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的意思嗎?

本來的世界本來的你我


看了下所有回答,沒有一個能說到點上的。這也難怪,多年來讀經者對“玄之又玄”的理解基本都出了偏差,把這個“玄”字都解釋為神秘深奧不可測的意思,而道德經的第一章是全篇的總綱,它開宗明義講述了老子總體的世界觀和理解老子思想的學習方法,總綱如果學歪了,後面很多內容都會被帶歪,至少很難深入體會到老子思想的真實涵義。

老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樸素辯證法的創立者,老子尚簡尚樸尚拙,他的思想跟神秘主義沒有半點關係,如果帶有道德經是神秘深奧的先入為主的念頭去讀經,那麼一開始就和老子的思想咫尺天涯,南轅北轍了。老子說過,“大道甚夷,而民好徑”,他的話不需要你拐彎抹角地去自作聰明地理解背後有什麼深意有什麼潛臺詞,道德經所見即所得,老子巴不得把意思表達得越簡單明白才好,讀者自作聰明的想法越多,就越不可能讀懂道德經。

回到“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句話上來,這個玄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得從兩個方面入手。首先,是時代背景,老子的時代是春秋時期,他的職業是周王室的圖書館管理員,而當時周朝的文字繼承於商朝的甲骨文,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百度下甲骨文的“玄”字是怎麼寫的,就像是一團相互纏繞的絲線,它當時表達的含義並不是如現代人認為的那種玄乎深奧帶有神秘主義意味的意思,而是指從具體的顯性世界到抽象的隱形規律互為表裡的意思,而這也非常符合道德經第一段的語境。

所以要徹底弄明白“玄之又玄”的意思,不能割裂前後文的語境,必須聯繫起來作為一個整體去理解。這裡說一下,現在世面上很多道德經的版本都是經過後人刪改的,特別是三國曹魏王弼把道德經改動很多(這傢伙就屬於自作聰明之流),和馬王堆的帛書版一對比就可以看出來,他這麼一改,直接導致後人對道德經的理解產生偏差。個人看法,時間更早的帛書版道德經更貼近老子本來的思想。

《帛書老子》甲本: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故垣無慾也以觀其眇,恆有欲也以觀其噭。兩者同出,異名同胃,玄之有玄,眾眇之門。

帛書版用“也”直接斷句,使之不出現歧義。後世很多自作聰明之流為了顯示自己的特立獨行,搞出很多稀奇古怪但讀之狗屁不通的斷句,比如有什麼“道可,道非,常道”的斷法,完全不符合當時語言的習慣方式,對於這種一笑而過即可。

首先,老子說的這個“道”,指的是宇宙間所有事物運行的絕對化存在的根本性規律,貫穿於萬事萬物的運行發展中無處不在起作用,而一些具體事物的個性化規律,則不可以稱之為“道”,因為那些東西是要有先提條件才能存在的,是局部的,暫時的,即佛家說的“無自性”。而老子這個道有什麼特點呢?就是無法言語道斷,也有點佛家“一說就錯”的意味。道可道,非恆道,指的是,道這個東西,你可以用語言來講述描述,但是一旦用語言來定義的這個道,就不會是恆久不變的“常道”,是具有侷限性的,也就是有生滅的。所以道可道也非恆道也。

因此,後面這句“名可名,非常名”其實就是對前面的補充解釋。這個“名”,在當時可不是指名稱的意思,而是是下定義賦予屬性“以此名之”的意思,前一個名可以當做動詞看,“名可名”是說規律的屬性可以被具體定義,但一旦被具體定義了,這個規律就不會是最根本的道了,而是局部的暫時的,當前提條件變化時,這個定義也就失效了(非恆名),佛家說的“有為法”也是這個意思。

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後面這句“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就非常直接地解釋清楚了。首先,要搞清楚,這個“名“是誰在名(作動詞,定義屬性)?是人。天地之始,當還沒有人的時候,自然談不上什麼名不名的。只有當人對萬事萬物一一名之進行定義後,各類事物才被賦予了屬性。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塊鐵礦石,在人賦予它屬性之前,本身就是一塊石頭,對人來說有什麼意義呢?甚至連石頭這個名稱都是人賦予它的。人把鐵礦石煉成鋼鐵,做成錘子,菜刀,各類機械等等,這些過程中,都是人根據自己的需要在不斷賦予其不同的屬性(使其有名)。所以這世間萬物都是一樣的,沒有人對其名之賦予定義,就沒有所謂萬物的分類。被人賦予定義後,才有了萬物的分類(萬物之母)。

特別提一下,現在特別流行的斷句“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是完全錯誤的,因為這不符合當時的語言習慣,更不是老子一向簡潔的風格。按照當時老子的行文,如果要表達上述的意思,直接是“無,天地之始,有,萬物之母”,而不會去畫蛇添足加一個“名”字,讀起來又累贅又拗口。

接下來,就是老子講學習道德經的方法論了。“故垣無慾也以觀其眇,恆有欲也以觀其噭”,這裡的無慾有欲,不能簡單的理解為有沒有慾望,其含義範圍更大些。簡單地解釋,那就是要用不預設立場的客觀態度(無慾)才能去發現接近大道的規律(妙),然後才談得上在掌握此規律基礎上,主觀能動(有欲)地利用規律去發揮作用達成目標。

後面是“兩者同出,異名同胃”,這裡的“胃”字通“謂”,結合前文意思清楚明瞭,兩者為何?主觀和客觀,現象與本質。在老子這種悟道者眼裡,本不存在主客觀這樣的二元對立概念,而是心物一元,通過現象與本質互為表裡,也即是從現象去把握本質,再從本質去理解現象,如此“玄之又玄”這樣的反覆良性循環的一個螺旋式上升,去接近終極規律——眾妙之門。


人生何處不投機


簡單地說,理解大千世界,森羅萬象,種種差別,諸種矛盾都是有“同一性”或“統一性”的。而理解或領悟這種“同一性”或“統一性”,也就等於找到了開啟理解事物終極奧妙的“眾妙之門”。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出自《道德經》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我們首先得理解什麼是“玄”。

怎麼理解?原文自身講得很清楚: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是什麼“同”呢?是異名而同出的兩者之“同”。

哪兩者呢?

也即“有”與“無”這兩個概念。

這兩個對立的概念有何“同一性”呢?我們應當明白,如果沒有“有”這一概念,也就等於不存在所謂的“無”;同樣,若不存在“無”的概念,也就等於“有”這一概念無法成立。因為“有無”其實是“相生”的。這就像鏡中的影像與鏡子的關係,或者星系與虛空的關係。

概念與事物存在的這種超越言語指示的“同一性”或“統一性”,就是所謂的“玄”。

理解“有”與“無”之同,以及“同”與“異”之同,就是所謂的“玄之又玄”,也即是所謂的“眾妙之門”。

事實上,《道德經》第二章對此就有進一步的展開解釋: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第五十六章提出了“玄同”的概念:

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

這就是看到差異、矛盾中的統一性。


建章君


先從字面上來看,“玄”,可解釋為幽昧、幽遠、奧妙,這裡是研究道的,有神秘微妙,深不可測的意義。



“玄之又玄”,老子用這種遞進否定的方法,極言其玄。什麼這麼玄呢?“道”。

“道”,是“眾妙之門”,是宇宙間一切的一切的本源。



這樣解釋是不是到位了呢!遠遠不夠!如果僅從字面上,或者從理論上,哪怕從哲學上理解,都不能真正知曉老子的本意,都會陷入空談。

這正如老子開篇提醒的:“道可道,非常道”。“道”是說不清楚,研究不明白的,那麼,怎樣才能明白呢?

這要先搞清楚,老子的“道”是怎麼得來的。《道德經》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抱陽,衝氣以為和”。老子的這個“宇宙生成模式”,已被當代天文學、核物理學證明是正確的。



那老子怎樣知道了“道”是一切的本源的呢?他看到了!他是怎麼看的呢?不是用跟我們一樣的兩隻眼睛看的。

他是在“致虛極,守靜篤”的狀態中捕捉到的,因為“道之為物,惟恍惟惚”,老先生在恍惚之中,看到了宇宙、生命的由來和變化無窮的奧妙。



那麼,我們要想真正理解“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就要學老子,以身證道,從而頓悟宇宙大道。


竇樹山


答:玄之又玄,眾妙門。這是老子根據《易經》中陰先陽後與日主月次在運行的變化規律和不變而永恆的邏輯為概念。對地球,月亮,太陽,都是在無軌而確有永恆之道的認知。

地球的運轉,能分別出昨天和今天的轉折定點在半夜子時為舊與新的更替點和有晝夜在陰先陽後的運轉規律和永恆不變的邏輯。

月亮在一個月的天數有小月29天與大月30天,在運行變化中有兩半合圓的天理特徵和永恆不變的周律。

太陽在一年中有四季與二十四節的冷熱變化規律和永恆不變的邏輯。

以上就是老子《道德經》以天理的視角在第一章: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恆名……玄而又玄,眾妙門”的內涵中,有陰陽兩道和日月核心都有眾妙門的雙重標準,論陰陽,有陰為一,陽為二,道有核心方位的立足點。以河圖,洛書的兩色數碼而論,白色為虛空為陰,最大的數碼是九,其中心為五,只可為陰核在內,在八卦方位各一,剩一為陰小無內,就知陰先為一理論要義所在。黑色為實屬陽,最大的數碼是十,陽主大無外,按八卦方位各一還剩二,就是太陽東昇和太陽中天的方位各有其二為重點,就有陽後有二的理論觀點。

以日主月次而論,在一天新的開端以子時過後的半夜,有新一天的圓月向西而落的視角,又有太陽東昇至中天的感觀。就知上德是太陽用來形容和厚德是月亮有兩半合圓有舊與新更替的轉交點。就有高下相盈如《眾》字構型有妙門之理念的用哲理見解,上面為陽屬,下是為陰所屬的理性區別的認知。這就老子《道德經》是借鑑了天理的變化規律和不變的永恆邏輯知識,規範出了人類共同應該遵循的道義與明德中,有從地道有天道到人道三個必然的發展階段。顧以“道”有陰先陽後與“德”有日主月次與和合於明在各個經歷中的核心價值觀念,而形成了中華獨特的文明理論,為人類道德中最高境界的主題思想,簡稱為舉世聞名的《道德經》哲學理論絕作。

以上的見解,就是以中國夢啟迪的文明哲理之辨的真理所在,就能領悟到“玄而又玄,眾妙門”的內涵。有道義史序各有的歸屬性,有各時期核心引領的價值觀念,又有最終以和合統一意識為共識,以同心同德的正確觀點,共同畫出最大同心圓的共同體。

這就老子以玄而又玄提醒世對最高境界的思考題,能對眾妙門應有最精準而正確的回答,能夠有公正合理的最《好》方式,以前後史序為道義明德的文明觀念,以眾妙門之內涵有兩性核心價值構成崇尚正義的文明和合理念,以敬業而共同形成的高尚《品》德,有男女兩性有三位歸屬,能和合統一的共識。就能領會到“眾妙門”最《明》確的道理和構思的引示要義所在。


夢仙曲


其實,不能把一篇文章的一句話,單獨拿出來講。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是整個文章的總結。

大道至簡沒有那麼複雜。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以下是本人淺薄的譯文

天地之間的大道理,可以遵從和講述,這些都是通過探索實踐得出的不一般的道理。

天地之間有稱呼的事物,那些稱呼都不是隨意給的。

天地之間的事物開始是沒用稱呼的,有了稱呼才有了根本和區別。

因此,以前沒有稱呼的事物,人們通過觀察它的特點,賦予其稱呼。有稱呼的,通過它的稱呼知道它的意義和根本。(就像一隻碗,一說碗我們就知道它是用來吃飯的,再深入我們知道他有很多種類,再深入還有材質,還有組成元素等等......)

這兩種不同的探究,都是瞭解事物的一種方式,只是方向不同罷了。共同之處都是為探索事物奧秘。

通過對事物的探究,我們發現,其實奧秘一層又一層,所以,探索研究事物,是打開它眾多奧秘的開始。

最後一句就是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的解釋。


海龍王v


這是老子對道的總體闡述。

這是道德經第1章的最後兩句。在這一章里老子闡述了道的總體概念,有和無的概念。無,天地之始,有,萬物之母。這是老子闡述有和無的先後次序。天地之初是個無,有生於無,萬物皆生於有。二者同出而異名。謂之玄。有和無出於同一個地方,只是名稱不一樣罷了。都稱之為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個玄是說不清楚的,而萬物都是由他出。

這是老子對道的闡述。一切萬物皆由這個玄而出,而這個玄就是道,這個道是不可名狀的。道可道,非常道,即是說這個道是不可名狀的。他雖不可名狀,但它產生萬物,所以他是玄,所以它是眾妙之門。


非常各


《道經》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恆)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奧斯解譯]宇宙的規律(道)是可以研究總結出來的,但總結出來的規律(定律)卻不是恆定不變的(道),因為我們的研究總是局部的,隨著深入總結原有的規律就會改寫;宇宙生成的物是可以根據特徵命名的,但給出定義的名稱卻不是恆定準確的名稱,會因為不斷的深入研究而變更。

沒法命名的最初之態就是宇宙天地的開始了,有可命名之物才是形成宇宙萬物的母本。所以,宇宙原本是虛無的,要激發我們的求知慾望觀察思考宇宙的奧秘,用思想實驗去努力思考解釋萬物;宇宙形成後又是由實物構成的,要激發我們努力通過實驗研究物質的本性與規律。

這兩種方法,同出於探索宇宙而方法名稱不同矣,都是十分高深精妙的。宇宙不僅非常的巨大高深而且十分細微精妙,這是研究眾多宇宙規律的必備方法,必由之門。



奧斯眼中的世界


許多人都自以為領會了,但解釋出來都不相同,互相不能說服對方。

易經、道德經這些都是這樣的啞謎

語義深奧,晦澀難懂,故意不把事情說明白,讓你窮極一生,也無法揣測出作者表達的真實意思,因為作者就不想讓你一眼看透。

如果是真理,那為啥有這麼多分歧?

這種玩意兒能啟迪什麼智慧?這明明就是用來鎖死中國人的發明創造能力的。

還好有西方人在地理天文物理化學生物醫學自然科學等等領域的突破性發展,我們才能享受這些現代文明。

不然靠我們自己,研究易經道德經黃帝內經這些不靠譜的玩意兒,我們現在還在男耕女織,天黑就睡覺,蠟燭都點不成。


旅行顧問招財貓


孔子說:″小人之反中庸也,而小人無忌憚也。” 這裡的“小人"是指國家俸養的國學院院長、孔子學院院長等高級文化精英,要這些人才能接觸到《中庸》,一般人是很難有機會接觸《中庸》的。譬如說,老夫教書三十多年,也只是退體後幾年才接觸到《中庸》,一看,《中庸》已經被朱熹這廝曲解了,孔子說的“小人"就是朱熹這些敗類。當然,今天這樣的敗類多如牛毛,他們在踐踏和玷汙孔子崇尚的道德文化。孔子的《系傳》中的核心內容就是解釋和評論“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的。


生命解碼之易學堂


不要想多了,這個所謂“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的東西究竟是什麼呢?一言以蔽之,就是老子的“道”。老子自己都解釋不了,旁人為什麼要代勞呢?

《道德經》一書全盤否定了商周以來天或上帝(這裡的上帝不是基督教的上帝)的至上權威,用一種超越時空的絕對精神——“道”來代替。

老子認為,他的那個“道”,在沒有天地以前就存在了,而且“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是產生宇宙萬物的本源。說白了,這其實就是客觀唯心主義的論點。

你看看,連老子都認為“道非道,非常道”,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的東西,那還不是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嗎?所以,後學者就將老子的學問稱為“玄學”。

在政治思想上,《道德經》一書反對儒家所說的“仁”和墨子的“尚賢”。老子主張無為而治,奉勸統治者不干涉人民的生活,而最好讓人民無知無慾地生活下去。yaow

另外,老子還主張回到“小國寡民”的社會。老子說,在這樣的社會里,不用進步的器具,不用舟車,沒有戰爭,結繩記事,“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這種思想也許是當時社會上層人物的一種沒落、無奈情緒的反映——逃避社會矛盾,而相信在冥冥之中的那個早已存在的“道”。一旦找尋到了這個“眾妙之門”,就“得道昇天”,駕鶴而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