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王出現禪讓制,真的就是好事情嗎?

我們都知道蜂王對於蜂群的重要性,沒有蜂王統治和產子,一個蜂群就沒辦法維持下去。可是蜂王並不能長期統治蜂群,一段時間以後就會衰竭,必須替換。蜂王能力不足就會鬧分蜂熱,出現分蜂飛逃的現象。

蜂王出現禪讓制,真的就是好事情嗎?

可對於養蜂經驗不足的人來說,育王換王是十分麻煩的事情,也未必能成功。所以,很多人都希望蜂王能自然交替,出現禪讓制,讓新的蜂王自然取代老蜂王。許多人就眼巴巴的等待自然王的出現,以為出現交替蜂王就是好事情,希望所有的蜂群能自然交替,別鬧分蜂,這樣養蜂就容易多了!

可真的是這樣嗎?我們能等著新蜂王自然代替老蜂王嗎?

蜂群中出現王臺有兩種,一是急造王臺,二是自然交替王臺。

急造王臺就是在失王以後蜂群匆忙造出的王臺,為了挽救蜂群,工蜂會利用蜂群中合適的幼蟲,改造成王臺育出新的蜂王。如果選擇的幼蟲合適,這樣的王臺育出的蜂王其實是很好的,因為工蜂十分盼望蜂王成功,會精心照顧,育出的蜂王好也容易成功。所以,我們不要以為急造王臺不好,只要是合適的幼蟲育出來吃足蜂王漿,得到精心照顧的蜂王都是好的。

蜂王出現禪讓制,真的就是好事情嗎?

但是失王對蜂群畢竟是危險的,如果急造王臺不能順利成功這群蜂就麻煩了。所以大家喜歡的就是交替王臺。

交替王臺實際上就是自然王臺,在蜂王還沒有失去後,工蜂就造出新的王臺代替老蜂王。在養蜂詞語中,交替王臺可能是後來人造出來的。

出現這樣的自然王牌,一方面是蜂王老劣了,工蜂有換王的慾望。另一方面是蜂群繁盛密集悶熱了,出現分蜂熱。這兩種原因都是分蜂熱的表現,會造成蜂王減少產子,工蜂勞動積極性下降,對蜂群發展和產量都會有影響的。如果出現分蜂飛逃的現象,那就損失更大了。

可是,有時候新王會自然代替老王,不會出現逃蜂現象。所以有的人把這樣的蜂王叫交替王,十分盼望出現這樣的交替王,就用不著操心換王了。

蜂王出現禪讓制,真的就是好事情嗎?

其實出現交替王並不是蜂群的好現象啊,如果總是指望這樣換完對蜂群損失很大的。

理論上,蜂群出現自然王以後,新王要出房時,工蜂就會脅迫老蜂王逃走,把蜂巢留給新王。分蜂飛逃是蜂群為了更好繁衍繁盛的自然現象,這才是蜂群的正常狀態。

但是如果你的蜂群長期弱小,蜂王總處在營養不良,產子量低下,老劣無能的狀態。工蜂培育出自然王臺以後,對於老蜂王擁戴的工蜂太少了,就會放棄逃蜂,等待新蜂王。這樣的結果,有可能不久後老蜂王被處死了,新蜂王輕易取代老蜂王,輕鬆容易,不用人操心就把蜂王換過來了。

可是養蜂人應該明白,是老蜂王太老劣無能才造成這種現象。一個蜂群長期在無能蜂王領導下,怎麼可能發展好呢?緊巴巴的等待交替王出現,就是在浪費蜂群發展的大好光陰。蜂群在花開前沒有繁盛起來一年的蜂就白養了。

所以春暖花開蜜粉充足了,如果蜂群還是弱小,產子量低,就一定要找出原因,不允許耽擱下去。是不是蜂群弱小了?沒有兩三千隻以上的蜜蜂,是很難發展起來的。是不是蜂王老劣無能?有的蜂王天生體質差,產子量低,就算用的時間並不長也是無能,必須及時淘汰。

當然,還會有養蜂人管理不當造成的。比如少量的蜂,非要安排大大的蜂箱,過多的蜂巢脾,蜂巢空間過大,工蜂護理無力,造成蜂病蟲害發生,蜂群難以發展。

溫度適宜,蜜粉充足,如果一個月蜂群沒有發展,那必定是有原因的。必須及時解決,不能眼巴巴的等。

所以養蜂的朋友們,如果你真的還不會人工移蟲育王,寧願迫使蜂群造出急造王臺,也不要眼巴巴的等待自然王臺出現。等待自然交替王就是在延誤戰機,一年繁蜂的時間只有幾個月,浪費一兩個月是不能饒恕的錯誤。

還要明白的是,如果蜂群密集強盛的出現自然王臺是很容易的事情,哪怕蜂王並不老劣,也會育出很好的自然王。在蜜粉充足繁盛的蜂群,基本上就會出現自然王臺。強盛蜂群如果偶爾出現幾個自然王臺,並不要害怕,有時蜂群並不一定會造成發熱的現象,繁殖和採集都是正常的。我們只要及時處理了自然王臺,避免逃蜂就可以了。把強盛蜂群的自然王臺提供到需要換王的弱小蜂群,這就是最好的辦法。

蜂王出現禪讓制,真的就是好事情嗎?

在蜂群裡出現自然王臺,等到封蓋後,我們可以把有王臺的蜂巢脾提入到需要換王的蜂群。同時把老蜂王提走,讓這個自然王代替。

還可以把強勝蜂群的蟲卵脾提入到繼箱裡,或者放到離開產子區的地方,這樣不久就會出現優秀的自然王臺,然後再介入其他蜂群。

用強盛蜂群培育自然王臺,這比割脾造王臺要好的多,成功率更大。對於不會移蟲育王的朋友一定要試試。

養蜂無論如何要組織密集強盛蜂群,就算不是為了採蜜,哪怕提供優秀的自然王臺,也是很好的事情。

希望新養蜂的朋友們一定不要指望蜂群自然交替換王,蜂群裡真的出現蜂王禪讓制,那是蜂王確實太老劣無能了,到了這樣的地步,已經耽擱了蜂群的發展,這樣是難以養好蜂的。

蜂王出現禪讓制,真的就是好事情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