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知網"更強大的學術神器Researcher,你瞭解多少?

2019年2月初,演員翟天臨因在某直播互動平臺上說"知網是什麼?",掀起一場沸沸揚揚的學術不端事件的討論,並使得中國知網(以下簡稱"知網")同樣成為話題中心。

知網創建於1999年,由清華大學、清華同方發起,是以實現全社會知識資源傳播共享與增值利用為目標的信息化建設項目,是國家知識基礎設施的概念。

比

對於中國高校裡的莘莘學子來說,知網絕對不陌生。作為學術文章的集納和整合網站,知網收錄了95%以上正式出版的中文學術資源,是中國最大的學術電子資源集成商。由於其在學術資源上"大而全"的優勢,大家從本科階段開始,就幾乎把知網當作檢索、下載學術資源的唯一正規渠道,是大家使用頻次最高的學術網站。

但用過知網的人都知道,想要閱覽和獲得知網內容並不是免費的,並且知網因連年漲價又涉嫌壟斷行為,引起大家的熱議。

比

面對一方獨大的知網,我們這些求知慾望強烈的平凡學子,是否有獲取高質量內容的免費途徑呢?

去搜國外專業文獻不失為一個方法,但現在是信息爆炸的時代,如果花上時間精力去翻譯和閱讀,結果卻不是自己心儀的文獻參考,就很糟心了。

如何高效地在茫茫學海中獲得有價值的內容呢? 有人表示可以用RSS訂閱學術期刊及時獲取最新發表的論文,但RSS訂閱並沒有針對性,所有文獻都會更新,這方法看來也並不完美。

或者定期手動檢索,看自己感興趣的學術期刊是否更新,但這也不保證每次都能及時獲知最新內容。

比

目前一款國際知名的學術期刊搜索軟件"Researcher",就能兩全其美解決上述問題,它能精準又及時地追蹤到最新學術文獻,另外還可以查詢各種類型的論文期刊內容,並且能隨時隨地檢索,關鍵它還是免費的!因此受到全世界的學生及科技工作者的歡迎。國內安卓用戶可以通過OurPlay的排行榜下載正版。

比

據官方統計,全球有超過20萬名科學家在使用Researcher瞭解最新的學術文獻,85%的用戶表示Researcher可以幫助他們節省時間。76%的人通過和其他方法相比後,最後都在Researcher瀏覽更多論文。

Researcher有3000種期刊,包含化學和物理科學、醫學和醫療保健、生命科學、地球科學和動物生物學、工程和計算機科學、社會科學和心理學等領域。

在Researcher,你可以找到Nature Springer,ACS,Elsevier,Wiley,Taylor和Francis,RSC,IEEE,arXiv,PubMed,PLOS,Cell,Science AAAS等網站上的所有頂級期刊和論文。

比

打開Researcher軟件,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簡潔美觀的UI設計。

接下來註冊後,你就可以在"ALL JOURNALS"選擇自己想要Follow的期刊,像關注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那樣,這樣就能在"MY JOURNALS"實時收到自己感興趣的期刊更新。

比

除了關注期刊,你還可以過濾關鍵詞,使內容更為精準。

比

你也可以通過搜索方式,找到相關內容。

比

點擊感興趣的文章進入詳情後,可下載PDF、文獻內容或者標記為書籤。

比

Researcher有些只提供摘要及原文鏈接,想要看全文還需登陸網站,所以Researcher還做了關聯功能,比如關聯大家熟悉的Mendeley,相信很多寫論文的學子或專業人士都已使用過。

Mendeley是一款免費的跨平臺文獻管理軟件,也是一個在線的學術社交網絡平臺。Mendeley的學術文獻由世界各地的用戶自行上傳到圖書館(Library)進行編輯管理。

比

當關聯好Mendeley賬號後,Researcher保存的書籤,Mendeley會自動同步內容。當打開Mendeley,會在Recently Added一欄看到自己剛剛標記書籤的論文,非常方便。

全程使用Researcher下來,期刊量確實如介紹所說很大,並且無任何廣告。

Researcher的slogan是Never miss important research. Anywhere. Anytime. 雖然Researcher暫時沒有中文,但國內用過的人仍然點評:"這是我用過的最好的移動端學術期刊訂閱軟件,沒有之一",可見它有多實用了,簡直就是寶藏,你怎可有不挖之理呢?畢竟知識就是財富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