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州金源泉家園新老物業交接,供水消防等沒人管還說為了業主

“小區綠化至今沒澆‘返青水’,有的樹都快乾死了。”“停車場被封了,車只能停路邊,我家的車還兩次被劃。”“小區裡的事兒太鬧心,住著沒有安全感。”……最近,本報接到通州區北苑街道金源泉家園小區多名居民反映,老物業撤出後,至今未向新物業交接供水、消防、中控室等設施,以致小區物業服務難開展。記者趕赴該小區進行調查。

苗木缺水葉芽難萌發

北京通州金源泉家園新老物業交接,供水消防等沒人管還說為了業主

多株苗木因缺水尚未返青。

4月9日,記者來到位於通州區北苑南路北側的金源泉家園,出八通線地鐵果園站北口,便是小區南門。小區並不大,共有12棟住宅樓,佔地約9萬平方米。記者進入小區,只見多棟住宅樓前後有大面積綠化帶,綠化帶內種有冬青、紫丁香及多種高大樹木,一棵棵紫丁香已開花,給這個小區帶來春的氣息。然而細看,卻發現整個綠化帶處於乾旱狀態,地面裸露板結,不少大樹葉芽尚未萌發。

“按照養護要求,這些苗木在去年入冬前應澆透‘防凍水’,今年3月初至3月中旬,還需澆透一遍‘返青水’,這兩遍水至今未澆,你看這幾棵,還全是乾枝。”居民餘先生告訴記者。5號住宅樓北側綠化帶內,在一簇冬青和兩株丁香圍繞下,3棵高高的樹木也是光禿禿的,“這棵是構樹,雖然耐旱,但因缺水很難返青。”餘先生稱,他曾在綠化領域工作多年。

當日上午下過一場春雨,記者問該場雨會不會緩解綠化帶內的乾旱。“這雨水只淋溼了薄薄一層,對苗木起不了作用。”居民穆先生回答。綠化帶內,記者看到不少苗木圍上了保水圍堰,圍堰表面溼潤,但向下便是乾燥的土塊兒。

小區綠化苗木何時能澆上水?記者向該小區物業——北京瑞贏物業公司(以下簡稱瑞贏物業)詢問。一負責人告訴記者,物業已就小區綠化提升做好規劃,計劃在光禿處補種丹麥草、白玉簪、鳶尾等花木,“但現在無法取水,即使補種也會幹死。”

該負責人透露,金源泉家園小區沒有專門綠化用水,在瑞贏物業進駐之前,老物業北京宇華物業公司(以下簡稱宇華物業)綠化使用的是消防用水,但現在消防井一直被老物業鎖著。另外,相關規定也要求,消防用水不能用於綠化,“所以我們聯絡了北京潞洲水務有限公司,設計在地下供水管線上接通5個引水管,安裝在綠化帶內,但剛施工便有人強烈阻止,稱我們沒權力改管線。”

車場封閉居民盼啟用

北京通州金源泉家園新老物業交接,供水消防等沒人管還說為了業主

停車場內僅停放有10餘輛車。

在小區內採訪,多名居民還反映小區停車場自老物業退出後便遭封閉,小區內車位無法滿足停車等問題。

被封閉的停車場設在小區最北側,劃有百餘個車位。停車場西側入口處,裝著紅白相間的擋車器,場南北兩側各劃有一排車位,白線外標著車位號。北側的一些車位上,有的堆放著黃土或垃圾,有的放著破爛桌椅。車場出口,也被一個不鏽鋼伸縮門緊關著。

停車場內停有10餘輛車。一居民透露,這些車應是停車場的“關係戶”,“車進出才開門,普通車輛進不去,所有的口都封著。”見記者用手機拍照,該居民擔心地說:“快走,被發現就走不掉了。”

小區內,道路兩側的車位上都裝著地鎖,找不到車位的居民,便將車停在路邊,由此劃車、扎胎事件頻出。“我家的車兩次被扎胎。”家住8號樓的李先生告訴記者,還有一戶鄰居,兩個車胎被扎後,換了兩個新輪胎,“不久這兩個新輪胎也被紮了。”居民於先生的車也先後被劃傷兩次,“小區太亂了。”

新老物業交接難

北京通州金源泉家園新老物業交接,供水消防等沒人管還說為了業主

小區地標噴泉早已乾涸。

多名居民分析,小區出現該類問題,源起新老物業交接,至今小區內供水、消防、中控等相關公共設施,宇華物業並未向瑞贏物業移交。

記者梳理相關材料發現,2018年7月20日,該小區的“老管家”宇華物業向全體業主通告,將退出對該小區的服務與管理。宇華物業在通告中稱,多年來小區物業費一直執行2003年標準,儘管將屬於業主的公共收益、停車費等都用來維持物業管理,仍是收不抵支。2017年7月,小區業委會成立,物業費收繳比例下滑,業委會還要求同業主簽訂停車管理合同,收取停車管理費,並停止物業公司的停車備案授權。

宇華物業在通告中還表示,因公司嚴重虧損,根據前期物業服務合同約定,自業委會成立之日起,宇華物業與開發商簽訂的前期物業服務合同到期。自2018年10月21日起,宇華物業正式退出小區。

隨著宇華物業的撤出,2018年11月4日,瑞贏物業以應急身份進駐小區提供物業服務。

今年1月5日,該小區臨時業主大會決議發佈,小區有表決權業主1158人,建築物總面積139081.31平方米。業主大會收到表決票677張,其中有效票676張。業主贊成票669票,佔業主總人數的57.77%,對應建築物專有部分面積75275.44平方米,佔建築物總面積的54.12%。“業主人數與其建築物專有面積均實現‘雙過半’,瑞贏物業在招標中又排名第一,故結束應急服務,成為小區‘新管家’”。該小區一業委會成員告訴記者。1月21日,業委會代表廣大業主同瑞贏物業正式簽訂服務合同,並於3月15日在通州區建委物業科備案。

瑞贏物業一負責人稱,直至目前,小區的供水、消防、中控等多項公共設施,老物業並未向其移交,“很多工作開展起來很困難。居民家裡停水,或是管線損壞需要維修,我們無法進入泵房,只有請來水務部門協調老物業開門,施工人員才能進泵房維修。樓道電閘在8號樓地下室,門也給封著,我們進不去。一次居民家裡斷電,我們報警後,老物業給開門合上電閘。”

因無法接管小區消防設施,目前該小區消防安全只能靠人防,“配備滅火器,安排安保人員定時定點巡查。”

北苑街道辦介入協調

4月10日,記者同宇華物業一負責人取得聯繫,反映金源泉家園綠化用水困難、施工遭阻礙等問題。該負責人回應,該類工作應由新物業協調解決,“我們也沒有辦法,這和我們沒關係。”小區北側停車場能否啟用?該負責人稱,停車場屬於開發商,和老物業沒關係,新物業應找開發商協商,“我們撤退了,還管什麼啊?”

當記者提出小區供水、消防及中控室等公共設施尚未移交等問題,該負責人稱,供水設備的確還在其管控下,他不知將這些公共設施交給業委會還是交給新物業,我們現在還為居民繳納水電費,如果直接關了,肯定會影響居民正常生活,“我們現在仍為小區進行服務,還錯了?”

隨後,記者電話聯繫該小區開發商。一負責人稱,該小區並非由其直接開發,而是一家商貿公司掛靠其名下,“就是一個掛靠項目。該小區樓盤銷售、景觀建設等,都是這家商貿公司負責。我們只是掛了個名字,具體也不太清楚。停車場產權也不歸我們。”至於掛靠公司的聯繫方式,該負責人稱,“我們也沒有電話,壓根也沒聯繫過。”

記者瞭解到,目前,北苑街道辦事處已介入對該小區新老物業交接等問題的協調,街道辦一負責人表示,規劃科已掌握相關情況,會向領導反映,並爭取儘快解決。

記者手記

何為“為了業主”

進入金源泉家園採訪,記者聽得最多的一個說法就是“為了業主”。

小區業主大會召開,選出業委會。業委會是廣大業主的代表,其履行職責,執行業主大會決議,面對各種阻力為小區選聘“好管家”,這是為業主。

進駐小區的新物業,其服務原則更是為業主服務。記者看到多名物業工作人員擠在掛有“業委會”牌子的一間辦公室內工作。因多項公共設施尚未交接,其停車管理、綠化提升、噴泉水系修復等多項服務難以進展。

儘管已宣告從小區撤出,但仍掌握小區管理命脈的宇華物業,其負責人表示也是為了業主利益,甚至目前仍在為小區繳納水電費……

令記者困惑的是,既然各方均是“為了業主”,目標一致,為何廣大業主卻成了最終的受害者?綠化苗木乾渴無法澆水、停車位緊張停車場卻空置,斷水斷電了,也只能通過街道辦、水務或是電力等相關部門協調,或是通過報警才能解決……

其實,業主利益如果指的是具體業主的個人利益,那麼這種利益千差萬別,具體到一個小區,物業服務難以滿足每個業主的利益,總會有部分或是個別業主,從自身利益出發,對小區物業事務存有異議。如此一來,“為了業主”,就可能成為某些違法作為的“幌子”。

業主利益,其實是小區業主的整體利益或大多數業主的公共利益。正如物業管理專家舒可心所言,我國《物權法》《物業管理條例》等相關法律規定中的“雙過半”原則,其實已給出解決方案,那就是從業主整體利益出發,滿足大多數業主的公共需求。我們期待,金源泉家園的爭議各方,能夠依法作為,真正建成一個和諧宜居的家園。

記者 張淑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