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廣平心已許

初識廣平心已許

廣平那麼矜持,很多年,竟不曾有一個觸角撩撥我走近你的衝動。直到追隨著三月的明媚走向你,才知道,你一直默默地守候著我的一份情懷。

小城並不大,據說縣域總面積314平方公里,30萬人口。但城市建設、生態環境、人文精神,無不給我留下難忘的印象。在我眼裡,她更像世外桃源,低調、內斂、精緻、怡然自得。在廣平一日感受到的,竟契合了我對生存空間的很多想象。

波光瀲灩的東湖水上公園,自在戲水的天鵝、野鴨。湖邊垂柳新綠、碧桃怒放。水上長廊、湖心小島、古建亭榭、飛簷巧翹。沿湖環繞,湖畔廣場上正在模特彩排,中老年模特隊著旗袍、施粉黛,精神矍鑠、神采昂揚。置身其中,恍若江南。

午餐的餐桌上,一邊吃著廣平的辣糊和饅頭,一邊聽著地主們如數家珍的介紹,在反覆的心動之後,因時間所限,選擇了到博物館看一場油畫展和拜訪和聖書院。

三月的陽光透過窗子流連於博物館安靜的展廳,栩栩如生的油畫作品立意純潔、色彩豐富、內涵深厚、情調古樸,展示了一幅幅質樸清新的農村風土人情畫卷。而這些作品出自本土寫實派畫家王鳳國之手。震撼。

據地主介紹,和聖書院與水陸畫院總建築面積八千七百多平方米,是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培訓、國學復興、品德啟發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水陸畫創作展示、技藝研究、傳承保護、文化體驗、瀏覽觀光於一體的特色文化主題項目。

和聖之名來源於春秋時期魯國先賢柳氏創姓鼻祖、儒家文化思想先驅柳下惠,被孔子贊為“賢人”,被孟子尊為“和聖”的柳下惠成為中華和文化的人格化象徵。北京某集團董事柳獻軍作為和聖後裔、柳下傳人,繼承和發揚和聖思想、傳承發展優秀傳統文化並以此實現改變人們觀念,築牢道德根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力量,成為建院目的。

帶著幾分敬畏、幾分懵懂,踏入和聖書院的大門,國家非物質文化繼承人水陸畫七代傳承人張貞美女士迎面而來,短髮,黑色棉麻中式外套裡隨意而灑脫地翻出白色的襯衣。低眉、內斂、知性、禪意、不苟言笑,這是初見貞美女士的印象。她引領我們走進水陸畫的第一展廳,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屏住呼吸的震撼,心,卻是莫名的狂喜。正對展廳大門的是貞美創作的八尺千手千眼觀音圖,整個畫面設色和諧、神采飛動、線條節奏韻律感強。當她依次把每一幅畫介紹給我們的時候,貞美女士展現出來的又是學術、篤定、滔滔不絕。

聽她的介紹中,我們才瞭解到水陸畫的身世,水陸畫是古代舉行水陸法會進行祭祀時繪製的宗教畫,起源於三國時期,自金代至元、明、清時期盛行的佛教寺院為超度亡靈,普濟水陸一切鬼神而舉行的一種重要佛事,是“三教合一”大背景下產生與發展的民俗文化現象。水陸畫題材豐富多彩,在水陸畫展廳裡有佛教方面大量的人物畫,如佛菩薩、緣覺、祖師、明王、護法諸天、天王、力士、夜叉、飛天、印度古仙人等。將工筆手法和色彩運用發揮到極致,又借鑑了傳統水墨畫“墨即是色”的表現技巧,以墨的濃淡變化來變現色的層次變化,其特色在於借鑑傳統水墨畫的表現技巧,既有工筆重彩、又有水墨黑白。

走進水墨水陸畫展廳,莊嚴肅穆,貞美女士介紹說這些作品,是她為父母親守孝三年所作,水墨黑白,氣韻生動,如兼五彩。再看身邊這素衣女子,不由慨嘆,她應該就是菩薩化身,為度化眾生而來。

貞美女士還帶我們參觀了書院週末免費為孩子們提供的傳統文化學習班,孩子們在這裡得到國學、美術。。。啟蒙學習。並且還為送孩子來學習的家長們提供了學習的課堂,讓學習和成長不再僅僅是孩子們的事。

此舉,乃廣平福祉,真功德也。

依依不捨地和貞美告別,走出和聖書院大門的時候,夕陽給門前的油菜花鍍了一層金屬光澤,拍照留影之後一路奔襲成安,體驗採摘之樂,並在草莓大棚周邊挖了薺菜。帶著對薺菜餃子的種種勾勒,回到家中,七手八腳,大快朵頤,開懷暢飲草莓奶昔。

天地清明,惠風和暢。

靈蘭 於2019.4初

[作家風采]

初識廣平心已許

白麗萍,筆名靈蘭,中醫世家,民建會員,金融從業,中國金融作協會員,邯鄲市作協理事,河北省女子書法家協會會員,邯鄲市書法家協會會員,邯鄲市女子書法家協會會員。崇尚:清淨心看世界,歡喜心過生活。

初識廣平心已許

初識廣平心已許

初識廣平心已許

初識廣平心已許

初識廣平心已許

初識廣平心已許

初識廣平心已許

通訊員 李建東 編輯 田海石 發佈 小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