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市政府:設立“企業寧靜日”,嚴格控制檢查頻次

4月12日,菏澤市政府發佈《關於推動“六穩”工作落地見效的實施意見》。

內容如下:

為貫徹落實《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推動“六穩”工作落地見效的若干意見》(魯政發〔2019〕6號),推進中央和省關於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的工作部署落地見效,促進全市經濟持續平穩健康發展,經2019年4月8日第58次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同意,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大力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努力實現就業穩

1.實施“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工程”。認真抓好《菏澤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穩定和擴大就業的實施意見》(菏政發〔2019〕3號)的實施,全面落實降低社保費率、援企穩崗政策返還、社會保險補貼、創業擔保貸款、重點群體幫扶等各項政策。(責任領導:王磊;責任部門:市人社局牽頭,市財政局配合)

2.加強失業動態監測。完善失業調查統計制度,優化監測樣本結構,增強行業代表性,加強監測數據分析研究,提高失業監測預警能力,及時將中美經貿摩擦受影響人員等納入就業扶持政策支持範圍。(責任領導:王磊;責任部門:市人社局牽頭,市工信局、市商務局、市統計局配合)

3.積極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做好高校畢業生需求情況調查,及時掌握就業動態。持續實施“三支一扶”計劃、“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就業服務與援助計劃”。在菏澤學院建立菏澤市人力資源市場菏澤學院分市場,常態化舉辦校園招聘活動。認真開展就業見習工作,幫助青年加強崗位實踐鍛鍊、提升就業能力。(責任領導:王磊;責任部門:市人社局牽頭,市教育局、市工信局配合)

4.統籌做好其他重點群體就業工作。加大去產能職工、農村勞動力轉移、城鎮困難人員等各類群體就業援助力度,繼續加大農村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和返鄉創業工作力度,做好就業困難人員的崗位保險補貼、社會保險補貼的發放,確保城鎮“零就業家庭”動態消零。針對自主擇業軍轉幹部、自主就業退役士兵,提供培訓和崗位信息,開展政策諮詢、職業指導和職業介紹服務。(責任領導:王磊;責任部門:市人社局、市退役軍人局分別牽頭,市工信局配合)

5.堅持以創業帶動就業。繼續實施“歸雁興菏”行動,全面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的意見》(國辦發〔2015〕47號)《菏澤市人民政府關於促進外出人員返鄉創業的實施意見》(菏政發〔2017〕3號)等相關政策文件,充實完善市支持返鄉創業的“黃金20條政策”,出臺進一步促進外出人員返鄉創業的實施意見,為創業提供更加堅實的政策支撐。加快推進市返鄉創業孵化基地建設,儲備一批成長性中小企業、培育一批規模創新企業,實現以創業促就業。利用大數據網絡,對菏澤籍在外人員和創辦企業進行調查統計,摸清在外人員底子,建成完善的在外人員信息和項目庫。持續推進國家級返鄉創業試點縣建設,廣泛吸引農民工返鄉、高校畢業生下鄉、企業家歸鄉、技能人才回鄉。在外開辦“家鄉政策大講堂”,創新設立“返鄉創業工作論壇”,定期在當地大中專院校舉辦“菏澤籍畢業生見面會”,引導和鼓勵更多高校畢業生到家鄉創業就業。堅持把返鄉創業和“雙招雙引”、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等深度融合,2019年實現返鄉創業就業6.5萬人,領辦創辦實體2萬家。(責任領導:王磊;責任部門:市人社局)

6.提高就業服務水平。認真貫徹落實省《關於推進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的實施意見》,通過網絡、公眾號等各類媒體為企業用人和人員求職提供供需對接服務。全面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政府補貼的職業技能培訓項目向具備資質的職業院校和培訓機構全面開放,對具備納入緊缺職業指導目錄的工種培訓資質的機構予以政策傾斜;在全市範圍內全面推廣職業技能培訓遠程視頻監控系統。(責任領導:王磊;責任部門:市人社局)

二、堅持疏堵結合,努力實現金融穩

7.著力引導金融迴歸本源。充分發揮再貸款、再貼現等貨幣政策工具引導作用,對支持實體經濟重點領域力度大、成效明顯的金融機構加大支持力度。引導金融機構努力擴大信貸投放總量,提高貸存比,重點在新舊動能轉換“十大工程”、“七大主導產業”、民營和小微企業、鄉村振興等領域,加強機制和業務創新,著力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加強與財政廳的溝通協調,爭取儘快共同設立首批50億元的“山東菏澤新動能基金”,吸引更多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投入我市。(責任領導:王衛東;責任部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牽頭,市財政局、人民銀行菏澤支行、菏澤銀保監分局配合)

8.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構建風險投資、銀行信貸、債券市場、股票市場等多層次金融支持服務體系,擴大信貸總量和社會融資規模,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引導金融機構繼續加大銀行承兌匯票、信用證、海外代付、投資理財、保函等表外業務規模,企業債券融資、股權融資、信託融資等提供廣泛金融中介服務。積極推動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新舊動能轉換債、民營企業債務融資工具、中小企業集合債等進行直接融資。鼓勵企業在多層次資本市場上市掛牌,大力培育上市掛牌後備資源庫,為擬上市掛牌企業做好服務。成立菏澤市金融顧問團,為有需求的企業制定個性化金融服務方案,提高金融服務的精準性和有效性。(責任領導:王衛東;責任部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牽頭,市財政局、人民銀行菏澤支行、菏澤銀保監分局配合)

9.強化政銀企對接平臺建設。不斷健全完善動態的對接項目庫,認真篩選補充一批發展潛力好、成長性好的好項目,通過政銀企對接等方式,及時提報給各金融機構。指導金融機構儲備更多項目,針對不同行業特點和企業情況,創新開發個性化、差異化、定製化金融產品。探索搭建整合公安、金融、稅務、社保等相關部門的信息服務平臺,使金融機構能更及時獲取全面有效的企業信息。按照“由面到點,切塊分割,逐步推進”的思路,分行業、分區域推進銀企融資對接,提高融資對接的針對性和資金落實率。(責任領導:王衛東;責任部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牽頭,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公安局、市人社局、人民銀行菏澤支行、菏澤銀保監分局、市稅務局配合)

10.深化“互聯網+”融資對接服務模式。配合做好全省企業融資綜合服務平臺搭建工作,充分利用山東省企業融資服務網絡系統,引導各金融機構做好線上對接。推動商業銀行與供應鏈核心企業建立供應鏈金融合作機制,為中小微企業提供便捷的融資渠道,降低企業成本。(責任領導:王衛東;責任部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人民銀行菏澤支行分別牽頭,菏澤銀保監分局配合)

11.引導金融機構開展金融產品創新。落實好科技成果轉化、知識產權質押等風險補償政策,鼓勵金融機構開展知識產權、倉單、應收賬款等抵質押貸款業務,推動無還本續貸業務穩健開展,助推小微企業健康發展。針對農業農村經營主體,加強與省農擔等擔保公司合作,積極推動開展農村集體土地、農民住房抵質押貸款。針對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鼓勵金融機構探索開展訂單融資、應收應付賬款融資業務。(責任領導:王衛東;責任部門:市財政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分別牽頭,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農業農村局、人民銀行菏澤支行、菏澤銀保監分局配合)

12.加強融資擔保體系建設。主動融入全省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建設,以市金和擔保公司為龍頭,積極構建市、縣兩級融資擔保體系。引導融資擔保公司健康發展,幫助其不斷擴大規模,提供更高水平的融資擔保服務。建立完善的擔保代償機制,實現政府、銀行和擔保機構風險共擔。聚焦主業,重點支持小微企業和“三農”主體,擴大中小微企業和“三農”融資擔保業務規模。(責任領導:王衛東;責任部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牽頭,人民銀行菏澤支行、菏澤銀保監分局配合)

13.深入推進“金安工程”建設。建立健全金融風險監測預警機制,加強對轄區金融機構的業務監管,切實做好對轄區重點風險企業和擔保圈風險的監測排查,實現全市全覆蓋。加強金融風險化解處置力度,幫助風險企業破圈斷鏈,督促金融機構通過向總行爭取加快核銷不良貸款。嚴厲打擊惡意逃廢銀行債務行為,力爭銀行不良貸款率降至全省平均水平,淨化金融環境。(責任領導:王衛東;責任部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牽頭,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公安局、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商務局、市國資委、市市場監管局、人民銀行菏澤支行、菏澤銀保監分局、市稅務局等部門、單位配合)

14.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大力推進徵信系統、省域徵信服務平臺建設和應用,推動更多的公共事業單位和部門接入省域徵信服務平臺,實現企業和個人信用信息共享、互聯互通。進一步完善數據庫企業和個人信用信息數據數量和質量,規範開展企業和個人信用信息查詢應用。創新徵信宣傳方式,積極設立中小學“誠信教育示範基地”,持續在高校開展《現代徵信學》選修課程工作,著力提高城鄉居民的信用意識,形成“守信激勵、失信懲戒”的良好氛圍。(責任領導:王衛東;責任部門:市發改委、人民銀行菏澤支行牽頭,市教育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菏澤銀保監分局配合)

三、持續擴大對外開放,努力實現外貿穩

15.積極搭建對外貿易平臺。爭取省境外展會參展補貼政策,對接省“境外百展+”計劃,積極組織參加20個我市重點境外展會,並對企業展位費用給予一定補貼。創新華交會、廣交會等國家展會組展服務,推動參展企業與採購商精準對接,提高參展成效。對接省外貿公共海外倉建設計劃,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建立外貿海外倉,擴大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抓好濟鐵物流園海關監管場站開通運營,積極推進保稅物流中心(B)型申報工作,加快陸港產業新城規劃建設。(責任領導:王衛東;責任部門:市商務局牽頭,市發改委、市財政局、菏澤海關配合)

16.大力發展跨境電商。支持菏澤市愛新物產進出口有限公司等省級外貿綜合服務企業提升經營管理水平,爭創海關高級認證企業。學習借鑑杭州、寧波等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經驗,支持跨境電子商務出口規模化發展。深化與阿里巴巴集團、亞馬遜、eBay等國際知名電子商務企業(平臺)合作,引導跨境電商企業開展B2B、B2C、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等多模式運營;鼓勵有條件的企業藉助公共海外倉,實現由B2B向B2C模式轉變。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建立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開展代運營、培訓、供應鏈管理、海外倉儲物流等綜合服務,對運營費用給予一定補貼。開展市級跨境電商主體認定工作,樹立標杆企業,引領帶動跨境電商發展。(責任領導:王衛東;責任部門:市商務局牽頭,市財政局、菏澤海關配合)

17.全面提升對外貿易服務質量。開展“外貿政策送萬企”活動,商務、海關、稅務、外管、財政、各商業銀行分區域、分產業開展外貿政策培訓,提升企業外貿政策運用能力。認真落實出口退稅政策,提高退稅效率,簡化退稅手續。支持市內5傢俱備出口信保投保資質的保險公司開展小微企業短期出口保險投保工作,爭取小微企業投保覆蓋率達到70%。支持縣區爭創山東省第二批外貿轉型升級試點縣。建立常態化外經貿會商機制,調整制定鼓勵外貿進出口政策,對受中美貿易摩擦影響較大的企業及時給予政策扶持。建立全市外貿運行預測機制,及時掌握外貿動態形勢、破解發展瓶頸。(責任領導:王衛東;責任部門:市商務局牽頭,市財政局、市外匯管理局、菏澤海關、市稅務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人民銀行菏澤支行、各商業銀行配合)

18.積極擴大進口。精心籌備參加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擴大先進技術設備、關鍵零部件、日用消費品、生產原材料進口。鼓勵企業設立進口商品銷售專櫃、進口商品線下體驗館,對當年進口額10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給予一定補貼。支持東明石化穩定擴大原油進口,支持玉皇盛世化工儘快取得原油進口資質。(責任領導:王衛東;責任部門:市商務局牽頭,市財政局、市發改委配合)

19.深化口岸“放管服”改革。促進貿易便利化,減單證、簡手續,壓縮整體通關時間,提高通關效率,確保我市通關效率位居青島關區前列。推進通關一體化,推廣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國家標準版,實現電子口岸平臺一點接入、共享共用、免費申報,爭取主要業務覆蓋率達到100%。推動外貿企業信用體系建設,擴大AEO認證企業數量。(責任領導:王衛東;責任部門:市商務局牽頭,菏澤海關配合)

20.加快園區體制機制創新。科學謀劃園區產業和功能佈局,提高園區准入標準,強化“畝產論英雄”理念,發揮好園區新舊動能轉換載體作用。探索“管委會+公司”模式,學習考察江浙等地先進經驗,推進東明石化產業園“管委會+公司”科學實施,力爭走在全省前列。推進園區合作共建,加強市開發區與青島、煙臺等經濟技術開發區合作交流。積極推進市開發區、曹縣、單縣省級經濟開發區體制機制創新試點工作,形成可複製經驗並在全市推廣。(責任領導:王衛東;責任部門:市商務局牽頭,市工信局、市發改委、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配合)

四、大力開展雙招雙引,努力實現外資穩

21.加大外資招商力度。依託省相關機構,在香港、日本、韓國等招商重點區域設立境外招商引資聯絡處,5月底前要完成設立工作。加強項目策劃和信息蒐集,圍繞新舊動能轉換工程及七大主導產業,策劃一批能夠與世界500強企業投資方向相匹配的項目,設立項目庫,開展針對性招商引資活動,重點推動與香港華潤、香港光大、香港協鑫等公司的合作項目。堅持市級領導帶頭抓外資工作,原則上沒有外資項目洽談推進任務的出國考察不予批准。(責任領導:王衛東;責任部門:市商務局牽頭,市發改委、市招商服務中心、市外辦、市貿促會配合) 

22.積極開展平臺招商。認真落實省商務廳和我市戰略合作協議,藉助省商務廳加大我市重點招商項目推介力度。組織各縣區、各重點企業積極參加我省主辦的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國際友城發展論壇等重大經貿活動,以及日韓山東周、德國山東周、歐美商務周、港澳山東周等招商推介活動,充分利用各類招商平臺開展有針對性招商引資活動。藉助深圳高交會和上海進博會,組織各縣區開展好針對珠三角、長三角地區的世界500強和行業領軍企業的招商活動。(責任領導:王衛東;責任部門:市商務局牽頭,市發改委、市招商服務中心、市外辦、市貿促會配合)

23.優化外資企業服務。深入實施外商投資企業服務大使制度,及時向“選擇山東”雲平臺推送投資促進、投資保護信息。依法保護外資企業合法權益,嚴格兌現對外商合法合規承諾,及時協調處理外商投訴,營造誠信法治的社會環境。(責任領導:王衛東;責任部門:市商務局牽頭,市司法局、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市外匯局、菏澤海關、市財政局、市稅務局配合)

24.完善外資考核機制。修訂完善市“雙招雙引”考核辦法,提高引進外資考核權重,對外資放大5倍進行考核。將春秋投洽會、山東香港周等重大招商活動項目簽約及推進情況納入考核,促進項目儘快落地。(責任領導:王衛東;責任部門:市商務局牽頭,市發改委配合)

五、狠抓項目建設,努力實現投資穩

25.建立健全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聯席會議制度,吸收代表性企業和科研院所專家學者參加,定期研究解決全市重大工程推進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探索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落地瓶頸要素統籌調劑制度,集全市之力突破土地指標、環境容量、能耗指標等要素限制。完善新舊動能轉換基金工作機制,推進各縣區設立基金管理機構,支持配合基金管理公司工作開展,引導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參與基金工作。把政府各社會資本合作優質項目作為政銀企業合作的重要內容,加大專項推介力度,引導金融機構支持PPP項目融資。(責任領導:王磊;責任部門:市發改委牽頭,市財政局、市工信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配合)

26.聚焦鐵路、公路、機場、港口、能源、水利、市政、環保、信息等領域,突出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按近期、中期、長期三類項目為時間階段,不斷補充完善項目儲備,並研究儲備項目動態調整機制,確保項目質量和效益。確定儲備項目的項目單位和日常監管直接責任單位,組織實施好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的日常調度和監督問責。加強與省銀保監部門的溝通協調,定期向其推送項目清單信息,促使我市基礎設施補短板項目的信貸投放穩定,推動我市有效投資穩定增長。(責任領導:王磊;責任部門:市發改委、市交通運輸局分別牽頭,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水務局、人民銀行菏澤分行、菏澤銀保監局配合)

27.大力實施項目集中攻堅行動,對52個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重點項目,實行市縣領導包保制度,成立市級領導牽頭、市直部門負責的工作專班,制定工作方案,明確工作時限,一月一調度,一季一通報。項目服務情況納入領導幹部述職和年終考核,推動項目快落地快建設快投運。(責任領導:陳平;責任部門:市政府辦公室牽頭,市住建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商務局等市直部門和牡丹區、市開發區、市高新區配合)

28.採用“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的模式,大力推動棚戶區和老舊小區整治改造。綜合運用財政投資補助、棚改專項債券等手段,完善市場化運作模式,構建廣泛參與的棚改多元化主體,多渠道籌措棚改資金。建立市棚戶區改造項目投融資協調機制,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引進專業投融資服務機構,指導、協助引進多元化主體參與,實現市場化運作,支持各區棚戶區改造。引進品牌房地產企業、保險機構、國家重點產業集團、建立公益基金等方式進行合作,構建多元化棚改投資主體。進一步探索PPP、EPC等模式在重點城建工程、機場、高鐵等領域的應用工作。積極爭取棚改專項債券,推進棚戶區改造有序開展。(責任領導:王忠想;責任部門:市住建局、市財政局分別負責)

29.建立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庫,積極爭取新增專項債券額度。用好新增專項債券資金,按照“專款專用”的原則,對上級明確使用方向的專項債券,嚴格按投向安排項目並使用,對未指定用途的一般專項債券,主要用於政府重點工程、重點項目和重大項目,保障政府投資項目的實施。(責任領導:王磊;責任部門:市財政局)

30.認真貫徹省能耗指標調配機制實施細則和操作辦法,推動用能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嚴格控制縣區能耗增量,利用關停淘汰落後整治類企業騰退出的能耗指標,重點支持符合新舊動能轉換的重點項目建設。(責任領導:王磊;責任部門:市發改委牽頭,市工信局配合)

31.加快貿易流通領域改革創新,鼓勵有條件的縣區在流通促進機制、市場規制體系、管理體制等方面先行先試,深入推進現代物流創新發展城市、示範物流園區、農產品冷鏈、供應鏈等試點示範工作。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有關促進消費的政策,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補貼力度,加快佈局建設一批配套基礎設施,嚴格落實差別化住房信貸和稅收政策,推動餐飲、住宿等傳統消費提質擴容,著力打造精品旅遊小鎮和區域國際消費中心,持續開展全市文化惠民消費活動,支持社會力量提供多層次多樣化的醫療健康服務,引導家政養老服務業專業化、規模化、網絡化、規範化發展。整頓和規範市場秩序,推進打擊侵權假冒工作機制化、常態化,嚴肅查處預付消費、網絡購物等重點領域失信行為,進一步鞏固重要產品追溯體系示範成果,營造放心消費環境。鼓勵引導流通領域新模式、新業態加快發展,積極引進天貓小店、京東便利店、蘇寧零售雲等新零售模式,加快推進智慧便利店進社區、智能快件箱進樓宇、品牌農產品進超市,提升冷鏈物流示範運營水平,推進商貿物流標準化試點工程。切實推進電子商務業迅速發展,出臺鼓勵電商高質量發展的扶持政策,持續擴大電商村鎮覆蓋面,力爭電商交易額持續保持50%以上增幅。(責任領導:王磊;責任部門:市發改委牽頭,市工信局、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住建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市衛生健康委、市市場監管局配合)

六、強化科學引導,努力實現預期穩

32.建立經濟運行聯席會議制度,市直30個部門(單位)和11個縣區政府(管委會)為成員單位,每月10日召開聯席會議,總結重點工作、重要指標、重大工程進展情況,分析查找問題,研究對策建議,推動經濟平穩健康發展。(責任領導:王磊;責任部門:市政府研究室牽頭,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財政局、市統計局等30個市直部門(單位)和各縣區政府(管委會)配合)

33.制定我市2019年貨幣信貸工作指導意見,引導我市金融機構突出信貸支持重點領域實體經濟;加快推進稅收信息化技術應用,使納稅人更加便捷高效享受稅收優惠;召開政策宣講會,製作金融服務“e”點通二維碼,加大已出臺的各項政策特別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銀稅互動、應收賬款抵押、減稅降費等政策宣傳解讀和督導落實力度,釋放政策利好,進一步穩定市場預期、政策預期、社會預期,提振企業信心。深入調研,充分座談、認真研究的基礎上,強化經濟形勢研判;建立協調機制,跟蹤大宗商品價格走勢監測,搞好煤電油氣運等調度保障,提出科學建議,合理引導市場預期。(責任領導:王磊;責任部門:市發改委牽頭,市財政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人民銀行菏澤分行、市稅務局等相關部門、單位配合)

34.強化涉企服務。開展“送政策上門活動”,市縣鄉三級聯動走進企業,逐項逐條對接國家和省市扶持政策。成立企業紓困工作隊,開展助企紓困行動,“一企一策”,幫助企業解決發展問題。建立網上政策超市,開通政策服務熱線,打造政策“智慧”服務平臺,實時解答企業問題。建立聯席會議機制,加強政策落實調度督導,強化政策實施效果評估,激發企業活力。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建立清欠工作長效機制,建立“定期督查、不定期抽查、有訴必查”的監督機制,保障企業合法權益。設立“企業寧靜日”,嚴格控制檢查頻次,杜絕重複檢查、多級交叉檢查,無法定依據、未經法定程序,不得強制企業停建、停產,不得隨意對企業停電、停水、停氣。(責任領導:曹升靈;責任部門:市工信局牽頭,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生態環境局、市國資委、市市場監管局、人民銀行菏澤支行、市稅務局配合)

35.健全市縣兩級房地產市場監測分析機制,定期召開監測分析會,研判房地產市場發展態勢,及時應對市場出現的波動。持續深入開展治理房地產亂象專項行動,加強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建立健全房地產開發企業信用評價體系,努力實現房住不炒,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支持鼓勵租賃住房建設,加大對城鎮中低收入家庭和新市民租房購房的支持力度,努力形成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住房保障體系。(責任領導:王忠想;責任部門:市住建局牽頭,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配合)

36.加強新增規模以上企業監測,抓好“列統”工作;加強對數據關聯性、支撐性和結構性分析,深入研究各部門、各行業數據之間的關係,真實反映數據背後的問題。加強先行指標的分析、預警、研判,對支柱產業和重點企業的全程跟蹤監測。做好統計數據的發佈解讀,創新數據發佈方式,加強數據解讀詮釋,正確引導市場預期。(責任領導:王磊;責任部門:市統計局牽頭,市發改委配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