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古國---高昌

古代西域地區氣侯幹早,只有綠洲的地方才適合人類居住。獨特的地理環境形成小國林立,各不統署狀態。在西域小國中有一個漢人建立的相對獨立於中原王朝之外的小國--高昌國。高昌國大至經歷闞氏高昌,張氏高昌,馬氏高昌及麴氏高昌四個階段,近二百年。公元640年,唐太宗李世民派兵滅之,設高昌縣,國始除。

西域古國---高昌

高昌國原是車師故地,漢武帝鑿通西域後開始經營此地。高昌國故城位於今天吐魯藩市東南四十公里處,是古代絲綢之路南線必經之處,經濟文化中心之一。漢宣帝時開使派兵屯田和駐軍,後來設戊己校尉管理屯田和軍事。因為此地“地勢高敞,人庶昌盛。"得名高昌壁(壘)。

西域古國---高昌

東漢,魏晉時期仍在此地設戍己校尉管理此地,歸屬涼州敦煌郡。十六國時期高昌地區先後歸屬前涼,前素,後涼,西涼和北涼五個政權。北涼承平十八年(公元460年),柔然派兵滅掉盤據在高昌的沮渠氏政權,立闞伯周為高昌王,高昌國從此建國,闞氏立三世而亡。

西域古國---高昌

此後張氏國昌,馬氏高昌相繼建立,後來高昌人擁立金州人(蘭州)麴嘉為高昌王。高昌國民大部分是漢代屯田軍士後裔及生活在河西地區大批漢人,躲避戰亂的內地漢人組成,也有些本地及北方少數民族。生活習俗互相影響,語言與內地略同,文化上有《五經》和各代史書。

西域古國---高昌

政治制度基本上與中原略同,城市佈局也仿照中原城市市坊結構。高昌國物產豐富,有五穀,食鹽,出良馬,牛羊,棉布,絲織品,匍匐酒等。高昌城"人口三萬,僧侶三4。”是信仰佛教的國家。地方上也實行郡縣制,設五郡十八縣,為西域地區實力很強的國家。

西域古國---高昌

隋煬帝時期,高昌王麴伯雅來中原朝貢,派兵幫助攻打高句麗。煬帝把華容公主嫁給他。麴伯雅回國後讓國民解盤辨,削衽,全部恢復中原漢俗,受到煬帝讚揚。做為夾在大國之間的小國,有自已的生存之道。在站隊問題上常搞騎牆術,,哪一方強大就依附哪一方。

西域古國---高昌

高昌國原在西突厥勢力範圍之內,後來西突厥衰落,唐帝國滅掉東突厥之後開始強盛。公元630年,高昌王麴文泰和王后來到長安,李世民冊封王后為公主,雙方友好往來通商。這種友好往來幾年後,國際環境發生變化。西實厥重新強盛起來。麴文泰久居西域,對中原故地感情淡泊。況且唐朝距離太遠,突厥人很近。

西域古國---高昌

麴文泰又重新投靠西突厥,並按照西突厥的要求阻斷絲綢之路。唐朝重新開避的商路也被阻斷,李世民讓他以藩臣身份到長安解釋,麴文泰竟置之不理。成國公候君集主張出兵滅掉高昌國,否則西域地區將不好管理。唐太宗李世民採納了侯君集建議。

西域古國---高昌

公元640年,侯君集率十萬大軍歷經千辛萬苦來到高昌城下。麴文泰原先認為,唐朝遠在七千裡之外,中間還有兩千裡的沙漠,冬寒夏熱,平常百十個人都不容易通過,何況十萬大軍呢,用不了多久就會因為糧盡潰散。他沒想到唐朝決心如此堅韌,士兵經過大漠之後士氣仍如此旺盛,在驚懼之中暴死。

西域古國---高昌

他的兒子舉國投降。唐朝不費一兵一卒滅了高昌國,設高昌縣,歸安西都護府管轄。高昌國曆闞氏高昌,張氏高昌,馬氏高昌和麴氏高昌四個時期,立國近二百年亡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