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的大阪師團,真的是窩囊廢師團嗎?

66的娃娃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當然不是了。

第4師團是日軍常備17個甲種師團之一,是幾百萬日軍中戰鬥力最強的部隊之一。

其實有個很簡單的邏輯。

日軍歷史上,曾經裁撤過一批甲種師團。

如果第4師團真的戰鬥力較弱,那麼早就應該裁撤了。

事實上,第4師團不僅僅始終保持在日軍最強的17個常設師團中,還是日軍最初建立的6大師團之一。

在日軍最初的西南戰爭中,第4師團的前身同西鄉隆盛的武士集團血戰,甚至展開激烈肉搏。眾所周知,西鄉隆盛部下那些武士,都是兇狠善戰的人。而且同電影上不同,這些武士也是拿著先進的火器作戰的,並不是只是揮刀和射箭。


西南戰爭以後,第4師團先是參加了甲午戰爭,從遼東半島強行登陸,隨後又參加了日俄戰爭。


在日俄戰爭中,第4師團表現非常優秀。第一戰,該師團就奇襲佔領金州城,攻破俄軍南山陣地,立下頭功。

隨後第4師團參加了遼陽、沙河、奉天會戰,從沒有較大失敗。

但是,日俄戰爭中,也體現了第4師團與眾不同的地方。

第4師團的編組第是大阪,這是日本最為繁華富裕的城市之一。

師團的兵員很多是大阪的城市人,不像其他師團多是鄉下土包子。

所以,在日俄戰爭中,頗有些日軍執行萬歲衝鋒那種盲幹,用人肉去對抗俄軍的重機槍,結果只是留下累累屍體而已。

相反,第4師團上下幾乎不蠻幹,極少進行無畏的攻擊。即便攻擊時,第4師團也儘量減少不必要的傷亡。

現在看來,第4師團的作戰方式更像美軍,強調依靠依靠戰術和火力取勝,不會動輒決死衝鋒。

事實證明,第4師團的傷亡率最低,戰績也不錯。雖然算不上最好的師團,至少第4師團也是甲種師團的中流。

一種說法是,畢竟是大城市的人,第4師團官兵通常見多識廣,不容易被隨便洗腦。同時,由於生活普遍要富裕一些,他們比較嚮往和平安逸的生活,有厭戰情緒,希望早點結束戰爭,也不希望同其他師團官兵一樣“為天皇陛下死在戰場上”。

同時,第4師團的城市兵們多瞧不起其他師團的戰友,認為他們都是“土包子”“頭腦一根筋的笨蛋”“只適合做消耗品”。

由此,第4師團官兵引起很多日軍戰友的不滿。日軍中,流傳著很多關於大阪師團的段子。

隨後的第4師團還是我行我素,但戰績也是不錯。

抗戰中,第4師團參加過一系列戰役,沒有吃過什麼虧。

它曾經在第2次長沙會戰,同國軍190師交手。

190師是後來方先覺第10軍的主幹,戰鬥力很厲害。

但第4師團以泰山壓頂的勢頭,迅速打敗了190師,後者甚至出現潰散的情況。

可見,第190師這樣國軍一流部隊,尚且不是第4師團的對手。

有人說,國軍裝備差,不能說明什麼。

那麼我們再看。

1942年,第4師團被編入南方軍,去菲律賓參加了對巴丹半島美軍的攻擊。

第4師團勢如破竹,銳不可當,2周內擊潰美軍,攻佔了號稱至少固守1年的美軍巴丹要塞,俘虜大量美軍

隨後,第4師團只用1天就打破了科雷吉多爾要塞。

這裡的9萬美菲聯軍不是傷亡,就是被俘。隨後出現了著名的巴丹死亡行軍,被折磨死亡4萬多美菲聯軍士兵,佔被俘人數一半還多。

隨後第4師團的運氣很好,它先是被調到印尼駐守,但盟軍並沒有攻打印尼。

隨後,第4師團由被調到泰國,準備防備緬甸的英軍攻擊。

然而,英軍還沒有來得及攻擊泰國,日本就宣佈投降了。

所以,戰爭後期,第4師團其實沒有參戰。


事實證明,第4師團的戰鬥力絲毫不弱,曾經擊敗過俄軍、國軍、美軍。

這種部隊實力如果也算弱?還有誰更強?

為什麼會有對第4師團的所謂窩囊廢師團的說法,主要來自於日本軍事小說家關幸輔的文章《皇軍第一窩囊廢師團》。

但關幸輔只是小說家,他沒有說自己寫的是歷史,只是客觀記錄了一些流傳在日軍種關於第4師團的段子。

其實稍加分析,關幸輔的段子絕大部分都是無稽之談。段子提到的很多戰鬥,其實第4師團根本就沒有參加過,也不是參戰的部隊。

其實早在關幸輔寫這篇文章以後,就有日本專門的軍史專家寫文,將文章內容一一駁斥。日本軍史專家認為:沒有證據表明第4師團窩囊、懦弱,反而通過客觀的戰例可以證明這個師團戰鬥力很強。只是,第4師團有不蠻幹的傳統。可以這麼說,大阪人是會用腦子戰鬥的軍隊,如果發現沒有勝機他們就不會勉強從事,而是退回去尋找下一次勝機。

關幸輔的文章只是作為段子娛樂,所以沒什麼了不起的。

關鍵在於,有些人把關幸輔翻譯以後卻當做真實歷史,這就無語了。


薩沙


二戰時期,受軍國主義思想的影響,日軍在作戰時表現得非常兇狠殘暴,但事事都會有例外,日軍中同樣也有特例。日軍第四師團號稱“皇軍中第一窩囊廢師團”,它一打仗就生病,一出征就掉隊的作風一時間成為了戰場上的笑談,與意大利人在非洲的表現相比絲毫不落下風。



第四師團是日軍在二戰前組建的17個常備師團之一,屬於日軍的甲種師團。甲種師團是日軍最先組建的部隊,裝備最為精良,是日軍的精銳部隊。第四師團組建於日本大阪,兵源也主要由大阪本地的菜販和小商人組成,所以第四師團又被稱為大阪師團。由於士兵大多是小商販出身,商人的精明和狡黠也隨之帶到了部隊,因此在每次打仗前他們都會認真計算一下得失。第四師團的士兵從來不會像其他日軍那樣不計後果,他們甚至還制訂了一個“三不要”原則,即“無謂的犧牲不要付出”、“不合理的戰鬥不要參加”、“窮途的敵軍不要追擊”,於是大阪師團養成了“能不打就不打”的好習慣。儘管如此,這並不代表大阪師團真的不行。



在第二次長沙會戰中,第四師團就擊潰了中國守軍第10軍,並攻入長沙城。第10軍是中央軍的精銳部隊,有著"泰山軍"的美譽,能擊敗第10軍這說明第四師團並不是真的窩囊廢。而且在太平洋戰場上第四師團同樣擁有良好表現,科雷吉多-巴丹戰役就是第四師團的經典之戰。當時美菲聯軍集結了十三萬人,又儲備了大量的武器彈藥等物資,以此堅守巴丹完全不成問題。果然,日軍第16師團足足打了一個多月,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也沒有取得進展。第四師團接替第十六師團後,經過縝密的偵查,確定了美軍的火力點,隨後通過精準的炮擊將美軍火力點一舉端掉。最終第四師團僅用一個多星期就攻下了巴丹要塞,取得了殲敵5000餘人,俘虜7萬美菲聯軍的戰績,而自身僅有600餘人傷亡。在進攻科雷吉多要塞時,第四師團更是隻用一晚上就攻佔了這座美軍重點打造的要塞。



從種種表現來看,第四師團不但有著兇悍的戰鬥力,還有著精確的戰場分析與計算能力。而且第四師團還很善於捕捉戰機,而不會做無謂的犧牲。如今日本自衛隊中仍然保留著第四師團的番號,這也說明第四師團根本不是所謂的窩囊廢。


瞭解更多軍事資訊,請關注戰情解碼!

戰情解碼


事實上,第4師團不僅僅始終保持在日軍最強的17個常設師團中,還是日軍最初建立的6大甲級師團之一,因為絕大部分的士兵都來自大阪,所以稱其為大阪師團。不過相比於打仗,大阪人更擅長於做生意吧,虧本的買賣他們是不會做的,所以在日本投降之後,大阪師團是建制保存最完好的師團之一,也是日本戰後最早富裕起來的一批人


顧小悅


可能因市民組成,文化程度高,不好忽悠,中國也有這麼一支隊伍,宋子文的稅警總團,主要江浙子弟組成,內戰時被紅十軍團選定優先打擊目標,武器好戰鬥力成渣,但到緬甸他們明白為什麼打杖後,改編成的新三十八師戰鬥力頗為頑強,師長孫立人驕傲的說:本師為國軍主力師中唯一沒有督戰隊的


海之歌2018


大板師團最主要的原因是。能不打仗最好不戰鬥。也不爭強好勝。也不能說他沒有戰鬥力。能推的儘量推。能拖延時間的也是拖。所以最後二戰結束了。本師團建制齊全。個個是身壯體肥。裝備齊全滿員。被美國人公認熱愛和平師團獎壯。


花王花司令


此師團由大阪商人組成,不接受天皇洗腦那一套。老子家裡有妻子兒女商店家產,死了歸誰?也可能沒有認真習武,更根本地是厭倦戰爭。上戰場本就勉強,一聽槍響就後退。


王祖蔭1


第四師團又名大阪師團、“商販師團”,編組地:大阪。是日軍在二戰爆發前17個常備師團之一,是陸軍的甲種師團。但根據日本軍事歷史學家關幸輔,它的實際戰鬥能力不高。實際上,這也是相對而言的


漫不經心看視頻


他們不是菜。其實。他們是戰後混的最好的一些人。價值觀不一樣。他們是日軍長備師團挺強的


戰爭男孩0706


大阪師團是正規的甲種師團,戰鬥力一點都不差。但是大阪人的性格確實是商人的性格,比起其他死板的師團來要靈活的多。至於網上的那些段子,各種渠道都有過闢謠,權當茶餘飯後的談資罷了。


青島海湛773


日本的精髓:武士道精神,捍衛天皇,恰恰觸犯人性,效忠。對於那段歷史,他們有著無法磨滅的罪惡,從他們身上我們要汲取教訓,我們要對任何人、團體,忠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