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近年來拍賣過億的書畫作品併兼論市場趨勢

書畫市場一直是中國拍賣市場的晴雨表。

這大概是與國人與書畫具有天然的親近感有關,在藝術品市場,沒有哪種產品,可以像書畫一樣體現我們自身與我們的來處的聯繫,中國書畫,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中國文化的象徵。所以不要說是小康之家,只要不是過不下去的貧苦人家,家中必掛有對聯和字畫,客廳有客廳的對聯,書房有書房的對聯。

這種親近感,代代相傳,延續至今。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書畫已經佔到藝術品拍賣市場70%的市場份額。

在此,我們為大家梳理了近年來拍賣過億的書畫作品,並試圖根據近年來的書畫市場交易數據給出一個簡要的分析。

先看作品

1

齊白石《山水十二條屏》

2017年保利秋拍 9.315億元

盤點近年來拍賣過億的書畫作品併兼論市場趨勢


2017年12月17日,北京保利十二週年秋拍“震古爍今——從北宋到當代的中國書畫”專場中,齊白石《山水十二條屏》以8.1億元落槌,加佣金9.315億元成交,成全球最貴中國藝術品。

盤點近年來拍賣過億的書畫作品併兼論市場趨勢


《山水十二條屏》是齊白石創作於1925年的作品,每一條屏縱180釐米,橫47釐米,分別為《江上人家》《石巖雙影》《板橋孤帆》《柏樹森森》《遠岸餘霞》《松樹白屋》《杏花草堂》《杉樹樓臺》《煙深帆影》《山中春雨》《紅樹白泉》《板塘荷香》,每一幅作品都是在描寫他的家鄉。

盤點近年來拍賣過億的書畫作品併兼論市場趨勢


業界通常認為,齊白石一生只畫過3套十二條屏,一套就是此次拍賣的作品;一套是1932年為四川軍閥王瓚緒所繪,現收藏於重慶博物館;第三套卻下落不明,主流說法是它被齊白石在湖南老家換取了40畝田地,也有專家說關於第三套的內容收錄在某些版本的齊白石年譜中。

盤點近年來拍賣過億的書畫作品併兼論市場趨勢


2

齊白石《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

2011年嘉德春拍 4.255億元

盤點近年來拍賣過億的書畫作品併兼論市場趨勢


《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為歷年公私所見齊白石繪畫及書法尺寸最大的一幅,畫作縱266釐米,橫100釐米,所匹配的篆書“人生長壽,天下太平”對聯,單幅縱264.5釐米,橫65.8釐米。

3

李可染《萬山紅遍》

2012年保利春拍 2.9325億元

盤點近年來拍賣過億的書畫作品併兼論市場趨勢

1964年創作的大幅《萬山紅遍》,北京保利2012春拍2.9325億元拍出

2012年6月3日晚,北京保利2012春拍近現代書畫夜場中,李可染《萬山紅遍》加佣金後以2.9325億成交,刷新李可染個人拍賣紀錄。

1962至1964年之間,李可染偶得半斤故宮內府硃砂,大膽嘗試用硃砂寫積墨山水,創作了“萬山紅遍”題材。

七件《萬山紅遍》中,尺幅最大的三幅,一幅現藏於北京畫院;一幅應榮寶齋之邀,為建國十五週年大慶所作,現藏於榮寶齋;第三幅就是這幅,堪稱李可染積墨山水藝術創作的巔峰。

4

潘天壽《鷹石山花圖》

2015年嘉德春拍 2.79億元

盤點近年來拍賣過億的書畫作品併兼論市場趨勢


在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舉行的中國嘉德2015春拍“大觀·中國書畫珍品之夜”專場中,潘天壽博物館級鉅製《鷹石山花圖》以估價待詢方式上拍,最終以2.43億元落槌,加佣金後成交價達到2.7945億元,創潘天壽個人作品拍賣新紀錄。

5

徐悲鴻《九州無事樂耕耘》

2011年保利秋拍 2.668億元

盤點近年來拍賣過億的書畫作品併兼論市場趨勢


2011年12月5日晚,北京保利“近現代十二大名家書畫夜場”中,徐悲鴻《九州無事樂耕耘》以2.32億的價格落槌,加佣金為2.668億。

6

傅抱石《雲中君和大司命》

2016年保利春拍 2.3億元


盤點近年來拍賣過億的書畫作品併兼論市場趨勢


2016年6月4日晚,傅抱石鉅作《雲中君和大司命》現身保利春拍,最終以2.3億元成交,刷新了傅抱石有史以來的紀錄。

7

張大千《桃源圖》

2016年蘇富比 2.254億元

盤點近年來拍賣過億的書畫作品併兼論市場趨勢


2016年香港蘇富比推出的張大千晚年力作《桃源圖》,拍出了2.7億港元(摺合人民幣約2.254億元)的高價。

8

常玉《瓶菊》

2013年春秋秋拍 2.0616億元

盤點近年來拍賣過億的書畫作品併兼論市場趨勢

▲常玉·花卉 《瓶菊》 1940年作

山東春秋2013秋拍中,常玉《瓶菊》以2.0616億元成交。

9

吳冠中《周莊》

2016年保利春拍 1.97億元


盤點近年來拍賣過億的書畫作品併兼論市場趨勢


在保利香港2016春拍上,吳冠中作品《周莊》以2.36億港元落槌。

創作於1997年的《周莊》長度近3米,是目前市場上吳冠中尺幅最大的油彩作品。在著作《畫眼》中,吳冠中曾詳細記錄了《周莊》的創作過程。1985年他與夫人朱碧琴首次前往周莊,因讚歎當地美景,創作不少以此為題作品,僅題名或畫中有“周莊”字眼的素描就多達16件。此前亦有多件吳冠中周莊題材作品拍賣,但價格都不及此件。

10

齊白石1931《山水冊》

2011年嘉德秋拍 1.94億元


盤點近年來拍賣過億的書畫作品併兼論市場趨勢


2011年11月13日,中國嘉德秋拍夜場《大觀——中國書畫珍品之夜》在北京國際飯店開拍,齊白石《山水冊》以1.94億價格成交。

11

李可染1964年作《萬山紅遍》

2015年嘉德秋拍 1.84億元


盤點近年來拍賣過億的書畫作品併兼論市場趨勢


2015年11月15日,中國嘉德2015秋拍“大觀之夜——近現代”專場上,李可染的畫作《萬山紅遍》拍出1.84億元天價。

12

徐悲鴻《巴人汲水圖》

2010年瀚海秋拍 1.71億元

盤點近年來拍賣過億的書畫作品併兼論市場趨勢


2010年12月10日在北京瀚海秋拍中,經過30餘輪的激烈競爭後,最終成交價1.71億元。

13

任伯年《華祝三多圖》

2011年西泠春拍 1.67億元

盤點近年來拍賣過億的書畫作品併兼論市場趨勢


2011年7月16日,西泠2011春拍“中國書畫近現代名家作品專場”中海派代表人物任伯年的《華祝三多圖》以1.45億元落槌,加上15%佣金,最終以1.67億元成交。

《華祝三多圖》是任伯年已知的單件最大尺幅、最具代表性風格的作品,被稱為“任伯年之王”。從題材上來說,《華祝三多圖》是為上海富商方仁高七十大壽所作,“三多”,指多福、多壽、多子,人們通常以壽桃或者其他清供圖代替繪之,而任伯年蹊徑獨闢,選用古代典故,把壽星比作古代的帝王堯。

14

張大千《嘉藕圖》

2011年蘇富比春拍 1.58億元

盤點近年來拍賣過億的書畫作品併兼論市場趨勢


2011年5月31日,香港蘇富比拍賣行舉行的“梅雲堂藏張大千畫”專場拍賣會上,張大千作於1947年的設色紙本立軸《嘉藕圖》經過多輪叫價,以1.9106億港元成交價,創張大千作品世界拍賣紀錄。

作於1947年的設色紙本立軸《嘉藕圖》長約1.84米、寬約0.9米,以荷花入畫,寓意佳偶天成。

15

吳冠中《長江萬里圖》

2011年藝融秋拍 1.495億元


盤點近年來拍賣過億的書畫作品併兼論市場趨勢


2011年11月19日,備受矚目的吳冠中巔峰之作——《長江萬里圖》在北京藝融秋拍現身,起拍價為8000萬元,經過多輪競價,最終以總成交價1.495億元(含佣金)成交。

16

黃胄《歡騰的草原》

2013年保利秋拍 1.288億元

盤點近年來拍賣過億的書畫作品併兼論市場趨勢

書畫大師黃胄的作品《歡騰的草原》在北京保利2013秋季拍賣會近現代書畫夜場中以1.288億元成交,大幅刷新黃胄作品個人拍賣紀錄

17

李可染《井岡山》

2015年嘉德春拍 1.265億元


盤點近年來拍賣過億的書畫作品併兼論市場趨勢


在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舉行的中國嘉德2015春拍“大觀•中國書畫珍品之夜”專場中,李可染作於1976年的《井岡山》以2800萬元起拍,經過幾十次的激烈競價,最終以1.1億元落槌,加佣金後成交價達到1.265億元。

18

李可染1974年作《韶山》

2012年嘉德春季拍 1.242億元

盤點近年來拍賣過億的書畫作品併兼論市場趨勢

▲李可染《韶山·革命聖地毛主席舊居》

中國嘉德2012春季拍賣會5月12日舉槌,在晚8點進行的“大觀中國書畫珍品之夜”專場中,革命聖地山水巔峰鉅製李可染《韶山》作為壓軸拍品,以1.24億元成交。

19

吳冠中《獅子林》

2011年保利春拍 1.15億元


盤點近年來拍賣過億的書畫作品併兼論市場趨勢


2011年6月3日晚間,北京保利春拍《現當代中國藝術夜場-吳冠中重要書畫作品》專場在北京亞洲大酒店開拍。吳冠中經典作品《獅子林》以5000萬起拍,以1億元的落槌價被7215號買家收入囊中,加上佣金後的成交價為1.15億人民幣。

20

吳冠中1994年作《雙燕》

2018年保利秋拍 1.127億元

盤點近年來拍賣過億的書畫作品併兼論市場趨勢

吳冠中 《雙燕》 布面油畫

2018年12月6日晚,北京保利秋拍“現當代藝術夜場”開槌,吳冠中1994年以油畫創作的《雙燕》以9800萬元落槌,加佣金1.127億元成交。

6年後的1994年,吳冠中又根據紙本水墨《雙燕》重新創作了一幅油畫。這幅油畫的尺寸與水墨畫大體相當,構圖也基本一致,只是細節上略有變化。水墨畫中的雙燕在古樹左側,油畫中移到了右側;水墨畫中黑瓦之上的馬頭牆的位置也進行了調整。

21

李可染《長征》

2010年嘉德秋拍 1.075億元

盤點近年來拍賣過億的書畫作品併兼論市場趨勢

在2010年11月22日進行的嘉德秋拍“長征——大師們的筆墨征途”專場中,李可染水墨鉅製《長征》以1.075億元人民幣成交。

此幅作品作於1959年,是為了紀念建立新中國十週年以毛主席詩詞進行的大型創作初稿。

22

張大千《愛痕湖》

2010年嘉德春拍 1.008億元


盤點近年來拍賣過億的書畫作品併兼論市場趨勢




盤點近年來拍賣過億的書畫作品併兼論市場趨勢


《愛痕湖》為張大千1968年所作巨幅絹本潑彩,描繪的是遠眺瑞士亞琛湖所見。

根據雅昌的統計數據,中國書畫拍賣的最高峰值出現與2011年秋拍,成交率和成交額都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其後書畫市場則呈現回落趨勢。自2015年又開始逐漸回升。

這種現象的背後,固然有經濟環境的影響,但也與書畫市場的魚龍混雜有關。在行內,流傳著一句話:真的好的永遠貴。經常出入拍場的朋友,對於一定深有感受。

從市場結構和投資的角度看,近現代書畫的投資回報率最高,其中以張大千、齊白石、李可染、吳冠中、徐悲鴻等人的作品為代表。當代書畫次之,古代書畫的投資回報率則最低。近年來拍賣過億的古代書畫,僅聊聊數件,如趙孟頫的《般若多羅密心經》以及存在爭議的蘇軾的《枯木怪石圖》。

這不是說古代書畫作品的價值不如近現代和當代,而是古代書畫的精品多藏於博物館而少流傳與民間,出現於拍場上的作品,在真假甄別上存在一定難度。這種現象不獨當下如此,古時亦然。

從近年來拍賣過億的作品來看,當下的藝術平市場還存在一定的不冷靜之處,這些天價成交的作品,也並非完全憑藉藝術水平的高低,政治因素的影響比較明顯。

自2018年至2019年,因為中美貿易戰的影響,書畫市場進入相對進入冷靜期,更多的人選擇觀望與冷靜參拍,這反倒更加有利於讓藝術的迴歸藝術。而在經歷了一系列的震盪之後,書畫市場一開始重構,個人以為,在將來,當代書畫市場的比重會逐漸擴大,近現代和古代書畫作品則會退居其後。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這也是歷史的一個規律,在八十年代,中國書畫市場剛剛起步的時候,齊白石、黃賓虹這些藝術巨匠,在當時恰恰出於價值窪地。心懷“一個億”小目標的王健林先生在剛剛開始收藏吳冠中作品時,吳冠中的作品不過幾千元(當然,這是以當下的眼光來看,在當時,幾千元並非是便宜的價格)。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書畫市場也是如此,而當下,正是變化發生的時刻

點擊藍色小字“微拍堂” 進入吾廬在線拍賣,遇見當代文人書畫,收藏從這裡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