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裡的士兵是怎麼解決內急的?

哨兵ZH


對於裝甲兵上廁所這件事,無論戰車內有廁所還是沒有廁所都挺讓人尷尬的,畢竟戰友就在你很近的旁邊。當然,在戰場上一切什麼面子,自尊啥的都是不存在的;只要能解決問題那才是最重要的。上週,俄羅斯有消息稱,他們為最新型的T-14阿瑪塔主戰坦克配備了車載廁所,這就能讓車組人員在無法出車方便的情況下,在坦克內部就解決生理問題。

但實際上,除了T-14坦克配備車載廁所之外。德國與以色列的拳擊手戰車,梅卡瓦MK4主戰坦克上也都配備了可拆卸式的移動馬桶模塊。另外,英國的挑戰者II主戰坦克也設有車載廁所的。拳擊手與挑戰者II坦克的廁所很相似,都是直接裝在乘員座位的正下方,使用時移開坐墊就能使用。由於坦克空間相當寶貴,所以主戰坦克內部的廁所基本不會專門設置什麼儲存的裝置。都是直接排到車外面,基本就是如果車內有人員在大便,那麼坦克就是一邊行進,一邊放屎。外面看上去就像坦克自己在邊跑邊拉屎一樣。

不過,也有許多型號的坦克與戰車是沒有車載廁所的。比如,美軍的M1系列坦克與M2重型戰車就沒有這種人性化的裝備。也就是說車組人員如果想要在坦克或戰車內大便,就要遭受能想到的最糟糕的場景。有美軍的坦克兵在參加海灣戰爭時,就體驗了這種讓人心理會崩潰的經歷。戰鬥中,坦克根本不敢停下來,怕被擊中。因此乘員要上廁所,只能利用手上有的所有可能的東西,如果能一個瓶口大一點的瓶子可能都是最好的條件。沒有的話小便時可能直接就尿褲子裡了,但是大便如果拉褲子裡那絕對是比挨子彈都要崩潰的事情。

在M2布拉德利戰車上,一共能塞下11個人,3名車組8名車載步兵。在任務中一旦無法中間停車,那麼這期間士兵想要解決生理需求,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急救包清空,倒出所有的東西。並且不需要在意其他10名戰友的跟感受,因為他們都習慣了。但是急救包數量是有限的,最好不要等到沒有了才想起要大便。那樣就只能用包裝野戰口糧的包裝袋了,但是如果量太大了,這種包裝袋就可能裝不下,效果遠不如急救包的盒子~~~~~~~

反正,在沒有廁所的戰車裡,你要善於利用各種可能當成容器的東西,炮彈殼、塑料袋、甚至是頭盔等等~~如果想避免這些尷尬,那麼在飲食上可能就要事先注意,但是戰場上什麼情況都有可能發生,遇到了就想法解決,面子永遠比不了性命~~


陶德中士


說起翱翔在天空之上的飛機駕駛員或者鋼鐵堡壘中的坦克駕駛員,我們都會覺得肅然起敬。不過對於他們背後的辛苦,卻沒有多少人知道。而且人有三急,對於上廁所這件事,我們平常人可能感覺不到什麼困難之處,不過對於這些駕駛員來說可是尤為的難受。那麼他們是如何解決上廁所的問題?坦克裡面有衛生間嗎?

對於中國的民航飛機來說,一般都是配有廁所,空間比較寬裕。軍用飛機來說,這點空間則能省則省,即使是廁所也非常簡陋,甚至連廁所都沒有,以前飛機剛被用於用於戰爭的時候,那時候技術還不太發展,飛機飛行的距離和續航程度都很短。當時的殲7航程才1500公里,每次飛行時間也不超過兩個小時,在上飛機之前解決一下,基本上不用考慮這個問題。

再看如今的飛機,技術的發展確實好,飛機的航程和在空中停留的時間都大大增加,不過對於飛行員來說這就是一件噩夢了,就像美國的U2偵察機一次任務甚至需要10個小時,中間很可能要上2~3次廁所。不過因為飛機所處的高度是特高空,而且還要穿上特製的衣服,結果在解決那幾方面就成了一個大問題。

如果是戰鬥機的話,內部空間就更小了,單發單座的戰機只能夠乘坐一人,而且基本不能夠進行大幅度的動作,更不用提上廁所這樣的行為了。在內急方面各國也都有自己的方法,以前出現過插導尿管來進行排尿的,不過這種方法比較痛苦,不太人性化,後來也有使用紙尿布或者導尿袋的,蘇34上甚至使用過手持的尿壺。

在坦克內部也同樣面臨著這樣的問題,別看坦克個頭挺大,不過內部的空間乘坐幾名坦克手之後,也所剩無幾,而且內部溫度很高,根據曾經退役的一名士兵來說,裡面進去之後都會脫掉衣服,有時任務執行好幾天,連吃住都會在車內,這個時候上廁所主要尋求的是方便,基本上一個礦泉水瓶或者塑料袋都可以應付一下,畢竟打開艙門出去方便,萬一被狙擊了就得不償失了。

其實這些問題已經存在幾十年了,隨著這些年後勤保障完善,在人性化設計方面也在逐步提升,這背後都是軍人們的辛苦付出,著實令人敬佩。


霹靂火軍事


各國軍隊中要說最不方便解決內急的無疑要數飛行員和裝甲兵了,那麼這些所處環境狹小的士兵該如何解決內急,其又對戰鬥力有多大影響呢?

提到內急對軍隊的影響,就是從兩次世界大戰開始的。從一戰二戰開始,飛機坦克相繼登上戰爭舞臺,士兵們開始得在狹小悶熱的空間內一連待上好幾個小時,即使內急也不能隨意出來,只能隨便解決。而為了儘量解決士兵們的生理問題,各國軍方也是經歷了不少經驗教訓並不斷改進發展,到如今才形成了較好的解決方法。

早期的飛機速度慢,航程短,坦克也是故障率高,速度奇慢的武器,士兵還能抓住機會跑出來解決內急。後來的飛機坦克都是封閉化,高速化的現代裝備,士兵只能另尋方法解決內急。像轟炸機和等運輸機環境就比較好,空間寬裕能裝廁所,一般的戰鬥機和陸地上的坦克就只能找尋快捷的方式。戰鬥機是用容器收集,下飛機再扔掉,而各種T60,T26輕型或者T10,KV系列重型坦克則相對方便些,可以通過窗口丟棄。

數十年的技術進步和人性化發展讓解決內急不再是巨大的問題。像現代的主戰坦克M1,豹2,T90等,陸陸續續也開始嘗試用尿不溼,採用商業化技術和民用技術的方法解決乘員困擾。尿不溼優點在於方便攜帶,體積小巧,而且使用快捷,價格低廉,因此各國士兵都能大量裝備使用。

但是尿不溼只能作為補充而非主力,一種可以存儲大量排洩物的容器還是最重要的中堅力量。畢竟尿不溼只能一次性使用,要想真正做到長時間緩解士兵內急問題,就必須用上比較複雜的存儲裝置。畢竟其可以多次使用,還是封閉性的外部裝置,不會對士兵的狀態造成太大的影響。

縱觀坦克乘員內急問題的解決過程,也經過了幾十年時間。說明軍隊後勤保障和人性化設計都是逐步提升的,現代軍隊已經能通過現代技術較好的平衡作戰和後勤問題的矛盾問題。


紫龍防務觀察


坦克作為一種重型陸地作戰武器裝備,在作戰中威風凜凜的樣子簡直羨煞旁人。但坦克裡的士兵也是人,與普通人一樣,都需要吃喝拉撒。但是畢竟身在戰場,外面槍林彈雨的,總不能在內急的時候就停下坦克出來方便吧,那不是個敵方送人頭嗎?所以關於坦克兵如何在車內解決需求,這一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各國的做法各有不同,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見識見識。

開始肯定有朋友會問,既然不能出來上廁所,那為何不再坦克內部建一個小廁所呢?要知道,雖然隨著科技的發展,現代坦克已經相對以前有了很大的改進。但是為了控制坦克的體積,增加作戰設備以及彈藥等,其內部結構還是非常緊湊的。坦克內部幾乎沒有多餘的空間,所以就得另闢新路啦。比如說美國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甚至頒發了相關規定,在戰鬥間隙,以坦克排為單位解決個人問題。

要知道,美國的坦克部隊出動大都是以坦克連為單位,一個連包括三個排,所以每次一個排的休息調整對於整體部隊的影響還是比較小的。如今很多國家都是採用類似的做法,但是總有一些國家特立獨行,其中就不得不提英國了。相比之下,英國的坦克兵可以說是最舒服的了,不用下車就可以舒舒服服的解決如廁問題。在有些坦克裡,在炮彈裝填手座椅下方就安裝有一個馬桶,馬桶下面是一個封閉的隔間。

而且為了減少氣味,甚至還安裝了空氣過濾器,可以說是很貼心了。而俄羅斯依舊是不改戰鬥民族的本色,上廁所的方法也是如此霸氣,讓人不得不服,那就是採用炮彈殼就地解決內急問題。雖然在一些其他的國家也有類似的做法,但是俄羅斯下一步處理這些炮彈殼的方法卻讓人不得不驚歎,那就是直接通過炮筒發射出去。也不知道那些倒黴鬼會碰到這些“假炸彈”,不嚇個半死也要被氣個半死了。


五指山w


我是這麼想,戰鬥狀態下,坦克雖起到攻堅作用,但也不可能是全天候作戰。再者,對這傢伙,長點心眼的人能避開則避開,要麼用反裝甲兵炸燬它,要麼用炮轟掉它。如果這兩樣東西都沒有的話,那就不是一場大戰役,沒必要和它糾纏。跑了以後,咱坦克兵如果真內急的話,就有機會鑽出來釋放了。

當然了,這是比喻。真實的戰場上,坦克兵們注意力肯定也非常集中,非常緊張,這種神經繃緊的情況下,就是“有了”,一般情況下也不會反應到中樞神經。這點可能和打麻將的道理差不多,坐在桌上的人很少“裡出外進”的,而散局後,很多人第一件事就是上廁所,別人不知道是不是如此,反正我這樣,五個小時感覺不到有“貨”要出,玩完後,也要順暢一會兒才能傾瀉而出。

所以,做為一個坦克兵,應該不會有那麼多麻煩事兒,估計訓練中肯定有相應的教條。

再者,我想就是一個陸軍,在衝鋒和陣地戰中,由於想怎麼活,大腦裡應該全往這方面想,至於“下面”……肯定是被“遺忘”的角落。

比如小偷被堵在一個隱蔽處,如果警察一天不撤,他肯定一天不拉……。


驍勇34


威風凜凜的坦克部隊,當然也會遇到令人尷尬的問題,畢竟人有三急嘛,這道題目簡直是充滿了人文關懷啊。車組成員也是人,當然就要吃喝拉撒睡,若在平時當然可以考慮到車外解決,但是訓練或者戰時必須要考慮在車內如何解決了,畢竟車在人在。

坦克裡解決內急,當然是沒有廁所可上了,所以就要尋求方便、快捷、穩定、隨手可得的容器了,直接在戰鬥艙室地板上解決當然是不可以的,那麼至於別的答案所說的礦泉水瓶、塑料袋也是不怎麼樣,先說這些東西並不是坦克裡隨手可得的,就是用起來也不穩定。你想當坦克在顛簸路面行進時,在那狹小又顫動的空間裡,你小便什麼的用塑料袋和礦泉水瓶還能接受(就是水瓶對準有問題),那要是大的呢?那畫面想想也是很有意思。

那麼坦克兵究竟如何尋找方便、快捷、穩定又隨手可得的容器呢?請看上圖,這是西方坦克炮打完退出來的彈藥底殼(可燃藥筒燃燒後的產物),這個東西重心低、重量足、口徑大,並且在戰場或者演習場上隨處可見、唾手可得。打完炮撿一個,放在戰車上,簡直就是坦克兵解決內急的天然便池,用完從坦克拋殼窗扔出去就行,完全符合方便、快捷、穩定又隨手可得的原則,並且環保、衛生,人見人愛。不過吧,話說回來,在坦克上蹲坑這種事兒,還是很少發生的,最好都是上車前解決好問題,當然這種事兒也難以預料,真在戰時或者演習時遇到,那麼就能憋則憋,憋不住就什麼臉盆、彈箱、塑料袋有啥用啥吧,真不行就直接解決到褲子裡,畢竟作戰最重要。

當然了,與坦克兵比起來,步兵戰車就可能好的多,上圖就是俄羅斯BMP-3履帶式步兵車上的廁所,位於乘員艙左後位置。這個廁所在摺疊坐墊下方,不用的時候放下坐墊就是個座位;用的時候,拉起坐墊就是個廁所,大便小便都可以,並且廁所右邊就是步兵車的彈藥架,可以一邊蹲一邊欣賞彈藥,而且這個廁所盒子還可以拆下來清洗,這待遇著實比坦克好的多。


衛青點兵


①開緊急逃生倉口

②脫褲子

③大小便一氣呵成

④提褲子

⑤關艙門


人類至上主義者


坦克裡面有設計馬桶的 ,要是沒有的話,戰時會發紙尿褲或便攜式容器


六三三稜


,坦克往往都會配備快速逃生口。一般在坦克的底部。向內向外打開的都有。坦克兵除了可以從頂上打開跑路,還可以從底部的快速逃生通道打開換氣,所以大小手解決時一開下面的逃生口,便能隨意自在發揮了。


勰孃


底部可以打開。其實可以出來解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