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白帝城託孤其實是給諸葛亮擺的鴻門宴,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有人說,白帝城託孤其實是給諸葛亮擺的鴻門宴,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在《三國演義》裡說到,劉備為關羽報仇心切,不顧趙子龍和諸葛亮的勸阻,硬是要出兵討伐東吳。結果在夷陵之戰中,被陸遜火燒連營,大敗而逃,一直逃到了白帝城。

有人說,白帝城託孤其實是給諸葛亮擺的鴻門宴,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遠在成都的諸葛亮一接到戰敗的消息,仰天嘆道:“如果主公聽從我的建議,延遲伐吳,又怎麼會得到這個下場呢!如果法正還在世的話,他肯定可以說服主公不要發兵的。可惜我的能力不如法正啊!”

諸葛亮一眾文臣在成都焦急地等待劉備回來,卻等到了劉備病重的消息,要大臣們到白帝城見劉備最後一面。

有人說,白帝城託孤其實是給諸葛亮擺的鴻門宴,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諸葛亮馬上安排好劉禪主持成都政務,自己帶著劉備另外兩個兒子劉永和劉裡趕往白帝城。

劉備一看到諸葛亮,不出意料,馬上淚流滿面,握著諸葛亮的手說道:“後悔當初我不聽從丞相和子龍的勸告,倉促發兵,導致如今大敗的結果。我恐怕是命不久矣,特地找丞相等一眾大臣過來,有要事相托。”

諸葛亮和眾大臣也哭著跪下,眾人說道:“陛下,如果有什麼話就儘管說吧,臣等洗耳恭聽。”

劉備邊嘆氣邊哭著說:“你的才能勝過曹丕十倍,一定能安邦定國、實現天下統一。如果太子劉禪值得輔助,你就輔助他;如果他不值得輔助,你可以取而代之。”

諸葛亮聽到這裡,馬上痛哭說到:“臣當效忠主上,竭盡股肱之力,輔助幼主,至死不渝!”

聽到諸葛亮的誓言,劉備的心安定下來了,對著兩個兒子劉永和劉理說:“你們一定要記住我的遺言,我死之後,你們三個人對待丞相,要像對待父親一樣,如果有所怠慢,你們就是犯了不孝之罪。”說完,劉備就病死在白帝城。

有人說,白帝城託孤其實是給諸葛亮擺的鴻門宴,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以上是三國演義裡對白帝城託孤的描述。但是真實情形是這樣的嗎?作者查閱了一些關於三國的野史,發現白帝城託孤一幕其實還有一些故事沒說清楚。

根據野史記載,劉備兵敗逃回白帝城之後,知道自己時日不多,就找來自己最信任的趙子龍商量後事。趙子龍可以說是劉備最信任的人,一直留在自己身邊保護自己。所以大家也知道,趙子龍的戰功,其實比不上蜀國的其他將領,那是因為劉備捨不得用趙子龍,一直留他在身邊作為貼身保鏢。

有人說,白帝城託孤其實是給諸葛亮擺的鴻門宴,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劉備跟趙子龍說:“我的時日不多了,想跟你談談託孤的事情。你覺得諸葛亮怎麼樣呢?”

趙子龍說:“丞相有經天緯地之才,在隆中龍中未出茅廬,就已經知道天下三分。而且跟主公一起南征北戰,為創立蜀漢政權功高至偉。可以說一片赤膽忠心,主公應該可以信任丞相。”

劉備嘆氣道:“我當然知道孔明先生足智多謀。我就是害怕,我死去之後,兒子劉禪繼位,他的能力不足,恐怕難以讓孔明先生臣服。”

趙子龍馬上說:“主公,你是害怕丞相有謀反之心嗎?”

劉備說:“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事情,就發生在眼前,不得不防啊!”

趙雲心生一計,建議讓諸葛亮火速來白帝城,劉備試探他的忠心。同時趙雲在行宮內部埋伏刀斧手。如果諸葛亮是忠心耿耿,那我們就相信他;如果發現諸葛亮心存二意,就讓刀斧手馬上把他殺掉。

於是就有了諸葛亮赴白帝城,接受劉備託孤一事。好在諸葛亮是個聰明人,當即表示要忠心輔佐幼主劉禪,才躲過一劫。不然,三國曆史就要重寫了。

另外還有一件事可以看出,劉備對諸葛亮並不是百分之百信任的。你看,劉備同時還安排了李嚴跟諸葛亮一起作為託孤大臣,目的是要制約諸葛亮的權利,不能讓他獨攬大權。但是,李嚴畢竟不是諸葛亮的對手,後來被諸葛亮以延誤軍機的罪過罷官了。

有人說,白帝城託孤其實是給諸葛亮擺的鴻門宴,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由此看來,白帝城託孤是劉備擺下的鴻門宴,諸葛亮成功經受住了考驗,才有後來六次北伐的精彩表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