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深受乾隆喜愛,權傾一時,黨羽眾多,為何瞬間被嘉慶帝扳倒?

荼蘼未盡


和珅這個歷史人物,大家應當是十分熟悉了,不說史書典籍,單單就是王剛老師飾演的和珅這一人物形象便讓人印象深刻,而歷史上的和珅和大人,可謂是權勢滔天,有“二皇帝”之稱,但是,卻被嘉慶帝直接扳倒,原因是為何呢?

和珅這個人,首先十分有才能,精通滿、漢、蒙、藏四種語言,更通讀四書五經,而且非常機靈,通俗說就是“有眼力見兒,會來事兒”,所以,乾隆帝對他很是欣賞,也正是有了乾隆帝的賞識,所以和珅仕途上可以說是順風順水,擔任過內閣首席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內務府總管、翰林院掌院學士、領侍衛內大臣等重要職務。

在權力大了之後,和珅的私慾也開始慢慢滋生,開始利用職務之便,結黨營私,聚斂錢財,打擊政敵,剷除異己。這個時候,和珅在朝堂上也有了自己的政治利益集團,親信黨羽更是眾多。在乾隆帝禪位於嘉慶帝之後,和珅作為乾隆帝在朝堂上的代言人,等同“攝政”,有“二皇帝”之稱,權傾一時,連嘉慶帝面對和珅都要小心謹慎。因為乾隆帝“太上訓政”,所以嘉慶帝那時並沒有實權,而和珅的“權大欺主”也讓嘉慶帝忍無可忍,但乾隆帝在世,嘉慶帝對和珅也只能忍著。

在乾隆帝駕崩後,嘉慶帝下旨將和珅革職下獄,抄家並賜死,一系列操作,行雲流水,並沒有太大變故。嘉慶帝這麼容易的扳倒和珅,原因便是在於和珅的權力來源於乾隆帝,也就是來源於皇權,乾隆帝駕崩後,嘉慶帝並不如乾隆帝那樣寵信和珅,和珅便沒有了權力來源,而滿朝文武大臣,是皇帝的大臣。哪怕這些大臣中有和珅的黨羽,但在已經掌權的嘉慶帝面前,在巍巍皇權之下,這些黨羽也翻不起什麼風浪,正如“樹倒猢猻散”。


說與山鬼聽


和珅作為清朝的第一貪官,憑藉著揣摩乾隆的心意,得到乾隆皇帝的寵信,權傾一時,但嘉慶四年,乾隆剛死和珅就被嘉慶扳倒了,這其中既有和珅的自大也有嘉慶的策略得當的緣故。

和珅得意忘形

和珅精通滿、漢、蒙、藏四種語言,並且文學造詣深,他從一個侍衛做起,憑藉著一次在乾隆面前一展才華得到向上爬的機會,並最終慢慢發展成為乾隆中後期的第一貪官。和珅雖然在朝廷中有自己的勢力,但他也有著幾個有力的政敵,像阿桂、福康安等人。

乾隆六十年,乾隆自稱不能超過聖祖康熙,歸政嘉慶。乾隆因為擔心退位後權位不保,只是讓嘉慶負責一些日常事務,軍國大事仍然是自己拿主意,但此時的乾隆已經老邁,只有和珅能夠揣摩到乾隆的意思,所以上朝時常常讓和珅站在自己和嘉慶的旁邊。此時乾隆的意思要和珅進行傳達,嘉慶又不能拿主意,相當於和珅已經攝政,當時人都稱和珅為“二皇帝”。

在嘉慶登基後第一年福康安就去世了,阿桂也在第二年去世,和珅在朝中再也沒有有力的對手,此時的和珅權勢滔天,自然志得意滿、權大欺主。

嘉慶韜晦

嘉慶在沒有成為皇太子時就對和珅有所耳聞,在被立為皇太子後對和珅的為人就更加了解。在乾隆準備冊封嘉慶為皇太子前的一天,和珅將一枚玉如意送給嘉慶,暗示嘉慶自己的擁立之功。後來嘉慶為避免得罪和珅,曾寫下《詠玉如意》,又將其故意透露給和珅,和珅看到後得意的說嘉慶不配和自己鬥。為了進一步迷惑和珅,嘉慶暗地裡讓和珅不必對自己行三跪九拜的大禮,又多次賜予和珅良田豪宅和美女,使得和珅以為嘉慶對自己有感激之情,不會對自己構成威脅。

發收迅速

嘉慶四年正月乾隆去世,嘉慶任命和珅主理治喪事宜,這很正常,畢竟和珅既是當朝第一大臣,又是乾隆生前最寵信的大臣,和珅並沒有生疑。緊接著在第二天朝會上,嘉慶藉著川楚白蓮教起義鎮壓不力,指責和珅和福長安辦事不力,解除兩人職務,軟禁在宮內進行守靈。過了兩天,有大臣上書狀告和珅罪狀,嘉慶藉此機會解除和珅和他的親信的一切職務,並將其下獄,公佈和珅的二十大罪狀。因為和珅曾經權勢滔天,朝廷中必然有很多人是和珅的黨羽,為了避免人心浮動,嘉慶又迅速結束戰鬥,宣佈不再對此事進行後續調查,使得局面迅速穩定下來。

和珅雖然在乾隆後期權勢達到頂峰,成為領班軍機大臣,掌握官員生殺大權,在軍方和珅也有其堅定的死黨福長安,一時間風頭無兩,連嘉慶都不得不低頭韜晦以麻痺和珅,避免無端的禍事。但乾隆死後,嘉慶立馬露出尖牙,短短几天之內迅速將得意忘形而又毫無準備的和珅拿下,並安撫其黨羽迅速結束,避免了和珅串聯其他人的可能,看來嘉慶還是有些本事的。


天天故史匯


和珅.滿洲正紅旗人,清朝中期著名的權臣。和珅初入仕途,能力卓越、精明強幹,“李侍堯案”中彰顯了智慧和手腕,深受乾隆帝寵信,並親允將幼女十公主嫁給和珅長子豐紳殷德,這樣和珅就順理成章地成為皇親國戚

和珅精通滿、漢、蒙、藏四種語言,四書五經耳熟能詳,而且隨機應變,善於察言觀色、辯風識向;曾擔任和兼任了清王朝中央政府的眾多關鍵要職,封一等忠襄公和官拜文華殿大學士,其職務主要包括內閣首席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等數十個重要職務。


這樣一位權勢顯赫、手眼通天的人物,卻被嘉慶帝於乾隆屍骨未寒之際直接扳倒在地,原因何在?

1.鉅富後引起了羨慕嫉妒恨。

隨著權力不斷的成長,他的私慾也日益膨脹,和珅身體力行工商業,開設了75間當鋪,設大小銀號300多間,與舉世矚目的英國東印度公司和廣東十三行都有商業往來。嘉慶四年(公元1799年),嘉慶板倒和珅,查抄和珅所聚斂的財富,約值八億兩至十一億兩白銀,所擁有的黃金和白銀加上其他古玩、珍寶,超過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財政收入的總和。


2.為了平步青雲,結下眾多私怨。

利用職務之便,結黨營私,打擊政敵,剷除異己,樹立的對立面太多,結下眾怨,儼然成為臣民公敵。

3.和珅沒有掌握軍隊的實權,手中沒有野戰軍。

儘管他擁有政治利益集團,朝庭親信黨羽眾多,但和珅公眾場合只是乾隆帝在朝堂上的代言人,風光無限不假,但並沒有實權,沒有掌握野戰軍的經驗與經歷。



4.歸根到底,和珅的權力來源於乾隆帝的皇權,乾隆帝駕崩後,嘉慶帝收回了和珅的皇權,和珅沒有了權力;滿朝文武大臣都是皇帝的子民,縱使大臣中有和珅曾經的黨羽,但在已經掌握實權的嘉慶帝面前,依然要附首貼耳,所以和珅掀不起什麼風浪,有道是“樹倒猢猻散”。


希望星晨58298869


乾隆在位時,和珅官場得意,大肆聚斂錢財,和紀曉嵐成為乾隆的左右手,所以說和珅是貪官乾隆肯定知道的,由於乾隆時期,國體整體是富有的,而商人出身的和珅在初為官時還是清廉的,能力出從。全力得到鞏固後貪懶成性,身為皇親國戚也不好治罪,乾隆死後嘉慶上位,乾隆後期國庫一度緊張,嘉慶上位是已經抓襟見肘,沒有乾隆的保護和珅也自知有難,而且野史書一說有乾隆下召嘉慶自己死後革職和珅。有可能是怕和珅權力較大,威脅到嘉慶掌權。而且乾隆對和珅寵愛有加,乾隆雖死但嘉慶也不一定就敢直接殺死和珅。所以在嘉慶四年,嘉慶帝下旨將和珅革職下獄。抄家後和珅財富高達11億兩白銀,黃金珠寶不計其數,總數超過了清朝政府15年財政收入的總和。這一下將國庫充滿。和珅只能說是乾隆帝故意留給嘉慶帝棋子。


華美大型壁畫生產商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在中央集權型的封建帝制國家,黨羽再多,有什麼用呢?何況和珅沒有不臣之心,沒有不臣之心,就不會組織叛亂,那就不對帝位有什麼威脅,這也正是乾隆信任和珅的點。嘉慶殺掉和珅,首先可以立威服眾,其次,天下萬民皆知和珅是個貪官,殺他可以安天下民心,再次,和珅的家產也夠大清帝國解決一大部分錢能解決的問題了。歪瑞古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