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馬雲再談"996":無關剝削!4年前曾說:後悔忙於工作,沒時間陪家人,有來生絕不這樣

中國基金報 泰勒

馬雲老師的一番言論,又在網上引起熱議。

四天三次!4月14日,馬雲第三次談996,他表示看到了大家的質疑,但還是想說實話。“996關鍵在於找到自己喜歡的事,真正的996不是簡單加班,而是把時間用在學習和提升自己,愛覺不累,但企業不能不給錢。

馬雲再談996

近日,馬雲“996是福報”的言論引發了軒然大波,輿論甚至將其形容為“資本家的獠牙面目”。4月14日上午,馬雲在微博上再次對此話題進行了回應,馬雲表示,“想讓員工通過996而獲利的公司是愚蠢的,也不可能成功的”,他強調“我不為996辯護,我向奮鬥者致敬”。

刚刚,马云再谈

前幾天我在公司內部關於“996”的觀點,引起熱議,批評聲也是源源不斷,和我預期的一樣。有人奉勸我不要捲入這樣的“不正確”話題,不討人喜歡,主動招罵,還展示了“資本家的獠牙面目”……是在自毀“形象”。

我看了很多網友的回應,特別是罵帖,很多人很失望是因為從我嘴裡說出這些“不正確”的話。我很理解這些看法,其實我完全可以說一些“正確的話”。但今天的社會不缺正確的話,我們缺的是實話、真話、讓人思考的話。面對年輕人就是面對未來,面對未來我們不能視而不見。

這事有這麼大的爭議,我更加覺得有好好討論一下的必要,理性社會的標誌就是客觀理性的討論比結論更為重要……我們要聽得進“不中聽”的話,更要有人敢於說“不中聽”的實話。我從來不怕被罵,所以關於這事我還是要再多囉嗦幾句。

關於“996對不對”,法律自有規定擺在那裡,這個問題並不是關鍵,關鍵是我們認真思考過自己的選擇了沒有,我們人生的意義和奮鬥的方向在哪裡,思考清楚了,就不會糾結,懊悔……找到喜歡的事,不存在996這個問題;如果不喜歡不熱愛,上班每分鐘都是折磨。找工作如同找對象,真正的愛情你不會覺得時間長,但不合適的婚姻是度日如年。

沒有人喜歡在一個強制996的企業裡工作,既不人道,也不健康,更難以持久,而且員工、家人、法律都不允許。長期那樣,即使你付再多工資,員工也會跑光。想讓員工通過996而獲利的公司是愚蠢的,也不可能成功的。我想員工會自然選擇離開那些毫無前途、希望,瞎折騰員工的996公司的,因為中國可以選擇的企業有幾千萬家。

但是這世界確實有很多996,甚至007的人。不僅僅是企業家,大部分成功或有追求的藝術家、科學家、運動員、官員、政治家基本上都是996以上的。不是因為他們有超常的毅力,而是因為他們超愛自己選擇的事業,他們為此付出超常的奮鬥和努力,才獲得了常人沒有的“成功”。重要的是,當一個人找到了自己熱愛的事情,何止是996?吃飯睡覺都在思考、琢磨。他們為什麼不去幹點別的更輕鬆的?不是因為沒得選,而是願意幹這個,這事的意義超越了金錢利益,幹別的再輕鬆都不樂意,幹這個再苦再累都感覺快樂。這樣的人其實不少,也正因為有這樣一群人的996,997,才讓上世紀我們有了“兩彈一星”,才讓我們的國家在過去短短的四十年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才會有“神五”“神六”,才讓我們對未來有了信心。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快樂點”,把奮鬥者全看成是為了慾望,利益和財富名譽追求的人,那是因為他們沒有找到自己的快樂點。有一句話叫累覺不愛,但是還有一種情況叫愛覺不累。

當然每個人對“成功”的定義也不一樣,對幸福的定義也不一樣。很多人說自己只是一個打工仔,工作就是養家餬口。但打工也要有尊嚴,為自己熱愛的工作和事業而打工的人是有尊嚴的。

我之前說了:我不為996辯護,我向奮鬥者致敬。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工作生活方式的權利。選擇輕輕鬆鬆的工作方式,不願意付出“超人努力”,也無可厚非,但你也體會不到奮鬥帶來的幸福和回報。當然,也有很多人奮鬥了,努力了,但依然沒有回報,命運確實很折磨人。努力也許不一定會成功,但不努力是肯定不會成功。

不過,企業不要覺得付錢就可以讓員工996。企業負責人應該思考的是,你的成功是否就是員工的成功?你的快樂是否就是員工的快樂?你有沒有幫助員工找到他的快樂,還是你只是逼著員工996? 如果你覺得你的幹部員工全沒有理想,全都不努力,那問題一定是出在你自己身上。因為你只把自己的理想當成他們的理想,而沒有把員工的理想當成你的理想。

真正的996不是簡單的加班,不是單調的體力活,和被剝削沒有關係,因為現在的人並不傻,可選擇的機會也不少。我覺得真正的996應該是花時間在學習、思考和自我的提升上。那些能堅持996的人一定是找到了自己的熱情之處,找到了金錢以外的快樂之處,他們享受自己在八小時以外的學習、思考,探索的路徑上,找到自己工作快樂點的人是幸福的,有福報的。為加班工資而996的人是很難持久的。

我有什麼,要什麼,放棄什麼,這是我常常問自己的。人生就是不公平的,有的人生下來就很有錢,有的人生下來就很會讀書,但是有一樣是公平的,就是我們每個人每一天都是24小時,怎麼過這24小時,決定了我們會成為什麼樣的人。追求每分每秒的工作生活平衡,追求點點滴滴的事事公平,長期來看就是最大的不平衡和最大的不公平。生活既不公平,但也很公平!

最後,重申一遍阿里人一直以來的工作生活態度:快樂工作,認真生活!

週末愉快!

四天三次談996

4月11日,馬雲在內部交流中對員工談及近期備受爭議的996加班文化。馬雲稱,“今天中國BAT(百度、阿里、騰訊)這些公司能夠996,我認為是我們這些人修來的福報”, “這個世界上,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望成功,都希望美好生活,都希望被尊重,我請問大家,你不付出超越別人的努力和時間,你怎麼能夠實現你想要的成功?” 此說引發廣泛討論。

刚刚,马云再谈

隨後4月12日,馬雲在微博公開回應:如果你選擇通過奮鬥努力贏得自己的幸福和成功,可以認真思考一下我下面的話;但是如果你希望自己的未來比普通人幸福快樂,但又不願意付出比普通人更努力的代價,那麼那些合法合情合理,永遠正確的話更適合你。如果需要,那些我也會講,而且講得很好!但我想年輕人應該有機會聽到真話。任何公司不應該,也不能強制員工996;阿里巴巴從來也都提倡,認真生活,快樂工作!但是年輕人自己要明白,幸福是奮鬥出來的!不為996辯護,但向奮鬥者致敬!

在馬雲的最新微博底下,點贊最多的評論都是懟馬雲老師的,節選一下給大家看看。

刚刚,马云再谈
刚刚,马云再谈刚刚,马云再谈
刚刚,马云再谈

馬雲曾接受採訪:後悔忙於工作

沒時間陪家人 有來生絕不這樣

2015年,馬雲在韓國接受採訪的時候是這麼說的——

我後悔終日忙工作,根本沒時間陪陪家人,要是能再活一次,我絕對不會再這樣了。刚刚,马云再谈

2019年, 員工抗議996的時候畫風就變成這樣了——

刚刚,马云再谈

來看看視頻:

之前馬雲也曾在著名演講中說道:“自己最後悔的就是創立阿里巴巴。”

刚刚,马云再谈

經濟學家林採宜:996是一種洗腦文化

針對外界熱議的“996”話題,經濟學家林採宜通過其公眾號發表了觀點,她認為馬雲對996工作制的解釋存在三大謬論。

第一個謬論:“這個世界上,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望成功,都希望美好生活,都希望被尊重。”

希望美好生活,希望被尊重,是每個人的願望,也是每個人的權力。但是馬雲所說的“成功”是少數人的事情,畢竟,這個世界是由他眼裡“不成功”的芸芸眾生構成的,有錢、有名或者名利雙收的是極少數。把“成功”定義成人生的目標,會誤導你無止境地付出,最後,大部分人沒有得到期待的回報。

第二個謬論:“只有你付出巨大的代價,才能有回報,你不付代價,你是不可能有回報的。”

生活中大概率的情況是:你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並沒有得到想要的回報。並不是所有的耕耘都有收穫。大多數人對小概率的“成功”抱著過於美好的期待,而對這種大概率的風險沒有充分的預期。當然,鼓勵員工願意冒巨大的風險去獲取小概率的成功比較符合老闆的利益。

第三個謬論:“在阿里呆十年,接受996,就是成長。”

阿里的成功學只能代表某一種價值觀,接受這種價值觀不代表成長,不接受這種價值觀也不代表墮落。社會的開放和文明在於接納各種不同的價值觀,你可以選擇搏命奮鬥,為了成功,為了出人頭地;我也可以選擇隨遇而安,過平淡的生活,做普通人,只要我的生活方式不傷害其他人,我的選擇就應該得到尊重。

很多人說,這是一個缺乏信仰的時代。可我認為,比沒有信仰更可怕的,是沒有理性。一些企業藉助於所謂的企業文化去統一員工的思想,以“使命感”、“成功”“團隊精神”等各種名義來剝奪個人的合法權力,本質上是違背現代商業的契約精神的。

一般而言,員工和企業的僱傭合同裡承諾付出的是自己的勞動,而不是精神和思想上的自由,企業對員工的約束權力僅在於勞動紀律和業績考核,沒有權力去給員工洗腦,要求員工接受老闆的價值觀。

每一個員工都有資格對老闆說:“我在勞動合同裡許諾出賣的只是我的勞動,不是思想的自由和選擇價值觀的自由。”

站在財富高地上,或者權力的高地上,並不意味著你就站在道德的高地上,有資格教化他人。

律師:這是一場公然的壓榨

律師@法山叔在微博評論:

根據勞動法規定,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週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如果你要加班,除了需要給到加班費以外,每月加班總時長不得超過36小時。

這是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照此標準,996讓勞動者每週工作72小時的規定,就是一場絕對的違法,一場公然的壓榨,一次對勞動者生命進行的赤裸裸的打劫。

而這種打劫居然還被披上了“拼搏”、“奮鬥”、“福分”、“夢想”的外衣,對此我只能說,老闆就是老闆,一個個都是辯論鬼才。

最後分享一段基金君在微博看到對“996”一段經典評論。

刚刚,马云再谈刚刚,马云再谈
刚刚,马云再谈刚刚,马云再谈

中國基金報:報道基金關注的一切

Chinafundnews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中國基金報

萬水千山總是情,點個 “好看” 行不行!!!

刚刚,马云再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