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矛盾300餘起 護航移民安居樂業

如何化解移民群眾與當地群眾糾紛、如何保障移民群眾安居樂業……2011年,唐河縣古城鄉文抗村因南水北調工程從河南省淅川縣整體搬遷到來後,河南省唐河縣公安局古城派出所文抗警務工作站民警就因地制宜,從實從細開展矛盾隱患排查化解工作,保障了移民群眾與當地群眾的融合發展、安居樂業。

“在警務工作站民警的幫助下,治安更好了,生活也越過越有盼頭了。”文抗村村黨支部書記蔡智勇不住地豎起大拇指,為民警點贊。

化解矛盾,第一時間解決“鬧心事”

“這晦氣的事要佔用本來就很少的地,我豈能願意,甚至當時也想豁出去老命,幸虧民警及時趕到。”村民劉某回憶其當時的場景,仍心有餘悸。

2016年3月份,與文抗村相鄰的王會村劉端組老人王某去世,其家屬欲將其埋葬入已經屬於移民群眾劉某田地的祖墳中。由於雙方均受傳統思想影響較深,互不相讓,現場聚集十餘人劍撥弩張。民警方正和輔警關長舉接到電話後,迅速趕到現場,及時控制了事態。由於此類事件系移民群眾與當地群眾最大的“鬧心事”,一旦處置不當,後果將不堪設想。於是,民警積極積極走訪雙方當事人,通過人情、法理等方面引導雙方互相理解,同時提出了王某家屬給予土地出讓金、地塊置換等三種不同的折中處置方案。最終,劉某選擇了收取王某家屬一定費用的土地出讓金,雙方握手言和。

這只是民警日常調解當地群眾與移民群眾的一個縮影。2011年以來,民警進駐移民新村後,根據移民群眾與當地群眾可能存在的耕地邊界糾紛等,多次組織當地群眾和移民群眾的交流活動,實現互相理解、互相包容的良好環境。特別是分別在移民群眾、當地群眾中選擇威信較高、作風正派、懂法律知識的群眾,配合民警開展矛盾排查和化解工作,極大地提升了矛盾排查化解的“發現率”、“解決率”。

據統計,2011年以來,民警先後化解矛盾300餘起,調解率達到98%以上,極大地保障了移民群眾的安居樂業。

嚴打犯罪,守住移民群眾的“錢袋子”

2012年11月份,當貧困群眾劉某拿回民警追回的3000元被騙款時,激動地泣不成聲。

當時,由於田地少、勞動力少,劉某夫婦帶著三個殘疾兒女艱苦度日,生活非常拮据。但是,當年10月份,老實巴交的劉某夫婦因輕信陌生人的謊言,僅有的3000元積蓄被騙走。警務工作站民警獲悉後,立即介入調查,順線追蹤,先後輾轉湖北省棗陽市、臨近的駐馬店市等地,歷時20余天,行程近千公里,將兩名騙子全部抓獲,成功追回被騙款項。

期間,民警根據文抗村毗鄰S335省道、社會治安狀況複雜的現狀,組建了義務巡邏隊、安裝了全覆蓋的視頻監控,提升了人防、技防能力,最大限度地防止了盜竊、詐騙等案件的發生。

同時,民警根據不同季節、不同時期的發案特點等,開展交通安全、賭博危害等教育活動,守好群眾的“錢袋子”。據不完全統計,自2011年以來,文抗村治安案件的發案率大幅下降,刑事案件基本實現零發案。

化解矛盾300餘起  護航移民安居樂業

紮根一線,做移民群眾的“貼心人”

“以前需要照顧一家老小老人,出去打工也不安心,這下好了,民警比我們做的還周到。”文抗村在外務工的中年人賈某說。

民警在走訪中,發現移民群眾因耕作習慣等原因,大部分人中年人選擇外出務工,導致佔總兒童數的23%的131名留守兒童因管理不到位、教育不到位等,成為不安全因素。於是,民警和村委會等單位聯合起來,在週末、假期等特殊時間節點,組建“兒童活動中心”,不但幫助輔導作業輔導等,而且開展交通安全、防溺水、防詐騙、防火患等安全教育活動,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留守兒童的安全。由於“兒童活動中心”頗受家長和留守兒童歡迎,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在假期中將孩子託付給民警照顧。

同時,民警結合文抗村留守老人較多的實際情況,把警務工作做到群眾的田間地頭、群眾家中,積極為群眾排憂解難。其中,協調鄉衛生院等為老人免費體檢200餘人次,並與志願者不定期到孤寡老人、貧困戶家中慰問,保障了移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

同時,民警還開展義務服務,為行動不便的移民群眾開展辦理身份證上門服務、送證上門等,最大限度地方便移民群眾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