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中技術分析是看主力合約還是看主連或者是指數呢?

天空133748251


期貨中技術分析是看主力合約還是看主連或者是指數呢?

根據市場已公佈的信息我們來回答的這個問題,關於期貨的期貨中技術分析看主力合約還是主連或者是指數?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分清楚他們之間的特點與聯繫,主連就是指主力合約的連續,是所有主力合約的機械聯繫,形成了一個日交易量和持倉量都最大的合約的連續合約,這會形成一個比較連續的K線圖,這就是主連合約。而指數是所有合約很據持倉量比例進行價格加權的一個加權價格,而主連是指持倉量最大的合約的連續合約,指數合約由主連合約和其他所有合約根據權重構成。期貨指數和期貨合約中的主連在大方向上是一致的,但是還是有一些區別。這是因為期貨指數和期貨主連的計算方式不同。

在期貨市場中,期貨主連是不同階段主力合約的連續,是在某個特定時間內成交量最大合約的連續合約,在主力合約中會出現,由於某段時間價格波動加大,導致在換合約的時候而產生的特別大的跳空缺口問題。所以,主力合約會出現不完整性。換句話說,期貨主連是每個主力合約的鏈接,是當月合約,有唯一性。期貨指數是全部合約的加權,其中包括主力合約和非主力合約,所以,在計算的時候會更細緻,而且,由於這個計算方式包含了所有合約,所以,當主力合約在進行切換的時候回顯得比較自然,不會出現主力合約中的跳空缺口的問題。

主連是主力合約的連續,也就是說,主連合約是所有主力合約的機械聯繫,形成了一個日交易量和持倉量都最大的合約的連續合約,這會形成一個比較連續的K線圖主連合約是是不同時段主力合約的連接,指數是所有合約按照成交量加權而形成的。很顯然,主連合約因為有換月的狀況所以有跳空情況,而指數是全部合約的加權,所以會有很優秀的連續性。

事實上我們在進行期貨交易的過程中,因為主連與指數的不同效果促使我們在短期的交易上以主連為參考的權重更大,因為主連代表的是市場上成交量最為活躍的主力合約的連續,而市場上主要的合約也是我們交易的的對象,所以在短線操作上更注重主連的走勢。而在長線的交易上我們選擇的是指數,因為指數能夠代表著整個市場包括主力合約與非主力合約總集的加權平均數,所以長線上主力合約的走勢最終還是會跟隨者指數運行,而且在不同的合約中配合指數的運行邏輯經常還是存在套利的機會。所以夏生的答案是與市場大部分人一致,短線看主連,長線看指數!謝謝。


期貨技術為王


期貨交易中,看主力合約,主連,還是指數?

這裡面,主力合約跟主連,是重複的。因為主連,就是主力合約的連續展示。

如果你要分析歷史走勢的話,我更建議你直接看主力合約本身。因為主連是有間斷的,就來於主力合約更換的一瞬間。比如下圖:

那天明顯就是換月所導致的大低開。之前是螺紋鋼1810,現在換成了1901。

但是,我們如果看主力合約本身的話,又會發現一個問題:

雖然當前的成交量和持倉量都是最大的,但是它沒有成為主力之前的成交量和持倉量都非常小,而且走勢時間很短,我們沒有辦法就觀察它的歷史表現了。

於是,這個時候就可以考慮指數了。主力連續有跳空,影響形態和各個指標的參數,而主力合約的時間又太短,那麼,融合了所有合約的指數合約就可以規避掉這些問題,但是它的缺點是精準度不高。但是在大體的走勢上,它與主力合約是高度相仿的。也是可以用的。

因此,我的綜合建議是:

如果你是主觀交易者,短線交易者等,看主力合約即可。而如果你是量化型交易者,可以用指數合約跑策略,指定到主連合約上下單子。


天啟量投


所謂期貨主力合約指的是成交量大的期貨合約,因為他是市場上最活躍的合約,也是最容易成交的合約,所有投機者基本上都在參與這個合約的。(如果交易了主力合約之外的其他月份合約,活躍度相對較差,開倉和平倉都不太容易成交)。


也有說法是主力合約是持倉量最大的合約,因為通常來講,持倉量最大合約也是成交量最大的合約。在不同的時間,主力合約是不同的合約,比如就滬銅期貨合約,之前的助理合約有1706 、1707、1708等,目前(2017年8月30日)則是滬銅1710。


文華上顯示的主連即主力連續(等同於博易雲顯示的主力),它們不是指特定的期貨合約,而是把某一品種的所有主力合約的K線圖連起來顯示的,僅供提供行情數據、投資者研究使用。這也說明了期貨與股票的不同,期貨合約的生存週期是有限的,到合約最後交易日後就要交割,該合約就會下架,不再交易。需要注意的是,選擇合約交易時,投資者只能交易具體的帶日期的合約,比如選擇滬銅1710,而不能選擇滬銅主連,主力合約是不可交易的,僅是為投資者提供行情數據。


其實做技術面也不用看這看那的,只需要技術指標就可以了。做的主要是日內,用的是波段買賣點技術指標,做多做空就是一根線的事,按照這個勝率在95%,我給大家幾個明白的例子就知道了:

紅線和趨勢線在傾斜向上的時候,通常它們的支撐作用會比較明顯,可以做逢低做多的依據,一旦它們走平或者拐頭向下的時候,就變成了壓力線,這個時候如果操盤線翻綠,就可以在紅線附近進場做空了,止損可以看操盤線翻紅或者價格回到紅線之上,空單離場可以反手做多,紅線又成了多單的止損點。如果價格在紅線和趨勢線之下向下運行,那麼,價格向下穿越波段線和價格向上反撲波段線,波段線都是逢高做空的條件了。

這個是橡膠的日線圖,橡膠上方壓力線在12500,這是一個整數關口,紅線的上有位置,下方的支撐線在11845,這是一個震盪區間。在沒有向上和向下破位之前,橡膠以震盪區間去對待。震盪區間的就是壓力線可以做空,支撐線可以做多。

我是做期貨培訓投資者教育課程的,群裡都是做期貨的朋友,大家都可以在群裡交流,目的就是為大家提供一個學習交流的平臺,善變的是價格,不變的是條件,用不變的條件,應對多變的價格,跟著市場走,吃喝不用愁!來過的朋友覺得說的有理的話抬起你發財的雙手點贊關注一下,有什麼需要幫助進群的可以品論私聊,看到會及時回覆的,謝謝!祝所有的期友期市長贏。 贊同的朋友點個贊再走吧。謝謝了!


王春祿期貨冠軍


在期貨市場中,期貨主連是不同階段主力合約的連續,是在某個特定時間內成交量最大合約的連續合約,在主力合約中會出現,由於某段時間價格波動加大,導致在換合約的時候而產生的特別大的跳空缺口問題。所以,主力合約會出現不完整性。換句話說,期貨主連是每個主力合約的鏈接,是當月合約,有唯一性。期貨指數是全部合約的加權,其中包括主力合約和非主力合約,所以,在計算的時候會更細緻,而且,由於這個計算方式包含了所有合約,所以,當主力合約在進行切換的時候回顯得比較自然,不會出現主力合約中的跳空缺口的問題。

主連是主力合約的連續,也就是說,主連合約是所有主力合約的機械聯繫,形成了一個日交易量和持倉量都最大的合約的連續合約,這會形成一個比較連續的K線圖主連合約是是不同時段主力合約的連接,指數是所有合約按照成交量加權而形成的。很顯然,主連合約因為有換月的狀況所以有跳空情況,而指數是全部合約的加權,所以會有很優秀的連續性。

事實上我們在進行期貨交易的過程中,因為主連與指數的不同效果促使我們在短期的交易上以主連為參考的權重更大,因為主連代表的是市場上成交量最為活躍的主力合約的連續,而市場上主要的合約也是我們交易的的對象,所以在短線操作上更注重主連的走勢。而在長線的交易上我們選擇的是指數,因為指數能夠代表著整個市場包括主力合約與非主力合約總集的加權平均數,所以長線上主力合約的走勢最終還是會跟隨者指數運行,而且在不同的合約中配合指數的運行邏輯經常還是存在套利的機會。所以夏生的答案是與市場大部分人一致,短線看主連,長線看指數!謝謝。


用戶12365155897


其實看了其它的回答,都說的挺全面的,有興趣的可以別的回答看看,挺有用的。

我也講些吧!

從技術技術分析來講,首先看的不是這幾個合約,而是技術指標。如果連最基本的k線圖都看不懂,跟看心電圖似的,那麼看合約也是沒有用的。

所以會看指標後再來考慮這個問題。

那麼這個問題在考慮的時候,個人覺得是分三種情況,交易定義的是短線、波段、還是長線。

如果定義做的是短線,看主力合約就夠了,因為最短的主力合約也有一個月,在這個合約中,基本集中了所有的優勢資金,也就是有足夠的成交量,不用擔心,買賣不成交問題。而且只有主力合約,在做短線的時候,價差更多的時間會更大,價差也就是利潤的來源。所以在這個階段的交易,沒有必要看太多複雜的東西,還不如研究如何把自己的策略精準度提高。在做單下去,以最快的時間獲利了結。

如果定義做波段的話,需要分品種看,貴金屬等主力合約大多都是一個月換一次,而農產品,化工品主力合約的月份跨度就比較大,所以定位在於品種上,如果時間跨度小的品種,需要看下主連,來判斷需要做哪個合約,再具體看分析哪個合約的形態週期。如果時間跨度大的品種,基本也就看主力合約就夠了,比如豆油,1901目前為主力合約,下個主力合約是1905,如目前判斷波段有機會,那麼直接做05的也有將近半年的時間週期。

如果做長線,那麼我們更多應該先從指數去判斷大的趨勢行情,不單單是單個品種的指數,還行增加文華財經指數,以判斷階段性的大週期變化,而後在去選擇合約月份,具體分析主力合約月份。這就好比做股票,上證是一個週期性變化的指數值參考,做個股還需自行挑選,在分配倉位,加之行情的判斷等等,而不可能直接交易指數。

綜上更多的是看主力合約為主,畢竟主力合約才是我們交易的標的。

望能幫到!


中信建投沐辰


技術分析應當看主力合約,就是持倉量和成交量最大的那個月,連續採用的是近月的合約,當然和主力合約不同,期貨交易的高風險性和低成本性,也不允許做期貨的把價位看的太遠了,如果用50萬的資金做一手銅,那就不做期貨了,就去做股票了。看連續只是為了把握住大的方向,在趨勢變化後能及時的反應跟進,可以看看連續三。連續三就是採用的主力合約。

不過想做好期貨分析,單單看這個也是很吃力,要多方向觀察,比如下圖指標

看圖上的信號很簡單,但是,要在實際行情的走勢中去操作,就不是簡單的事了,因為可以交易的信號不是隨時都有,要等待符合條件的交易信號,需要一定的耐心,過早的進場或者滯後的進場,都會影響到交易的合理性,缺乏合理性的交易,通常都是失敗的。

(逢其時、當其位)就是說要把交易做到關鍵的時間和重要的位置上,這非常關鍵


大王談期貨


大多操作都是主力合約,相比較其他非主力合約。主力合約成交,持倉量更大,不易操控,價格波動相對更加平穩。

指數是數個合約的成交數據擬合出來的,反映的是歷史數據彙總。


分享到:


相關文章: