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331醫院創新服務模式,為患者織就一張"健康網"~


株洲331醫院創新服務模式,為患者織就一張

【核心閱讀】

湘江之水,源遠流長。巍巍鳳凰山下,一群勇力潮頭、敢於進取的醫務工作者,乘著公立醫院的改革浪潮,以高超的醫術福澤一方百姓。

省腫瘤醫院的技術、家門口的距離、全免的教授點名手術費……在很多患者眼裡,株洲市三三一醫院看病更權威、手術更安全、治療更貼心。

大醫精誠,"精"於高超的醫術,"誠"於高尚的品德。作為國家衛計委指定的胃腸道腫瘤市級、縣級規範化診療試點醫院,市三三一醫院始終堅持誠信、實惠原則,堅守公益本色;規範醫生行為,杜絕"以藥養醫""以醫養醫";思患者之所慮,緩患者之所急,以優秀的職業素養和精湛的專業水平,實現對患者的精準醫療。

以黨建為引領,推動醫院轉型升級,全力打造讓患者滿意、員工幸福的人民醫院。多年來,市三三一醫院在磨鍊中成長,在求索中壯大,在老百姓心中樹立了一塊響噹噹的金字招牌。

//黨建引領築基石,大醫精誠鑄匠心//

2018年12月11日,氣溫不到4℃,天空飄著綿綿細雨。一大早,市三三一醫院健康扶貧隊的身影,便出現在對口幫扶點攸縣淥田鎮江口村裡, "不忘初心、健康有約"下鄉義診活動火熱開場。

株洲331醫院創新服務模式,為患者織就一張

送醫下鄉

量血壓、測血糖、查眼底、做B超、做心電圖……義診現場,聞訊趕來的村民,有序排起長龍,專家們則耐心仔細地為村民逐一問診答疑,並對疑難、複雜疾病的村民給予初步篩查和診斷並提出治療建議。

"多虧了你們,念著我這個老婆子,還是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啊!"原來,王大娘因殘疾不能來現場,該院領導知情後,立即安排人員對接,調動B超、心電圖等檢測設備進行專項體檢。看著醫務人員忙裡忙外,大娘感動得熱淚盈眶。

整個義診過程,前來諮詢的村民絡繹不絕,村民問得仔細,專家聽得認真、講得詳細。拿著醫生給的診療建議,陳大爺笑聲爽朗,連聲稱在家門口就享受到了三級醫療機構帶來的醫療服務,實在是太方便了。

"讓老百姓提高健康意識,對疾病不再恐懼。"市三三一醫院院長張志勇告訴記者,近年來,見過太多患者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因此普及健康知識,提升健康意識,進行健康扶貧刻不容緩。

株洲331醫院創新服務模式,為患者織就一張

下鄉扶貧

因此,健康幫扶已成為該院常態化的一項工作。去年來,該院主動對接蘆淞區董家塅街道辦事處、白關鎮等,立足蘆淞區域,打破傳統單一部室支部格局,建立全新"大融合黨支部”,涉及業務部室、技術部門等多部門,達到"一個黨支部就是一支隊伍"。通過進社區、進鄉村、進校園、進機關、進市場、進企業,開展健康諮詢、義診、上門服務等形式,實現黨建資源聯享、黨建工作聯抓、支部黨員聯動、政策宣傳聯做、居民健康聯護、弱勢群體聯扶"六進六聯",僅2018年便舉辦公益健康講座100多場、義診30多場、健康諮詢服務百姓3萬多人次。

除此之外,該院自2015年進駐橫江村定點幫扶,截至去年10月,總計為11位貧困戶減免醫療費用8萬多元。其中有自身患肺氣腫,女兒肢體殘疾,女婿患有癲癇病,仍要負擔一家6口的老江;還有身患直腸癌,家中有80多歲的父親需要贍養,妻子又患上乳腺癌的老付……醫院領導的主動關懷和治療,幫助他們重拾生活希望。

//巧用醫聯體建設,分診治療顯奇效//

去年,市三三一醫院響應國家號召,在蘆淞區率先同白關衛生院、姚家壩衛生院組成醫療聯合體,與白關衛生院、姚家壩衛生院在管理、醫療技術、人才培養、雙向轉診等多方面進行全方位的合作。

如今,作為區域醫療中心,市三三一醫院通過醫聯體建設,給區域內居民帶來了越來越多的實惠和便利。

株洲331醫院創新服務模式,為患者織就一張

醫聯體建設

"要不是醫生診斷及時,我這條命很可能救不回來了。"去年8月,家住白關鎮84歲高齡的林大爺突然感覺上腹部劇烈疼痛。在白關衛生院看病時,值班醫生考慮急性腸胃炎,並按常規給老人做了心電圖。

心電圖結果立即上傳到市三三一醫院心電診斷中心,憑藉著多年經驗,值班醫生判斷病人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時間就是生命!醫生一邊通過微信告知衛生院,一邊與家屬交待病情及治療方案並徵得同意,很快,120急救車將林大爺轉送到市三三一醫院心導管室。

在那裡,早已等候多時的心臟介入醫生第一時間為病人開通了血管,術後病人症狀即刻消失。得益於精準診斷和及時治療,繼續藥物鞏固治療五天後林大爺生命體徵穩定,經過鞏固治療,安全出院。

令林大爺一家格外感激的是,醫院醫生真正為病人考慮,避免高價自費藥物,多用可報銷的基本藥物,總救治費用近35000元,最終僅自費8100元。

"看得好小病、分得清重病、管得好慢病。"在張志勇院長的心裡,創建醫聯體,建立檔案數據庫,將關口前移,把專業的技術力量、人力資源真正"下沉"至基層醫院,讓村民們在家門口就能夠方便、快捷地享受到三級醫院的就診資源,方能讓老百姓有更多的獲得感。他介紹,醫聯體內可實現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例信息共享,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疾病預防、診斷、治療、康復、護理等連續醫療服務。

針對鄉村醫生因所處環境相對閉塞,知識更新不及時,技術水平相對落後,該院還派遣專業人員"走出去"對其進行"一幫一"培訓。另一邊,將省內外專家"請進來",現場培訓磨鍊內功。

除此之外,去年底,醫院還開展了6S精益化管理,全院上下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通過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等活動的開展,營造整潔的工作環境,有效提高科室隊伍素質、工作效率,保障醫療安全。

//創新醫療服務模式"組合拳"打出高滿意度//

提起手術,相信絕大多數的人第一個反應是"疼",然而,在市三三一醫院普外科聯合多個學科,探索出了一條以"快速康復,建設無痛病房"的新路子。

株洲331醫院創新服務模式,為患者織就一張

無痛病房

八十歲的王爺爺5年前因腹膜後巨大腫瘤在外院做了手術,手術後在重症病房整整呆了一週,至今仍心有餘悸。此次腫瘤復發,手術難度更是提高不少。

老爺子猶豫不決,家人也在糾結,普外科徐家樸主任在仔細查看病歷後,通過對患者身體狀況的全面評估與分析,決定對本次手術治療實施"快速康復"方案。

何為"快速康復"?簡而言之就是通過多個學科的通力合作,由外科醫生、麻醉師、藥劑師、手術護士、病房護士、營養師還包括患者本人和家屬的共同參與,從術前就開始著手,進行各項評估並改善病人狀態(如營養、心肺功能等),隨後制定快速康復方案,在後續的手術中及手術後,"康復團隊"再根據病人狀態對方案進行適時調整,通過相互之間溝通合作,貫穿治療始終。

徐家樸表示,通過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優化麻醉方式加強術中管理、圍手術期營養管理、合理鎮痛、合理使用引流管及術後早期下床活動這六大措施,可以減輕患者的不適,加快康復的速度。

經過與患者反覆溝通,老爺子和家屬欣然接受了手術康復方案,手術順利實施,神奇的效果立竿見影,術後第二天,王爺爺就已經可以下床走路了。

這只是該院創新醫療服務模式,滿足醫療服務新需求的一部分。

以病人為中心,推廣多學科診療模式。針對腫瘤、疑難複雜疾病、多系統多器官疾病等,開設多學科診療門診,為患者提供"一站式"診療服務;

以危急危重危重點,創新急診急救服務。建立胸痛中心、卒中心、創傷中心、危重孕婦救治中心、危重兒童和新生兒救治中心;

將省腫瘤醫院專家請來每週來院坐診、查房、手術,讓患者不僅在本地看的好病,醫保報銷比例也比在省級醫院高得多,治療花費大大減少……

一系列"組合拳"相繼打出,患者滿意度不斷攀升。在該院《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2018-2020)》實施方案中,將用3年時間,努力使診療更加安全、就診更加便利、溝通更加有效、體驗更加舒適,逐步形成區域協同、信息共享、服務一體、多學科聯合的新時代醫療服務格局。

株洲331醫院創新服務模式,為患者織就一張

相關鏈接:

•市重點學科—頭頸耳鼻喉甲狀腺外科

2017年1月,市衛健委正式宣佈頭頸耳鼻喉甲狀腺外科為市重點學科。科室現有主任醫師2人,副主任醫師7人,主治醫師3人,以精湛的技術,熱情的服務成功地為無數患者解除了痛苦。

科室擁有多套進口KARL STORZ內鏡全高清顯像系統、德國蔡司手術顯微鏡、XION(艾克松)電子喉鏡、"美敦力"微創動力切吸系統、"美國傑西"等離子手術系統、丹麥國際聽力全套測試系統、眩暈眼震視圖儀、腦幹誘發測聽儀、NSC-350核素掃描機、MN-6110甲狀腺功能測定儀、RM-950a放射性核活度計、美國強生超聲刀、喉返神經監測儀、ligeSure(利格秀)等多臺(套)進口高新設備。

株洲331醫院創新服務模式,為患者織就一張

耳鼻喉科

• 特色技術

頭頸腫瘤的手術治療;電子喉鏡檢查與手術; 成人鼾症手術;小兒扁桃體、腺樣體的微創手術;喉部顯微微創手術;鼻內鏡微創手術;耳顯微微創手術;甲狀腺疾病綜合治療;Miccoli術式甲狀腺腔鏡手術;經口腔前庭甲狀腺腔鏡手術;碘131治療;喉返神經術中監測技術。

株洲331醫院創新服務模式,為患者織就一張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新聞熱線:28681062

株洲331醫院創新服務模式,為患者織就一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