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公務員不能報考公務員,遴選考試機會又寥寥無幾,對現在的崗位又不滿意,該怎麼辦?

時尚達人ly


講個真實的故事。

2004年,A和B同時考入某鄉鎮公務員。

在鄉鎮上班,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工作繁雜,“白加黑”、“5+2”是常態,最鬱悶的是工資還低,一個月兩千多累成狗,A就抱怨不值,時常像個祥林嫂似的嚷著要走,重新考到更好的單位。領導見他這樣,起初還勸他安心工作,以後有機會再調動,後來見他無動於衷,也不勸了,任由自生自滅。

B則相反,話語很少,但做事很勤快,對於領導交辦的事,執行效率非常高,幾件事辦下來,深得書記信任,把他調到黨政辦當秘書使用,天天帶在身邊。幾年下來,書記提拔到縣裡當常委,把他帶到縣裡,後來隨著領導一路高升,又去了市裡省裡,前兩年被下放到某縣任縣委書記。而A仍還在他們最初的鄉鎮,只是提了個副主任科員而已。

兩個人起點,也都沒關係沒背景,為何十多年後一個天一個地,差距會這麼大?原因在於自身觀念認識。我們常說君子動口不動手,而工作恰恰相反,能動手,最好別用口。正所謂落實就是能力,實幹才是水平。在體制內工作,正確的三觀就是:幹事。只有能幹事,會幹事,幹成事,領導才會欣賞,機會才會降臨。而抱怨和牢騷,只會將原本可能屬於你的機會,拱手讓於他人。

人都是喜新厭舊的。在一個崗位待久了,難免心生厭倦。加上一些主客觀因素,就會產生改變的想法。這無可厚非。在體制內,有太多公務員因為對工作不滿而想辭職。可真正付諸行動的少之又少,因為無論怎麼來看,公務員這份工作仍是很多人可望不可及的存在,比上不足,比下綽綽有餘。所以哪怕再不滿意,也不敢輕易言辭。

知足點吧!已經上岸就不要瞎折騰了。與其這樣把時間浪費在抱怨、左右搖擺上,不如收拾心情多去幹點實事。真正把事情幹好,把人做好,機會自然而然就會來。


80後小公


我和你有著同樣的困惑,但是很快我也就想明白了,以生活為主,活出精彩。

我是2016年考的鄉鎮公務員,幹了一年我就不想在基層幹了,好後悔當初為什麼要圖一時安逸,而降低標準。所以一直就想再考出去,但是五年的服務期限,讓人什麼也不能考,無論國考、省考還是遴選。就想著慢慢熬吧,這幾年好好準備,一有機會就考走。但是今年的省考公告給我當頭一棒,在職公務員不能報考!我勒個去,怎麼就這麼突然???不能考,難道還要老死鄉鎮了?

這二十多天過去了,我也慢慢想開了,幹嘛要一味追求仕途?工作又不是生活的全部!工作可以無聊無趣無味,但是生活可以多姿多彩多樂!我現在想的就是,以生活為主,工作次之,以興趣為輔!

首先,要好好生活!照顧好家庭,養育好子女,定期旅遊,多回家做飯吃飯。在政策允許的範圍內,掙點零花錢。其次,做好本質工作,儘量在單位裡面出類拔萃,不放棄本單位內的提拔機會。再次,不完全放棄學習,多寫多看,如果有遴選機會,也要去嘗試。(我想著以後的肯定比以前難多了,考的人也是成倍的增加,還都是有實力的)。最後,培養一種興趣,提高生活品質。拿起放下多年的吉他,自娛自樂。

曾經看過一句話“家庭幸福,才是人生最大的成功”,現在想想也是很有道理的。我們改變不了現實,只能調整自己去適應現實了!

希望我的想法對你能有所參考!


機關小院


老兵也曾在基層當過很多年公務員,與你曾有同樣的困惑,我來回答你。

一是修煉過硬能力素質。你對現在的崗位不滿意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待遇低,暫時沒有提拔機會,這種情況下你可以想方設法提高自己的能力素質,比如你可以學習公文寫作,成為單位的筆桿子,比如你可以借鑑發達地區經驗,創新開展工作,服務群眾,只要你能力過硬,成績突出,很快會被領導和上級部門發現的,不愁沒有增加待遇和晉升職務的機會。

二是提升學歷。可以利用空閒時間把自己的學歷再提升一下,本科的,讀個研究生學歷,學歷提高了,機會就多了,否則說不定人家提拔或者遴選要研究生學歷,你就只能傻眼了。

三是參加未全面禁止在職公務員報考身份的考試。直接上圖:

四是參加省直、市值事業單位考試。禁止報考公務員,沒禁止報考事業單位啊,既然你是考霸,我先回事業單位,然後再考公務員,怎麼樣,避開規定了吧。

所以,不要坐著說困難,一定要努力找方法,辦法永遠比困難多。


體制內老兵


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現在是有規定:在職公務員不能報考新的職位。你可能還在五年服務期內。

有的省考要求在職公務員只要滿三年,就可以報考了!

不過,再次報考不確定因素太多,不是好的選擇,不如等待機會,參加遴選比較穩妥!

今年六月就要實行新公務員法了,好多基層公務員會受益。以後也會更加暢通遴選渠道,好多遴選都是要求有:三年基層公務員工作年限。提拔時也是要求:最低三年基層工作經驗。所以,在基層鍛練幾年,基礎打的好,才能走的更遠!

你對現在的崗位不太滿意,又是冷門專業,不知道該怎麼辦?

你現在最好的做法是:

做好本職工作,不要報怨,默默提升自己,保持學習的習慣,為遴選做準備!

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不是嗎?

本來在今日頭條上選的不是這個領域的,反倒是孩子教育問題回答的比較多,嗯,不考慮那麼多了,只要能讓大家在閱讀中受益,我也不考慮垂直度了!


美文美膚


在職公務員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崗位甚至是職級,可以晉升、平調,也可以參加更高一級黨政機關的遴選或者職位招考。

首先說遴選和職位招考,都是在職公務員通過考試改變自己的崗位和命運。遴選是市級以上黨政部門通過考試選拔縣區尤其是鄉鎮一級的在職公務員,遴選的名額非常少,考試時間和次數也不固定,有可能一年數次,了可能數年一次,競爭還非常激烈,有實力還要碰運氣。職位招考也是一樣的,組織部門會不定期組織公選類考試,拿出一些黨政機關的副職職位,在特定範圍內進行招考,一般是在在職人員中公選,包括公務員、參公人員甚至事業人員都可以參加,有年齡限制,也有級別限制,比如正科崗位必須副科滿兩年才能報考等。這樣的招考名額少、次數有限制,比遴選還少,也要碰運氣。

晉升,就簡單了,能力突出、成績突出,經組織考察,任命為公務員領導職位,或者事業單位管理人員,都可以改變崗位。新一輪黨政機構改革,黨政機關職位限制非常嚴格;《公務員法》出臺後,又取消了“非領導職務”,在公務員崗位想提拔,比過去更加困難。如果想提拔到事業單位任職,一則事業單位也在精簡機構和人員編制,管理崗位了在減少,另一方面,公務員去事業單位之後,會失去公務員身份,也是許多人不想放棄的。

調動,在職公務員可以通過調動,改變自己的崗位。如果對目前的崗位不能勝任,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可以向公務員管理機構提出調動,去別的公務員崗位任職,也可以去事業單位任職。這是最簡單的,但同樣如果選擇去事業單位,會失去公務員身份。


真寧腔調


縣直機關在職公務員,對自己的工作不滿意,有可能是源於以下問題和矛盾:改革後權力受損,事多壓力大,工作條件艱苦,工資待遇降低;太閒沒事做,能力不長進;人際關係緊張,融入困難;升遷受阻,灰心失望。

這些問題,都是每個年輕公務員成長中不可避免的,它反映出理想和現實的矛盾,困擾了很多人。很顯然,上層機關也注意到了基層公務員的困難和呼聲,採取了一些措施,比如職級並行、定期調整工資、實行車改發放車補、完善激勵制度,但是由於長期形成的地區差距、部門差距,短期內很難徹底改變。

對於制度層面造成的困惑,作為基層公務員,無力改變,只能順應,而不能向古代文人一樣,苦悶潦倒,要充分調適自己的心態。如果一直消沉,對自己身體、家庭、事業都是不合算的。

很多時候,對於工作滿意不滿意,更多的在於自己的感受。同處於一個鄉鎮政府工作的人,可能一個滿意,一個不滿;同處於一個部委的工作人員,也是如此。在這個部門不如意,換一個單位也不一定能滿意。至於收入,縣機關月薪四千不滿意,到省直機關月薪七千也未必感覺幸福。

對於個人工作上生活裡客觀存在的一些困難和問題,也要努力爭取,改變現狀。如通過人脈關係運作調動工作、理財投資改善生活。

通過業餘學歷學習,變換專業,可報考省城事業單位來改變生活環境,並以此為臺階,繼續報考省級機關,為子女和家庭創造更好的生活環境。工作之餘多寫作投稿提升知名度。

不到之處,歡迎指出。


農夫三拳哦


遴選不行,就看看有沒有調上去跟班學習的機會。但這個首先是你得很優秀,打鐵還需自身硬。能考上公務員的人智商情商都不會太差,業務工作搞得好不好,多半要看你努不努力(不是演給自己看的努力哦,自行體會),用不用心。在系統內要沉得下心,做人低調,做事高調。不要得罪手握重權的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不要得罪心胸狹窄的小人。做事要積極肯幹,業務上要有實打實的成績,與領導同事的交流上要有存在感。在這樣的基礎上,多上上心與上級部門溝通,別玩那些花樣。上面調人去跟班學習,就是需要去幹活的,勤勞務實肯幹聽指揮的,須溜拍馬不做事的關係戶不需要。去了以後,你才有更大的平臺發揮,有更多的機會轉崗,站位高了才能學到更多的東西。同時才有往上調的機會,雖然也是逢進必考,但會有很多的優勢(到那一步自然明白)。

還有就是自我提升,總想著跑、總抱怨,領導想提拔你,想讓你轉崗,他也不敢啊,你心不在這裡,他幹嘛要培養你?總之先靜下心來,提升自己吧!


白澤82200558


題主是對目前單位職位不滿意,想繼續通過招考或遴選得到滿意的工作。是吧!

首先我要說大部分人都對自己目前的工作不滿意。為嘛,一是工作久了覺得枯燥,二是人都追求進步,肯定希望找到更好的單位,更好的職位。

題主也說了自己冷門專業,又沒有其他本事,那怎麼辦?給題主幾個建議:

第一,安於現狀,踏踏實實做好本職工作,是金子總會發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嘛,工作出成績了,自然就熱愛了

第二,按照自己的興趣方向繼續“充電”,比如說法律職業資格證書、會計證書、在職研究生等等,機會總留給有準備的人,政策一直在變,說不定過幾年又可以參加招考了。即使不會,優秀的工作業績和各類證書對參加遴選也是大有裨益的。

加油吧,騷年







殊道


生活不如意者十之八九。

對工作不滿意很正常,關鍵是如何處理。

最簡單也是最瀟灑的,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辭職換工作,或重新考試。

選擇這條路的估計連百分之一都不到。

那麼,如何改變現狀。

個人觀點,自己不妨靜下心來分析一下,自己到底是對這份工作不滿意,還是對單位的人際關係不滿意,亦或者對公務員職業有不同看法。

對工作不滿意的話,最好辦,努力的工作,爭取升職,自己來安排部署。

對人際關係不滿意的話,自己做好自己,以自己的真誠選擇志同道合的朋友,緩解緊張。

如果對公務員職業有誤解,比如說,覺得大學畢業,做些瑣事,或毫無成就感的事,覺得委屈。那麼只能說你不夠成熟。多看,多做,少說。僅此而已。

實在不行,就好好學習,好好準備,爭取靠自己的努力更換工作。但說不定是從一個坑裡跳到另一個坑裡而已。

最好的辦法是改變自己的心態,積極適應。


苗2019


對於公務員工作、崗位、環境、人事等哪個過那些方面不滿意呢?

十七年前,我跟紀委書記提出要換換工作,因為單位矛盾太多太複雜了!紀委書記說:“你是幹部,還是領導幹部,你說哪裡沒有矛盾?沒有矛盾還要幹部幹什麼?幹部不能遇到矛盾繞道走!要正視困難,化解矛盾,勇於勝利!”我便留了下來,埋頭苦幹。一年半的時間,我和同志們一道摘了三塊黃牌,拿了七塊獎牌,有兩項工作成為先進典型。

如今,我在省城工作了,當年擔任鎮長的日子還歷歷在目,經常想起,留戀。

公務員工作大體就是這樣:總是在矛盾中、艱難中、糾結中……也有輕鬆的,無所事事的,那是單位領導不力,迴避了矛盾,不求作為!

公務員,關鍵在於迎難而上,攻堅克難:比如扶貧脫貧;防災救災;轉變觀念等等。總之,是社會有矛盾,你要去化解,群眾有困難,你得去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