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動物在寧波,掙扎而短暫的一生

流浪動物在寧波,掙扎而短暫的一生

『 人物身份 』

流浪的它們 創始人

寧波市鄞州區寵信小動物安防服務中心 副理事長

寧波領養日 聯合創始人:

潘婷婷

夜幕降臨,擁堵的馬路和街邊商家熱鬧的吆喝聲還在顯示著寧波這座城市的燈火輝煌。

流浪動物在寧波,掙扎而短暫的一生

下班途中路過某個街口,正巧看到一條流浪狗在垃圾桶旁翻找著食物,平時的我斷然是不會在意,然而當我無意中瞥向它時,它卻正好與我對視。

這狗的模樣十分悽慘,全身的毛早已髒亂不齊,身上的肋骨也隱隱可見。在和我對視的幾秒鐘中,它彷彿看見什麼仇人,呲著牙齒,那冷漠的目光讓我有些許害怕。我甚至可以看到它眼睛裡的往事,被主人丟棄後肯定捱了不少打吧。

這時,正巧有一大叔過來倒垃圾,看到有一條流浪狗正楞在垃圾桶旁,便“啐”了一口,用手上的垃圾袋驅趕著流浪狗。

流浪狗正想反抗,但因為力氣以及體型上的巨大差異讓這隻流浪狗連掙扎的機會都沒有,只能選擇灰溜溜地跑走。

流浪動物在寧波,掙扎而短暫的一生

望著向遠處跑去的流浪狗,我才發現它實際上已經傷痕累累,耳朵耷拉著,身上明顯有著被打的痕跡,尾巴少了一截,甚至連左腿跑的時候都不太利索......

在城市的角落裡,原來還有這樣一群孤獨甚至遭人嫌棄的生物。他們到處在垃圾袋裡翻著人類丟棄的食物殘渣,看到有人路過便嚇得四處躲藏,或許見人就兇甚至因此遭到惡意的傷害......

它們就是這個城市的流浪動物。

- 1 -

但這個世界上還有這樣一群人,他們讓流浪動物獲得了重生的希望。

潘婷婷便是其中之一 。從2015年創立【流浪的它們】,接觸一線救助開始,潘婷婷與流浪動物便無法割離。

流浪動物在寧波,掙扎而短暫的一生

“體型很大,還以為是藏獒,聽周圍的居民說它在籠子裡關了整整6年,屎尿都在裡面從來沒人打掃,蠅蟲圍繞,主人記起來就喂點剩菜剩飯。”

“和六一的主人協商後才救出,剛出來時六一走路都不太穩,身上還有皮膚病,倒睫等等,關在籠子裡這幾年也錯過了六一最好的發育和社交階段。

流浪動物在寧波,掙扎而短暫的一生

(潘婷婷記錄了六一的每個康復時期)

“之前每天下班都會去看它,帶它出門遛彎,給它喂零食,它的性格才慢慢能和人親近些。雖然現在身體情況一切都好,但對人還是會有戒備心,除了我們幾個比較熟悉的,其他人都沒辦法摸它。”

“因為體型和性格的緣故,一直沒找到領養,我和其他幾個愛心人士一起籌款給它寄養在一個環境較好的地方。”

“6.1遇見他的,所以取名叫六一。”

流浪動物在寧波,掙扎而短暫的一生

潘婷婷和我們講述完救助六一的過程,拿出手機給我們看了一張照片繼續說道,照片中的狗狗身材很魁梧,大大的眼睛透出一股子淘氣,“它叫憨豆,18年初在路上流浪,因為體型巨大被路人舉報,抓到了犬隻留檢所。我們經過一個月的協調,才把它救助出來。”

流浪動物在寧波,掙扎而短暫的一生

當時憨豆正發著高燒還患有嚴重的皮膚病,犬隻留檢所裡面環境也不好,它未來的生存狀況可想而知。“在憨豆身上花了五位數。不過幸好,恢復地很好。”

流浪動物在寧波,掙扎而短暫的一生

潘婷婷曾經救助過一條田園犬,歷時一年後才被領養。“因為不是什麼品種犬,黑不溜秋顏值也不高。”潘婷婷說完笑道“不過還好沒放棄,找到了一個願意愛它的人。”

流浪動物在寧波,掙扎而短暫的一生

其實還有很多流浪動物救援後卻不能被人成功領養,只能在【流浪的它們】等待生命終結。

“特別是車禍導致癱瘓以及狗瘟等比較麻煩的病症,領養人所要付出的精力會很多所以願意接受的人相對比較少。”大多數人領養的要求會停留在“可愛、好看”的層面,殘疾動物很難在他們的考慮範圍之內。

流浪動物在寧波,掙扎而短暫的一生

(雙目失明且車禍後只能3條腳走路的Lucky)

雙目失明被車撞後只能3條腳走路的它、無法走直線只能一直繞圈行走先天腦癱的它.......很少有人願意領養回家的原因大概就是他們遭受的這些苦難所留下的創傷。

或許“等死”——就是它們此刻正在做的事情。

而潘婷婷他們所做的便是希望在各個角落歷盡千辛救助回來的小可愛們,至少在只能等待死亡的過程中,可以安穩和溫暖一些。“我們就像是免費的終生售後,沒有人領養,我們就給它們養老。”

流浪動物在寧波,掙扎而短暫的一生

(部分潘婷婷及【流浪的它們】團隊救助的流浪動物)

被救助回來的流浪動物,大多都是像“六一”“憨豆”這樣的“老弱病殘”,都有它的故事,每個故事都不動聽,甚至讓人感到壓抑和沉重,它們都曾是與死神擦肩而過的一個個小生命。

流浪動物在寧波,掙扎而短暫的一生

(患有乳腺癌的薩摩耶lucky)

當流浪動物剛被救助時,因為對人類缺乏信任,他們往往表現出極具攻擊性的一面。雖然在潘婷婷以及其他救助人的悉心呵護下,它們大多恢復了健康和對人的信任,由於身體經歷過傷痛著實略顯孱弱,儘管親人溫順但依舊少了平日裡寵物的傲嬌和歡脫,就連眼神和體態也像風燭殘年的老人一般。

那些小心翼翼的眼神,無盡而又悽婉的呻吟聲,努力轉圈搖尾巴逗樂的樣子,這大概是他們在受到傷害後依然釋放善意的方式。

- 2 -

微博上,“寧波領養”的話題閱讀量達到4700多萬,平均每天都有不少關於送養、領養、救助的帖子,參與“愛心傳遞”的人群沒有年齡和職業的限制。不僅微博,還有微信、抖音等,通過互聯網能更加快速的幫助流浪動物救助轉變成一場大型的全民公益活動。

“當初創立【流浪的它們】,也是希望能有一個平臺可以將比較零散的救助消息整合起來發布,這樣會更有效率。”除了發佈領養以及救助消息以外,潘婷婷會在公眾號或者微博上詳盡記錄下每一隻動物的故事。他們是誰,從何而來,因何而傷,性格如何。

流浪動物在寧波,掙扎而短暫的一生

其中寧波領養日,潘婷婷是聯合創始人之一,作為北京領養日授權、寧波寵信舉辦的線下公益活動,潘婷婷坦言道:“領養日的第一要義是宣傳領養代替購買、科學文明養寵等理念,第二要義是實際促進流浪動物迴歸家庭。”

現在“領養代替購買”的呼聲越來越高,“品種”的概念逐步淡化,寵物的健康和快樂已成為養寵人的頭等大事,使得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領養作為新的養寵方式。

但領養需要的不僅僅是一時的愛心,還得做好付出時間、精力、金錢的準備。

流浪動物在寧波,掙扎而短暫的一生

(潘婷婷在寧波領養日現場為優秀鏟屎官頒獎)

和人人都能參與的救助環節一樣,沒有動保法的約束,領養人的標準也沒有嚴格的要求。

“我們沒有辦法救光所有的流浪動物,但是對於救助後流浪動物的後續治療、領養以及回訪等整個過程,會做到相對細緻嚴格,也是為了避免它們受到再次傷害。”

- 3 -

【流浪的它們】由十幾位具有先進動保理念的志願者組成,堅持理性科學救助,做精緻救助領養。作為民間自發組織的團隊,自然沒有任何政府資助補助,所以救助動物的日常開銷,基本來自第一救助人自費以及團隊的相互幫助,還有部分社會捐款。救助沒有門檻,也‌‌沒有任何報酬,除了像潘婷婷這樣收入尚可的年輕人以外,一些退休的老人幾乎花光了自己全部的積蓄。‌‌能堅持至今,無非源於對小動物的愛。

流浪動物在寧波,掙扎而短暫的一生

動物救助組織,沒有義務隨叫隨到。潘婷婷以及團隊中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亦或家庭需要照顧,誰也沒辦法為誰24小時待命。但除了本職工作之外,團隊中的每個人幾乎把其餘時間都用在了救助流浪動物之上,潘婷婷還要負責線上線下活動、信息發佈等各類事宜。

潘婷婷給我們看最近正在救助的流浪狗啊白,它患有性腫瘤,沒有及時治療導致屁股潰爛,照片上啊白的傷口觸目驚心。

流浪動物在寧波,掙扎而短暫的一生

(患有性腫瘤流浪狗啊白,圖片傷口略做模糊化)

“看了以後,你也會覺得很慘對吧?我們只希望能通過每一場救助‌‌讓更多人關注到流浪動物。”

其實這個社會中真正惡意傷害動物的人還是佔小數,更多的普通人對待動物的態度是冷漠而不關心。動物保護意識的淡漠也可能出於不知情。潘婷婷確實能感受到的是周圍的朋友也開始被慢慢感染,對流浪動物有保護意識。“之前我把六一的事情發到抖音上,吸引了十幾萬的粉絲在持續關注著它。”

流浪動物在寧波,掙扎而短暫的一生

【還記得救助過多少流浪動物嗎】

“團隊一起救助對接了有100來只。”

【救助流浪動物的支出應該是筆不少的負擔】

“是不少,但具體數字還真沒有計算過。”

【想過放棄嗎】

“有......但沒辦法割捨。”

“因為救助流浪動物,我的車裡面味道很重,洗車也沒用。之前還和朋友開玩笑說,如果我換車了可能就不做一線救助。”

流浪動物在寧波,掙扎而短暫的一生

這些無家可歸的流浪動物就像是城市中的精靈,它們混跡於街頭巷尾,少有人留意它們的行蹤,它們中或有被人類家庭遺棄,或有本就生於野外,或有自己離家出走.......所有流浪動物的生存技能不同,有些靠自己很難能在寧波這座諾大的城市生存下去。

流浪動物在寧波,掙扎而短暫的一生

有人去餵養它們但也會有人會去傷害它們,無意或有意,它們的生命就如春日的柳絮一般輕微,不知去往哪裡,也不知落在何處。

但是有這樣一群人的努力,讓它們度過了溫暖而短暫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