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石頭,你敢不敢"斷舍離"?

斷舍離"的觀念是出自日本的山下英子。後來,他又出版了名為《斷舍離》的書籍。在此書中,對於"斷舍離"他是如此寫的: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棄多餘的廢物,脫離對物品的迷戀。後來,這個詞不僅是網絡流行語,更成為了許多人的一種生活理念。

玩石頭,你敢不敢

生活中,在整理家裡物品時,儘管物品再多,有些還是當下甚至之後都不會再用之物,大多數人想的只會是"得找個多餘的空間來放這些東西",而不會考慮將那些不需要、沒用的東西扔掉。也許考慮過要扔,但看來看去,最後捨不得,便乾脆留了下來。長此以往,家中自然就多了許多無用之物。有時候不小心翻出來,自己或許都不曾記得有這麼個物品。正是如此,"斷舍離"的觀念才受到了諸多人的贊同,且紛紛親身實踐。其實此觀念不止適用於生活、工作、感情上,於玩石頭來說,也同樣在理!

玩石頭,你敢不敢

"斷"

斷絕"買超出自己經濟能力範圍的石頭"之念想!

有的石友主要以撿石為主,賞玩的石頭多是自己辛苦拾來的。有些石友即便想撿石,卻無奈於所在城市或地方並無撿石之地。可對石頭著實割捨不下,沒得撿,那隻能買了。既然是花錢,那便多了幾分考慮與猶豫。對於"是否要買自己經濟能力範圍之內的石頭"有所猶豫,無甚不可;但若是因某塊石頭超出自己購買能力而猶豫是否要咬咬牙買下,這種猶豫大可不必。買不起的石頭,果斷斷絕念想,別因此讓自己玩石路上多了一份負擔,少了一份愉悅!

玩石頭,你敢不敢

斷絕"依靠石頭而暴富"的念想!

那些因為石頭而一夜暴富的新聞中,或許有真,但即便真實,石友也不要抱著這種想法去玩石頭。這並非說石友就不能賣石頭了。賣石頭當然可以,畢竟不是每個石友都生活富足、錢財有餘,若賣石能改善生活,或者以石養石,有何不可呢?只不過若是一心只想通過石頭暴富,很難不在玩石路上走偏。不顧道德、過度炒作、知假賣假等種種行為,有哪個不是因利益而生的呢?

玩石頭,你敢不敢

"舍"

捨棄當下已經"看不上"的石頭!

石友在經過學習、實踐後,賞石水平自會呈階梯式上升。而隨著石友眼力的提高,曾經撿來或買來的石頭中,總有一些石頭會讓石友覺得:我之前是什麼眼光?竟然會看上這塊石頭?雖這般想法,卻仍不捨丟棄。長久只進不出,家中觸目可及之處,無一不是石頭。為了給新收穫的石頭騰位置,不得不將從前一些石頭胡亂堆砌在一處。如此做法,倒不如下決心捨棄掉那些已不在自己欣賞範圍內的石頭,騰出空間好好擺放當下喜愛的石頭。

玩石頭,你敢不敢

"離"

脫離"心術不正"的石友!

雖周敦頤在《愛蓮說》中有言:"出淤泥而不染。",然"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總是不無道理。有些易受周圍環境影響的人,往往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對於石友而言,石圈中並非皆是留有玩石初心之人,就如同前文中所言,有些人為了利益,而枉顧道德利益。這般"心術不正"的人最好遠離!

玩石頭,你敢不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