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十三陵為何十二陵都無碑文?

秉燭讀春秋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很重要的朝代,其皇家的陵園主要有四處,分別是埋葬朱元璋祖父母的盱眙祖陵、埋葬朱元璋父母的鳳陽皇陵,埋葬朱元璋的南京孝陵、埋葬朱棣等13位皇帝的北京十三陵。其中規模最大的是朱棣的長陵、世宗朱厚熜的永陵、神宗朱翊鈞的定陵。

1956年5月19日,由國家文物局批准成立的“十三陵發掘委員會”對明朝皇陵進行第一次發掘工作。挖掘工作開始後,突然,聽到“撲”地一聲閱響,一股黑色濃霧從洞中噴射而出。緊接著,又有“哧哧”的怪叫響起,令人不寒而。

伴隨著黑色濃霧,一股黴爛潮溼的氣味瀰漫開來。霧氣由黑變白,化為縷縷輕煙,從溝底向上飄浮,人們被氣味嗆得鼻涕直流。原來,這是地宮300多年來積聚的腐爛發黴物質的氣體。

隨著磚被一層層抽掉,洞越來越大。當洞口已經兩米多高時,考古人員戴著防毒面具,全副武裝地從洞口跳了下去。地宮裡黑糊糊、霧茫茫,寂靜得讓人心裡發毛。

在眾人面前,聳立著兩扇潔白如玉的巨大石門, 門內有石條把兩扇大門死死頂住,使大門無法被打開。石條附近有槽,以供人從外面離開時,門可以從裡面鎖住。這樣的石條叫作“自來石”。

工作人員找來一根小手指粗的鋼筋,把頂端彎成半個口字形,考古人員用這把自制“鑰匙”開啟了石門。後來,考古人員又先後打開了另外6道石門,並在玄宮後殿發現了三個一人多高的紅色棺材,裡面的屍體分別是明朝第十三個皇帝朱鉤和他的兩個皇后。

定陵所用的建築物料,主要有城磚、巨石、楠木和琉璃製品。定陵建成後的地上建築,除部分神路以外,其主體建築都位於大山與蟒山兩山主峰之間的中軸連線上。神路起於七孔橋總神路以北100米的地方,蜿艇向西北伸展,跨過三孔橋、金水橋,直抵陵園前的無字碑。

無字碑位於金水橋後第一道陵門前。它螭首龜跌,通碑無字。其實,明十三陵的所有陵墓前都有碑亭及螭首龜膚碑,但除了神道上成祖的“神功聖德碑”外,其餘各碑均不著一字。

為何會有無字碑呢?它本身有著何種含義?這些皇帝會不會和武則天一樣,願意讓後人來評價自己呢?

十三陵的無字碑是一個謎團,即使明、清遺老也難以破解。有人曾訪問十三陵區的老者,得知傳說嗣皇帝遇陵時,曾問過隨從大臣:“皇考聖德碑為何無字?”大臣回答:“皇考功高德厚,文字無法形容。這種說法顯示了大臣的聰明才智,卻也僅僅只是民間傳聞面已。

後來,人們在清人梁份所著的《帝陵圖說》中,對無字碑之謎有了一些瞭解。在安微風陽的明祖陵前,有一塊“大明皇陵之碑”,上面的碑文是開國皇帝朱元璋親自撰寫的。本來,洪武二年,朱元璋下令立皇陵碑,由翰林院學土危素撰文。可是碑文寫成後,朱元璋卻認為它是“儒臣粉飾之文,恐不足為後世子孫戒”,因此在洪武十一年,趁皇陵新建祭莫之際,親自動手撰寫碑文。他回想自己身世之悽苦、開國之艱辛歲月之蒼涼,不禁悲憤交集,奮筆疾書,一篇長達105言的碑文一氣呵成。

朱元璋的事情說明明朝有銘寫碑文的傳統,但後來的皇帝為何不繼承這一祖訓呢?據史料記載,原來長陵、獻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七陵門前,並沒有碑亭和碑,這些都是到世宗時才逐一建成的。

當時的禮部尚書嚴嵩曾請世宗撰寫七碑之文,但迷戀酒色、沉於修道成仙的世宗卻根本沒有心思和才華來撰寫。自此,十三陵前的碑文便成了無字碑。

綜上所述,明朝十三陵前的無字碑和武則天的無字碑截然不同,武則天的無字碑是想讓後人去評價她的功過是非,而明朝中後期的皇帝多半昏庸無能,除了才疏識淺,懶於費神動筆,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江山日下,國家飄搖,已經毫無“功德”可言了。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我們去過北京明十三陵的人都知道,明十三陵中有十二陵沒有碑文。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我們接著往下看!或許會有你想象不到的結果……

我們通過查閱史書知道,自明朝中期以後,皇帝非常鍾愛嬉戲,懶於為之費神動筆。而最主要的原因是,假如不加以粉飾,他們所謂的功德就已經不能直言了。所以這些皇帝因此就玩起了流氓的那一套直接耍賴了,願咋咋地我就乾脆不寫了。


生前我最大,死後;你又能奈我何……仰天長嘯,哈哈哈。我們通過閱讀史書瞭解到,這十三陵中,只有明成祖朱棣的石碑上刻有碑文,而這塊長陵石碑,正面上刻有大明長陵神功神儒碑字樣,下刻有朱棣兒子明仁宗親自題寫的為其父歌功頌德的三千餘字的碑文。



我們不禁要問!既然明十三陵中的第一個陵有碑文,那麼其餘十二陵為什麼不刻上碑文呢?

各位!先彆著急,我們接著往下看……

我們記得顧炎武曾在訪問十三陵之後,寫出了昌平山水記。他說,傳說嗣皇帝謁陵時,問隨從大臣,皇考聖德碑為什麼無字?大臣們回答說,皇考功高德厚,文字無法形容。而帝陵圖 說又給出了另外一種解釋,帝陵圖裡說明太祖朱元障曾說;皇陵碑記,都是大臣們的粉飾之文,不能教育後世子孫。他這一批評,使翰林院的學土們再不敢寫皇帝的碑文了。

於是在後來,寫碑文的任務,便落在嗣皇帝的肩上。所以孝陵太祖碑文是成祖朱棣親自撰寫的,而長陵成祖的碑文,是明仁宗朱高熾御撰的。但明仁宗以後各碑,我們不禁要問,嗣皇帝為什麼不寫了呢?我們依照這種說法,長、獻、景、裕、茂、泰、康七陵門前,並沒有碑亭和碑。

史書上說到了嘉靖時才建,嘉靖十五年即1536建成,當時的禮部尚書嚴嵩曾奏請世宗撰寫七碑文,地球人都知道這個嘉靖帝即迷戀酒色又一心想成仙,他哪有什麼心思攥寫那麼多的碑文,他才不會管那種閒事呢,所以這件事情就一直擱置了下來。嚴嵩奏請撰寫碑文的事因此就空了下來。


我們查閱史書還了解到,在世宗以外的歷任皇帝,在看到祖碑上無字,自己也就不便只為上一代皇帝攥寫碑文了,但如果都寫的話,皇帝也沒有太多的精力。因此,一代一代的皇帝傳下來,就出現了這些無字碑。


我們現代人是否還可以換個角度來理解,這些皇帝的做法是在效仿唐朝的武則天。因為武則天是一個聰明絕頂之人,武則天的無字碑立得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一種非常聰明的作法。武則天立的無字碑,其寓意深長,她的一生的功過是非任由後世人去品論。或許這也是一種最好的辦法。我是這樣揣測的。你們覺得呢?

所以明朝的這些皇帝們也知道自己既有可以讓後人肯定的政績,但同時也深知肯定也會有被後世人所否定的一面。這些皇帝們知道自己的一生會有各種各樣的評價。碑文寫得好壞都是難事,因此才決定立無字碑,功過是非也由後世去自行評說。

每天和你分享有價值的歷史觀點!請你留步給予關注,點贊,點評,轉發,您的支持就是我的原始動力!愛你們……😘😘


歷史中簡堂趙劉果兒


明朝十三陵只是十一各陵無碑文,並非十二個。

一、首末陵有碑文

十三陵的首陵長陵,在神功聖德碑首正面有篆額天宮,刻有“大明長陵神功聖德碑”,碑身刻有長達3000餘字的碑文,是明仁宗朱高熾為其父成祖朱棣所寫,碑的後面刻有清高宗的御製詩《哀明陵三十韻》,左側刻有乾隆御製詩,右側刻有清仁宗御製文。

十三陵最末的思陵,清朝皇帝為他立了神道碑,篆額有“敕建”二字,下面刻有清順治年間大學士金之俊奉敕撰寫的碑文。

二、明仁宗開了不立碑的頭

明仁宗朱高熾在位時間不足一年就去世了,臨終前遺詔說:“朕臨御日淺,恩澤未浹於民,不忍重勞,山陵制度務從儉約”。他認為自己當皇帝時間太短,沒有恩澤於民,所以不必勞民傷財,陵墓修建要儉省。

繼位的宣宗也聽話,三個月就把玄宮修好了,地面建築是陸續營建的,獻陵比較簡樸,神道上沒設置石象生、碑亭等建築,無重門,沒有立神功聖德碑,自然也就沒有碑文了,卻有了“獻陵最樸”的名聲。

仁宗沒有立神功聖德碑,後代的皇帝也不好意思再立了,所以,之後的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都沒有修建神聖功德碑和碑亭。

三,嘉靖皇帝為先帝立碑但未寫碑文

嘉靖為什麼要為前六帝立碑呢?因武宗無子,由武宗堂弟朱厚熄繼承帝位,即位後改年號嘉靖。嘉靖登上皇位,便追封他的父親為皇考,神主供在於太廟,定廟號“睿宗”,高於武宗之上。

這一作法違背了祖制,不同意的大臣有的被廷杖,有的被打死。嘉靖為了彌補過錯,緩和皇族及朝官的矛盾,便為先帝立了神功聖德碑。

這六位皇帝的碑文,按理應由翰林學士來寫,但太祖朱元璋之前曾說過,皇陵碑記由儒臣來寫,會成為粉飾之文,不足以為後世子孫所借鑑,所以必須由嗣皇帝撰寫。

按照這一祖訓,太祖碑文是成祖寫的,成祖陵碑文是仁宗寫的。嘉靖要為前六帝寫出各自的碑文,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他就拖著不寫。

四、錯失了一次寫碑文機會

新的功德碑立起來了,嘉靖拖著不寫碑文,嚴嵩就奏請嘉靖皇帝為先帝撰寫碑文。實際上,嚴嵩的奏請也有請纓的意思,因為立幾塊空碑並不是嘉靖的本意,嘉靖帝的心思既然沒在政事上,有人對此事比較上心,嘉靖帝會順勢把球踢出去,讓嚴嵩牽頭負責撰寫碑文之事,嚴嵩自然會組織人手把這事幹好,最會由嘉靖皇帝審閱定稿。

但嘉靖對嚴嵩的奏請置之不理,所以,寫碑文的事就擱下了。前有車後有轍,自然後面的陵也就沒有碑文了。清朝大學士金之俊奉敕為崇禎皇帝的思陵寫的碑文,並不是說的是崇禎功德,而是明朝滅亡的原因,總結的是經驗教訓。

至於認為十三陵中無字碑文更能顯示先帝功德或明朝皇帝無功可寫的看法,是站不住腳的。起因是仁宗帶了個不立碑的頭,後面跟著效法;嘉靖為先帝補了碑,但留了尾巴,後面又跟著效法。(配圖來源於網絡)


趣話歷史那些事


在距離天安門五十多公里的天壽山腳下,有一個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的皇陵——明十三陵,明十三陵是朱棣遷都北京後十三位皇帝陵墓的總稱,分別為:長陵、獻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慶陵、德陵、思陵;十三陵陵區不光只有十三座墳墓,還有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總共埋葬了十三位 皇帝、二位太子、三十餘名妃子、一位太監。

現在明十三陵對外開放了長陵、定陵、昭陵、神路,去觀看的人會發現這三座陵墓只有長陵有碑文,其他兩座沒有碑文,事實上明十三陵只有長陵一座有碑文,其餘十二座都沒有碑文。

長陵埋葬的是明成祖朱棣,碑文是由他的兒子明仁宗朱高熾所提,至於後面的陵寢為什麼沒有碑文,說法很多,顧炎武的《昌平山水記》中的觀點是;因為皇帝功高德厚,文字無法形容。

《帝陵圖說》則認為是朱元璋的原因,因為朱元璋曾說:“皇陵碑文,都是大臣們的粉飾之文,不能教育後世子孫。”朱元璋此話一出,翰林院的大學生們都不敢寫碑文了,於是寫碑文的重任就交到嗣皇帝身上了,從獻陵到康陵,都沒有建碑亭和立碑,於是都沒寫碑文,這些碑亭和碑在嘉靖時期建好,但是嘉靖帝沉迷煉丹,沒有心思去寫碑文,碑文一直拖到他死都沒有寫,他之後的皇帝於是也不給前任皇帝加碑文。

還有人認為他們是學習武則天,立一個無字碑,希望功過由後人評!

這些說法都是大家的猜測,十三陵中十二陵為何不寫碑文,應該只有那些皇帝知道了(有可能皇帝也不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