐公交專家老爺們你們可知道有地方還不通公交呢?就拿我上班的方來說有公交沒有,但是一個小時一個班次晚18:00時後就沒車了,在我眼裡你們就那歷史上說出“何不吃肉粥"的晉惠帝沒什麼二樣,在你們眼裡所有問題都是車的問題,但在我這群百姓眼中所有的問題都是人的問題


苗欣雨66780575


先不說電動車怎麼樣,有些人走路都不去看路,而是看手機,有一次,我看見一個人就是這樣在我的車子旁邊過馬路,我趕緊停車,結果,兩秒鐘以後,他還是爬在我車頭上了,然後靦腆的笑了笑,離開了。這樣的人,如果讓他推一個嬰兒車,照樣會鑽到汽車底下去的,會掉河裡去。所以,根本原因不是車的問題,而是人的問題,優勝劣汰,永遠是一個真理,這就是很多人意外死亡的原因。不是有一個視頻是這樣的,一大幫人在河灘裡嬉戲,結果,發洪水了,其他人都趕緊跑到幾步遠的河邊,有五個人選擇了站在一塊大石頭上,結果,水越來越大,這五個人就幾分鐘時間,漂到了另一個世界。他們跑的慢嗎?不是的,他們五個人後面還有人慢慢的跑到了河邊,卻相安無事。所以,有時候就是一念之差害死了自己。家長要經常教育孩子,在方方面面都要注意安全,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就很少出事。現在很多家長小時候都沒有受到父母的安全教育,所以,下一代出事的概率更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