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東風助跑高新區稀土產業

政策東風助跑高新區稀土產業

走進江馨微電機百級無塵車間,智能自動化生產線持續滿負荷運轉,該企業生產的手機攝像頭,添加了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對焦馬達能在1秒內自動變焦,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成為華為、海信、華碩等龍頭企業的重要供應商。據企業負責人李斌介紹:“企業在短時間內建成投產,先後享受稀土轉型升級資金500萬元和研發項目扶持資金536萬元等政策資金扶持,在企業創辦初期的艱難時刻,無疑為企業注入了一劑‘強心劑’。”

近年來,藉助得天獨厚的稀土資源優勢,高新區紮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改變挖土賣土的粗放型資源開發模式,借力“政策東風”,多角度、多方位幫助企業降成本、延伸產業鏈、培育發展新動能,積極推動稀土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在一系列政策紅利的推動下,迅速吸引江馨微電機、中鑫安泰、昊明新電源等優質企業擇良木而棲,選擇在高新區安家落戶。

乘風起勢,奮力鼎新。眼下,著力發揮稀土資源優勢和企業集聚優勢,助推產業補鏈延鏈擴鏈強鏈,繼續打好稀土特色牌已成為高新區加速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模式的強大利器。

政策扶持成產業發展強大“助推器”

長安永磁電機公司是落戶於高新區的一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從遠望號測量船到天宮對接,從新型水下裝備到艦船火炮,到處都有該公司高精度稀土永磁電機的身影。

該公司總經理助理蘇錦智表示:“正是在‘稀土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和‘支持稀土新材料產業園區發展十條’、科技‘小巨人’企業培育扶持辦法等政策的推動下,長安永磁電機才得以不斷創新突破,成功開發了十多類三百多個規格的高精密稀土永磁電機。”

同樣得益於“政策紅利”的,還有包頭昊明稀土新電源科技有限公司。該企業的順利投產,常務副總經理袁愛東將其歸功於政府的大力扶持。“高新區為我們量身打造建設了廠房等基礎設施,並支持公司申請到1700萬元的稀土產業轉型升級資金,解決了採購設備的資金來源,讓項目得以順利落地。”

著眼於高起點佈局,著力於產業規模和行業地位的快速提升,近年來,高新區積極落實包頭市出臺的《包頭市關於進一步加快稀土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關於支持稀土新材料產業園區發展十條政策》,配套出臺《稀土高新區對稀土新材料企業給予銷售獎勵的實施意見》等政策,從原料保障供應、用地政策、基礎設施建設、電價優惠、產業基金、銷售獎勵及貸款貼息等10個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目前,高新區稀土及配套企業已突破百家,從業人員累計超萬人。稀土儲氫材料和稀土拋光材料的產量均位居全國第一。磁材產量已提升到全國第三,連續5年保持30%以上增速,增長了3倍,產能達4.5萬噸。稀土新材料產值約佔稀土產業總產值的50%。

隨著稀土產業政策紅利的持續釋放及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的蓬勃發展,高新區稀土企業以“奔跑”的姿態,迅速集聚規模,發展壯大。希捷環保脫硝催化劑項目產品綜合效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北方稀土超導磁共振等終端應用項目填補自治區產業空白……

企業發展一馬當先,政府力量強勢助推,為稀土產業高質量發展鋪路架橋,保駕護航。

 科技創新為轉型升級按下“加速鍵”

資源變身了!中科院包頭稀土研發中心稀土著色劑產品帶來“染色革命”,可以替代目前使用的含鉻含鉛重金屬顏料。基於此,實驗室成功開發出稀土口紅、稀土印泥、稀土陶瓷等產品。”

汽車換代了!“包頭造”新型稀土動力電池在全國率先突破輕稀土高端應用關鍵核心技術,在純電動公交車領域已走在世界前列。

科技創新是安身立命之本,是企業發展最足的底氣。

近年來,高新區在原有國內最大稀土科研機構包頭稀土研究院的基礎上,引進中科院包頭稀土研發中心、上海交大包頭材料研究院兩大新型科研院所,規劃建設了稀土應用產業園、稀土新材料深加工基地、高新技術產業基地、中科院產業園、上海交大產業園等,共建研發中心攻關解決核心技術難題,成立中科院包頭稀土研發中心“稀土硫化物及稀土光源”院士專家工作站、中科院包頭稀土研發中心“中歐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等一批新型產學研合作機構,打通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後一公里”,新工藝、新產品,新項目正加速開發與轉化。

讓科技創新獨創獨有,促成果轉化落地生根。稀寶醫療成功推出國內首臺移動磁共振診療車馳影A30,其車載集成型磁共振和扁鵲飛救遠程系統等多項先進技術屬世界首創。中科院稀土研發中心研發的保護性稀土金屬凝固製備工藝從而獲得高純淨稀土金屬產品。希迪瑞公司自主研發採用磁控濺射的真空物理氣相沉積法向釹鐵硼磁體滲透鏑/鋱等重稀土元素的技術,可將釹鐵硼磁體產品提高2-3個牌號,極大地增強了產品競爭力……

前進的號角激昂奮進,高新區稀土產業正與科技創新如影隨行。

2015年以來,高新區稀土企業、科研單位參與起草稀土方面的國家和行業基礎標準、產品標準、分析檢測方法標準累計127項,佔國家行業標準總數一半以上;2017年以來,高新區稀土企業新增專利74項,同比增長16%。稀土研發人員佔到全國的三分之一以上。

在高新區持續創新的優良體制下,企業不僅能長效維繫品牌核心競爭力,保障企業發展利益,還能跟進甚至引領行業科技發展進程,在行業內持有絕對話語權。

目前,高新區稀土永磁、儲氫、催化、拋光、合金五大功能材料產業鏈不斷完善,已具備年產100臺核磁共振儀、700萬隻鎳氫動力電池、10億顆LED封裝能力,可生產11大類50餘種、近千個規格的各類產品。(來源:內蒙古新聞網)

(免責聲明:本文章轉自網絡,不代表本網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內容僅供參考。如涉及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