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維華講特許:眾多巨頭前赴後繼地轟然倒下,你是下一個嗎?】

【李維華:眾多巨頭前赴後繼地轟然倒下,你是下一個嗎?】繼某曾風光無限的著名足療連鎖創始人淪落到籌錢治病之後,又有不同行業多家巨頭集體爆出巨大危機。

比如鞋業,最高峰時期門店數量達5000多家的達芙妮從2016開始連續大規模關店,僅在2017年就關閉1009家,市值在短短三年內跌去95%,2017年虧損高達近八億港元;

曾經的鞋業巨頭百麗2017年宣佈港股退市,黯然離場;

曾位列女鞋前三甲的星期六鞋業,去年也鉅虧3.52億元,一年虧損相當於此前七年的利潤總和,也就是說,一年時間就把前7年賺的錢全賠光了;

昔日赫赫有名的富貴鳥近日被曝深陷債務危機,欠債42億元,已經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

……如此等等,觸目驚心。

前車之轍者,後車之鑑也。

這些曾經都是輝煌無比的巨頭們紛紛折戟沙場,中國的企業們需要警醒與反思了。

據筆者綜合多方資料研究,這些巨頭們的如下失敗原因都值得目前尚在生存或甚至已在懸崖邊上卻不自知且還在洋洋自得的企業們反思:

模式陳舊,沒有采用“大特許”的最先進模式;

產品老套,跟不上80、90、00後的消費群體特點;

營銷方式跟不上時代,比如缺乏時代盛行的社群、粉絲、網紅等;沒有“+互聯網”,對電商和線上線下的融合重視度不夠;

大躍進式的盲目擴張,進而導致負債過高;

隨意多元化和進入過多無關核心競爭力的領域;等等。在如今之新實體店時代,唯有“實體店+”才能讓老品牌重新煥發生命力,學習新時代的萬店裂變之術與道即李維華中國特許經營思想之“大特許”已經迫在眉睫和別無選擇

(資料來源於《央視財經》之《昔日巨頭如今欠債42億,富貴鳥緣何折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