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西公安反電詐在線】防範電信網絡詐騙安全提示

關注我們獲得更多精彩內容

【陇西公安反电诈在线】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安全提示
【陇西公安反电诈在线】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安全提示

隨著互聯網經濟的發展,

支付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許多創新型支付方式湧現,

手機銀行、網上銀行、線上POS、第三方代收等。

給我們帶來便捷的同時,

也給金融詐騙活動留有可乘之機。

近年來,各種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屢見不鮮,

電信網絡詐騙是指不法分子通過

電話、網絡、短信等方式,

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設置騙局,

對受害人實施遠程、非接觸式詐騙,

誘使受害人給不法分子打款或轉賬的行為。

下面,給大家講一下

如何識別和防範電信網絡詐騙!

一、常見的電信網絡詐騙手段:

1.冒充熟人詐騙。編造熟人遇險、患急病、被拘留等虛假事件,請求家人或朋友匯款救急。

2.發送虛假中獎信息。要求接收方支付稅費、郵費、過戶費、手續費等附加費用,最終獎品或獎金並不會實際兌現。

3.網購詐騙。不法分子根據非法獲得的購物信息,冒充商家,以退貨、缺貨、召回、返現等為理由,編造賬物處理藉口,要求買家另行付款。

4.掃碼詐騙。不法分子以獎品、低價為誘餌,要求受害人掃碼註冊網站或APP,實則附帶木馬病毒,隨後盜取銀行賬號、密碼、驗證碼等隱私,盜竊賬戶款項。

5.欠費詐騙。不法分子冒充廣播電視公司、通信企業員工緻電,謊稱以受害人名義開辦的有線電視、電話欠費,讓受害人向指定賬戶補齊欠費,否則將中斷服務並罰款。

6.貸款、擔保詐騙。不法分子發送信息,稱可為資金短缺者提供貸款,或為需要擔保的融資者提供擔保,一旦事主信以為真,對方即以預付利息、提供反擔保保證金等為由要求匯款。

7.即時通訊工具詐騙。不法分子盜取第三人QQ、微信等即時聊天工具賬戶,冒充戶主向通訊錄好友發送借錢、救急信息,實施詐騙。

8.冒充公檢法詐騙。不法分子冒充公檢法工作人員撥打事主電話,以事主身份信息被盜用涉嫌“洗錢”等犯罪為由,要求其將資金轉入所謂的“安全賬戶”配合調查。

9.冒充領導詐騙。不法分子冒充單位領導打電話、發短信給同事,以晉升、借錢、推銷書籍、紀念品等為由,要求匯款。

10.刷卡詐騙。不法分子通過群發虛假刷卡消費短信,引誘機主回拔短信上指定的號碼查詢,然後冒充銀行工作人員或警察,要求將銀行卡中的錢款轉入所謂的“安全賬戶”或套取銀行賬號、密碼等,實施盜刷。

二、防範電信網絡詐騙

1.始終保持高度警惕,不要輕易相信對方的種種理由而給其匯款,及時通過各種手段向親朋好友直接核實,更不可輕易向非自己親友戶名的賬戶匯款,防止上當受騙。

2.貸款應到銀行等正規金融部門申請辦理,辦理前應先審查對方資質,確認手續齊全,理清責任,切莫輕信所謂的免擔保貸款。

3.增強主動防範意識,拒絕不明虛利誘惑,注重個人信息的保護,不輕易掃碼、下載app,暴富心理不能有,天上不會掉餡餅。

4.公檢法工作人員履行公務,一定會履行相關法律手續,且所謂“安全賬戶”並未設立,若有疑慮應當及時通過官方渠道進行核實,不可輕信對方而直接匯款。

5.對於可疑信息應當做到不信、不點擊、不轉發、不匯款,及時舉報或報警,保障自身利益,謹防上當受騙。

增強防範意識

守護財產安全

201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