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的孩子,一個班大多數學生每天作業寫到晚上11點或12點,正常嗎?

濮陽市初中化學教師


那首先要看什麼學校,如果是在重點中學的話,那就是很正常。

因為六年級是小生初非常重要的關口。不但很多家長要求高,學校壓力也很大,教師的壓力就更大,這種壓力越大,那麼轉移到學生作業上的概率就越高。

如果所有的家長都放棄要求,那麼學校老師肯定會很輕鬆。如果經實地調查,確實70%家長學生認為作業太多,可以聯合別的家長和學校、老師溝通一下減負,學校置之不理,再採取別的正規渠道方法。

因為,現在很多地方教育局也很重視減負問題,基本上也會管的。

另外,熟練掌握各科知識,只有通過寫作業來不斷強化知識點才可能鞏固。光是看一遍,讀一遍的話,是不太可能掌握牢固的。

學生寫作業太晚,主要三方面原因。

一、還沒有掌握學習方法;課上沒認真聽講;

二、和學習磨蹭有關係;

三、和作業難度有關係。

遇到這種情況,家長不要先一味的指責,要引導學生找到問題辦法,協助讓他自己學會去解決問題。還可以列個時間表,在規定的時間內寫完作業。


慕芷蘭



小象愛寶貝


說正常也正常,說不正常也不正常。

題主很聰明的強調了“一個班大多數”,這就是要堵住一部分人會說“自己是否有問題”的解釋——你看大多數學生都是這樣,這說明不是我家孩子拖拉磨蹭學習能力差的問題。

雖然不清楚群主說的大多數學生都這樣是否屬實,既然題主把問題限定成了這樣,那我們就在這個前提下進行討論好了。

不正常的地方

小升初在大多數城市裡已經實現了電腦派位就近入學的方式。嚴格來說,這樣的操作,可以給小學生減輕非常大的學習負擔,因為你即使學習成績再好,你也不需要去考,而更多的時候需要看運氣。

在這個背景之下,學習壓力這麼大,已經趕上了很多初中生,甚至是高中生的學習負擔,這顯然是不正常的。

而從小學學習內容來看,每天晚上能讓學生學習到這麼晚,我絕對有理由相信這些作業不是學校佈置的!

因為原因和道理太簡單了,學校根本不需要去面對名校率升學率這種考核的壓力。而義務教育教學大綱裡的要求、各種減負的,明天進去,又決定了學校老師,不可能給你佈置那麼多的作業內容!

除了具有懲罰性質的作業之外,在平常,那些學習稍微差一些在校學生,寫作業能寫到10:00,這就已經是非常晚的了。

所以如果題主說,孩子們學習到十一二點是,因為學校作業太多的話,那我認為是不正常的。

如果真的是這樣,那唯一能夠解釋的那就是題主所在的城市,小升初依然是需要考試擇校的!

正常的原因

小學生能夠學習到十一二點的孩子,基本上應該是這兩種情況:

1、自己願意學,知道學,知道為什麼要這麼辛苦的學,而父母又給孩子做了很詳細很全面的規劃。他們會把大量的時間,用來學習一些拓展和提高的內容,比如說英語,比如說奧數,比如說各種特長。這種孩子最典型的特點那就是課內考試一般情況下是檢驗不出來這個孩子的真正實力和水平,只有在那些難度比較高的,甚至於是非常高的考察中才能發現他們真正的實力。

這類孩子和家長我見過很多。

2、同等作業量(不僅侷限於課內作業)能用兩三倍時間完成的孩子大有人在。是的,還是一個拖拉的問題。即便題主說“一個班大多數”那我也一樣有理由質疑這個班整體學習能力的問題。

絕大多數小學(尤其是公立小學)因為不存在“升學壓力”的問題,所以不太可能在作業上過於苛刻。

最後我想提醒的是:你看的到的是那些小學就開始拼的孩子們很辛苦,但是你看不到的是這些孩子背後站著一類比很多人看的更遠的家長……

但是說歸說我還是不建議,讓孩子在小學階段就學習到這麼晚!雖然能夠理解家長們的心情,也可以理解很多孩子他們是願意學的,但是畢竟這個階段孩子的身體健康還是很重要的。所以可以嘗試一下提高學習的效率,合理的規劃學習內容,通過這種方式,儘可能的保證孩子有足夠的睡眠時間。畢竟有一個好身體才是最重要的。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不正常,這種現象嚴重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及第二天聽課的狀態。正常作業量是有規定的,每科不能超過30分鐘。家長需要明確的幾個方面:

1.孩子在完成作業時有無拖沓等不良習慣

2.有沒有罰寫型作業

3.教師佈置的作業內容類型是否單一

4.如果不是自己家孩子的個別問題,要收集證據,與老師正面溝通,必要時候可以維權。

一些家長認為這些都是常態、只是心疼孩子,不敢跟老師溝通,害怕老師對自己家孩子存有偏見。但是低年級熬夜學習真的事百害而無一益,低年級就開始疲勞戰術會耗盡孩子的學習熱情,降低課堂聽課的有效性,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有效溝通和合理監管才能真正解決此問題。

作業教育者也在此呼籲,教師留作業要注重孩子的成長性,尤其是低年級教師。留作業必須批改,孩子作業多無疑教師的工作量也多,適當減少點作業是不錯的選擇。

此外教師如果感到學校壓力大,制度不合理,要求留很多作業。(這種情況在部分地區也存在)可以考慮從作業類型的豐富性上著手,這樣既為孩子減負也能訓練孩子的實踐能力。

總之,家長需要根據情況,細緻分析。看看是孩子學習問題,還是教師問題,或者是學校制度問題。分清原因後才可以找到解決辦法。


何老師語文微課堂


這個問題特別普遍,我來回答一下

不正常,但沒辦法

現在孩子不學到這麼晚怎麼在殘酷的考試中脫穎而出?

那麼這件事是怎麼造成的呢?

舉個例子

假設春運火車票早上6點開始售票。如果有100張票,但是有1000個人想買的話,那麼需要再排隊排到前100的人才能購買。此時假設有一個人5:59到的,那麼他買到票的可能性就會比其他6:00到的人高。如果這個想法成立,那麼就會有人5:58到,這樣就會比5:59到的人買到票的可能性還高。以此類推就會出現提前一天佔位排隊的情況。

那麼學習呢?假設所有學生每天放學回家學一個小時習,那麼在同等狀態下大家互相競爭是公平的,此時有一個人每天晚上比其他人多學半小時,那麼他在自身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考上好學校的可能性就會更高,按照前面買票的邏輯,假設所有人都知道這種狀態的話,那麼就會有人多學一個小時,多學兩個小時,甚至學到半夜,學到凌晨。

就是因為這種心理造成了家長和學校老師給孩子瘋狂施加壓力,也就造成了今天的局面。

至於怎麼解決,這不是個體的問題,這是整個社會的問題,是目前升學制度的問題。

大家有什麼看法,可以在評論區裡討論。


教培行業於盼


六年級的孩子,大多數學生作業寫到晚上11點或12點,正常嗎?我首先想了解一下的就是這個大多數是什麼樣的大多數?

如果說這些大多數是中等偏上的孩子,那這個肯定是不正常的呀。我們孩子現在也處於六年級,也面臨著擇校的問題。作業很少超過八點,作業做到十一二點那得多少作業?做作業的目的是為了鞏固舊知,預習新知,瞭解不足。做這麼多作業還有時間來了解不足嗎?再說第二天早晨七點半左右孩子要到校吧,孩子的休息時間能有多少?長此以往,只能惡性循環,所以我覺得這個有點不太正常。


行走的育兒袋


不正常,太晚了


愛昴昴


我兒子五年級時候平時光數學一門作業就是三張卷子!週六日一般六到七張!光是數學!六年級就別說了。


五線譜外的123


不管在哪個學校,都不正常,孩子的睡覺時間得不到保證,第二天肯定會耽誤或者注意力不集中,沒有得到有效的學習時間,事倍工半,家長壓力大,孩子壓力會更大,比如五點放學,寫作業時間應控制在九點之前,則為正常


刺破夜的黑


需要調查後才能說是否是大多數。有的是老師佈置的作業確實多,但和作業的難度也有關,有的作業不多,但是比較難也會做的比較晚。有的是小孩子寫作業比較拖拉。有的是小孩子不拖拉,但是不會做需要輔導有關。你可以瞭解班級內孩子能做到及時快速完成的小孩子是怎麼寫的和別的家長交流一下。如果真的是老師佈置的作業太多,可以和老師交流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