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溪資溪鷹潭麵包店主是否成為鄉村人才與資本回流的主要力量

金溪資溪鷹潭等地面包店主會不會成為鄉村人才與資本回流的主要力量

金溪資溪鷹潭麵包店主是否成為鄉村人才與資本回流的主要力量

眾所周知,自資溪麵包興起後,整個資溪周邊如金溪、貴溪、鷹潭等地人經營的麵包店在全國遍地開花,我在上海工作了6年,在上海我只要看到一些普通的蛋糕店,都會順口問老闆是哪裡人,答案大多都是資溪、鷹潭、金溪等地。不得不說資溪麵包創造了一個區域內的時代奇蹟。現在這個行業已發展了30年,最先一批經營麵包事業的人也已經到了花甲之年,他們接下來會選擇什麼樣的生活狀態,他們會不會成為鄉村人才與資本回流的主要力量,這是我非常關注的話題。

金溪資溪鷹潭麵包店主是否成為鄉村人才與資本回流的主要力量

我自己是金溪縣何源鎮何源村人,這裡是金溪最東北部山腳下的村子。2010年我做了一個“何源夢”的計劃,我想依託何源天門嶺的自然風光,探索發展鄉村旅遊業,吸引青年人返鄉創業,以達到重新激活何源村公共生活的目的。而我自己也是花了6年時間創造條件從上海回到何源村,現在我在何源村住了近兩年,雖然我們這個地方的旅遊有了一定的起色,我們家門口的天門嶺從一座無名山到被列入省級風景名勝區,我們的村莊何源村也被評為省3A級鄉村旅遊點,年旅遊人次在1萬左右,但是我發現要發展鄉村旅遊,乃至改造家鄉,在政府還沒有重點開發下,最大的困難是沒有人才與資本。所以我把目光放在第一批麵包店主身上,我很關注他們會不會成為鄉村人才與資本回流的主要力量。以何源村為例:

金溪資溪鷹潭麵包店主是否成為鄉村人才與資本回流的主要力量

何源村村民在2000年左右開始以以親帶親、鄰幫鄰的方式外出經營麵包店,目前全村有50%以上從事麵包行業。他們經營麵包店的方式前期有兩種:

1、迅速轉讓:麵包行業剛剛興起的時候,競爭還不太大,外出尋找一個好地段的麵包店還不太難。有很大一部分村民(夫妻店)採取盤活一家店面後,便迅速轉讓,賺取高額轉讓費。有時為了提高店面轉讓費,不惜長期人為營造出生意興隆、顧客如雲的假象。很多夫妻店為此發了橫財,這就是在10年前村裡普遍流傳做麵包可以迅速發家致富的原因。當面包市場逐漸趨於飽和後,要在一個地方安插新店已經非常困難,而要做到盤活後迅速轉讓就更加不易了,所以夫妻店老闆便開始安心經營一家店面,但此時要再擴大與突破就很困難了。

2、步步為營:有很少一部分村民採取步步為營的戰略,他們通常盤活一家店面後,有了一定的經濟實力就立刻在附近再開一家店。經過多年的經營,他們通常都發展到多個據點,逐步獨佔一個區域的市場,小到一條街,大到周邊幾個縣城。到了近幾年他們通常發展到有自己的店面,這樣就沒有租金壓力,大大提高了市場競爭力;他們也發展到有了自己的麵包加工工廠,經營也進入企業化模式。

第二種經營的人,由於企業越做越大,他們基本不太會成為返鄉力量。反倒是第一種經營的人,他們年齡差不多都在50-70歲之間,店面已經或即將交給兒子兒媳打理,自己將退居二線,或在縣城帶孫輩讀書,或回到家鄉過安靜的日子。這些人因為有近20多年的在外地經營店面的經驗,在思維眼界、服務意識、資本積累方面都遠遠高於長期呆在村莊的村民。

關於這個問題,大家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